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商道香尘-第16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都被她打理的井井有条。而宋海峰成长速度,据我所知,是这个行业里面最快的。另外我们还有一出手就石破天惊的罗成大会计,到现在我还在为当初能把这个奇人弄到公司而庆幸不已。除了这三个主力队员。其他业务员进步也非常快。像最早进公司的小孙等人,已经带了两批徒弟了。有这些人,公司又怎么能发展不起来呢?于熟悉的时间行驶在熟悉的道路上,一时间生出不少感慨。在公司门口泊好车后,我和李薇一起了大门。迎面一个小姑娘看到我,面孔微红,叫了声:“吴总早。李经理早。”就飞快的跑到了自己的座位上。大厅里一些看到这幕人都笑了起来,接着向我们问好。我一边向众人回礼一边微笑。又向远处角落里的宋海峰打了个招呼,跟李薇一起到了楼上。现在她也被挤了上来,不得不坐在早就为她设下的经理室中。只有老五还在坚守自己的阵地。边上楼我边问李薇:“他们还在取笑那个小丫头么?”李薇笑着说:“是啊,这都成公司的典故了。”我说:“别把小姑娘给笑怯了,影响以后的发展。”李薇说:“才不会呢。那丫头疲着呢,只不过见你没几面。装嫩而已。”我笑着摇了摇头,到财务室跟罗成打过招呼,进了自己的办公室。这房子长时间闲置,却比我在的时候更加干净。人的确是最能制造垃圾和污染环境的。在自己的位子坐下,点起一支烟。回想起了上次来公司时的经历。一周前我到公司和罗成商讨广告费用的事,来的时候是上午十点多,正是业务繁忙的时候。大家忙得热火朝天。一进门看到这情景,不由自主回想起了当初战斗在这里的日子。就在我怀旧的时候,那小姑娘上来问:“先生,请问您找哪位?”我随口说:“我随便看看。”那小姑娘一听,却来了精神:“先生,你是采购材料吗?我们公司以热轧卷板为主,规格齐全。现在中厚板也有很多库存量……”她一路把公司的资源说了下去,当真是如数家珍。我一直微笑着听这个没见过面的小姑娘介绍产品。在培养新人的时候,我曾强调过。绝对不允许出现将上门来的客户晾在一边的情况。即便每个人都在忙,离客户最近的业务员至少也要用目光向顾客致礼,请人家先安坐下来。公司的良好形象需要每个人的努力。那小姑娘显然做得不错。等她说完后用期待的目光看着我时,我说:“不错,不错,非常好!不过要是你先弄明白用户的需要。再针对性地介绍,可能会更好一些。”那小姑娘“啊”了一声,说:“对不起,对不起。请问你需要什么样的材料?”还没等我答话,就听小孙说:“吴总,您来啦!”我冲他点点头:“嗯,刚好有事过来。你们忙。”小孙对那小姑娘说:“这是我们公司吴总。”我看了看那小姑娘,脸上带着尴尬。“吴总,对不起,我不知道是你。”“没什么,你做得非常好,继续努力!”安慰了她一下,我又对小孙说:“是你徒弟?”小孙摇摇头:“金沛沛的徒弟,来了还不到一个月。”当时我就对这小姑娘的印家极为深刻。不到一个月就有这种水平,实在不容易。更难得的是,面对客户主动出击,不少营销人员开始时就缺少这种胆略。没想到好几天了,他们还在拿这事说笑。我搞研发的那段时间,公司又进行了两次扩员,现在下面的大厅里坐得满满当当的,有十来个新面孔,我都叫不上名字。这种感觉很奇特,似乎公司的规模已经非常可观了。因为只有上规模的企业,才会出现老板和员工互相不认识的情况。可一想到实际情况是因为我长达三个月没有出现在公司就有些汗颜。可一个企业要达到什么样的规模才会出现这种情况呢?掐灭了烟头,就着这个思路又想了下去。厂子那边各类人员是不少了,两个厂区加起来也有近千号人了,这里面我只认得各位部门的主要负责人,下面的工人认识得非常少。可顾老大却全都能叫上名字来,就连进厂子一个月的小青年,他也都能指名道姓的叫上来,绝不会出错。这恐怕还跟人的记忆力有关吧?记得读书的时候曾在学校的图书馆里看到过一本关于企业管理的著述。上面讲到,一个企业的管理者,要熟悉有直接从属关系的人员,细致到各人的习性。而要做到优秀的管理者,则要尽可能的去认识公司的每一个人。人人都有被关注的渴求,这往往能促生最高效的团体。想起这些我就有点不安了。我自认管理水平要比顾老大强不少,但这方面却远远不及他。现在居然连贸易公司这面五十多个人都没认全,真是严重的失职。而刚才居然还在为此小得意了一下,真是可耻啊!我立即从座位上起来,跑到李薇办公室里对她说:“把新员工的登记表给我看看。”李薇正和宋海峰在订价,转身从文件柜上拿出个夹子给我:“怎么,还要亲自审查一下?”我很严肃的说:“不是,我认认人。”他们俩就一齐笑了起来。“不看看我们做的订价表?”李薇又指着桌子说。“不了。我现在连外头是个什么状况都不知道,你们弄吧。”说完回到自己的办公室。这时又发觉了自己一项失职:居然对市场行情不了解。研发再忙,可也没到连十几分钟看报价的时候都挤不出来地步。既然在做这一行,怎么可以不了解这些呢?我长叹一声,发现自己毛病还真不少。看完了员工的登记表,立即打开电脑,翻看当天的报价和前期的大盘走势。看了没一会,电话响了,正是明州打来的。我凝了凝神,接起了电话。几句客套话过后,我们开始讨论协议的内容。大概的方针和昨天下午一样,主要是在细节上规范了一下。这些内容都是用来保证我们的厂子在圣诞前能生产一部分成品出来。谈完这些,我立即问道:“竺董事长,我现在非常迫切的想知道,在合作中,我们应该尽到什么样的义务。或是说,我们后期的真正合作应该怎样展开。”竺韵得笑了笑,说:“小伙子,我知道你在担心什么。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是不是啊?”我说:“是的。”竺韵得说:“简单的说吧,八音盒的市场接近饱和,要想扩展,就要有新的方向。你们的产品很新颖,市场潜力极大。这是我愿意同你们合作的重要原因。具体的意向,我希望能在节市之后,尽快商议。”他的回答虽然很简单,却让我一下子明白了其中的关键。当下不再迟疑,我说:“好的。”竺韵得说:“那好。我这边就草拟协议了。等下会由我的助手和你接洽相关事宜。期待早日和你面谈。”和竺韵得的谈判主要还在大方面上。细致到如何帮助我们,尽量在节日前将这个创意加到产品中去,则是和他的助手商量的。电话里的交谈还是有很多不太方便的地方。好在之前我对这种交流方式一直运用得相当纯熟,从电话中的一些停顿及气息中可以大致判断对方的一些意图。用了一个多小时的时间,总算是把合作的协议完整的定了下来。对于合作的初衷,竺韵得说的很简单,但我已经猜到个大概,而不像昨天晚上那般迷惑了。他也算得上是白手起家,一方面靠自己的技术优势;另一方面,对市场的敏锐也是必不可少的。相信他能够看出我们产品中所蕴含的商机。说不定他的桌子上现在就摆着一个我们的产品。“妙笔传情”的销售已经有些日子了。明州距钱州即近,而他们在钱州也有自己的分部。如果没有真正了解我们的产品,他也不会这么快就和我们达成合作意向。据他所说!八音盒的市场己经饱和,再想有所拓展想必已经十分困难。只有另辟蹊径,才能打开更广阔的市场。因此同我们的合作就变得合情合理。这种新的结合体!很有可能会达成我们各自的市场目标。但市场能不能接受这种商品,或是这种商品到底有多大的市场空间,我们双方都还不知道。我们只是凭借自己的直觉,认为这会是一个好的创意。而这节市无疑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检验平台。毕竟有很多东西,在研发方看来是很有创意.很有市场价值的,但最终却并不能被消费者认可。也许是好地科研产品,但却不会是好地商品。毕竟要消费者认可一种商品。其中所包含的因素是复杂的。不久前“协和”的停飞便是一例。这种耗费了英法两国巨额经费的商品可以说是失败了。我也同样怀疑磁悬浮在当下的条件下进入大规模商业运营会步“协和”地后尘。好的商品需要市场的承认。相信如果在节前。这种商品在市场上得到认可后,就如竺韵得所说,我们还有更为广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