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旷世奇材-第1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水的票,生怕这家伙看出邮票不对劲的地方,一个劲地扇风点火。
刘光伟成天泡在这里,和黄大牙打交道的时间比较多,矛盾也最多,知道他最多只会担心卖家的家长找来,设局的事,只要邮票本身找不出问题,凭他那眼力肯定看不出来。
站在他对面的赵启明觉得这句台词有点过了,他自己是做贼心虚,就怕戏演得过了火,让黄大牙看出来这是个局。
第十五章  考砸了
李胖子深沉的目光转向了赵启明,自打这小姑娘拿出这个本子,他就觉得眼熟,看见黄大牙夹出那几个猴方联,心里登时雪亮:好你个小赵,人小鬼大,居然玩起坑蒙拐骗的把戏来了。他旁观者清,一眼就看出刘光伟只是跟着起哄,原来这家伙也是赵启明同学请来的托,如果没什么意外,看来今天这个人见人厌的黄大牙是在劫难逃了。
赵启明一直在留意着李胖子,对方是唯一的知情人,虽然不至于为黄大牙坏了行规,但他心里还是有点不踏实。赵启明站在人群里冲李胖子挤了个眼,看着对方的嘴角露出一丝冷笑,他也不经意的笑了笑,大家心照不宣。
最终,在一片繁乱的嘈杂声中,黄大牙败下阵来,一万块成交,他手里夹着邮票,领着胡雪怡去外面不远处的银行提现金。
赵启明看着捡到宝一样的黄大牙匆匆而去,脸上露出了笑容,冷不防身后有人拍了他一下,转脸一看,是李胖子。
“小子真行!把老家伙全都给玩了!”他一本正经的说完这句话,让赵启明听了之后,一种无比自豪的感觉油然而起。
黄大牙是栽在了赵启明手上,这也是这小子多日来谋划他的结果,一是他那个人性子太急;二是邮市里人多嘴杂,环境太乱,搞得他脑子也乱了;三是刘光伟总在旁边东插一句西塞一杠子,更让他心浮气燥。
说起来李胖子也被忽悠了一把,因为赵启明一直答应是要卖给他的,可以一转眼不知用什么法子,和刘光伟两人合着伙把黄大牙玩到阴沟里了,这让李胖子心里不爽却又不得不服。至于这些下过水的猴票日后黄大牙该怎么出手,那就是他自己的事了。
商场上玩的是手段,比的是高明,凡自愿参与者,一切后果自负!
考试的这段时间大家都忙得要命,别人是忙着学习,而赵启明却是忙着挣钱,就连在考场上,他心里还惦记着邮票的事。
虽然考试抓得挺严,这家伙还是尽最大的努力找机会作弊,多年经验让他找到一个不容易被发现的办法,用蓝墨水在涂着黑漆的课桌上,把需要的答案都抄下来,等墨水干了,基本上看不出来。考试的时候向桌面上呵一口气,字迹就会现出来,虽然这办法最大的缺点就是写了字的桌面容易被蹭掉,但比直接用圆珠笔抄在上面要隐蔽多了,赵启明分科的时候选的是文科,需要背的东西比较多,这个办法非常适用。
此外,再加上班长高松的配合和段润昌同学的帮助,成绩单下来后,除了英语只考了二、三十分之外,其他的基本上及格了,可凭这成绩,要想考上大学还是痴人说梦。
父母亲对他这次的成绩非常不满意,以前怎么说平均分还有个六、七十,可现在居然成了不及格。一向对他不管不问的父亲这次很生气,他绷着张脸很严肃的询问了赵启明最近一段时间的情况。这小子拼死抵挡,表面上态度诚恳,可骨子里比革命先烈还顽强,回答每一句话都前思后想,要是让父亲知道学习不好是被挣钱给耽误了,非劈了自己不可。
问到最后,父亲还是看出了点情况,于是做出了个重要的决定:不许赵启明再集邮了。他让赵启明把邮票交出来,并嘱咐母亲再也不要给这个不争气的儿子钱去买邮票。赵启明像个知错就改的好孩子似的把那本不值钱的邮票交给了老爸,心里却在偷笑,这点玩艺儿在他眼里,不过是哄人的东西。
最后,父亲拿出一张报纸,指着一篇文章让他认真看看,自我反省。赵启明抬眼一看,题目是:文化界的新星——记少年作家张小桐。
他装模作样的把文章大致看了一遍,原来是辽宁省北关市的一个小女孩,写了两三部小说,在国内文化界引起了轰动。最近还有一本新作,叫《黑洞来的那一天》准备在《少年科技报》和《少年文艺时代》上同时连载。
父亲数落他了一番:“好好跟人家学学!一个小学生就能有这么大的成就,你都高二了还整天不务正业……”
可赵启明在听父亲训斥的时候,想到的不是人家的成就,而是张小桐的稿费,估计不比自己挣得少,这年头真是人才辈出呀。
真正让他感到惊讶的是,没过两年这个张小桐居然自己办起了杂志,从那时候起,他开始关注这个小女孩,直到几年后见到了这个声名显赫的小姑娘,他才知道,原来张小桐的背后还有一个更厉害的角色,名叫周行文小男孩,年纪比张小桐还要小几岁……
事情就这么过去了,刚一放假,赵启明被关在家里老实了几天,他是人闲心不闲。手里的现金现在是近一万四千块,除去还给李胖子五千和那留下的枚《贵妃醉酒》,剩下的不到一万。下一步不能再指望有什么好事落在头上了,一定要把握住行情爆涨的机会,能捞多少是多少。
对居家过日子来说一万多块已经不算少了,可赵启明知道,这点钱扔在邮市里,连个泡都冒不起来。前些天和刘光伟、李胖子聊起上海邮市的情况,才知道自己这点生意跟人家比起来,连根毛都算不上,刘光伟曾经亲眼见过有人手里拿着整盒的《贵妃醉酒》、《爱科学》等小型张,在邮市出手。没开过封的小型张,一盒就是一百枚,那要多少钱?!赵启明想想都觉得头晕。
那年头程控电话和传呼机才刚露头,像砖头一样大小的“大哥大”基本上也只是在电视里见过,据说要两万多块钱一部,互联网是什么东西,绝大多数人更是连听都没听过,信息传递的速度和眼下根本没有可比性。
第十六章  去舅舅家过年
对上海邮市只是道听途说的赵启明,打算还是要找个机会去一趟上海,亲自了解一下那边的行市,在自己这个小城市,什么消息都比别人知道得晚,凭着眼下的小打小闹一辈子都别想捞着大钱。
这让他想起一件事来,夏天安徽发大水,发行了一枚赈灾邮票,面值80分,刘光伟在邮市用比面值高出三倍的价钱收这套票,有多少要多少。当时他并不懂得刘光伟为什么这么干,现在他才知道,计划外发行的那套赈灾票是个炒作的机会,听说刘光伟收了上百版,一个星期之后拿去上海,以四块钱一枚卖了。
赵启明算了算,那枚邮票整版有五十枚,只是这一单生意,刘光伟就挣了七八千。通过这件事让赵启明总结出一个结论:“钻营”加上“机遇”再乘以“头脑”就等于无可限量的钱!
但凡是事业有成的人,都有这种总结经验教训的能力,遇到值得思考的事情,更是要在脑子里过几圈,找出最具可能性的办法,这是他们迈向成功的过程中必不可少的条件。
那本邮票还没来得及赎回来,他偷了个空跑到李胖子家,顺便了解一下最近这几天的行情,邮市依然稳中有升,只是整体涨幅不大。
看着拿回来的这本宝贝,赵启明想通了一件事,手里的邮票不能再留了,包括那张《贵妃醉酒》在内,要在短期内换成现金,做好从倒腾邮票转向跟风炒作的准备,但现在还不是出手的时候。
就在他打算利用寒假时间对邮票市场深入研究的时候,妈妈却要带他去看望远在大别山的舅舅,而且还要在那里过年。赵启明记得还是上小学的时候见过这个亲戚,印象早已经模糊了,亲切感更是谈不上。只记得他是文革后期下放到大别山的知青,返城的时候没回来,留在了那里成了家。
他生怕自己错过了邮市高涨的机会,坚决要求留在家里,可最终还是被妈妈押上了火车,人生总是有那么多的无奈。
坐了一天的火车,在汽车上又颠了五个小时的山路,快散架的赵启明终于到了地方:大别山一处山坳的剿丝厂。
这是个只有三百多人的小厂,工人半数是没有返城的知青,用当年的说法,叫作:集体企业,虽然跟国营企业的工资水平差不了多少,但工人的福利要差不少。舅舅家就在厂外的一片平房,是厂子里出钱盖的,真材实料的红砖青瓦,跟山民们自己盖的土墙茅屋比起来,档次要高多了。除了没自己家的房子那么宽敞,其它倒还过得去,比赵启明预想中的土墙泥地要强多了,还真是不幸中的万幸。
第二天赵启明起了个大早,和那位看起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