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从白蛇传开始-第16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叔舅,这可是骷髅!怎么能不怕?”许仙辩解着,为自己的害怕找借口。
    宁采臣说:“汉文,你是想做大夫吧?”
    “是的。”他点点头,不明白宁采臣这么说的意义。做大夫和骷髅有关系吗?
    不理他的迷惑。宁采臣又说:“那你是想做个庸医呢?还是想做个华陀似的名医呢?”
    “叔舅,哪有人不想做名医的。”
    宁采臣点点头,“那你应该知道华佗为关羽刮骨疗伤,以及请开曹艹头盖骨的故事。其诗赞道:‘医者刳腹,实别开岐圣门庭,谁知狱吏庸才,致使遗书归一炬;士贵洁身,岂屑侍歼雄左右,独憾史臣曲笔,反将厌事谤千秋。’如果华佗像你一样,见了尸骨就怕,他又怎么刮骨疗伤,刳腹治病?你不会觉得这样的本事,是看书看来的吧!”
    恐吓完了,便是投其所好。宁采臣相信许仙是能克服心理障碍的。
    可惜……“叔舅,我站不起来了。还请叔舅帮忙拾骨立坟,不要让这尸骨曝尸荒野。”
    “什么?”
    “叔舅不是也怕了吧?”
    “我怕?笑话,我只是担心有什么尸病什么的。”
    “叔舅放心,叔舅真染上病,汉文一定会帮叔舅治好的。”
    他奶奶的,我挑!真染上病,用你治,我直接找白素贞乡好。你的医术再好,也不过是凡医之术罢了。再说,你现在的医术真不怎么样,连把脉都不会。一堆死人,也能一起呆上两天都没有发觉。
    当然宁采臣只是这样想,许仙好容易踏出了这一步,他又怎能不支持。“汉文,你看着,千不不要眨眼。无论是对你的胆气、医术,都是有好处的。”
    话是这样说,可真摸死人骨头,他的手还是抖啊!
    “噗嗤…”是许仙。
    宁采臣回头怒瞪了他一眼。“对不起,你继续。”
    我挑啊!想当年地方招法医,我没报名,就是不想与尸体打交道,想不到到了古代,竟还是做了这捡拾尸骨的勾当。
    这边宁采臣在捡骨立坟。另一边。
    “快,快!都快点!误了大老爷的差事。你们一个个全都吃罪不起!”一众差役全都跑步前进,看那方向分明就是这快活林的所在,也不知是出了什么大事,这么多差人同时跑步前来。
    (未完待续)


第202章、算计
    都说警察总是会晚半拍到现场,但是这帮捕快动作极快。宁采臣才刚刚捡出来三两根枯骨,差人便到了。
    “住手,你们是什么人?”到了现场,便喝令宁采臣他们住手。
    许仙离的最近,起身行了个书生礼道:“在下杭州许仙。”
    “那个呢?”许仙一身童生服,差人们根本就不会给他好脸色,江南这地方,读书人最多,以致于童生根本都没人算他们是读书人。
    见来了差人,宁采臣也从坡道下上来,不捡不知道,这下面竟然不只一具尸骨。“在下杭州秀才宁采臣。”
    人的名,树的影,同样是通名报姓。一听是杭州的宁采臣,众差人立即毕恭毕敬起来。“原来是宁相公,在下等人是这监利县的差人。”
    监利县就在杭州旁边,不知道监利县的差人怎么来了。
    “你们来这儿有什么事吗?”
    别人问他们,他们可能不会回答,或是回一句公差也便罢了。但是宁采臣不同,这人不仅有文采,还看得起他们武人捕快这等贱业粗人,自然是恭敬加祟敬。
    别说只是问他们来做什么的,就是让他们帮着出力也没有问题。
    宁采臣也想不到自己不过是写了武人故事,竟然获得了这么大的尊敬。
    士为知己者死,武人也同样。
    “回宁相公,是大老爷令小的来,说是有人报案,这林子死了不少人。”
    宁采臣皱皱眉:“这儿不是钱塘县境吗?出了命案,怎么让你们监利县的人来了。”
    “回相公,这小的们就不清楚了。只知道是大老爷令小的们来的。”
    他们这么拘谨,再加上这都是他们的公事,宁采臣自然也就不好再详细多问。不过即使再问,也问不出什么来,他们三言两语,已经把他们知道的全都说了,其他的再问,他们也不知道。
    这时随行的仵作在领头差人一边耳语,那捕头眉头一皱,转身低语,似乎是想确定一件事。
    然后他又转身问道:“宁相公,你们在这儿是出游吗?”
    “不,是我们发现这儿有暴露的尸体,想重新帮他们捡骨立坟。”宁采臣说了可以说的。
    “那,宁相公可注意到这儿还有别人吗?”
    宁采臣与许仙互相看了一眼,然后摇了摇头。
    这儿自然还有别人,白素贞,只是她比他们还要难以自圆其说。
    带队的捕头想一下,然后把宁采臣带去了坑边。仵作已经把尸骨处理好了,只要几具尸骨下,竟然还有一具尸体。
    “宁相公,这人你可认得?”捕头问道。
    这个时候说不认识比认识要简单,但是偏偏这个人,宁采臣是不可能说不认识的。
    他正是与自己起了冲突,几月不见的左玉郎。
    他怎么会死在这?而且为什么看上去像是刚死没多久?又是什么人把他埋在这尸骨下?
    几个问题,转瞬便在宁采臣脑中响起。“是,我认识他,他就是左玉郎左公子。”
    宁采臣不是不知道这有可能是一个陷阱,但是这是古代,不是“坦白从宽,牢底坐穿;抗拒从严,回家过年”的律法时代。
    这并不是说这个时代的律法便比后世更公正,相反,一个人治大于法治的时代,就是公正,也是相对而言。但是恰恰如此,他才不得不真话。
    左玉郎与自己的针锋相对,杭州城知道的人很多。自己这边说了假话,很快便能找到人推翻。
    而只要有人能推翻,地方官便可以顺理成章怀疑自己。
    在人治社会一旦被怀疑了人品,那么这个人便完了。
    宁采臣相信如果真是有人对付自己,那么对方一定会这么干。
    一个有才无德的人,到哪儿都会受到鄙视,更不用说什么做官了,今后就连科考,恐怕也没有他的份。
    一瞬间转过这么多,说实话,反倒成了自己的出路。
    “宁相公,恐怕你们要跟我们走一趟了。”捕头也不想抓捕宁采臣,但这荒山野岭、荒无人烟的,宁采臣偏偏就呆在这。作为唯一的证人,同时也是嫌疑人。他除了这样处理,也没有别的办法。
    宁采臣也知道他们不是故意为难自己,也就同意了。
    在去县衙的路上,捕头更是透露了一个内情。即,他们监利县这段时间重新来了一个老爷。这个老爷姓左,偏偏就是左玉郎的父亲。
    正所谓一人得道,鸡犬升天。
    以前左玉郎有个同族做侍郎,已是难缠的很,现在他亲爹又做了县官。这事恐怕难以善了。
    据差人说,他们这大老爷刚上任第一件事,便是派人找他儿子。
    差人们虽然打听到了快活林,也听说了左玉郎就在里面。可他们没有一个人知道怎么进去?
    县太爷为此拍了桌子,大骂逆子,他也不管了。
    可是昨个便有人传信说左公子根本就不在快活林,而是为人所害死了。他们这才匆匆赶来。
    接下来,便是前面的一切了。
    乍一看,这事没什么。可是若是这一切都是有人设的局的话,宁采臣相信他们一定有后手。
    先别说这后手是什么,宁采臣却不由得有些坦心。因为越是这乍一看没什么的案子,害起人来,才纹丝不漏。
    现在说什么都太早。只有对簿公堂时,先看看对方是谁,然后才能决定怎么做。
    连对方是谁都不知道,这官司不用打,便输了一半了。
    监利县根本称不上县城,低矮的城墙,不多的人流,说是县,倒不如说是镇。
    只是这个地方借助了佛家寺庙的昌盛,在唐朝便建了县了。因为这儿的寺庙有李世民钦命修建的寺庙。
    华夏的王朝很有趣,总免不了表里不一。
    比如唐朝自李渊起便自称老子的后人。老子为道教三祖之一,他的子孙后代建了朝代,那道教一定会蓬勃发展吧!
    恰恰相反,真正发展的反而是佛门。连道家发源地,总坛所在的徐州,也为人家所端了。
    说远了,只看这监利县家家信佛,户户焚香,不知道的还以为是到了佛国。
    县城不怎么样,自然这县衙也不怎么样。
    一个不大的衙署大门,两个差人无精打彩的站着。衙门东侧置一大鼓,这便是“登闻鼓”,俗称“喊冤大鼓”,是供百姓申诉冤屈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