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婉歌倾雅慕华年-第15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他的期望。连太上皇都连连夸奖苏政雅勤奋,很成器,苏政雅便说是温婉经常劝勉他要勤政爱民,还给他说了许多前代贤君的事迹,使他感悟很深,所以理政格外努力。

    出于大长公主的原因,大上皇对于有见识、有才华的女子有一股打从心底的排斥。听苏政雅这么说,不仅没有对温婉生出些好感,反而多了些警觉。苏政雅这小子是直性子,放个过于精明的女子在他身旁,只怕会大权旁落。为此,太上皇在苏政雅身边安插了亲信,将他与温婉日常间的对话如实地回传。

    听了几天,太上皇发觉对于朝中的大小事情,温婉从来都不会帮苏政雅做任何决定。大多时候,都是例举历史上相似的事例。当成故事一般说与苏政雅听,让苏政雅自己去领悟这里头的孰是孰非,眼前的事情又该如何处置。

    “看来,她真的是在全心全力地辅佐皇上。”确定了这一点之后,太上皇对温婉放低了警惕。便在偶尔间问起苏政雅,是否有意册她为妃。苏政雅却还是说不忙立妃,政事要紧。于是乎,太上皇忧切的重心又再度转回到立妃之事上。

    转眼一年又过,开了春,苏政雅在位便快有一年的时间了。朝局平稳,边关和平,百姓安泰。这个大好的局面,换一角度来看,却又是一个极为不妙的现象。至少太上皇那边已经开始蠢蠢欲动了,不时地派人往苏政雅宫里送名门秀媛的画像不说,还筹谋着在春暖花开之时,召开百花盛宴,到时候将大臣家的千金小姐都召进宫,挑选几个,册立为妃。温婉也不得不开始有所行动了。

    入春后,京城淅淅沥沥地下了几场小雨,不出意料之外的,江东涝情的急报便接踵而至。温婉将那份奏折拎出来,让苏政雅第二日上朝与百官商议治水之事。自己则告了假,出宫回家找到温向东,说道:“爹爹位居工部侍郎十余年,而一直未有晋升,非朝廷不公,圣听不明。而是因为未有功绩。如今工部尚书年事已高,告老还乡便是在这两年间。而左侍郎三年前修建风雨桥,功在朝廷,按此下去,爹爹唯恐再过三年,仍然还是工部侍郎。”

    对于晋升之道,温向东自然也是清楚得很。“确实如此。婉儿今日特地出宫,可是有什么讯息相告。”

    温婉点点头,说道:“连日下雨,江东又传汛情。近年来,江东连年出涝情,且久治未有成效。婉儿不孝,想请爹爹明日在朝上自请南下治水。”

    温向东闻言,不由陷入沉吟。他出身权贵,从小顺风顺水,一路官至工部侍郎。虽然在父兄双双殒命之后,进入了人生的低谷,但依然锦衣玉食,不曾受过艰辛。如今让他南下治水,去与风浪相搏,心中不由起了迟疑。

    “婉儿想得是不错,若能治水成功,确实是大功德一件。只是婉儿也说了。这涝情年年出,朝廷年年派人去治水,每每无功而返。我即使去,估计也是不外如是。”

    温婉闻言,说道:“爹爹不要先妄自菲薄。我看过历年来治水的记载,朝廷派遣前去沿水的官员,多是北方人。南水北治,才会问题不断。而且江东一直被视作蛮夷之地,当地人提的建议也大多不被采用。但是婉儿认为,高人出自民间,而且重赏之下。必有勇夫。婉儿从去年开始,便拜托柴师兄帮忙招募治水能人,如今已经觅得若干。爹爹明日若能请得此行,有功而返的机率还是很大的。”

    听温婉说已经觅得治水能人,温向东的心情顿时大振。治水有功,是功在黎民,非一般功绩可比,他自然也是想居这个功的。左右思量一番,还是应了下来,愿意一试。

    温婉在说服温向东后,便回旧时居探望柳氏。柳氏听闻了温婉的打算,沉吟一番,说道:“婉儿你这打算是不错,只是你爹爹安逸惯了,我怕他会有所怠慢,误了你的一番好意。”

    温婉说道:“温家能否重振,就看此行,爹爹不是糊涂人,应该明白的。”

    “明白是一回事,做起来又是另一回事了。”柳氏念叨了一阵,在温婉离家回宫前,她拉着温婉说道。“婉儿,这事,我看我还是跟着去。虽然或许帮不上什么忙,但是至少能保证他不怠工。若是你爹爹不同意,婉儿可得帮娘亲劝服。”

    温婉迟疑了下,心想毕竟柳氏才是最了解温向东的人,她既然有此一虑,必有道理,便点头说道:“只是要辛苦娘亲了。”

    柳氏轻抚温婉的头,笑着说道:“傻丫头,你和娴儿就是娘亲的全部,说什么客气话。”

【第一百八十章 秘计】

    由于治水是个吃力,又不一定讨得到好处的活,所以也没几个人毛遂自荐。加上苏政雅的照应,温向东很顺利地请到了这个治水的重任。出发前夕,柳氏托人带口讯进宫,让温婉回家一趟。温婉推测估计柳氏提议要跟着一道去,温向东不肯,所以便想她回去当说客。

    温婉向苏政雅告了假,离宫回到家,正巧遇上西王与沈君逸上门拜访。也是为了治水的事情,温向东便让温婉坐下一道听了。

    西王说道:“君逸曾经在南方游历过一段时间,结识了不少能人异士,其中不乏有治水的人才。闻得岳父大人要南下治水,所以便请他一道前来,为岳父大人引荐。”

    沈君逸轻颔首,接话说道:“谈不上结识,都不过有过几个照面而已。对了,温大人可还记得,十年前被罢黜的南阳县令梁书恒吗?”

    温向东沉吟一番,说道:“似乎是因为治水不利,被罢的官?”

    沈君逸摇摇头,说道:“梁大人治水有奇策,他在任的时候,南方水患并没有如今这么严重。他身有奇才,通天文地理。当初阳江大患之前,他曾经提出过往山地迁居,并加筑堤坝之策,但却不为当时的知州大人所采用。结果贻误了最佳时机,造成阳江两畔数万无辜百姓丧生。事发后,知州大人怕朝廷追究下来,自己难逃其责,便抢先上奏,将所有过错推到梁大人身上。”

    温向东感叹道:“如此说来,这位梁大人倒也真是可惜。”

    “确实如此。梁大人隐居十年,潜心研究治水之策,若是温大人能请得梁大人出山助手一臂之力,那么此行必能功成而返。”

    经他这么一说,温向东心中早已经跃跃欲试。“这位梁大人如今身在何方?”

    “梁大人隐居在江东的霞山,深居简出,不轻易见客。”西王说道。“为了确保岳父大人能够顺利地请出梁大人,所以特地拜托君逸陪岳父大人下江南一趟。君逸曾经对梁大人有过一些恩情,以梁大人与朝廷的过节,只怕只有君逸出面,才能顺利请得他重新出山了。”

    温向东闻言喜出望外:“贤婿有心了。如此就有劳小侯爷了。”

    温婉回房后与柳氏说了此事,权衡了一番,说道:“娘亲,沈师兄虽然看似不务正业,游手好闲,但他周游于权贵之中,交游广阔,在京中颇有美名,想来是自有一番自己的处事方法。而且此番姐夫也如此推重,有他陪同爹爹一道南下,治水之事,应有十拿之九稳,就不用劳烦娘亲再走这一趟了。”

    柳氏想了想,会意地点头:“我一个妇道人家,跟在旁边,确实也是不太方便。”

    温向东南下之后,温娴担心柳氏一个人在温家会寂寞,便找了个由头,将柳氏接去西王府小住。可以一叙母女之情,也可以帮忙照顾小世子。温婉也安心地回宫继续做她的常侍女官,表面上虽然看似一切照旧,但尉迟雪夏进宫的次数却莫名的多了。经常瞅着晚膳的间隙过来,蹭着一起用膳便罢了,还时不时地用奇怪的目光周转在温婉与苏政雅之间,似乎在打量着什么。

    太上皇让凌太妃出面主持,召开百花盛宴,邀请京城各名门秀媛赴会。虽然借的是赏花之名,行的却是选妃之事,大家彼此间都是心照不宣。温婉自然也有所风闻,但是苏政雅一直不提这事,温婉也没有刻意地直到会前两日,温婉终于忍不住在有意无意中提起此事:“两天后,就是凌太妃的百花宴了,到时你有什么打算?”

    “估计又罗里罗嗦要很久,真是麻烦。”苏政雅放下手中的奏折,皱了皱眉。这事不提便罢,提起来就让人发愁。琢磨了片刻,忽而灵光一闪,说道。“我想到了!脱身的好办法!到时候,我呆得烦了,就遣司马过来报讯。然后你就派人来通报,说有大臣紧急觐见,有紧急军情之类的上报都行,这样我不就可以脱身回来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