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官途沉浮-第10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第0136章 醉翁之意(七)
吃饱喝足,蒋维升依然有些意犹未尽,他拉着吴江凯的手道:“走,老弟,陪我去清江河走一圈。”说完,俩人似老友一般迈出了院子。
张立伟立马意识到,蒋维升此举是要有重要的话和吴江凯说,于是对随从使了个眼sè,意在回避。
蒋维升与吴江凯来到清江河边,回头看了下没人跟来,便拿起一块石头,孩童似的打起了水漂。只见飞出去的石头连续在水面上弹跳了三下,然后落入水中,激起一圈又一圈的涟漪。
蒋维升似乎对自己的成绩比较满意,拍了拍手高兴地道:“哎,老了,我记得我年轻的时候一下子能打七八个水漂,现在想想,自己已经是大半辈子的人了。”
吴江凯也弯下身子捡了一块石头道:“蒋厅长,你可千万别怎么说,如今你正是风华正茂,风流倜傥,仕途顺利,前程似锦啊。”
蒋维升蹙着眉头沿着河岸往里走去,感叹地道:“要说有了今天的成绩,与我的经历是分不开的,可以说,如果我没有清江村这一遭,或许我现在也是下岗职工了。所以,我时常教育我的子女,苦难是人生的一笔财富,只有那种切身体会的磨练和刻骨铭心的记忆,才能在今后的rì子里学会成熟,更加强大。”
吴江凯虽没有插过队,但对那段历史记忆犹新。他也感叹地道:“是啊,人的一生有很多种选择,唯独无法选择的就是你的出生和命运对你的安排,谁不想似陶渊明般归隐山居,似徐霞客般周游四海,似李叔同般参禅悟道,可是既然选择了这条路,就要对得起党国的栽培和百姓的期许。这条路,我要坚定不移地走下去。”
既然吴江凯把话题引到自己身上,蒋维升顺着杆子说了下去:“听说我要到隆南市调研,邱省长特意嘱咐我,让我过来看看你,顺便带给你几句话。”
吴江凯其实一早就猜到了,但还是不敢肯定。想到蒋维升为了给自己带话,竟然绕了这么大一个圈子,让吴江凯很是感动。于是他问道:“邱省长最近还好吗?”
问这个问题时,吴江凯是带着感情去问的,字字充满了真情实意。可以说,没有邱志国的提拔和指点,也就没有他吴江凯的今天。对于老领导,吴江凯除了感激以外,更多的是把他当成了自己的亲人。
蒋维升找了一块平地坐了下来,叹了一口气道:“你也知道邱省长目前的处境,书记省长思想不统一,邱省长夹在中间左右为难,难啊!”
吴江凯听后,沉默不语,把手中的石头扔向了远处。邱省长是如此,难道自己的处境也不正是如此吗?
蒋维升话锋一转,白皙平整的脸上瞬间露出肃杀之气,右腮帮子微微抽动,眯着眼睛,瞅着吴江凯道:“你的处境邱省长已经有所耳闻了,今天我特意绕道来看你,主要是转达下邱省长的指示,他希望放下思想包袱,大胆去干,放手去搏,要果断刚毅,必要时可以采取非常手段,他就是你坚强的后盾。”说完,紧紧地睁着吴江凯有些消瘦的脸。
听完蒋维升的话,吴江凯内心“咯噔”一下,似乎触及了那根敏感神经,血液如奔腾江水般往上涌,直穿脑门。泪腺也似乎不受控制,yù与而出,又被他使劲克制住了。
吴江凯鞍前马后跟着邱志国摸爬滚打整整8年,从一个不谙世事的小秘书到一方诸侯,可以说每走一步都是邱志国手把手教导出来的。对于自己的人生导师,吴江凯是发自肺腑地感激。
再说邱志国,此人一直以“强硬”的工作做派,“雷霆”的工作手段,“铁腕”的政治决策展现在世人面前。在他时任隆南市市长时,他对下属官员毫不留情,只要犯了错误,当场点名批评,丝毫不给对方面子,官场中人赠给他一个外号“铁面市长”。相反,他对百姓却和风细雨般地关爱,经常骑着单车走街串巷,倾听民间疾苦,时不时掏出自己身上的钱给老百姓看病。就这样,老百姓亲切地称他为“田埂市长”。
两个不同的称号,成就了他不同的人生。有句话说“鱼和熊掌,不可兼得”,这句话在官场上同样适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我党的宗旨,也是为官的首要之道。然而,所谓的“官民一家”在官场上只是一句空话,可以直白地说,官与民本身就是一个伪命题,一个矛盾体,一个对立面,得到了百姓的爱戴,自然也触及了某一群体的利益。
邱志国就是如此,隆南市的百姓拥护他,爱戴他,但上层领导乃至下属官员都对他颇有微词。按照省委书记的意图,在省里换届时,决定把他放到政协去养老,去去他的锐气。而时任省长虽也不喜欢邱志国,但为了拉拢盟友,对邱志国的任用与省委书记发生了很大冲突。
也不知是谁走露了风声,隆南市的百姓得知邱志国的处境后,竟然组织了上千人到省委省zhèng fǔ请愿,这一阵势让省委书记都有些胆颤,没想到邱志国的群众基础如此深厚,权宜之策,以候选人的身份提名副省长。
邱志国深知自己的处境,出任副省长以来,两面受气,迟迟得不到重用,虽分管着科教文卫,基本上由常务副省长为其代劳,自然而然成了边缘人,局外人。
不管怎么说,邱志国也是副省长,有些时候说话还是有些分量的。比如说李昌奎出任隆南市市长、吴江凯出任东泉县县委书记,可以说邱志国的功不可没的。
对于邱志国的人脉,吴江凯虽是贴身秘书,但也是模棱两可,只知其一不知其二。出任副省长一职,如果说是得到了群众认可,省委书记与省长的角逐结果,但深层次的原因远远不止如此。
吴江凯也是道听途说,任命邱志国为东江省副省长时,居然惊动了高层,但实质如何,吴江凯也是百思不得其解。
自吴江凯上任东泉县委书记以来,先后拜访过邱志国两次。倒不是说吴江凯不识时务,而是邱志国严厉措辞,不让吴江凯去拜访他。让他有事直接与李昌奎商量,至于邱志国为何如此,在吴江凯心中至今还是个谜。

第0137章 醉翁之意(八)
吴江凯想到老领导通过老友蒋维升用如此方式来转达自己的“贴心话”,心里翻江倒海,五味杂陈,一时间说不出话来。
蒋维升通过吴江凯的神态举止和面部表情的细微变化捕捉到一些信息。在他眼中,刚满40岁的吴江凯缺乏基层工作经验,外表虽有些羸弱,充满着文人气息,但骨子里透着一股狠劲,与邱志国是一脉相承的。
在担任邱志国秘书时期,吴江凯耳濡目染老领导的工作做派,邱志国也时常传授给他一些个人的为官之道,同时,很放心地交给他一些事情处理,处理结果也还算比较满意。久而久之,吴江凯在模仿老领导的同时,也不断摸索着自己的工作方式。
不打无准备之的仗,方能立于不败之地。这句话并不差,但要看用到什么地方,什么场合,什么层次,什么地位。吴江凯到任一年多来,眼看着东泉县的rì积月累的弊端逐渐凸显,眼看着官商勾结,官官相护的龌龊之举,却迟迟不表态、不动手,不仅让东泉百姓有所失望,就连东泉官场一些有良知的官员也倍加悍然。因此,一些人还专门编了一些顺口溜在社会广为传唱:“遍地是黄金,满地是漏斗,旧官吃饱溜,新官捞完走。”足以看出,对吴江凯上台以来的种种表现,留有诟病和微词。
蒋维升虽与吴江凯并无深层次交往,可以说萍水相逢,泯笑一别之情,但与邱志国却是忘年交,秦晋好,政治上的联姻让俩家紧紧地捆绑到一起,一荣俱荣,一损俱损。出于此,蒋维升对邱志国的弟子偏爱有加。快要到站的人,仕途上没有多少抱负了,只希望儿女工作顺利,自己身体健康也就满足了。
久居官场,一旦大权落入旁人,长期以来的控制yù交给了别人,想想都有些落寞和惨淡。于是蒋维升把眼光转向培养嫡系上来,而吴江凯就是其中之一。
蒋维升借着邱志国的话表达了自己的观点:“江凯啊,你要细细品味邱省长的话,他老人家对你寄予厚望啊。你现在这个年纪,不要前怕狼后怕虎,只要认准一件事,就要放开手脚,大胆去干。在官场上,表面看是围绕一个‘权’在博弈,实质隐藏在背后的是一个‘利’字,如果你要在这两个字中间找一个平衡点的话,那就是一个‘民’字。”
“民是什么,民就是民意,是群众的诉求,是百姓的呼声,一项举措,只要深入民心,群众就是支持你,拥护你。反之,如果违背民意,群众就会唾弃你,最后的结局只会是树倒猢狲散,破墙万人推。邱省长就不是活生生的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