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明媚庶女-第16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好,妾身听爷的。”明璐道。

    “你那七妹妹,名声比较大,你少跟她来往,免得惹上是非。”焦恩赞临走时又道。这次,明璐没答他。

    。。

    内宅之事,怎么折腾也是小打小闹。

    而外面,战事正酣。

    皇帝休养了,太子爷调兵给力,各地的驻兵都迅速向西南挺进集结,意欲把裴家军陷在西南战场上动不得身。

    实际上这正中裴家军的意。他们虽然打着向京城进军的旗号,却一直在西南地界没有往北推移。他们想在这里尽量多地消灭掉皇军的有生力量。毕竟这里,是他们的主场。每一条河每一道沟他们都熟悉,哪个山谷深哪里有洞穴,哪里可藏兵哪里可屯粮,他们都十分清楚。

    原本,将领们估算着,裴家私兵虽然号称有五十万众,最多有二三十万就不错了,其他的都是唬人的牛皮。加上西南军,总共也不会超过五十万。——可是就算这样,也不少了,总数已占大汤军队的三分之一了。

    各地也都要留军驻守,只能分一半左右的兵力去支援。

    于是,裴家军在兵力上还是占着绝对的优势。在正面的对阵中,让正规军们吃了好几场大的败仗。

    这么着战事进行了几个月后,一时惊传,南方战事失利!

    京城防御备战升级中,贺老爷连个影子也没再见到过。贺家的护卫,翻了好几倍之多,而贺家的大门,日常已经常关着了。别说闲杂人等,就是投贴拜见都免了。

    唐老太太百日这天,贺大太太一早就去了唐家。这天,西北皇商陶家家主持贴来访,反复叩门求通传,要见贺家当家主事儿的。

    选了这么个时候来,只怕是专程来见自己的。明玫听到传报,就吩咐将人引了进来。

    陶老爷子还是那样微躬着身子,一副恭敬的样子。说话倒直接:“冲着前缘,来见七小姐,实在是冒昧。”

    明玫笑着点头:“陶老爷有话请讲。”

    陶老爷便开门见山:“七小姐可知道,咱大汤朝,早已国库空虚多年?”

    明玫看他:“内宅小女子,如何懂这样。”

    陶老爷笑了笑,不懂他就讲给她听嘛。

    “仁宗帝早年发生了三王之乱,平内乱打了十多年。后来的休养生息不过数年,仁宗帝晚年,却又逢外敌来犯,国库几乎消耗怠尽。。。。。。”

    今上登基后,接手的也是一个空瘪瘪的国库,还抗住了西羌的入侵。。。。。。

    这么些年休养,国库有所缓和。可表面看马放南山,实际上外松内紧,贺正宏能这么成皇帝宠臣近臣,不是因为他多会撒娇卖萌,而是因为皇帝时刻需要重兵在侧。为防裴家,各地的驻军也都在悄悄地增加。养兵的结果是,钱袋子持续紧绷。

    这么多年,皇帝虽然对某些近臣,比如贺正宏之流多有赏赐,但也仅限于近臣而已。

    而各地的驻军,比如西北,明玫就知道,他们日常开荒种田来着。

    国家,养不起闲兵。

    除了裴家,还有外敌:南有西羌,北有北辰。这两个不安份又兵强马壮的邻居,小股的骚拢已经很让人头疼的了。但有松懈,举兵来犯都是朝夕之间的事儿。而现在,裴家举事,大汤内乱,西北兵马未动,所以北辰安静观望。而西南,西羌已经开始频频试探犯边了。

    明玫知道,如今的西南战场上,形势比朝廷公告出来的还要凶险。

    不但杨家军死伤惨重,各方陆续到达的援军也被压着打呢。虽将士们英勇,但朝廷军队还是死活极大。并且,那裴家军还常常出贱招:遭遇战绕着走,而把主力部分放出去抢掠或焚毁粮草啊。

    这一招对远途作战,供给不及时的朝廷军来说,真是个让人头痛的大问题。其中湘军五万晋军五万前去支援,都是因为粮草被抢劫一空,士兵饿了肚子而溃不成军的,最后被各个击破砍了个溜干净。

    如果朝廷粮草供应及时,这些悲剧本不该发生的。可远水不解近渴啊,户部那些负责粮草调集的官员,已经很想死了:各地筹措粮草,哪有那么容易呀。

    “我是来请七小姐帮忙的。七小姐也知道,我陶家有些浮财。可七小姐不一定知道,我陶家在各地都有粮行,更有粮库,存粮不少。如今国家有难,我陶家愿把这些存粮钱财贡献出来,助我大汤将士们抗击裴贼。”陶老爷道,一副铿锵的声调。

    送钱上门的?

    作者有话要说:谢谢  qisilaozhudeyu  亲投雷。。。

 94第94章

    陶家之资巨;并且愿倾囊而授。有陶家牵头鼎力支持的好处还有很多;他家于商路上人面熟路子广;各地的商贾或是给面子;或是怕揭发举报;原来藏着掖着喊穷装无的,如今至少可以私下操作;开开那些隐蔽中的粮仓私库;或捐或卖。让朝廷军便是一时粮草不到也至少不会再沿途饿肚子。

    此乃大功也。

    只是;这样的好事儿托给明玫;明玫还是觉得不真实。

    “为何找我?”你直接找个户部官员啥的卖好去,包管给你磕头都有可能啊。

    “我们认识呀。”陶老爷笑道;“七小姐可还记得卢家老爷子么?”

    卢老爷子;卢佩仪的爷爷。

    原来,这卢家老爷子,当年的家财比陶家多了几倍不止。但是卢老爷子他爹,却在仁宗帝初的三王叛乱中被牵连进去。据说卢家有为湘王提供过财力帮助。

    仁宗帝平乱后清算前帐,盯上了卢家。这卢老爷子已经掌家了,还好他见风使舵快且当初卢家涉入不深,也只不过是被湘王逼迫下不得已而为之。且其家财所留甚多,于是便以捐官为名,如数捐给了朝廷。

    仁宗帝看他识趣,便没有多为难,让他入了工部,又反反复复的抠了不老少银子去。那些年卢老爷子缩在工部,没干个啥实事儿,尽老老实实地伸脖子等宰了。直到自己儿子科举入了仕,卢老爷子才致仕周游去了。

    前些日子卢老爷子行到西北,见到了旧识陶老爷,还有陶老爷那被揍后左眉边留下一道浅疤的二公子。于是将自身经历,天下大势,一番纷说。。。。。。

    当初国库空虚,仁宗帝怎么度过难关的?取之于民呀。

    京城抄了多少大家,民间商贾,有多少被三王之乱牵连上获罪的?真有罪吗?谁知道呢,反正钱财被抄了是真的,偶有事后平反了的,钱财也是拿不回来了。。。。。。

    没有靠山,握不住钱财呀,尤其是他们这种财已外露的。

    最近西北匪寇闹得比以前还厉害。陶家有一半店遭过殃,被算摸得万分头痛。官府说打仗呢,天下乱时流寇多,历朝历代都如此。等仗打完了,也许就太平了。

    以前顺通的保护网都不好使了,竟是官匪明目张胆地一家呀。。。。。。

    要么,被这些匪类掏空吃净,要么太平后被朝廷算计去,没准还得被抹上个什么罪名。。。。。。

    陶老爷本就见多识广,闻言如醍醐灌顶,很快想清利弊,壮士断臂般来献财。

    当然这些前因他不会讲给明玫听。何况商人重利,陶老爷自然有所求。

    “天下乱,百姓不安,家财用于平乱也算正得其所。将来等太平下来,家里还想继续走走经商的家传路子,希望朝廷到时能眷顾一二。”陶老爷道。

    也就是说,陶家还想当皇商,觉得贺正宏将来新帝面前还有面子有能力给他谋到皇商资格。可当皇商图的是财,他这般捐出大量钱财来,要多长时间才能够找补回去呀。

    明玫不甚理解,但表示,好事要多做,她会请贺正宏替陶家请功的。

    还有卢老爷子。卢老爷子做通了思想工作出来献钱献粮的,不止陶家。

    卢老爷子所求,是卢佩仪,是韩家。

    韩将军父子远在西南的唐拉城,是裴侯爷手下的将领。裴家反后,唐拉城早早竖起了裴家旗。

    卢佩仪生有两男一女,都在唐拉城长到如今。

    唐玉琦事儿出来以后,卢老爷子慧眼如炬,瞄出了其中的门道来。这才迅速联系上陶家,大家一起走贺家的路子。——于献财上,也许给谁都可以,但想把韩家捞出来,就非贺正宏出力不可了。

    “卢老爷子想保住韩家,这才四处奔走,说服我等的,如今已经悄悄回了京了。他说,事急,请七小姐千万帮忙。”

    明玫愣住了:“韩家父子怎么保?”她表示完全听不懂。

    只是给钱的话很好说,拿来就是。但卢老爷子竟然看出来唐家作假?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