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誓不为后-第9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可恶!右路怎么样?”

“报告将军,右路暂时没有异常!”

“把右边的大军派出三分之一来支援中路,三分之一来支援左路,我们有大战船百余艘,那朱元璋的大船才十五艘,你说怎么打?”

“是的将军!”

很快那边的大船都开始被抽调走,但是他们却不知道,在这黑夜里作战的时候,所有的船都点着火,很明显。但是朱元璋另外一支部队其实才是大部队,朱元璋想来想去依旧是准备用小船取胜,而这两边开始则全力猛攻,根本就不怕死一般的冲上前去,直接给敌人一个沉重的打击,在敌人没有做出准备的时候打敌人一个措手不及,而且很有目的性的完全了吸引敌人大部队的指标。

看到敌人开始站稳脚跟,和自己开始打阵地的时候,而且远远的看到很明显有火光前来,敌人的增援船开来了,朱元璋就知道差不多了,急忙把所有的船都往后撤。

而这时候,最左边的那里还剩下二十艘不到的大战船,但是忽然他们发现前面百十米处到处都是小船的影子时已经来不及了,虽然火炮威力巨大,面对黑压压且密集的小船豪无办法,只能看着自己的火炮一炮轰掉敌人两三艘船但是敌人依旧和蚂蚁一般多,很快他们的船就被占领了,并且无数的朱元璋的部队开始上了岸。

顿时岸上防守空虚的集庆被直接占领,而那些士兵们则守卫在城里,根本不和他们做海上斗争。

这时候集庆的部队是两头为难,自己左边的二十多大船也被朱元璋控制了,加上原来的两面部队,自己到是成了四面受敌。上岸的话这些船全没了,不上岸自己又不是打持久战,没有水和粮食,没有后备。

在花了十多天的时间后,朱元璋终于把这里给打了下来,收缴物资无数,战船几十艘。

楚流烟的计策大获成功,穷人朱元璋终于摆脱了凤阳,摆脱了濠州,摆脱了滁州,来到了富裕的南京,他和楚流烟一起站在集庆的码头,两人一起看着长江之水,遥望远方。

“你经后的路,还很长呢。”楚流烟说到。

朱元璋点了点头:“我知道,这只是开始而已。”

两人再也没话,只是看着远处而已。

争霸天下 第三十一章 调查内奸

朱元璋占据集庆后,改名应天,作为己方军队的根据地。此时,朱元璋已经拥有十多万的军队。可是,眼前的情形,仍旧是不容乐观。在应天东边镇江驻扎的是元朝军队,盘踞东南方平江的是张士诚,在东北面的是张明鉴的起义军,南面是元将八思尔不花,西面是徐寿辉。

这些人中,以张士诚最不能容忍朱元璋。张士诚原本是盐贩子出身,随后发迹,盘踞江浙一代,对待江浙地方的民众宽厚,免除这些地方的苛捐杂税,于是,这些地方的百姓们纷纷建了生祠来供奉拜祭张士诚。张士诚洋洋得意,原本以为应天已经是囊中之物,却没有想到,就这么轻而易举被朱元璋夺去了,他很是不甘心,就屡次三番来攻打朱元璋。

朱元璋虽然力量最弱,他手下却有骁勇的良将,又有李善长和楚流烟为他出谋划策,如此一来,于张士诚大大小小打了不下上百场仗,朱元璋虽然没有赢,可是也没有吃什么大亏。只不过,这么长久下去,对他而言,绝对不是好事。他为这件事,愁眉不展。

而最近又连续打了三场仗,却常常落败,他每一场仗的安排,张士诚就好像早已经知道了一般,每次都可以把朱元璋杀个措手不及,这让朱元璋很是郁闷。这三场仗,让朱元璋损兵折将,不下五千余人。

于是,朱元璋把楚流烟和徐达悄悄叫进营帐中,商量对策。朱元璋说道:“这三次打仗,每一回我们的安排,就好像张士诚完全已经知道了一般?”

朱元璋若有所思,徐达和楚流烟早已经知道他的心意。楚流烟遂问道:“元帅,你可是怀疑我们军中有将领是内奸,为张士诚通风报信么?”

朱元璋点点头,说道:“我正是这么想的。不知道你们两个意下如何?”

徐达沉思了一会儿,缓缓说道:“在没有事实证据之前,我不敢妄下断言。要是冤枉了兄弟,难免教人心寒。”

朱元璋见徐达处事谨慎,是他一贯风格,也不曾怪罪,他说道:“丁普郎、傅友德和冯国胜是从徐寿辉那边前来投靠的,内奸会不会是他们其中一人呢?”

“元帅,与其我们在这里猜疑,不如想个法子把内奸找出来才是。”楚流烟歪着脑袋想了一会儿,道:“我倒是有个法子,可以查出谁是内奸。不如明日升帐,元帅就说会亲自带兵去狼牙坡劫杀张士诚的军队。然后么,再派人守住城门,哪个将领出城,便证明与这件事儿有关。再从出城的将领中查起,可以事半功倍。”

“好,就这么办!”朱元璋语重心长的说道:“这么多人中,我就相信你们两人与遇春而已。遇春性子比较鲁莽,我才没让他来。明天看谁出城的事,就交给副元帅做了。”

徐达立刻答应着。徐达与朱元璋之间,慢慢的有了一些矛盾和猜忌。只是这些,却是说不清楚的。既与徐达的地位和才干有关,也有徐达对楚流烟的情意有关。只不过,在这么紧要的关头,朱元璋还是率先想到徐达,可见仍旧是相信徐达是光明磊落,对他心无二致之人。这让楚流烟颇为放心,毕竟,她从母亲札记中看到的那个关于徐达吃鹅肉的典故,时时变作她的心魔。

第二日,朱元璋就按照已经商议好的,在升帐时候,宣布自己要亲自带兵去狼牙坡打仗之事。散了后,徐达就与楚流烟一起来到应天城门上,观察出城的将领。两个人看了半日,都不曾见到。

徐达对楚流烟说道:“流烟,我看那人就是要出城通风报信,恐怕也不会在这青天白日出去。我们不如等晚上再来吧。”

楚流烟却很有把握的摇摇头说道:“徐大哥,你放心吧。要是我没有猜错,那人一定不会晚上走。白天进出城的人这么多,混在人流中,并不容易引起注意。晚上就不同了。晚上城门紧闭,要想出城,就要用轻功或是想别的法子。而这么高的城墙,除非轻功高强,要不然也不容易出去。那人不趁着白天混出城去,反而以图晚上,恐怕是不可能的。”

徐达听完楚流烟一番说辞,也就赞同了她的说辞。两个人继续在城墙上往下看。过了一会儿,看到常遇春迈着大步走出城去了。楚流烟神色自若,徐达也不慌不忙,常遇春于他们乃是患难与共的兄弟,自然是不会出卖他们的。

又过了一会儿,傅友德出城去了。他打扮的比较怪异,与平常大为不同。要不是楚流烟于徐达精细,也许并不能发现那是傅友德。徐达见状,看了楚流烟一眼,楚流烟也正看着他。两个人相视一笑,继续监视出城的人。

傅友德也不可能是通风报信之人。他当真想通风报信,实在没有必要乔装打扮,举止怪异,引起别人好奇。

一直快要到傍晚时分,都再也没有可疑之人出现,楚流烟甚至都在想是不是弄错的时候,忽然徐达叹道:“早就猜到是他,果然是没有猜错。”

楚流烟往城楼下看去,只见一个人做出散步的模样,悠哉游哉的出城去了。这个人,就是郭子兴的儿子郭天叙。楚流烟和徐达下了城墙,远远跟在郭天叙后面,一路跟着他出了城。一路之上,他都是很悠闲的模样,走了很久,走到一处猎户休息用的石屋处,他伸了伸懒腰,四处瞧了瞧,就走了进去。

楚流烟和徐达,施展轻功,在后面跟着。他们躲在石屋后面的廊檐下,从小小的窗口往里面望去。只听到郭天叙自言自语道:“奶奶的,原来是个荒废的石屋。原本还想找些吃的,如今倒是要饿肚子了呢。”郭天叙说完,就坐在椅子上抱怨了老半天。

楚流烟几乎以为,他们是弄错了。郭天叙原本只是公鸡坉的一个吃不饱饭的野小子而已,后来于郭子兴相认,也并不能成其大事。楚流烟他们并没有把他放在眼中,直到徐达瞧见他出城,这才几乎肯定了是他。但是事实上,现在他坐在石屋中完全像是一个休息的人,怎么看怎么也不像是内奸。

徐达和楚流烟看的面面相觑,郭天叙却走了出来。他又沿着树林走了很远的一段路,然后沿着大道回应天城去了。楚流烟和徐达仍旧是远远的跟着,楚流烟茫然道:“徐大哥,我觉着我们恐怕是跟错人了。这郭天叙怎么也不像是通传消息的。他并没有见过任何人,也没有做过什么事……”

楚流烟说到这里,心中一动,与此同时,徐达也正看着她,两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