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誓不为后-第62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昨日李善长送来一份奏折,加之前一阵子百官所奏,已有十余起。朕只是不说,难道朕刚打下的天下就如此荒凉么?天下大旱,百姓颗粒无收,你们这些做大臣的难道都只会中饱私囊不知为国分忧么?!”

朱元璋这一席话下来,百官皆跪:“臣等有罪。”

“罪?你们是有罪,但是我把你们的脑袋一个个都砍下来能否解决灾祸?天灾虽凶,能凶于人祸否?我朝新建,国虽富,民却潦倒如此,若是中卿皆一国事为先,以朕建国艰难为已任,天灾真不可免?”

看着朱元璋咆哮大殿,下面依旧是一片死寂。

“眼下大旱,江浙闵南两地乃是天下粮仓,兵家重地。如今百姓有事了,朕三思之后,觉得取之于民,理当用之于民。朕欲播放粮款以救济灾民,众卿家谁愿前往啊?”

朱元璋冷眼看着百官,忽见一人身起站了出来:“皇上,臣胡惟庸愿为皇上分担国事,鞠躬尽瘁。”

“好!胡大人不愧为国之栋梁,如此国难之际也不忘挺身而出,朕赐你金牌,此事交予你全权负责。”

“谢皇上,臣斗胆推荐一人,派此人为放粮官,此事成矣。”

“哦?胡大人所荐何人啊?”朱元璋问到。

“乃臣侄儿胡正肯,此子虽然年轻,但是却心系国事,臣举荐此子前去,为皇上分忧。”

朱元璋大喜:“好!胡卿家全家皆懂报效朝廷,朕很是高兴。此子何在啊?”

“皇上,在殿外侯着。”

随便太监高昂宣传,胡正肯来到了朱元璋面前,往地上一跪,顿时磕下三个头来:“皇上万岁万岁万万岁。”

“胡卿平身,此次三地大旱,朕欲派你前去都粮,你可愿意?”

“赴汤蹈火,万死不辞。”

“好,哈哈,果然英雄出少年哪,胡惟庸,真是虎门无犬将啊。”朱元璋觉得此事如此便算了了,当即面露喜色。胡惟庸看在眼里,急忙接口道:“此乃皇上鸿福齐天,英明神武,臣子们必当竭尽所能,以效皇上之恩。”

“恩,朕封胡正肯为三江总督,官拜四品,即日起程,下去吧。”

“谢皇上!”……

当晚,在胡惟庸府上,胡惟庸为胡正肯摆下宴席,却不请一人。叔侄两人在屋内饮酒,胡正肯面露春光,好不得意:“舅舅,侄儿全凭舅舅之德,再敬一杯。”

胡惟庸此时却站了起来,在大厅里来回渡起了步子。

“舅舅?这又是为何?难不成舅舅有心事不成?”

胡惟庸哼了一声:“你尚年幼,不知官场险恶。我今日为你庆贺却又不请一人,你知为何?”

“愿听舅舅教诲。”胡正肯在胡惟庸面前丝毫不敢造次。

“你今日虽然出尽风头,但是你要知道,伴君如伴虎,哪怕你立下再多的功劳,一句错话也可能让你满门朝斩,马虎不得呀。”胡惟庸总觉得心里没底,声怕这厮出事。

“舅舅,您对我还不放心么?侄儿办事向来稳妥,没出过什么纰漏,舅舅大可放心。不过此事还需舅舅指点,小侄实在不知如何调度。”

胡惟庸点了点头:“你能如此想那就对了,做人做事还需背躬些好。这为朝廷做事,可以马虎。但是为皇帝做事,千万马虎不得。不光要做的漂亮,还得猜出皇帝的心思,马屁要拍在屁股上,而且轻重位置都得拿捏准了。不然就算你完成使命,依旧不会逍遥的长。”

“舅舅的意思…”胡正肯放下酒杯跪倒在地:“舅舅待我就如己出,侄儿乃舅舅一手提拔,还望舅舅再帮小侄,他日官场扬名也好为舅舅脸上增光,为我胡家祖宗增光。”

“哈哈哈哈,其实这朱元璋的心思,天下恐怕没有人能比我更了解的了。”胡惟庸说完让他起身,然后把两人杯子放在一起,自己拿起了酒壶。

胡正肯急忙想代他为之,胡惟庸只是一笑:“这酒还得我倒,你倒的来么?”

胡正肯乖乖站在一边:“侄儿愿聆听舅舅教诲。”

胡惟庸不再说话,两个空杯子,看了半天,对着胡正肯说了这么一句:“正肯啊,你说这两个杯子能否倒的一样多啊?”

“只需将两杯皆倒满,便可。”

“若是壶中酒只够一杯的呢?”

“各倒一半。”

“你确定你能各倒一半否?”胡惟庸冷笑一声,吓的胡正肯倒吸一口凉气,后退三步。

“这点杀气就把你吓退了?你可知朱元璋有多厉害?稍不趁心,你怎么死的都不知道。”

着下胡正肯总算听出点端倪来了,急忙下跪:“舅舅救我。”

“你起来吧,其实,这很好分。”说完在胡正肯杯子里倒了小半杯,将自己杯子倒满大半杯:“你看这分的如何?”

“舅舅理当比小侄多饮一些,只是小侄依旧不明其中道理,舅舅但请明言。”

胡惟庸点了点头:“恩,这皇帝的话,就是圣旨。皇帝的意思,乃是龙意,是天意!俗话说,天意不可违。皇帝也是人,他朱元璋没做皇帝前与你我一样皆是凡人,怎的做了皇帝就成天子龙子了?朱元璋也是凡人没错,所以凡人就有七情六欲,有个人喜好。”

“舅舅是说,这江浙闽南两地…”

“孺子可教也,总算还不太笨。这朱重八如今贵为皇帝,为了自己的江山社稷,自然不能不理灾民之苦。但是江浙民众向来不敬皇帝,拥护张士诚。”胡惟庸说罢摇了摇酒壶:“这壶中美酒之倒一半,你可明白?”

胡正肯知是胡惟庸要扣一半粮款,然后用一二为三之法发放给灾民,果然高明,当下竖起了大拇指:“舅舅果然高明,小侄受教了。”

“既然明白了,明日一早你即可动身,记得,一路之上不要铺张,勤俭为好,别让人抓住把柄。”

“侄儿明白了。”

看着胡正肯离开,胡惟庸偷笑了一声:“哼,旱吧,越旱我胡家就越是富啊,哈哈哈哈哈哈…”

胡正肯离开京城之后一路上倒也不算招摇,身边随从只带三人,丝毫没有任何过分之举。

而另一处,楚流烟与徐达刘伯温在一起小聚,楚流烟道:“这次皇上遣胡惟庸之侄胡正肯前去都粮赈灾,两位哥哥怎么看?”

“胡家上下皆奸诈之徒,我看这胡正肯多半也是心术不正之人。那日朝上对着皇上使劲拍马匹,一看就是一阿谀小儿,对于此次赈灾,我实在担忧啊。”刘伯温似乎颇为无奈。

“是么,我也觉得那小子不是什么好鸟,不如去对皇上说下让他收回成命。”徐达心直口快,说了出来。

“徐大哥不可。”楚流烟摇了摇头:“天子之言岂能随意更改,况且这胡正肯并未犯罪,历来也无劣迹,我们怎可胡乱猜忌,免生事端。”

“流烟所虑亦我所虑耳,虽说害人之心不可有,但是如果真的出事,那岂不是我大明不幸,我皇不幸,更是天下凄苦百姓之大不幸也。”

“既如此,刘大哥也无须多虑,等小妹收拾行装,跟上这胡正肯去灾区看上一看。”

楚流烟此言一出,徐达和流伯温两人皆把头转了过去:“你又想以身犯险?此次灾情尤为严重,只怕瘟疫散播,万一感染,后果不堪设想。”刘伯温摇了摇头:“不妥。况且你这一去,军队所到之处,更加引起百姓恐慌,不行,你不能去。”

“刘大哥,你好煳涂啊。”楚流烟笑笑:“刘大哥聪明一世,不想为了小妹竟然犯起了煳涂。”

“流烟你这是什么话?你刘大哥分析的有何不妥?”

楚流烟笑着摇头:“刘大哥,你也应该知道,这洲官为了自己升官,历来不拿百姓当一回事。贪污之事古往有之,此不新鲜。从来百官都是小灾不报,大灾虚报以博圣恩,皇帝一高兴,自己就升官发财了,谁管过百姓死活。此次大旱,折子上写的甚是凄惨,生灵涂炭,百姓颗粒无收。若是那里的洲官能瞒,当然会竭力隐瞒,就算纸包不住火,也会大事化小,小事不报。如此呈报,我料其必有虚,灾情实质如何,还需亲自派人去看上一看。如今皇上既以遣人前去赈灾,自然不好再派人前往。小妹多受皇恩,自然要为朝廷出力,哪怕那里是龙潭虎穴,小妹也是断然要走上一遭的。”

听了楚流烟的话,刘伯温也只得无奈的点了点头。

“恩,我也觉得流烟妹子所言有理。如今我朝军威浩荡,少有征战,安民顺民乃是首要大事。所以我决定陪流烟一起前去,一来有个照应,二来也多个帮手,毕竟跑去他地,人生地不熟的,没个认识的人在身边总是不妥。”

徐达如此一说刘伯温也只得点了点头:“既然你二人都商议好了,也罢,不过记得早回,灾情严重之地,恐多瘟疫横行,凡事还需小心。待明日我去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