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府衙有恶女-第2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兵房书吏王振泰见他说话得体,便知此人定是新任正堂的得力之人,有心结交,把一锭银子揣进他袖中,低声道:“老兄来我这里连口茶水都未喝,着实辛苦。这是一点小小心意,路上买点心吃!”

    “不敢不敢……”陈武浜把银子推了回来。含笑道:“以后相处的时间长着呢,交情不在这上!兄弟以后还要仰仗王司吏,我们老爷那里,能照应王司吏的地方兄弟无不用力!”

    这人不贪不傲,竟是个滴水不露的人,城府极深。跟他办事要提十二分的小心……王振泰只好包了一包上好新茶,这回陈武浜没有推辞。王振泰直送到府衙大门口,看他上马离去才回来。

    主薄、典史、六房书吏会同一处,商议迎接新县令的仪式。

    派杂役们把县衙外的“八字墙”粉刷一新,又叫人知会渔容县县学的教谕和训导,派礼生过来唱赞司仪。请本县的一些有头脸的乡绅具红帖恭贺,还得准备轿马人夫和吹打手……一时间忙得不可开交。

    到了第二日清晨,书吏、衙役们准备好迎接的器具,早早的就在交界路口等待。只见新县令的座轿和车队远远到来,都忙跪倒叩头。

    兵房书吏王振泰忙双手呈上《须知册》,一个小门子接过来送入轿中。只听新县令传话:“起来”众人才齐声谢恩起来。

正文 39上任

    这时轿夫抬过准备好的官轿请大人换乘,役卒们又扯开青布幔遮挡住小轿,请官眷换乘。谨惜和映雪走下轿,从青布幔帐下面只能看见外面无数皂靴。一切秩序井然,寂静不闻一丝杂音。

    谨惜缓步走向小轿,却感觉身体滚烫,眼前有些发黑。其实半夜里她就已经有些不适,可因为今天是父亲重要的日子,她不能因为自己生病而耽误了吉时,所以一直忍着不说。

    她停下来稳了稳心神,继续向前走。

    映雪也看出不妥,忙紧跟了几步扶住谨惜,小声道:“小姐,你怎么了?脸色这么不好。”

    谨惜勉强说道:“没事,可能早上吃的少了,有点晕。”

    见映雪担心的望着她,谨惜笑了笑:“真没事,上轿吧,一会要入城了。”

    “小姐,有什么事千万别忍着,身子要紧!”映雪又嘱咐了一句才转身上了后面的小轿。

    她知道小姐在小的时候得过一场重病,打那以后身子一直不好,很容易生病。陈家又是那个的人家,有时谨惜生了病宁可忍着也不愿请大夫,看大太太的脸色,听那些管家奶奶冷嘲热讽的非议。

    这时,蒲啸原隔着轿帘让陈武浜传话:“起轿。”

    于是鸣锣夫、鼓夫鸣锣开道,吹鼓手吹吹打打,皂隶们排好全副仪仗,浩浩荡荡簇拥着官轿进了县城东门。

    谨惜听得出,父亲的声音也透着几许紧张,原来他也很在意这次隆重的场合。

    城门处早已汇集了一大群人,见官轿进城,乐鼓高奏,鞭炮齐鸣,分外热闹,倒有几分像闹春会。

    按惯例知县第一晚应该在城隍庙烧香,斋戒宿庙,第二天再正式祭祀城隍。所以人马分为两队,吏目、典史、书吏、衙役们拥着蒲啸原的轿子去往城隍庙。而另一队人马则护送官眷的小轿回县衙。

    谨惜坐在小轿只觉得头晕晕沉沉,只好悄悄掀起轿帘一角透透风。

    只见渔容县城的正街还算宽敞,沿街上铺林立,行人颇多,虽然比不得江浙富庶也算得上鱼米之乡,这里就是以后她和父亲要生活三年的地方……

    她听说江西人读书的风气的确颇浓,不少文官都是江西籍的,连许多乡下农人都颇认得几个字,可以看懂告示,不用听那些公人站在衙门口宣讲政令。

    如果在这里开个文具纸札的铺子也许会有利润,那一大车多余出来的东西就是为此准备的!

    她在京城时就已打算好了,三年任满,不论用什么办法一定要阻止父亲继续任官,所以一定要有个养活他们父女的生路。

    她也考虑到父亲身为县令为了避嫌是不会容许她在县里开铺子的,所以她不能出面,要抬一个掌柜管理铺子。平时悄悄过去查账、补货,只要不让人知道出资人是谁,也不会影响到父亲的官声。不过要想实施此事还得找钟叔帮忙……

    不多时,就来到渔容县衙的正门前。谨惜瞧见衙门外的“八字墙”鲜艳通红,倒像是刚刚粉刷过的。门口立着一对石狮子,两边早已有穿着窄袖交领衫,腰系红织带的皂吏公人雁翅排列。

    谨惜忙撂下轿帘……感觉轿子上台阶又过大门槛,走了半天才停了下来。

    她听到快靴沙沙的退了出去,外面似有低低的人语声。虽然额头有些发热,不过她不能动,得等人家掀帘子才可以下轿。

    不一会,只见帘子一掀,一道刺目的阳光照进轿子。谨惜眯着眼看去,却是一个高大的妇人掀起帘子。

    她年约四旬,长得却着实有些凶恶,头上戴着几只钗环,身上却穿着皂吏服装,下面系着黑裙,一双大脚把那鞋面撑得如小旱船一般。

    谨惜愣住了,她从未见过有妇人如此打扮的,而且这里是县衙内宅,是官眷们居住的地方,等闲不容旁人进入。此又系何人,竟然在这里伺候?

    她满腹狐疑,却见那凶悍的妇人冲她伸出手,谨惜犹豫了一下,还是把手搭在她的腕子上,下了轿。

    既来之则安之,相恶未必心恶,不能以长相论其人品。谨惜倒觉得很多美貌如花的女子却更容易去做些狠毒的事情,因为她们总是觉得自己长相出众,应该比别人更享有某些特权。一但得不到,就会不择手段去争取。

    谨惜冲她微微一笑,那妇人愣了一下,随即脸上的细条也变得柔和起来,还十分恭敬的冲她施礼。

    “参见小姐,老妇人名唤方三娘,乃是管理女监的牢头。得知老大人今日上任,特意来拜见大小姐。老妇人等都是粗鄙之人没有惊到小姐便好,乡下小县,没有什么可孝敬的,特备了些菜肴给小姐洗尘!”

    说着,后面跟上来四个跟她一样打扮的妇人上前给谨惜见礼。谨惜这才明白,原来这些妇人也是“公差”。

    虽然是妇人,可她们也是父亲衙署的吏卒,谨惜忙请她们起身。

    映雪已领着紫苏、燕喜从后轿上走下来。见几个长相凶恶的妇人围着小姐倒吓了一跳,忙赶了过来。

    谨惜悄声告诉映雪拿了五个装着银票的荷包来,笑容可掬地说道:“不知几位嬷嬷是公人,真是怠慢了!初次见面,众位嬷嬷别嫌俭薄!”

    “那就多谢大小姐打赏了!”那个叫方三娘的妇人毫不客气接了过来。

    谨惜和她一路走向内宅,边走边聊。在聊天中才得知,原来这个方三娘的丈夫就是本县的仵作,所以她也得以入县衙当了个女监的牢头,而另外几个妇人的丈夫也都是吃公衙饭的。

    其实若论起来,“娼、优、隶、卒”乃是贱业,是生活在最底层的人才干的活。不过还有有人乐意从事这行,因为衙役虽然收入很低,但本人可以免除其它的徭役,除了工食费还有种种暗里的收入,所以虽然地位低贱,可收入却比一般的农人高得多。

正文 40医官

    “小姐放心,后宅里里外外都打扫的很干净,只是这些桌椅有些陈旧。俗话说‘官不修衙’,前几任老爷都没有给衙署添东西就是怕在百姓和上官面前落个靡费贪恪的名声,影响升职。”方三娘说完深深看了一眼谨惜。

    这位方三娘是在好意提醒,谨惜心中感激。说道:“多谢嬷嬷提点……我父亲初次为官,有很多旧习和本县的民俗不知,到时还请三娘不吝赐教。”

    方三娘微微颔首:落落大方、平易待人是方三娘对这位新知县小姐的评价。她的态度温和有礼,表情也很真诚,不是那种假装出来的做戏般的谦逊,也没有州府来的小姐那种傲慢和对地位低贱者的轻视。

    记得上任知县的小女儿第一次见到她,吓得躲在太太身后不出来。大女儿则一脸鄙视,连看都不肯看她一眼,扭着身子进了房间。

    相比之下,谨惜的态度就让她暖心多了。方三娘因而说道:“大小姐太客气了,我们做狱卒的对老大人自然知无不言。只是老妇人没想到大小姐如此平易近人,对我们这些下人也如此礼遇,真是让老妇人感怀于心!”

    “三娘客气了……”谨惜觉得,无论怎样的人,只要你真心相待,即便不能交心也不至于交恶。为了父亲以后办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