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中国抗日战争史-第36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有人公然喊出:“击落英机”这句影射性的反战口号。
日本军人中的厌战、反战斗争,突出的是士气低落。侵华日军士兵中装病、自杀、哗变、逃亡,以及携械投降等事件屡有发生。1943年初,在山东馆陶地区,侵华日军部队曾发生士兵暴动的事件。
1944年4~6月,在缅北战役中,日军第15集团军所属两个师的师长在进攻英帕尔作战中,因公然违抗命令率领部队退却而被免职,英帕尔战役遭受失败后,从缅甸方面军至第15集团军各师长全被撤换。这种军心涣散,指挥失常,以致败退时陷入不可收拾局面的出现,正反映了日军士兵,乃至指挥官的厌战、反战的心态。
反战斗争在条件成熟的地方很快形成了反战组织。早在1939年,部分侵华日军士兵被俘后,经过教育、帮助,组织了在华日人“觉醒联盟”的反战组织。此后,又在各敌后抗日根据地成立了在华日人“反战同盟”支部。这些反战组织逐步扩大,经常到前线向侵华日军士兵开展反战宣传。
1942年8月,“觉醒联盟”改建为“在华日人反战同盟”,同盟成员与各地八路军、新四军的敌工人员组成武装宣传队,深入敌后,印发传单、报纸,或者进行火线喊话,对日军开展声势浩大的反战宣传活动。1944年1月,“在华日人反战同盟”更名为“日本人民解放联盟”,将“反对战争,打倒军阀,建设民主的日本”作为同盟的斗争目标。此后,该组织的活动进一步发展,参加的人数不断增多,显示了日军士兵的觉醒和斗争精神。
日本人民的反战斗争,是导致日本军国主义最后失败的内部因素之一。
三、东亲英机政权的垮台
(一)日本史上最反动的军事法西斯独裁统治者
东条英机出生于军阀家庭,16岁就在东京陆军幼年学校接受正统的军国主义教育和训练。
1920年东条毕业于陆军大学后,历任驻德国使馆武官、陆军大学教官、参谋部作战科长等职,1935年起任关东军宪兵司令官,曾以他的“剃刀效率”,残暴屠杀中国东北地区大批抗日军民。“七·七”事变后,已升任关东军参谋长的东条,率领察哈尔派遣兵团大举进犯华北承德、张家口、大同等地,铁蹄践踏中华锦秀河山。1940年7月起,东条两次连任近卫内阁的陆相,协助近卫文磨对内开展所谓“新体制运动”,实行法西斯专政,对外继续侵华战争,同时,与德国、意大利结盟,推行“南进”政策,进一步扩大侵略战争。1941年10月18日,东条登台组阁,一个多月后的12月8日,东条下令突然袭击美国太平洋海军重要基地珍珠港,从此,太平洋战争爆发。
与此同财,日本陆军、海军还兵分多路,大举进犯东南亚各国,连续入侵马来亚、菲律宾、缅甸、荷属东印度,以及香港等地。为了支撑和扩大对外侵略战争,东条不断强化国内法西斯体制。太平洋战争爆发后,他一方面颁布《战时犯罪处罚特例法》,在全国实施白色恐怖;一方面又以《战时行政特例法》和《战时行政职权特例》等法律,强化首相权限,先后兼任陆相、内务相、军需相及参谋总长等要职,集军政大权于一身,成为日本史上最反动的军事法西斯独裁统治者。
(二)内外交困的日本政局与战局
1944年6月,日本国内的战时经济体制已经濒临崩溃,人民厌战、反战斗争持续高涨,军队士气不断低落。在中国解放区战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武装的攻势作战日益加强,已将日军压缩于城市和主要交通线的“点”和“线”上困守,敌后战场的反攻已经不可阻挡;在欧洲战场,盟军集结36个师已经开始在法国西北部诺曼底实施登陆战役,开辟第二战场;在苏德战场,苏军在白俄罗斯和西乌克兰境内开始实施两次规模较大的进攻战役,德国法西斯的战败命运已见分晓;在太平洋战场,被称为日本“珍珠港”的特鲁克岛海军基地在美军轰炸之下已经溃灭,日本在战略上准备确保的、作为“绝对国防圈”的重要环节而防备的马里亚纳群岛中的塞班岛已被美军突破登陆,日本全部本上已完全落入盟军轰炸范围以内;在亚洲的其他地区,朝鲜、越南、马来亚等国的抗日武装也正在沉重地打击入侵的日军。
日本军事上的退败局面和世界战争形势的迅速转变,导致日本政坛一片恐慌,东条政权的命运炭发可危。
(三)东条英机下台
1944年7月,塞班岛上美、日军队双方进入殊死决斗阶段。塞班岛是遭到盟军进攻的第一个日本战前就拥有的属地。它是日本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从德国子中夺取并受国联托管而据有的岛屿中最大的一个,岛上除驻有4万余名日军外,还有2。5万名日本平民。7月2日,日军兵力消耗殆尽。4日,登陆的美军冲人日军的最后防线。6日夜,日军守岛部队全部被歼,其中近2000入被俘。
塞班岛的失守,进一步激起日本各阶层以至日本统治阶级内部对东条英机政权的不信任。7月13日,东条会见内大臣木户幸一,商讨稳定政局的对策。木户根据重臣们的意见,提出与东条预期完全相反的三点意见;“把总长和大臣分开:更换海军大臣;邀请重臣入阁,组成举国一致内阁”'日本历史学研究会:《太平洋战争史》第4卷,商务印书馆,1962年版,第94页。',采取提出重臣人阁而实际又拒绝入阁的手法,逼迫东条下台。18日,东条英机在无可奈何之下实行内阁总辞职。
东条法西斯独哉政权的垮台,标志着日本法西斯已完全陷入内外交困的境地。正如毛泽东预言的那样,已在“向它的墓门跨进”,顶示着日本帝国主义的彻底失败。
第六编 走向胜利(1943。7~1945。9)
第三十三章 敌后战场的局部反攻
 第一节 局部地区的攻势作战
1943年秋,敌后战场出现了明显的转折。这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敌后军民,经过6年艰苦卓绝的斗争所发生的变化。侵华日军在1941~1942年,对华北敌后抗日根据地进行的五次“治安强化运动”,以“扫荡”、“清剿”、“蚕食”和经济、政治、文化的“总力战”,以及普遍实行的“三光”政策,曾使抗日根据地军民一度处于极端困难的局面,但终于遭到了失败。从1942年秋季以后,“华北治安战”即“一蹶不振”。'[日]防卫厅防卫研修所战史室:《华北治安战》(2),朝云新闻社,1971年版,第115页。'
1943年日军在华北进行的秋季“扫荡”,成为强弩之末,该次“扫荡”以失败告终后,日军在华北除局部地区外,已无力再进行大规模的“扫荡”。
在同一时期,侵华日军对华中敌后抗日根据地以“扫荡”、“清剿”为主,进行了多期的“清乡”。然而,至1943年6月,“清乡”也遭到彻底的失败,“清乡工作终于陷入了分裂瓦解的结局”。'[日]防卫厅防卫研修所战史室:《华北治安战》(2),朝云新闻社,1971年版,第114页。'
在与抗日根据地军民数年较量遭到惨败的日军,已再找不到出路。在太平洋战局日益恶化的情况下,日军大本营1943年2月27日对侵华日军的作战指导方针是:大致确保现占据地域,努力摧毁对方的反攻,遏制对帝国本上的空袭。防止对方的反攻,第一次成为日军“新的战略设想”。'[日]防卫厅防卫研修所战史室:《昭和十七、八年的中国派遣军》,朝云新闻社,1972年版,第310页。'
另一方面,敌后抗日根据地军民渡过严重困难,军事、政治、经济力量全面增强,自1943年春夏以来,由于深入贯彻“敌进我进”方针,已把斗争的焦点逐渐引向敌占区,主动进攻的作战愈来愈占有重要地位。如晋绥军区在1943年春夏的3个月作战中,主动发动的战斗即占78%。从1943年秋开始,日军在敌后战场特别是在华北敌后战场,已逐渐失去了战场的主动权,华北八路军已在若干地区逐渐占有局部的优势。
一、卫南、林南战役
太行山南部,以陵川、林县为中心的地区,曾是国民党军第24集团军的防区。该集团军总司令庞炳勋,下辖第27军(驻陵川地区)、第40军(驻林县地区)、新5军(驻临淇地区),共2万分人。1943年4月下旬,该部在日军华北方面军第1、第12集团军各一部大举进攻下,新5军军长孙殿英和集团军总司令庞炳勋先后率一部分部队投敌,被编为伪暂编第24集团军,部署于新乡至安阳问平汉铁路上各要点及两侧地区。与此同时,日军在5~7月,继续“扫荡”国民党第24集团军未投降的部队(第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