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弄潮(全本精校)-第194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熟再来推进,我不太赞同这个观点。”

“我们要看到目前这个项目推进到一半搁下来造成的损失会有多大?对于绵州地区的发展影响有多大?耽搁的时间会对今后的发展产生什么影响?会不会对我们今后和工信部就后续的项目引入产生不利影响?这些都是我们要深度考虑的问题,不能只看到眼前这表面利益得失。”

“省里财政的确不宽裕,但是我们可以通过其他一些方式来帮助绵州解决目前困难,财政补贴支持只是一方面,比如担保等方式。”杨劲光没有看其他人的表情,自顾自地道:“绵州这几年发展起伏不定,面临这样一个机遇我觉得省里边应该要给予大力支持,而不能仅仅是停留在口头和文件,省财政不是省里边这些个机关部门的财政,一样需要为各地市的发展服务,我觉得该投入就得要投入,该支持就得要支持,这是省财政的责任”

连赵国栋都没有想到杨劲光一旦决定态度就会变得如此鲜明,这让他相当诧异而又喜悦,自己还是小看了这位老朋友的政治魄力,平时还觉得他如儒雅书生,可能在处理一些问题上会有些不够果断,但是没想到在这等大原则上却是毫不含糊。



第十九卷 中流击水 第五十三节 首度交锋

杨劲光鲜明利落的表明态度让整个常务会议气氛顿时一变,也让其他几位副省长对于这位平时相当低调甚至有点和稀泥味道的常务副省长观感顿时一变。

究竟是赵国栋的到来迫使他必须要展示他作为常务副省长的存在,还是原来秦浩然在工作中的态度消极挫伤了这位常务副省长的工作积极性,现在一时间也还不好确定,但是有一点倒是可以肯定,杨劲光的表现和赵国栋的到来有很大关系。

省政府科技顾问雷云善趁机滔滔不觉的介绍了琵琶溪科技长廊的诸多分项目,尤其是还专门提及了中航材料研究所有意落户到绵州落户的意图,也引起了赵国栋的高度重视。

中航材料研究所是从其它部门抽调人员针对目前常规材料和新材料发展而专门新设的,雷云善的一位大学同学也被抽调组建材料研究所。

前期琵琶溪科技长廊由于声势造得很响,加上绵州素以山水环境幽雅著称,也是安原城市规模排在前三位的城市,所以中航院材料研究所就有意落户绵州,但是近几个月来由于工程建设出现停滞,这个意愿也就大打折扣,据说川、湘等省都在争取这个单位能落户,这也是雷云善最为急切想要推动这件事情的原因。

眼见得其他几位同僚都表示赞同重新研究考虑省里边对琵琶溪科技长廊建设的支持方案,龙应华心里也有些躁动,他原本也以为赵国栋会缓一缓,不至于这么快就会在这些具体问题上挑明,但是没想到在第一次政府常务会议上就敢挑起事端,这家伙还真以为他就能主宰一切?

“老龙,我看你一直没有发言,你也谈一谈嘛,琵琶溪科技长廊项目前期建设也一直是你在牵头,我想你对这个项目也应该有比较深的认识才对。”杨劲光很平静的扫了一眼坐在自己对面的龙应华,他也想看看在这种情况下龙应华的反应。

“嗯,那我就说说我的看法吧。”龙应华好整以暇的搁下自己手中的笔,淡淡的道:“我和大家意见有些不同,我还是坚持我原来的看法,琵琶溪科技长廊的建设早已经确定是国防科工委主导推动,地方政府协助,虽然因为其他客观原因进度有所放缓,但是我觉得对这样一个庞大的系列项目来说影响不大,这本来就是可能要持续好几年的项目。省委也早就这个问题有了明确意见,地方配合主要以绵州方面为主,省里主要是负责协调沟通,这个意见我觉得不宜随便推翻。”

龙应华这番话语气平和淡然,似乎不带任何感性色彩,就像是在探讨一件无关紧要的工作,但是在场的不少人心中都是微微一紧。

倒是赵国栋饶有兴致的玩弄着手中笔杆,含笑看着龙应华的表现。

这才有些味道,如果龙应华连这点勇气都没有,那么还真不够和自己争夺省委常委的资格,也枉自让凌正跃器重一番了。

“刚才劲光省长也说到了,省财政是属于全省人民的财政,我觉得正是因为如此,我觉得才应当慎用。”龙应华迎着赵国栋和杨劲光的目光侃侃而谈,“绵州提出要求我们就要给予支持,那么省里边其他地市如果要提出类似的要求呢,是不是我们也要一样一视同仁?如果不,那岂不成了厚此薄彼?而真要都一一予以满足,其结果不用我说,大家都知道,所以我觉得在这些违背规章制度的口子上不能随便开,我们也不能借口什么特殊项目就可以大开方便之门,这恰恰是对我们制定下来的规章制度的亵渎。”

龙应华这番话字正腔圆,底气十足,对于杨劲光先前的观点一一进行驳斥,倒也不无道理。

不过他回避了这个项目作为国家科学技术研究基地的试点可能对本地经济发展带来的长远影响,在这一点上其实龙应华也认同赵国栋的观点,那就是虽然看不到立竿见影的GDP变化,但是其长久效益是难以估量的,从长远角度来看,这个项目是宜早不宜迟宜大不宜小,只不过在特殊的政治环境下,有些东西只能暂时被压制下来。

赵国栋不动声色的观察着一干同僚们的表情变化,杨劲光低垂着眼睑似乎在沉思;康仁梁面无表情,看不出什么;曹宁欲言又止,似乎有些赞同龙应华的观点,但是却始终没有开口;黄治中依然是那副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漠然态度,似乎无论是杨劲光还是龙应华的观点都没有能激起他的兴趣;杨少鹏目光流动,偶尔飞快的环顾一下四周,更多时候却是摆出一副掂量的表情。

听得龙应华的话语说完,杨劲光抬起目光递了过来,“老龙的话语也不无道理,省长,你看……”

“嗯,这一次会议我觉得开得还是挺好,在一个问题上有不同看法很正常,我们站在不同角度对一个事物的认识也会不同,应华对于省里边随便开口子很担心,这主要是基于我们财政制度和财政状况来考虑的,我倒是觉得随着时代发展,很多问题我们不能拘泥一成不变,特殊问题也需要有新的方式方法来解决。”赵国栋显得很轻松自然。

“当然原来省里边定下的意见要变动也要通过一定程序,不过我觉得在此之前,一些工作我们可以先做起来,少鹏,我看琵琶溪项目你要多操心,我觉得可以成立一个琵琶溪项目推进小组,你来担任组长,贝铁林和周竟生来担任副组长,先对目前琵琶溪项目的前景和后续可能开展工作和所需资金进行一个粗略的评估,拿出一个可行性方案来,到时候我在向凌书记汇报一下这个问题,力求在这个问题上能够形成一个统一的意见。”

会议终于结束了,龙应华最先收拾其桌面自己的东西,径直扬长而去,其他几位倒是若有所思的看着龙应华的背影漫不经心的谈笑着。

相较于前面的主要议题,后边的几件事情都显得平淡了,第一次常务会议就开成这样,不能不说这是一个耐人寻味的开始。

凌正跃用手搓了搓自己的脸颊,两鬓已经有了一些灰白,斑斑点点的老人斑也在不经意间出现在脸颊两侧,起床活动了一番,水井巷里的绿化很好,空气清新,加上交通管制,所以凌正跃很喜欢一大早沿着水井巷一直走到梅江边上去,活动一下身体再走回来。

冷水浸润着面颊让人头脑为之一清,都说前三十年睡不醒,后三十年睡不着,但是凌正跃觉得自己似乎并不是这个规则的适应者,晚间睡得太晚,但是早间醒来是却觉得精力有些不集中,真需要这一盆冷水来帮助清醒清醒。

省党代会召开在即,各项工作都基本上准备就绪了,齐华和陈英禄带回来的消息也是趋于正常。

赵国栋出任省委副书记、代省长的确在全省引起了一些震动,一些地市和部委反馈回来的消息应该也是合情合理,对赵国栋如此年轻执掌一方有些担心,这种情绪看法并不在少数,尤其是在一些部委里这种情绪更浓。

但是在地方上这种观点却并不重,这也是让凌正跃感到有些意外的是不少地市对于赵国栋回安原都持欢迎态度,尤其是一些经济较为落后的地市,认为赵国栋思想开放,有雄心魄力,擅长经济工作,担任省长有助于落后地区发展。

凌正跃现在也有些说不清楚自己现在的感觉,赵国栋这段时间活动很频繁,尤其是到各地市走动很积极,二十来天时间,已经连续跑了七个地市,而且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3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