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弄潮(全本精校)-第191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距离十七大召开也只有半年时间了,一些省市一级的党代会已经陆续筹备中,即将要拉开序幕,出席十七大的代表也会在这一两个月内陆续选出,这基本上就是一个动向。

宁法接到书记处的会议通知时也是颇有感慨,这一次政治局会议的议题他已经知道了,会议实际上是十七大召开之前的一次预备性会议,同时也要对十七大之前一些较为重要的人事安排进行一个提前研究讨论和定案,其中就就有一些年轻领导干部的任用问题。

自己在十五大时担任中央委员时已经是惊艳绝才了,引起国内外媒体一阵热议,但是这一批在十七大要担任中央委员中至少有好几个都和自己当时的年龄相仿了,甚至还有比自己更年轻的。

这都在其次,问题是赵国栋据说也可能要入围这个名单,不能不让自己感到后生可畏。

从自己离开安原开始赵国栋就开始了他的三极跳,都说应东流这个人在处理很多事情上比自己谨慎,但是在对赵国栋的使用上比自己更大胆,这和戈静从中撮合有很大关系,戈静在对赵国栋的认识上比自己更准确,也比自己更放得了手。

姚文智这一次也要竞逐中央候补委员,宁法估计问题不是很大,但是想到姚文智已经是安都市市长时,赵国栋还是怀庆市市长,现在五年过去了,赵国栋甚至有可能要竞逐中央委员,而姚文智还只能为候补委员而奋斗,这期间的差距明显可见,宁法心中也是有一种说不出来的味道。

宁法也隐约知晓在关于赵国栋入围问题上现在依然有很大争论,估计要在政治局会议后才能下定论,毕竟用这样一个充满个性和才华的年轻干部是要承担一定风险的,当然用得好,的确可以起到标杆性的引领作用,但是一旦失误,带来的影响也是很坏的。

看来也并不仅仅只有自己看到了赵国栋这颗苗子啊,是金子哪里都会闪光这句话用在这个家伙身上还真是挺合适的。

赵国栋在发改委的表现让他成为了风云人物,这是一把双刃剑,估计会在政治局会议上也会引起争论。

太过激烈的政策变动并不符合中央主张的高看、深思、渐进、稳行的策略,作为一个十三亿人的大国,任何重大决策的出台都不能不考虑更周全更细致一些,哪怕因此而牺牲一些效率,那也是必须的,这是宁法这几年从担任安原省委书记之后这几年里逐渐总结出来的经验。

中国不能乱,不能折腾,在很多事关国计民生的决策政策上,尝试性的探索可以多一些快一些,但是真正要大规模的全面付诸实施,就需要充分评估可能带来的巨大影响。

当然宁法也不赞同借口担心带来负面影响而停滞不前,赵国栋的一些动作虽然看似激越,但是宁法注意到在大规模政策出台之前,赵国栋都会选择一些试点来试探社会反应,而一旦确定试点效果能够达到效果,就会果断的推动大规模付诸实施,这看似不经意的时间差,足以证明这个家伙在很多方面日趋成熟了。

很多人都只看到了赵国栋的大手笔动作以及引发的轰动效应,但是却忽略了赵国栋之前所释放的试探气球,正式试探气球给了他的足够的底气,他才敢于毅然下决心。

这大概也是上边之所以想要把赵国栋列为入围人选的原因,这个家伙在很多方面表现出来的成熟老练,已经远远超出了他的年龄,丝毫不逊于那些浸淫政坛多年的角色。

姚文智比起赵国栋来在思路和想法上并不逊色多少,也许欠缺的就是一点胆魄和毅力,但是文智到商务部这短短时间里却有了一些不一样的表现,或许是他在南粤有些受到自己影响而未能发挥的因素?

宁法一时间想得有些出神。


第十九卷 中流击水 第二十五节 角力

赵国栋当然不会对自己的命运走向一无所知,但是他也知道把自己名列那批“青年干部”名单中引起了很大争议,至今仍然没有平息,更谈不上定论。

准确的说其他几名干部虽然被称之为青年干部,但是他们都是六零后,年龄大多都比赵国栋大五到八岁之间,其中一名和赵国栋年龄相差最近的也是六五年的,比起赵国栋要大上五岁,早已经过了四十岁,而另外两人一名比赵国栋大七岁,一名比赵国栋大八岁,无论是在工作经验上还是年龄上都要比赵国栋有明显优势。

五年的差距就像一道鸿沟将七零后和六零后划分开来,也许在社会普通层面中感觉不到什么,但是在决定一个国家命运的政治精英群体中,七零后在很多大程度上会被占据着政坛主流的四零后和五零后视为还不成熟的一个群体,或许六零后在他们看来可以在这一届里逐渐尝试着进入政治主流群体中,但是七零后显然显得太过于稚嫩了,也许下一届更为稳妥一些。

但是赵国栋不这样认为,他认为自己虽然在工作时间比另外几位要短一些,但是他觉得自己在工作经历和履历上丝毫不亚于他们,甚至还有过之,长时间的基层工作经验和在省直机关以及两个国家部委工作的经历并不是每个人都有如此丰富的经历,而且他也觉得抛开在地方上工作期间的耀眼成绩,自己不管是在省直机关还是国家部委里边都应该是做出了一些拿的出手来的东西。

安原省交通厅工作期间安桂高速和安渝高速两条高速公路的BOT提出,虽然有些年少轻狂率意的味道在其中,但是毕竟也是一笔首开纪录的实打实融资;能源部工作期间启动了国家能源战略储备计划施行,也是他最为得意之举,直到现在能源部依然还在按照当初自己的意见不断扩大战略能源储备;支持滇南省委组织部工作期间所取得的成绩一样有目共睹,纵然对那样一场调整风波还有这样那样的争议,但是无可非议的是滇南人事格局摆脱了昔日本土派和外来派之争,进入相对平稳的局面。

至于国家发改委这一年多时间里,是非自有公论,赵国栋更是底气十足。

正因为如此,赵国栋觉得自己完全有资格去竞逐这样一份资格,哪怕是最后落败,但是终归也要在高层心目中留下一个深刻印象,何况根据各方综合所得的信息反馈回来,他也不认为自己就没有一点机会。

政治局会议召开在即,赵国栋知道这个会议就将决定自己是否能够名列那张令人瞩目的名单其中,其他几位和自己同处一张名单的青年干部基本上没有多少争议了,唯独围绕着自己的争议依然在进行。

戈静也没有想到赵国栋这个人选问题上竟然会引起如此大的波澜,她原本以为像前面几位都已经顺利的入围,那么赵国栋似乎也应该问题不大才对。

但是从几位常委那边反馈回来的情况都不是很好,除了委员长和副主席两位态度较为明朗外,其他几位常委似乎不是很明确,这让她也有些拿不准了。

在她看来,至少钱越是比较欣赏赵国栋的,但是欣赏是一回事,钱越似乎更希望赵国栋能继续在发改委发挥作用,好像并不太赞同赵国栋到地方上去,或许他觉得赵国栋在发改委的表现相当出彩,赵国栋更适合在发改委里推动他觉得更为重要的工作?

这似乎也不成其为理由吧?

好在钱越也没有明确表态,只是说在赵国栋的任用上应该要综合考虑,要扬长避短,充分发挥年轻干部的长处,使其能够承担起适合他的担子。

综合考虑,适合他的担子?戈静对于这话也是琢磨良久,难以判断这些个领导们话语中的深意,难道说到地方上去就不适合了?

岑常委那里戈静打算专门去跑一趟了解一下对方的看法,在这个人选上如此大的争议难免也会引起岑常委的关注,政治成熟这一条对于一个高级干部来说是必须具备的条件,但是单单从赵国栋的年龄来说,恐怕很难说服其他人,所以戈静必须要通过赵国栋的表现来说服其他人,包括岑常委在内。

“戈部长,诸部长请你到他办公室去一趟。”秘书走进来,注意到戈静似乎在思考什么,悄声道。

“哦,我知道了。”戈静轻轻叹了一口气,要面临的问题难度很大,最起码在诸贤这一关就很难过,诸贤他本人的态度很明确,赵国栋无论是资历还是在经验上都不适合,比起其他几位同志有一定差距,不适合在这一批部级干部中推出来,为此戈静已经多次和诸贤交换意见,但是并未能获得诸贤的认同。

诸贤思想不通,那么就不得不花更多的努力通过其他渠道来达到目的,戈静也觉得有些头疼。

好在关于赵国栋的争论并非一边倒,有强烈反对的,自然也就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3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