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弄潮(全本精校)-第166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赵国栋一边笑一边解释着,但他今天来主要不是谈这事儿,事实上他本来不想来,蔡正阳难得有一个休息时间,但是他又不得不来,滇西南地区他已经抓紧时间跑下来了,只剩下最偏远的滇西北三个地市州了,也就是说滇西北的调研一结束,基本上他这个组织部长履任之后的第一轮工作就算是告一段落了。

而就在他这一轮调研中就已经掀起了轩然大*,滇西和滇东地区的大动作虽然未必是他赵国栋一人卷起,但是作为绝对的主力军,他起到了推波助澜作用是毋庸置疑的,甚至可以说是他出任组织部长之后的这一轮调研中向蔡正阳的谏言起到了帮助蔡正阳下决心的作用。

也正是他和张保国、陶和谦之间的不断接触和交锋使得陶张联盟出现了戏剧性的裂痕,这个裂痕也许早就有,但是他给张保国的“忠告”和与宋国梁之间的“过招”直接促成了陶张联盟的分歧明朗化,在政治利益面前从来就没有温情可言,尤其是在大势潮流之下,你如果不能准确捕捉到其中的关键,那你失手就是必然的,无论是陶和谦还是张保国都不会容许发生这样的事情,那么寻求一个妥协就是必然了。

滇东和滇西的人事调整告一段落,但是滇中、滇西南和滇西北仍然还存在不少问题,这是第二轮亟待解决的问题,这一次赵国栋也就是希望能够从蔡正阳这里获得一些准信儿,为下一步滇西南和滇西北地区的调整定调,也方便组织部能够有针对性的开展工作。

“是不是又有啥新的想法?”蔡正阳也知道赵国栋是无事不登三宝殿,明知道自己难得一点休息时间都还要屁颠屁颠跑上来,肯定也是有啥事情要说。

“也没有什么新想法,就是想和蔡哥聊一聊,看看下一步对滇西北和滇西南几个地市州的调整力度把握,求得您量个尺度,我也好安排部里边好生琢磨一下,下一步工作也能更有针对性一些。”赵国栋笑了笑,“另外我觉得以田永泰的能力,我觉得可以升任组织部常务副部长绰绰有余,这几个月来他的表现上佳,我想看看是不是把他的这个问题也一并解决了。”

蔡正阳点点头,组织部在这一轮调整中成功的树立起了威信,滇东滇西几个地市州的党政主要领导调整都是出于组织部门的意见,虽然是综合了陶张两派的一些意见,但是却很大程度凸显了组织部门在这一次调整中的主动权。

尤其是张松任三江地委书记这一事,张保国愿意是希望张松如果不能接任永昌市委书记,最起码也要调任昭达地区地委书记,但是赵国栋力推张国富出任昭达地委书记,让张松出任了相对更为落后一些三江地委书记,这得到了陶和谦和宋国梁的一力支持,张保国也知道这是陶和谦和宋国梁这是在对自己支持赵国栋对德洪班子大调整的情绪报复,所以也只能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

这一诡异的换位调整让赵国栋的威信和影响力直线上升,再加上这一次吴元济突然出任昆州市委书记,消息灵通人士也隐隐约约知道吴元济的调职和赵国栋的力荐分不开,种种因素综合起来,赵国栋的“升值空间”顿时显现出来,连蔡正阳心中都隐隐有些担心赵国栋一下子成为核心人物会不会让其冲昏了头脑,会不会一下子变得骄横跋扈,忘记了当时自己提醒他在规划人事调整上的一些原则和策略。

不过今天赵国栋这一来让蔡正阳心中放下大半,赵国栋的头脑还是清醒的,并没有因为前面这一波调整的顺利而失去了判断力,他能专门来找自己汇报征求对滇西北和滇西南地区调整的原则,就足见其政治智慧已经成熟了。

“国栋,田永泰的事情我想可以单独提出来,组织部缺个常务副部长也不是办法,我个人赞同田永泰担任组织部常务副部长,另外对滇西南和滇西北几个地区的调研考察,我建议可以再慎重一些,不要急于求成,尤其是滇西北,幅度不宜太大,要多征求地方上的意见,一张一弛才是文武之道,张弛有度,才能保持我们滇南的稳定局面,也才能使得我们的工作顺利推进。”

蔡正阳若有深意的话让赵国栋心中顿悟,若有所思的点点头。


弄潮 第四十四节 惺惺相惜
 
就在赵国栋琢磨着蔡正阳话语的时候,蔡正阳随手递给了赵国栋一份搁在茶几上的资料,“你看看这个。”

赵国栋有些疑惑的接过手,翻阅了一下,这是一叠厚厚的资料,赵国栋随手翻了一下,这是关于怒江开发的几份资料,有来自省发改委、省水利厅、省环保局、省民宗局、省文化厅等多个部门的意见,也有来自像国电、华电等几家国有大型水电开发集团的规划,还有像来自三江地区地委行署的强烈要求。

赵国栋立即反应过来蔡正阳是在为什么烦恼了,这到野鸭湖来看书休息都是一个借口,真实目的是想要借助这里幽静的环境来冷静一下头脑,整理一下思绪。

怒江开发之争已经持续发酵快两年时间了,下个月总理将要到参加湄公河流域首脑会议,到时候会途径滇南,并在滇南停留考察,估计这个话题又会被扯出来,估计到时候总理会听取省委省府关于这个问题上的回报。

现在省委省府的心态也很矛盾,三江地区因三江并流这个世界遗产而得名,但是三江并流这样一个看似辉煌无比的世界遗产,实际上为地方上带来的好处并不多,三江地区依然是全省最贫困的地区之一,生活在高山峻岭之间的多个民族群众相当大一部分人都是处于绝对贫困县以下,解决这些人的脱贫问题,依然是省委省府最为关心的问题。

赵国栋轻轻叹了一口气,又是一个发展和环保之间的矛盾问题,而且还有点死结的味道。三江地区这一个矛盾和其他问题还有一些不一样,其独特的地理风貌和民族民俗文化使得这里不可复制,但是恰恰就是这个地区还有几十万生活在绝对贫困线以下的老百姓,怎样让这些老百姓脱贫致富,也是一个相当纠结的难题。

这个地区有着无与伦比的天然地理风貌,同样更有着占据整个滇南百分之七十左右的水力资源,而且条件极其优越,落差大,移民少,还有着相当丰富的有色金属资源,看似一切都是那样顺理成章的事情,大力发展水电开发,利用水电资源来发展采矿和有色金属冶炼加工行业,如果换在三四十年前,这个计划肯定会被毫不犹豫的推进,但是现在不一样了。

关于开发三江地区的水能资源已经引起了环保界人士的高度关注,而且其对规划中的怒江水能梯级开发质疑声也是越来越大,越来越多的环保人士加入了进来,形成强大的舆论浪潮,也使得曾经豪情万丈的怒江水能开发陷入了进退两难的境地,就连国家发改委和国家环保总局都不敢在这个问题上轻易表态,而省委省府对于这个问题也是颇感头疼。

经济要发展,脱贫致富工作要推进,但是采取何种方式用何种方法,却成为滇南省委省府胸中的一块心病了。

正如三讲地委行署在建议书中所说的那样,三江地区要发展,老百姓要脱贫致富,享受更幸福的生活,就必须要大规模的推进水能开发,相较于水能开发与目前老百姓在高山峡谷间陡坡峭谷中发展农业,后者带来的水土流失等环保问题更要严重许多,三江地区的老百姓有权按照自己的意愿来选择发展方式。

在建议书中也透露出了一些观点出来,就是他们认为所谓的环保人士是站在了道德高点和政治虚伪的双重角度来看待问题,却从未有真正考虑过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老百姓所拥有享受开发这片土地资源的权力,以及享受更美好幸福生活的权力。

蔡正阳注意到赵国栋看得很认真,眉宇间也流露出深思的表情,他知道赵国栋对于一些问题每每有不一样的看法观点,虽然未必正确,但是总能给人带来一些新思路的启迪。

“怎么样,国栋有什么想法?发展经济是你所擅长的工作,据我所知,宁陵的脱贫工作甚至得到了中央的首肯,你应该在这个问题上是有发言权的。”蔡正阳淡淡的道。

“不,蔡哥,我自认为搞经济有些路子,宁陵脱贫工作也的确搞得很不错,但是宁陵脱贫工作是建立在宁陵第二三产业尤其是第二产业高速发展的基础之上,正是第二产业高速发展吸纳了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进入工业领域和服务业,这才使得宁陵农村人均纯收入大幅度提高,但是这里不一样。”赵国栋连连摇头。

“怎么变得这么谦虚了?”蔡正阳一扬眉毛。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3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