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穿越种田之童养媳-第4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诸位都说完了吗?”韩启家的问道。

    见到“夫人”说话了,杨家老小都噤声不说话,等着“夫人”发落。

    韩启家的扫了杨家人一眼,说:“第一,我不是夫人,第二,我来传达夫人的意思。杨初月偷拿邱家的东西,夫人和大公子大人有大量不怪罪,你们也不用担心。邱家给杨家的东西也不会收回,你们快回去吧,以后别来邱府门口闹事,否则夫人就真不客气了。”

    杨老爹听后,大大的松了口气,不管他们的事了,杨大一家也是如此,对韩启家的磕头道谢:“谢谢夫人,多谢夫人不怪罪。我们这就走,这就走。”

    杨老爹夫妇,杨大夫妻转眼间就消失在邱家大门前。回到宅内,韩启家的对邱夫人说了这些事,邱夫人听了也只是冷笑,锦上添花易,雪中送炭难,这句话走到哪儿都合适。

    关于自己的金镯子被偷一事,她多少知道一些,杨初月不可能到她的卧室里来偷拿东西,那孩子看着老实,只是邱振晔不喜欢,只能借着这个错将杨初月赶出门去,想不到还能看到这一出好戏。

    人呐,事关自身利益的时候,还可以六亲不认。算了,她自己家的事都还没管好,哪有闲心去管杨家的事。杨初月不过是个乡下的贫家女,就让她自己活吧。

    杨老爹和杨大一家到镇上去哭诉一通后,知道邱夫人不怪罪他们后,回到家后脸上的笑意更深了些,得到明天到杨老三家,彻底说清楚这事才行。

    杨老三一家正在吃早饭的时候,杨老爹和杨大就迫不及待的到了他家,先说了一通邱夫人仁慈的话,再说了杨初月如何不懂规矩,如何给杨家丢脸这事,又说了杨老三没出息,养了这么一个女儿,以后不要到外面说是杨老爹的儿子。

    杨老三听了心里特不是滋味,乡里乡亲的说他们没啥事,但自己的爹说出这种话着实太让他寒心。他毕竟是个有血有肉的人,就算自己窝囊无能,但也不到自己的父母兄弟都不认他的地步。

    杨老爹和杨大你一句我一句的说,不给杨老三说话的机会,他们雄赳赳气昂昂的来,说完一同大义凛然的话后,又昂首挺胸地走了。

    杨老三听了心里难过,一个快四十岁的男人也憋屈得流泪了。如果不是他自己没本事养不活一家子,经常到镇上问着杨初月要钱,杨初月就不会偷东西,被邱家赶出来,说到底都是他的错。杨老三坐着哭了一个上午,都是他太没本事才会出这种事。

 第37章 钱是人的胆



    农闲无事,杨兴年躺在稻草堆上,头枕着脑袋,问一旁来扯稻草回去引火的杨初月:“你现在打算怎么做?”

    杨初月经历偷镯子这事后,深知人善被人欺这个道理,无论在任何时候,都不能胆怯软弱,是以她的性子变得更强硬稳重了些,说:“还不到自暴自弃的地步,活着总有办法。至于偷东西那事,我相信那件事一定会查清楚。”

    杨兴年自言自语的说道:“是吗?那就好。大户人家那些事,不是我们这些小人物能揣度的,吸取教训后,以后小心些。”

    杨初月说:“多谢提醒。”

    家里沉默了几天,杨老三把家里存的银子和杨初月送回家来的旧衣裳都收拾好了,和柳四娘一起挑着到镇上还给邱家,不是自己的东西,用着都不踏实。

    杨老三和柳四娘到丰莱镇后敲开了邱家的大门。文澹自从知道杨初月手脚不干净后,对杨家人都没好印象。面色不善态度冰冷的向韩启家的通报了此事,韩启家的坐下来耐着性子听杨老三和柳四娘说话。

    杨老三和柳四娘没帮着杨初月求情说话,说的都是自己教女无方,没本事牵连了闺女。“这些都是五妹从邱家捎给我们的旧衣裳,我们接受不起,想来想去还是觉得还回来比较好。还有这些银子,都还给邱家,不是自己挣的钱始花起来始终不踏实。”柳四娘有些舍不得银子,但眼下必须还给邱家。

    韩启家的一直讨厌杨家那副穷酸又装作有志气的样子,挡住柳四娘递上银子的手,说:“那些东西都是邱家不要的东西,还回来也是拿去丢了,你们还是拿回去吧,夫人不会怪罪你家五妹的。”

    柳四娘把衣裳和银子推到韩启家的面前:“不成,必须得还给邱家。以后我们不会再来找邱家的麻烦了,管家放心。我们晓得要过好日子,还得靠自己的双手才行。”

    韩启家的冷笑着讽刺说:“是吗?早知如此,何必当初呢?若不是你们贪心不足的话,你家姑娘不至于落得被赶出邱家的下场,也不会被人耻笑说成是小偷。穷人有穷人的过法,富家有富家的过法,你们别痴心妄想着一步登天得到许多好处。这些东西夫人绝不会收回,过去的事,夫人体谅你们家穷不计较。还是那句话,以后不要到邱家来碍夫人和公子的眼睛。”

    韩启家的丢下这句话便走,一刻也不想和这家人多待上一阵。一个下人对着他们颐指气使,杨老三算是认识到了富贵人家的无情。也对,穷人有穷人的活法儿,和富人家没得比,这些东西就放下了,他们要不起。

    杨老三自觉不能再窝囊,和柳四娘好好做农活儿,先把自家人养活了再说。杨老爹为表决心和杨老三没关系,每年交的份子钱也不要了,杨大一家彻彻底底的不来了,杨老三家落得彻底的安静。

    杨十九意识到事态严重,不再嘲笑杨初月,杨初月只拿了一个金镯子就惹来这么多祸事,以自己贪婪好便宜的性子,恐怕惹出的乱子更多,因此,杨十九也安静了。

    杨宝弟一开始还闹着吵着要去邱家,被杨老三训斥得多了,也不敢再吵闹了。杨初月被赶回家后,这事在桐安村里说了好一阵,杨初月顶住压力不理那些闲言碎语。她深刻的明白一个道理,钱是人的胆,有钱才能底气十足,无论是上辈子还是这辈子,杨初月这次算是彻底见识到了,她发誓一定要让全家都过上好日子,而不是在这家里受苦。

    前世那些学的知识,在这里多半用不上,在古代求生存,还得用古代的法子才行。男人可以做农活儿,可以做一些小买卖。但照着现在重农抑商的政策,做生意这事还不怎么行得通,加上她家也没做生意的本钱。

    另外一条就是仕途,杨宝弟没读书的天赋,上学堂要花一笔钱,家里也拿不出钱来。要过上好日子,首先要做的就是填饱肚子不挨饿。至于女子,多是在家织布做女红,或是做农活儿带孩子。

    杨初月回到杨家后,没放弃学习刺绣这手艺,只要学成了,以后还是条出路。柳四娘刺绣的功夫比她好上许多,杨初月劝过杨老三让柳四娘到镇上的红绸绣坊去当绣娘,不过杨老三坚决不同意,原因是担心柳四娘找着机会跑了。为此柳四娘也苦笑,这么多年了,杨老三还是不肯相信她。

    杨初月说一件上好的绣品可以卖二两银子的时候,杨老三动摇了一阵,最后还是摇头了。还是杨兴年劝杨老三:“既然爹不让娘去,那就让娘教教五妹吧,我看她学得挺好,说不定学好了可以帮家里挣些钱用。”

    杨老三想想后同意了,杨十九听到刺绣可以挣银子,吵嚷着要跟着一起学,不过她没什么耐心,学了几天后便放弃。闲来无事,杨兴年蹲在沙地便挥着木棍写字,杨初月收衣裳时撞见了,抱着衣裳伸头看了看,说:“原来你说你会写字是真的。”

    杨兴年在写《孟子》里的文章,说:“是啊,没事的时候写一写,还能记住一些。”

    杨初月站在一边问他:“大哥,你还想进学堂读书吗?”

    杨兴年毫不犹豫的回答:“想。”

    这个时代对科举考试的年龄没什么限制,如果以后有钱了,能让杨兴年去试一试,当做是投资吧,兴许以后能加倍的收回来。“有理想是好事,说不定以后你能再进学堂读书。”杨初月说。

    杨兴年随意的笑了笑,说了一声:“也许吧。”

    赶场的时候,杨初月会跟着杨老三一齐到镇上去看一看,有没有什么东西可以捡回来,顺带去红绸绣坊了解一下刺绣行业内情。

    老板娘说了近来西州城内发生的事,“听说皇上要打仗了,全国都在筹备打仗物资,西州作为刺绣大省,命西州知府在两个月内赶出十万套军服。西州知府把这事通报到各个县,让每个县都帮忙做军服。连我这小绣坊都接了一单生意,到月底要交一千套军服。这事上头的命令,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