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穿越种田之童养媳-第2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杨老三说杨十九是甲寅年六月十九生寅时的,杨初月是丙辰年四月十六戌时生的。东方先生说邱家少爷命里缺水,按这家姑娘的命格来算,杨初月正好适合。

    他还说杨初月是富贵命,但一生波折不断,不过都能逢凶化吉,最后苦尽甘来,享尽儿孙福。听到东方先生这么说,韩启家的就定下杨初月了,说回去禀告夫人,两天后来接人,她会带一笔不菲的聘金来,杨家家境不好,就不用给杨初月备嫁妆之类的东西,只让柳四娘给她换一身干净衣裳就行。

    杨家夫妻要留韩启家的用午饭,韩启家的推辞说要回去给夫人复命,就不多留了。回风莱镇的路上,韩启家的问东方先生说:“东方先生,你觉得杨家那五丫头怎样?”

    东方先生一生为无数人算过命,也看过各种形形色·色的人,说:“我看那丫头是个极稳重可靠的,进退有理,宠辱不惊,不像个没见识的乡下丫头。”

    韩启家的心里嘀咕,什么不像个乡下丫头,她本来就是个穷苦人家的乡下丫头片子,比起邱府上的三等丫头都还差得远。想到自家嫡出的金贵的大公子配这样一个连丫鬟都不如的乡下姑娘,不禁为她家大公子鸣不平。不过东方先生说,要救大公子的命,还得靠这丫头来冲一冲喜,想起东方先生说那丫头有富贵命,又问道:“那丫头的命当真好?”

    东方先生习惯性的捋着胡子,说:“也不是特别好,就和京城那些富贵家里的小姐夫人们差不多,还有一点就是旺夫罢了,并没什么特别之处。”

    韩启家的还以为杨家的五姑娘有什么特别之处,原来也不过如此。这世界的的奇人多了,命格好的人也多了,没来的让一个穷僻壤的乡下丫头得了,她能去伺候大公子已经是她天大的福气了。

    回到府上,韩启家的把今天的事说了,“奴婢看那丫头还好,性子安静不跳脱,模样还看得过去,八字和少爷也相配。东方先生说她是的知进退的姑娘,奴婢觉得东方先生看人不会错,应该不会像府上那些狐媚子做一些阴损之事。”

    邱夫人眉头紧锁,说:“虽然我也觉得委屈了振晔,但到现在也只能如此了。我现在也不指望老爷能够回心转意,只盼着振晔能好起来。我能指望的也只有他和晴然了。”

    说起邱老爷,韩启家的也无限伤感,安慰邱夫人说:“夫人,老爷只是一时糊涂,等老爷想清楚了就好了。”

    邱夫人说起她丈夫,哭得生泪具下:“一时糊涂?只怕是一世糊涂。他被凝湘那个狐狸精迷得团团转,还为她宠妾灭妻,毒害亲儿亲女。要不是这样,我怎会带着振晔和晴然躲到这个又穷又愚昧的地方来?我这是做了什么孽,才嫁了这么个糊涂是非不分的丈夫?我可怜的晔儿和然儿,都是为娘不中用连累了你们。”邱夫人越哭越厉害,最后竟是嚎啕大哭。

    听到哭声的邱晴然扶着虚弱的身子出门来,劝邱夫人说:“娘,您别哭了,当心哭坏了身子。”

    邱夫人的泪水止不住,搂着女儿一起哭。邱晴然想起在侯府那些生不如死的日子,也跟着一起哭。韩启家的见了也用手绢摸泪,这苦日子什么时候才是个头啊?

    杨初月成了丰莱镇上最富有人家家里的童养媳,虽然不是卖女儿,但情境也差不多了,不过比起杨小雨和杨初七的境况要好上许多倍好。

    韩启家的说来领走杨初月那天会带一大笔聘金过来,希望他们夫妻两拿着拿笔钱改善一下家里的情况,另外,邱家聘杨初月为童养媳一事不要伸张,该保密时还得保密。

 第23章 乡里乡亲们



    杨老三和柳四娘听后不住的点头,并保证不把杨初月成为邱家童养媳这事说出去。等到韩启家的走了过后,他们俩就思量着用这笔钱把买金镯子欠下的钱还了,然后把房子修上一修,往家里置一些家具,然后扯几尺布给几个孩子做一身新衣裳,买上几亩水田,最后买几百斤粮食放在家里。

    杨老三夫妻两的脸上均是喜气洋洋的,杨十九则一脸不平的坐在一旁,双手搁在腿上撑着头,看着杨初月的眼神满是嫉妒之色,同是一个爹娘,为什么自己就没那样的运气?那个算命的先生还说杨初月有富贵命,也是,给富贵人家当童养媳长大以后就富贵了。想起自己以后还得在乡下过苦日子,心里更不服气了。

    一时间,杨十九坐在那里想着,杨初月跟她一样的出身,以后谁富贵谁好过还不一定。也许杨初月以后还不如她呢?杨十九诽腹一番后就躲到被窝里睡觉了。

    杨初月端着木盆去井边打水洗衣裳,杨兴年冲过凉后也在那里洗衣裳。看到杨初月一副淡然和不乐意的样子,问道:“这可是好事,你看起来好像不高兴。”

    杨初月用捣衣棒捶打衣裳,说:“四姐不高兴我可以理解,但你好像也不怎么高兴。”

    杨兴年干笑了一声,说:“怎么不高兴,你去邱家,邱家夫人会给爹和娘一大笔聘金,以后家里的日子就好过了。也不用担心吃不饱了,我如何不高兴?”

    杨初月听了不说话,是啊,她去了邱家,可以为自己的家换回一大笔银子,何乐而不为呢?以后杨家可以用拿笔钱好好过上几年了,至少在最近几年内,他们不会挨饿。

    韩启家的说邱家在京城是大家,而那位大公子是府上的嫡长子,以后要继承家业。虽然现在邱夫人被逼到乡下来了,但也说不定她们一家会回京城去。邱夫人这样的贵妇,一定很瞧不起她这样出身的儿媳,也许等她长大了就放她出府也不一定,杨初月苦笑着安慰自己。但将来的事谁又说得清楚?邱家这趟浑水她去淌定了。“你说得也对,但将来的事,不会像你我想象的那么简单。”杨初月说。

    杨兴年沉默了一阵,说:“是啊,将来没有定数,谁又知道会发生什么事。去邱家之后,你要保重,我能说的也只有这些了。”

    也许去邱家是个她改变命运的机会,无论那个机会会给她带来什么样改变,她都必须走下去。

    后两天杨初月照旧干活儿,也没当自己有什么特别。倒是杨家院子的人听到丰莱镇最富有的人家聘杨初月当童养媳,一时间都到挤到杨老三的四面漏风的破土屋里,连着二伯一家也来了。

    不过二伯一家的话不多,二伯脸上堆满了笑,就说了几句恭喜的话。杨家院子的人都争着抢着要和杨老三夫妇说话,二伯有些话还没到嘴边,就被凑上来说话的人挤到一边凉快去了。

    杨初月不知道这事是怎么传出去的,反正还不到一个下午,整个桐安村的村民都知道了这事,都一窝蜂的到杨老三家来。有道贺的人,有来看热闹的人,有不服气来说酸话的人。

    杨老爹夫妇也提了红蛋来道喜,一夜间杨老三这个最不受宠的儿子变成他们眼里最有出息最能干的一个。杨老爹和杨陈氏用力挤开围着杨初月的人,一双枯瘦的手死死的拉着杨初月的干瘦的小手说长道短。

    杨老爹和杨陈氏你一句我一句的拉着杨初月说话,说到了邱家以后,要想着在乡下过苦日子的爷爷奶奶。要多救济着桐安村杨家院子的爷爷奶奶和大伯一家人,不要忘了本。

    杨陈氏说邱家有好多好东西,她一辈子都没见过金银钗,没见过丝绸,没见过一件好东西,到了邱家后,一定要多帮她稍东西回来,让她也穿戴好些出去显摆一番,也让她年老后脸上有光等等说了一大堆话。

    杨初月很想说几句反驳的话,但杨陈氏和杨老爹根本不给她说话的机会,自顾自的唠叨个没完。杨初月听得不耐烦了,心想邱家将来要不要她这个贫穷人家出身的儿媳还说不一定,现在家里的人就开始算计着从邱家拿好东西回来帮衬着了,真是太异想天开了。

    杨大和王金镯也腆着脸,扭扭捏捏的到了杨老三家,先诚恳的道了歉,然后一把鼻涕一把泪的说自己家有多不容易,说自己家有多困难,只差没给杨老三和柳四娘跪下了。

    杨老三说他知道杨大一家的难处,过去的事不会再计较了。杨大欣喜的说他就知道杨老三心肠好,一家人哪有隔夜仇?然后就说到杨初月身上,感慨的说:“五妹有好出路了,以后当了侯府夫人可不要忘了大伯一家,还有家里的两个堂哥,如果以后有什么好出路,一定要帮着两个堂哥,要多多提拔多照顾着他们。”乡下人说话爽直,从不拐弯抹角,杨大就是其中的典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