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金屋恨1-第12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陈阿娇吃吃而笑,可怜天下父母心。而刘陵最终和东方朔走到一起,应当是幸福的吧。
“不如,”她微笑的看着刘陵,道,“你自己给她娶个名字吧?”
“也好,”刘陵想了一下,扬眉道,“就叫一个湄字吧。”
“媚?”东方朔怔了片刻,道,“妩媚的媚么?未免俗了一些吧。”
“谁说是那个媚,”刘陵漫不经意地道,“是水湄的湄。”
“东方湄么?”陈阿娇吟着这个名字,道,“很漂亮呢!”
所谓水湄,是水与岸之间近水近岸似水似岸非水非岸的一抹,极动人的一个字。
名字这样就算定下来了。东方湄在父亲怀里挣动了一下,忽然放声大哭。东方朔手足无措,只得向榻上两个女子投去求救的目光。
陈阿娇俨然而笑,抱过来看了看,道,“她大约是饿了,东方大人,你带她去找奶娘,我和陵儿.再说会子话。”
东方朔出去后,陈阿娇便更放松些,向榻上再坐进去些,轻声在刘陵的耳侧问道,“陵儿,这些日子没空与你独处,都没来得及问,你老实告诉我,当日,怎么就那么不谨慎破功,怀了湄儿呢?”
刘陵哭笑不得,唤了她一眼,道,“你是众人眼中端庄尊贵的陛下宠妃,怎么好这么八卦?”
“这不是你么?”阿娇无辜的眨眨眼,“不然我还懒的问呢。”
她们一同长大,一同求学,一同为警,一同穿越,彼此熟悉亲近的像是对方的影子。
“也不过是喝了太多酒。”刘陵叹道,“最老不过的桥段。”
“哦?”阿娇巧笑嫣然,低头道,“那么,陵儿醉了?”
“也没有。”刘陵诚实道,“只是酒意故开了理智,放纵了些。”
“何必说我呢?”她盈盈的看着阿娇,“你自己呢?回宫那么多年,孩子都曾经有过,和那个千古一帝在一起。又如何呢?”
阿娇怔了怔。讪然道,“怎么转到我呢?”脸却渐渐红了。
“这样可不行哦。”刘陵好笑的看着她,“只准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司马迁说,‘帝可三日无食,不可一日无妇人。’你觉得呢?”她好奇心起来,问得着实生猛。阿娇狼狈的爬起来,含糊道,“是很厉害啦。”寻了个理由出来。耳边还听得到刘陵放肆的笑声。
出了内室,脸上地烧渐渐降下来。远远地见了东方朔站在角门前,身边有一个青衣男子,身材略有些单薄,气质却清正,听见走近的脚步,抬头望过来,目光清华。
“陈娘娘,”东方朔亦看到她,点首为礼。
“嗯。东方大人不必多礼。”陈阿娇微笑道。看向一边,“这位是……?”
那青表男子却退后一步跪了下来,道,“下臣司马迁,参见娘娘。”声音淡淡。
“咦,”陈阿娇不免惊呼一声。暗叹了一声,当真是说曹操,曹操到呢。刚刚刘陵方提到这位,这位就出现在长公主府上。
不过,这个时候,好像曹操还没有出生呢。
“娘娘,司马大人是臣的好友,”东方朔含笑拱手禀道,“家承些学,文章锦绣,自幼立志,要写出一本旷古绝今的史书来。臣感其意志,与之相交。”
“我听说过的。”陈阿娇含笑道,看着司马迁,饶有深意道,“司马大人,我期待你写出你想要的史书的那一天。”
司马迁一怔,抬头看着她,目光中有着微微地疑感不解。
如今这个时代,已经不是当初历史上的那个年代。如今坐在太子位上的,是她地陌儿。再不会有仕安左右为难的局面,匈奴也已衰微,李陵不必再降。
最重要地是,那个端坐在宣室殿的帝王,不会再那么暴虐无常,喜怒不定。
那么,如今的司马迁,应当可以避过宫刑的屈辱吧?
年少时观《史记》,看汉武前事,每击节赞叹。唯本朝事,司马迁难免有身在此山中之嫌。无论是他的扬李抑卫,还是对汉武帝直言不讳的批判,总让人有其挟忿报复的怀疑。
《史记》十二本纪,唯《汉武本纪》有缺失,是为遗憾。
而今,她期待着一本,新的,完整的《汉武本纪》。
“阿迁,”东方朔含笑唤着望着陈阿娇背影地司马迁,道,“怎么了。”
司马迁收回深思的目光,道,“这位陈娘娘,倒和我想象的不同呢!”
“本来就是。”东方朔嗤笑,“见过这位娘娘后,我一直觉得,陛下身边有这样一位宠妃,是幸事。”
“我一直以为”司马迁垂眸,淡淡道,“能在被捐弃后重获宠幸,必有狐媚惑主之嫌。”
“幸好司马不是以以为写史书的人。”
“是啊。”司马迁自嘲道,“浩浩中华,泱泱历史,不知道穷其我一生,是否能将这本巨著写完。”
从未央宫西司马门进,回玉堂殿,要经过刑轻娥的承华殿。
陈阿娇坐在宫车上,听着承华殿悠悠传来的琴声,哀怨迷离,叹了一声,道,“恐经失恩人旧殿,回头忆着五弦声。”
“娘娘,”绿衣没有听清楚,问道,“你说什么?”
“没什么。”阿娇想了想,问道,“绿衣,建章宫快要建好了吧?”
“应该吧。”绿衣道,“说起来,建章宫建了快整整三年呢。据成烈说,陛下吩咐,不计成本,务求精致漂亮。”
“那么,”陈阿娇叩着窗棂,“新宫建成,势必要广招宫女,若能将未央宫的年长宫女放一部分出去,也不失一件功德。”
开了春,过了三月东方湄的百日礼,屈指算来,诸邑公主的三年孝期就要满了。这一日,际阿娇吩咐下来,请诸邑公主到玉堂殿来。
刘清走到殿下,透过珠帘,看着雅致繁华的玉堂殿里,神情闲适坐在那里的陈阿娇,在宽大的深衣衣袖下,缓缓的握紧了拳。
“娘娘,”莫失打起了帘子,禀道,“诸邑公主到了。”
“刘清见过娘娘。”她轻轻屈膝,母后故去的这些年来,她早已学会收敛脾气,此时在陈阿娇面前,居然能够完整的行下这一礼,连自己都感叹。
“起吧。”主座上的女子抬起头来,面上一片柔和,看上去,仿佛还是极年轻的。而她记得,母后故去前,眼角之边,已经有了细细的纹路。
淡淡勾起唇角,阿娇知道,她与卫家的人,隔了彼此家族的荣辱,隔了一个死去的卫子夫,永不能安宁相处。因此,相见不如不见。长见不如短见,否则彼此都落得不痛快,快刀斩乱麻问道,“诸邑公主想必清楚,过了这个月,你的孝期就满了。而你也有十八岁,过了嫁期些许了。所以,我的意思是,让你尽快出嫁。你,有没有什么中意的人?”
刘清缓缓一笑,记得当年,二姐刘纭去上林苑向父皇认罪前,曾求过母后,如果有一天,到了她出嫁的时候,能够让她按照自己的心意选择良人,再也不要为了什么拉拢什么争斗让最后一个妹妹走上两个姐姐的一生凉苦。
母后,到最后也没有答应。
其实,就算答应了又能够改变什么呢?母后已经死了。为了让他们四姐弟能安然在这座宫殿生存。母后,自尽于椒房殿。那一刻,她的幸福,已经不可能了。
到最后,她还是选择,走上两个姐姐地旧路,为弟弟。拼一个安然前程。
“娘娘,”她驯服唤道,轻轻低下头去。道,“我喜欢。内史石大人地次子石辙。”
陈阿娇沉默了片刻,道,“我知道了。你先回去吧。”
待刘清离去,绿衣问道,“娘娘,这诸邑公主,你看……?”
阿娇端起手边的茶盏,轻轻啜了一口,淡淡道。“若这个人选是诸邑公主自己选的,我想,我倒是要重新评估她了。”
“怎么?”绿衣一惊,道,“石辙,不如当初卫长与阳石公主的夫婿家世显赫啊。”
“可是,卫家。也远没有当年一门五侯的声势了。”阿娇淡淡笑道,  “她若是选了太显赫,我会怎么想,”她看了看宣室殿的方向,轻轻道,  “陛下会怎么想?”
“内史大人石庆,掌治京师。官职虽无九卿显赫,却是极重要的职务。而石庆,曾为齐王刘据地师傅,这份亲善情缘,可保她在石家无忧。”阿娇赞了一声,道,“进可攻,退可守,当真是聪明呢。”
“那,”绿衣担忧问道,“娘娘,打算成全她么?”
“为什么不呢?”阿娇道。如果刘彻心里还对这个女儿有几分怜惜,她又何必枉做恶人?
也许刘清是未想清楚,也许是卫家认命,以石家几世纯臣的家风,在天子英明,储位稳固的情况下,要石家陪卫家孤注一掷地谋反,绝无可能。
阿娇低下了眉。
元鼎四年三月,陈娘娘将诸邑公主的意思转告刘彻。刘彻默然一夜后,第二天,宣室殿传出了赐婚意旨。
元鼎四年五月,诸邑公主出嫁。陈阿娇以目前未央宫身份最高地妃嫔身份,站在宣德殿,同刘彻一同接受诸邑公主及驸马的拜礼。
看着刘清一身红妆,上了车轿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