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赤色黎明-第3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面去了。

陈克听了这话,想起来齐会深已经在自己这里住了十天。人家游缑家天天有人来看,齐会深倒是一个人过得爽快。

“陈克先生好像是字文青吧?”齐思峨好似不经意的问。

“伯父,正是如此。”

“文青,我这傻儿子这么多年总算是结交了一个肯赚钱的人。文青你染布,制药,很不错。比我这傻儿子强多了。”

陈克觉得这老爷子的话没办法接,只好一声不吭的听着。

老爷子也没有想让陈克接话,他拿出张银票,“我这儿子一直不干正事,他回来说自己准备开医院,还要弄一个什么医学院。我正好有些关系,英国人想让我出钱办家医院。开口狠着呢,正好你们要办。所以我就想请文青过来,交代一下此事。这是五千鹰洋的银票。我只能拿出这么多。你们干好干坏倒也无所谓,总算是我出钱了,有个交代。”

说这话的时候,齐思峨看似漫不经心,但是眼光好几次锐利的扫过陈克的脸。等他说完,陈克笑道:“齐伯伯,你是不是觉得我是个骗子?”

听了这话,齐会深大笑起来,“我这儿子虽然不争气,总是不务正业,不过能让他极力推荐的人,决不会是骗子。真遇到骗子,把他们一捆丢黄浦江里就行了,哪里用见个人就操心。文青,我好歹在上海认识几个人,文青不用怕有人能刁难你们医院的事情。只是文青得亲自去和英国人见见面。”说到这里,齐思峨把银票递给陈克,“这办医院的事情我也不懂,还得麻烦文青去找英国人。只要英国人能同意,那这张银票他们签了字,省下的事情就能办了。”

陈克听了这话才明白,齐思峨给了自己一张银票,是要自己去和英国人打交道。这算是哪一出啊。齐家人的作风还真的挺另类。陈克不放心,又询问了齐思峨一番,齐思峨表示陈克的理解无误。他本来和英国人已经谈妥了此事,就是要这几天开始走公文手续。昨天晚上齐会深突然来这么一说,齐思峨就把陈克叫来,让陈克操办此事。

黄包车夫身体还算结实,跑起来的速度不慢。齐会深和陈克同坐一辆车,陈克会想起刚才的事情,觉得很有趣。

齐思峨提出这么一个机会,给钱给关系,陈克除了觉得这是一个天大的陷阱之后,并不觉得有其他理由可以拒绝。齐思峨没有理睬陈克,让管家把齐会深叫过来。齐会深一到客厅,齐思峨就让管家带着两人一起去见英国人,尽快把此事办妥。再接下来,中午饭都没有请陈克吃,齐思峨就把两位青年给撵出门去了。

“会深,令尊做事实在是雷厉风行。”陈克实在找不出别的形容词了。

“那是因为我只要不去革命,我干什么我爹都支持。”齐会深给出了正确的答案。

第一卷来了一位年轻人第17章

第17章

齐会深对外国人的态度,用非常含蓄的话来讲,是一点都不喜欢。用稍微直白一些的话,就是非常讨厌。如果是以前,齐会深无论如何都不会听从父亲的命令去和英国人接触的。这次的事情非常特殊,是和陈克一起去。否则的话,齐会深只怕也会放弃。

但是黄包车距离英国领事馆越近,齐会深就越显得有些不安。

“文青,和外国人一般怎么打交道?”齐会深终于开口问道。

“这件事我……”陈克差点说漏。其实他也没什么和洋鬼子打交道的经验。陈克一面庆幸自己总算是没说错话,一面思忖着。

“我们先听听管家的意思。既然你父亲派他来,就不会是随便这么决定的。”

齐会深也没有什么好办法,只好换了一个话题。“文青从来不怕洋人吧。”这个话不经意间已经透露出了齐会深的内心想法。

“我不怕单个的洋人,但是遇到有组织的洋人,我一直认为要谨慎。无论英国人的组织多烂,都不是我一个人能对付的。”陈克含糊的回答了这个问题。

看着齐会深有些担忧的神色,陈克笑道:“但是,洋鬼子也是人。是人的话,其实做事也没多大区别的。以礼相待,实事求是地去理解洋鬼子的做事流程,也不会遇到什么过分的事情。”

三人在英国领事馆前面下了车,没等两个年轻人说话,管家已经开始对两人“讲规矩”。这次的事情如齐会深的父亲齐思峨所言,双方已经确定了项目的整体方向。陈克觉得要是自己没有理解错管家的话,他和齐会深的工作就是去盖章。领事馆的某位参赞就是这件事情英方的负责人,第一份文件需要从这位参赞手里面发出。

陈克不敢自己瞎猜,他直接了当的把自己的理解内容告诉了管家。管家满意的点点头。然后一行人开始了工作。

“官僚主义作风”一直是工业时代抨击的对象,慢条斯理,一板一眼,无尽的文件、表格和图章。一个不懂官僚体系的人,只要和官僚体系打过交道之后,绝对不会有任何好印象。陈克以前也这样感觉,但是自从陈克亲自走官僚的流程做了几件不算太小的事情之后,他对官僚体系的看法就变了。比起草莽或者人治,现代官僚体系的进步意义还是很大的。大家对官僚体系的抨击在于,“找不到拍板的人”。其实如果你自己肯认真的去听官僚们的解释,其实是能够找到负责人的。陈克一直觉得,和官僚体系比较起来,认为官僚体系能够解决一切问题的人,或许犯了更大的错误。

这次的事情就验证了陈克的观点。由一位叫做汉弗莱的参赞发出了第一份文书,接下来就是要找负责此事的英国租界教育部门官员签署这份文件。陈克并没有简单的招待那位官员,签署文件之后急急忙忙的跑路。而是花了一定的力气去和这位官员交流。

比起印度人,英国人勤快得多。和中国人一比,英国是比较懒散的。因为看美剧练的口语的缘故,陈克操着一口标准的美国英语,还有些纽约腔。在遣词造句的时候,陈克尽量使用“may”而不是“can”这样的伦敦味。那位负责教育的官员其实没在伦敦呆过多久,他来自考文垂。

陈克这个短发中国人能说一口明显不是来自中国本土的英语,这点就不让人讨厌。陈克既不像普通的中国人,对英国人有什么明显的敌意,也不像买办,刻意奉承。这位官员也就回答了陈克的几个关键问题。这份文件里面提及的学校到底归谁管。那些部门负责这所需学校的牵头工作。

接下来的几天里面,陈克每到一个签字盖章的单位,都是如此这般的来做。并不是在所有的地方,官员都如同那位负责教育方面的英国人一样和气,对陈克报以恶劣态度的官员也不是一个两个。在这个时候,陈克就只好采用另外的办法,也就是说,“你只要不把我撵出去,我就要就事论事的把该你负责的步骤给办了。”

齐会深在这几天里面和陈克全程同行,在齐会深的想象里面,办事就是找到负责人,进行明面或者私下的协商,然后得出一个结果。他这是第一次和现代官僚体系做斗争。看着英国人脸色阴沉,语气不善。但是陈克毫无畏惧的和他们交换意见,听从英国人的指挥。很多在齐会深看来是蛮横无理的要求,陈克却能够一而再,再而三的往返跑几趟去完成。

公文上盖章,填表,再盖章,换表。今天到一个部门去,明天还得去,找同一个人的目的就全然不同。第四天下午,陈克终于把一份最终文件拿回到汉弗莱参赞的面前。

汉弗莱参赞用有些诧异的目光看着陈克和齐会深这两位中国青年。作为一个深知官僚体系厉害的英国人,他很有些赞赏这两位青年的坚定执著。其实在上海的英国官僚体系没多大,他早就知道陈克在其中的所作所为。陈克并不是完全按部就班的去签署文件,在没有触及汉弗莱参赞所拥有的“立场”前提下,陈克弄明白了该找谁,然后自己就去找那人盖章。

作为官僚系统的特点之一,早就有下面的人来找过汉弗莱,希望知道这件事里面有没有什么猫腻,汉弗莱就一句话,“按流程走”。下面的人自然不会理解错,这句话的意思就是“别刻意找麻烦就行了”。

这次办学校的事情不是什么太重要的事务,自从美国人把庚子赔款用来在中国办学之后,英国人也有这样的打算。但是英国人自持“国际地位”,不愿意像美国那样做的那么直白。这次的办学就属于这个范畴。如果不是因为这个背景,汉弗莱参赞也未必会这么痛快地给陈克放行。

陈克按照管家的刻意交待,把那张银票一并放在了这份最后的文件上。汉弗莱参赞给陈克签了一张收据,就把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