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赤色黎明-第111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

“芝泉可有什么法子守住北京?”王士珍平静的反问道。

或许是因为被人民党俘虏过,段祺瑞反倒没有王士珍想的那么激动,“我们和人民党打了这么多仗,老哥你可是陆军部大臣。”

王士珍冷笑一声,他瞅着袁世凯府邸外,“现在守在外面的是袁克文的模范团,这小子根本不觉得大总统乃是北洋的大总统,他就觉得大总统是他袁家的人。徐总理敢让他弟弟做这个医生,大总统竟然不信。袁家宁肯大吵大闹都不能决定怎么治病。这是什么样子?”

段祺瑞用带着极大恶意的目光看向袁府外面的那些模范团的军人,停了半晌,他恶狠狠的说道:“老哥,既然大总统身体不适,袁家的人也不让咱们护送大总统走。那咱们就突围吧。军都陉在咱们手中,咱们带着队伍去山西。徐树铮现在在内外蒙驻扎,陕西当下也是咱们的人。只要命邢台与邯郸的部队不回北京,直接去山西。咱们占据西北,肯定有东山再起的时候。”

王士珍略带欣慰的看着段祺瑞,这是北洋军能够采取的最好选择了。段祺瑞这个老弟做人功利,权力欲很重,而且出了解决不了的大事就来麻烦王士珍给想办法,经常让王士珍感到很不耐烦。不过以军事修养而言,他在北洋里面的确是出类拔萃的人物。这一段段祺瑞不在陆军部的日子里面,陆军部也多次讨论过局面,各种死守、或者偷袭的计划层出不穷。可能够果断根据当下局面制定战略转移的一个都没有。

不过这欣慰中,王士珍却想起了另外一件事,段祺瑞到底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制定这个计划的呢?

“那粮食的事情芝泉准备怎么办?”王士珍问。

听了王士珍的问题,段祺瑞大喜,“老哥,你和我一起走。你老哥指到哪里,我就打到哪里。有老哥你在,这粮食的事情定然没问题,我们北洋的兄弟也有了主心骨。”

这是每次遇到重大难题的时候段祺瑞都会挂在嘴上的话,尽管段祺瑞的心意极为诚恳,而且的确做到了他所说的。不过对每每要殚精竭虑解决问题的王士珍,这被人信赖,不得不承担原本根本不是王士珍份内工作的事情绝对不会让他感觉良好。

“芝泉,你走吧。哥哥我老了,这北京就是我的葬身之地。”王士珍淡淡的答道,他举起手阻止了段祺瑞试图劝说的打算,“这北京已经如此局面,你若带兵走了之后更是大乱。承蒙诸家兄弟看得起我,所以我更不能走。若是不能给人民党留下一个基本不乱的局面,天知道陈克会怎么拿留在北京的兄弟撒气。”

很明显,段祺瑞并不赞同王士珍的想法,他说道:“老哥,北京大乱的话,人民党收拾残局也得花上不少时间。这对我们有利啊!”

“若是别的城市倒也罢了,这北京若是大乱那就不是一般的乱子。人民党若是干脆让北京继续乱,他们出兵追击,你们却也不好办。反倒是北京不乱,人民党为了面子问题,反倒不会追击。更别说各国公使馆都在北京,他们一来惧怕北京的外国驻军动手,二来又不想让外国公使们看不起他们,定然要留下大军驻守北京。你们往山西撤也容易些。”

听了王士珍的解释,段祺瑞沉默下来。他最想得到的就是英国的支持,如果把北京彻底搞乱,段祺瑞会给英国人留下什么印象?加入有一天他能够东山再起,那时候想得到英国人支持的时候不免就太难。

想到这里,段祺瑞和往常一样感到茅塞顿开。王士珍总是能够让做事不免有些莽撞的段祺瑞看到最合适的选择。“老哥,您还是跟我一起走吧。咱们北洋军缺不了您啊!”

王士珍微微摇摇头,“芝泉,我还是那句话,北京就是我的葬身之地,我哪里都不去了。哥哥我今年已经64岁,没几天好活。这把老骨头撂在北京,好歹能够护上点北洋的兄弟。芝泉你今年才50岁,还是能打的时候。北洋这百万兄弟跟着你走,就得全靠你了。而且我已经开始调集粮食的事情,可是这些粮食最多能让北洋军撤到山西去。我必须留在北京拖住人民党。”

段祺瑞每次遇到大事办不下来,都会去求王士珍。所以听了王士珍的语气,段祺瑞就知道这次无论如何都劝不了王士珍改变主意。而且有王士珍在北京主持局面,段祺瑞倒也真的感觉到放心。

决定了想法之后,段祺瑞又瞅了瞅袁世凯的府邸,这才转回头来看着王士珍,“这等事只怕还得大总统下决定才行。”

王士珍平静的答道:“打仗是陆军部负责,当下既然大总统不能理事,我就先把这个事情承担起来。若是大总统能够康复,我自然会向大总统说明此时。”

段祺瑞自然明白,王士珍这是把所有责任都给承担起来了。若是没有王士珍从中主持大局,单靠段祺瑞也顶多能够拉走他自己的亲信。现在有王士珍的帮助,大部分军队都会听从命令。

“那这些文官都带谁走?”既然王士珍坚决不肯走,段祺瑞就是西撤北洋军的总指挥。他并不想让文官做到自己头上。不过若是没有文官充门面,单凭段祺瑞一个人也缺乏足够的号召力。

这话音方落,却见到袁府门口停下了一辆马车,徐世昌从上面下来。不过守卫袁府的人竟然不让徐世昌进去探望。徐世昌在门口与袁家人交涉了一阵,最后居然悻悻的回到马车上离开了。

段祺瑞与王士珍对望了一眼,文官的人选也只有现在的总理徐世昌。不过段祺瑞有些担心,徐世昌在东北拥有极大影响力,徐世昌未必不同意现在就撤退,但是徐世昌希望最终撤到哪里却不好说。

不过这个问题也没有太多可以讨论的,当下京张铁路已经被人民党截断,能够撤退的方向除了山西之外根本没有其他选择。

“那老哥,撤军的时间放到什么时候。”段祺瑞问道。

“越快越好。大总统若是不在了,咱们还待在北京城里头。甚至不用外头的人民党攻城,咱们自己人只怕就先得大乱起来。”说到这里,一直还算是颇为镇定的王士珍终于忍不住叹了口气。北洋完全是袁世凯一手捏起来的,不管是谁接掌了政权,都不可能让大部分人都服气。人民党可不会让北洋留下内部整顿的时间。这次人民党几乎是孤注一掷的猛冲到北京城下,看似冒着极大的风险,可是偏偏抓住了袁世凯病倒的机会。

王士珍并不迷信,可是他也忍不住怀疑难道冥冥中有天意在操纵此事?

段祺瑞是个极为果断的人,眼下局面到了如此地步,万一袁世凯病故了,再想走也走不了。更别说段祺瑞看到了一个机会,段祺瑞自己能够登上北洋领袖的机会。这个机会几乎是稍纵即逝,不用说别的,哪怕是袁世凯死后北洋再撤退,段祺瑞想执掌统领大权就是千难万难的事情。也只有现在,段祺瑞可以挑选自己的人,并且带走大部分北洋军以及现在能够带走的钱财。

发挥出刚毅果断的手腕,段祺瑞在王士珍的协助下以疯狂的速度整顿了现在北京城内段祺瑞派系的干部官员,第一军军长是段祺瑞妻弟吴光新,对于第一军段祺瑞自然是极为放心的。

1915年8月11日上午,第一军两个师以镇压城内乱党为名,接管了国库、银行的防卫。然后部队将能够搬运的黄金白银统统装走。

12日,第一军以人民党进攻昌平军都陘为理由,携带了大量装备弹药以及粮食进军昌平,并且开始秘密向山西进军。路锦第二军的残部以及警察被命令接掌了北京城防。

1913年8月13日凌晨二时,袁世凯从昏迷中最后一次醒来。此时就连袁家的人也明白袁世凯这是回光返照。袁世凯简单的询问了一下局面,就命令守护在身边的家人将北洋大臣们都给请来。在一众脸色苍白的北洋大臣的包围下。袁世凯平静的宣布,下一任大总统由徐世昌接任。同时命令北洋北方各部全力回援北京,南方各部努力进攻人民党,以最大限度拖住人民党。袁世凯还交代徐世昌,一定要尽力促成协约国出兵打击人民党。

说完这些之后,袁世凯很快就陷入了昏迷。到了凌晨四点,袁世凯在昏迷中停止了呼吸。

已经得到消息的段祺瑞只得到了徐世昌继任大总统的命令之后,就放弃了带徐世昌一起西行的打算。早晨三点,他命第一军最后的殿后部队拔营起寨向发山西进发。

徐世昌并没想到王士珍与段祺瑞居然在背后搞着等把戏,等到13日下午,徐世昌才知道段祺瑞的大部队已经离开军都陘去了山西。大惊失色的徐世昌立刻派人以“大总统”的名义向段祺瑞发令,命第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