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唐新秩序-第46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系,想要在这乱世中立足,必须守护相助、同心同德,否则将来灭燕之后如何应对梁王的挤迫?
周德威建议,不能眼睁睁看着李嗣源在襄垣战败,既然李嗣源形势不妙,干脆就前去支援,不仅要支援,还要大力支援。周德威的意思是,干脆集中全部主力,猛攻潞州,趁燕军主力在高平僵持之际,一鼓拿下整个潞州。潞州卡住了通往河北的要道滏口陉,到时候梁王想要进攻河北,还得看他们兄弟三人的脸色,如此才能在梁王面前直得起腰来。
最终李嗣昭被周德威劝动,尽起精兵主力,向石峪而去,留下张瑰、李绍宏和唐礼把守武乡。这就是以往的经过,也是李小喜、李存勖能够如此轻松攻下武乡的主要原因。
攻下武乡,意味着整支三王联军都被包裹在了武乡和襄垣之间,燕军的形势可谓一片大好,现在就看下一步该怎么吃掉着五万多人了。
对此,郭崇韬提了一个建议,封闭武乡,不使军情外泄!之后还包涵若干计划,谋动之大,超乎想象!
但如此大的谋划显然不是在武乡的这几个人能够决定的,所以李小喜派人由浊漳河谷小道急速返回,向潞州战场临时总指挥周坎禀告。(未完待续。。)

第一百零三章 决战上党(十八)
()Ps:感谢迷途老虎的打赏。
九月初一,李嗣昭和周德威抵达石峪,随同他们前来的是郑军和晋军主力,共计马步军四万余人。至此,郑、晋、韩三军集全力于石峪,总兵力达到五万五千余人,颓靡了半个多月的石峪大营声势重振!
此刻的李嗣源本来已经意识到之前布置的安重诲奇兵突袭可能有所变故了,因为时间过去了一个半月,再怎么算也应当到达黎城了,可敌军至今没有发生任何预想中的变化,这让李嗣源心中惴惴不安。
李嗣源最希望的当然是安重诲秘密屯兵于黎城之外,正在寻找偷袭的良机,或许是黎城的守卫比较森严,让安重诲一直找不到机会。
不过也不排除安重诲并未抵达黎城,考虑到这一个多月来大大小小的的几场降雨,浊漳河谷道短时间内走不通也是很正常的。
最让李嗣源担心的,是安重诲已经兵败黎城之下,或者干脆就被燕军察觉,在浊漳河谷被包了饺子,如果真是这样,李嗣源的实力将会大减,在三王联军中彻底处于弱势。
但在与李嗣昭和周德威的一次交谈中,他听说了安重诲回黎城要粮的事情,于是心里又再次踏实了几分,既然如此,那么就说明安重诲没有失败,很有可能是因为谷道难走而耽搁了。
因此,李嗣源的期盼之心又重新点燃,他一心等待着安重诲骑兵突袭取得成功,对于李嗣昭和周德威立刻出兵的要求反而推脱起来。只有自己拿下了潞州,潞州才真的是自己的,为了将来不看李嗣昭和周德威的脸sè,李嗣源希望依靠自己。
李嗣源的推三阻四让李嗣昭很不痛快,两人之间甚至爆发了一次激烈的口角,李嗣昭指责李嗣源怯敌畏战,被燕军打破了胆子;李嗣源则争锋相对。批评李嗣昭冒险激进,容易轻敌误事。
周德威苦口婆心的相互调解了好久,这才让二人重新回到桌上,一起讨论下一步的作战方略。
按照周德威的提议,无论如何,三王联军应当先试着攻打燕军营寨,打破燕军对石峪的阻挡。打通南下襄垣的道路。对此,李嗣源也推脱不下去了,只得点头答允,但心里已经在琢磨着消极怠工的念头。
李嗣源离开后,周德威单独和李嗣昭谈了一次,李嗣昭则大发了一通牢sāo。周德威想起来也是好笑。最开始反对南下的是自己和李嗣昭,李嗣源一力主张攻打襄垣,可到了现在,力主积极出兵的成了自己和李嗣昭,李嗣源反而时常将“稳妥”两个字挂在嘴边,当真是想起来都觉得不可思议。
周德威说,李嗣源那家伙虽说答允了主动出击。但看起来不甚积极,心中有所抵触,因此他的兵估计顶不上大用,攻打燕军营寨的主力还是自己和李嗣昭的兵。
李嗣昭说如果不是看在三家一体的关系上,早就撤兵走人了,谁有那工夫来帮李嗣源打地盘?
周德威安抚说,你这么想是对的,咱们三家还是应该以大局为重。只有紧紧抱成一团,才可抗衡天下诸侯。帮助李嗣源就是帮助咱们自己,这一点务必要搞清楚。
李嗣昭悻悻说,自己这边是没有问题的,该怎么打都听你的,你在咱们老河东军中就以谋略出名,考虑的东西也比我这个农家子弟出来的大老粗jīng细。你就放心吧。
周德威说你明白就好,李嗣源也不是不愿意打,我估计他是受石磴山西战败的影响比较深,的确如你所说。有点畏敌如虎了,毕竟李从珂至今都没有任何音讯,或许对李嗣源的打击比较重。
李嗣昭说,行了,某知道了,一切都听你的。
周德威说还是按照原定方略,只要打破燕军的营寨,李嗣源想必就会重振信心,到时候咱们再打襄垣和潞州,他应该会积极得多,毕竟是帮助他收复失地嘛。另外,你还得派人向武乡催粮,燕军的战力咱们都是知道的,不亚于老河东军,某估计这次至少得打一个月才能见分晓,粮食缺了可不成。
李嗣昭答允着下去布置催粮的事情了,周德威再一次将作战方略在心中过了一遍,然后决定三rì后开战。
三王联军的石峪大营与燕军平丘大营一东一西,相隔不到三里地,几乎是一眼就能看到对方。其中石峪大营占有地利之便,处于几处高地之上,平丘大营所依靠的只是一片平缓的矮丘,背后就是南沟河。
平丘大营向南大约五里多地,则是驻扎着燕军骑兵的郗家烟村,由郗家烟村向北至平丘的这片开阔地带,便是石峪通向襄垣的南沟河通道。
周德威知道,要想攻打襄垣,必须彻底将南沟河通道拿到手上,也就是说必须打破燕军在平丘和郗家烟村构筑的防御壁垒。通过自己的亲身查探,再结合李嗣源这段时间以来观察到的燕军军情,周德威判断,平丘大营的燕军驻兵在一万至一万五千人之间,郗家烟村的燕军骑兵则有四千左右。
当然,这个数字只是初步判断,具体是否如此,还需要实兵试探。可惜李嗣源自从收缩于石峪大营后,一直没有出兵摸过燕军底细,白白浪费了半个多月的时间,让周德威也很是恼火和无奈。
周德威的实兵试探分为两部分,其一是派出少许兵力,围着燕军平丘大营的北、西、南三个方向轮番进攻,寻找燕军的防守薄弱点,同时通过燕军的防守力度来估算对方兵力。
其二是派出骑兵对郗家烟村进行牵制,以掩护自己对燕军平丘大营的试探xìng攻击。他和李嗣昭带兵来到石峪后,三王联军的骑兵达到了五千余骑,其中有一半是以前老河东军中的黑亚军jīng骑。凭借这股骑兵军力,周德威有信心彻底压制住燕军骑兵。
九月四rì,石峪大营大开,三王联军出动六千步卒,从三个方向展开了对平丘大营的试探攻击。李嗣昭在北、李嗣源在南,周德威本人则负责正西方向,同时他还承担着居中调度的责任。
试探xìng攻击的兵力密度要求不高,但需要投送的频次却很大,所以周德威将军士分成小队,以百人为一攻击波次,向着平丘大营杀去。因为和燕军相处比较熟悉,老河东兵卒都知道对面的敌人装备奢华,尤其是箭矢攻击力很强,除了箭矢外,老河东兵卒也大概听说过燕军的投石车和弩车非常犀利。所以进攻的时候,队形都分得很散,百名兵卒又分成十多组,相互间隔有距。
以这种方式攻击,燕军果然没有使用覆盖xìng的箭阵,也没有动用投石车和弩车,哪怕燕军装备再奢华,也干不起如此亏本的买卖。所以三王联军很快就进抵平丘大营营寨之外,一边以盾牌防止冷箭,一边破坏和拆除营栅前的鹿角和木砦、绊索、陷坑等拦阻设施。
燕军则组织弓手登上箭楼近距离狙shè和干扰,间或投上一两个油罐,以火箭点燃,起到阻吓的作用。
攻防双方都在不紧不慢的交锋,进攻者对防守设施的破坏效果相当有限,防守者对攻方士卒的杀伤也不明显。试探xìng作战没有三五天是结束不了的,这种战斗比较枯燥,也很考验双方的耐xìng。
周德威和李嗣昭压阵的西、北两个方向试探的力度还算合适,但李嗣源指挥的南方就明显要马虎得多。韩军往往锣鼓喧天,高呼着冲到距离营栅百步之外便掉头折返,声势惊人,却没有什么实质意义。因为在李嗣源的心里,只要安重诲骑兵突袭黎城得手,眼前的一切都毫无意义,打不打这座营寨属于无关痛痒的事情。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