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唐新秩序-第45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卫,由大氏、高氏、乌氏、杨氏、李氏统领,当大唐需要的时候,渤海军有为大唐效力的义务。
渤海崇唐,又在李诚中的征服下,崇唐之情愈发浓厚。对于渤海人来说,能够为大唐征战,不仅是法定的义务,更是一种极大的荣耀。如果你一不留神立下功勋,获得了大唐的正式授官,那么恭喜你,你在渤海的家人将会立刻成为受人仰视的存在,你将从此生活在光环和富贵之中。君不见,怀约联军三千渤海将士,牵动了多少渤海女娘的殷殷芳心!
因此,五军联席会议一经召开,就立刻引来一片争吵。争吵的不是出不出兵的问题,而是谁家出多少兵的问题。
营州都督兼怀约虞侯联席本部都虞侯周知裕的动员令中,要求渤海出兵两万人入关参战,但渤海五军十二卫,共计七万余人,这两万名额怎么分配,就成了争吵的导火索。
在怀约联军编制中,西京高氏、中京乌氏和南京杨氏都各有一千人,上述三氏在为李诚中作战的同时,族中子弟也各有多人获得了大唐的官爵,这让其他人嫉妒得眼珠子都红了。
高尧义首先振臂高呼:“某家这次愿出一万兵,为燕王殿下作战!”
大相裴頲问:“你家兵都去了中原,西京留谁镇守?”
高尧义慨然道:“某家有为大唐一统而效死之心,愿舍小家而顾大家……”
话未说完,立刻遭到金吾卫大将军李元广的白眼:“拉倒吧!高将军你真是大言不惭,某家李氏上次就没捞到为燕王效力的机会,你都把兵额抢光了,我们吃什么?”
千牛卫大将军杨玄恩诚心劝解高尧义:“高将军,为人不可太贪,咱们都已经在大唐为子弟们捞了不少好处,也该分润一些给别人了。这样吧,你们高氏,我们杨氏,还有乌氏,这次就不要抢得太多了,一家出兵五千,点到即止……”
监门卫大将军乌彦青立刻出言赞同,高尧义则一脸惭sè:“还是杨将军声明大义啊,高某惭愧……”
五氏之中只有大氏和李氏没有参加怀约联军,闻听此言立刻大怒。李元广几乎气得吐血,监国大封裔则面沉似水,也不顾自己东娄郡王的形象,当庭指着杨玄恩就骂开了。
大相裴頲在殿上和着稀泥,忙着左右安慰各家,最后仍是无法,只得建议道:“燕王这是要一统大唐啊,如此盛事,渤海只出兵两万,是不是太过寒酸了些?莫如由某亲笔书信,向周都督恳求,将兵额扩大一些,诸位也好利益均沾?”
大封裔等人停止了争骂,齐声赞同:“就依大相所言!”
经过裴頲的诚心努力,最终,营州都督府批准了渤海的出兵方略,允许渤海动员三万人入关。整个七月间,五京之中气氛热烈,便如过节一般,三万渤海军士昂首挺胸,向关内进发。
当渤海国忙着向关内派兵的同时,半岛上的熊津州和新罗国也在抽调士卒。熊津州都督甄萱亲自从柳城赶回熊津,聚集了五千军士,以舟船横渡大海,驶向新港天津,他们是第一批进入关内的援兵。
七月底,新罗王金嶢终于将新罗军主力——花郎道兵集结完毕,在王京召开的誓师大会上,新罗王面对一万多松松垮垮的花郎道兵宣讲了一番激情四溢的话语。他说,关内的大唐已经四分五裂了一百多年,百姓困苦,民不聊生。作为华夏礼仪的起源之地,新罗百姓在自己生活幸福的同时,也不能忘记那些仍然生活在水深火热中的同胞。大唐已经向新罗发出了救援的请求,我们新罗人要发扬崇高的风格,帮助和拯救那些苦难的百姓。在这里,我身为一名君王,向你们发出命令,以无上的武勇前去战斗,将新罗的荣光遍洒于天下!
天佑二年七月,盛夏。
河北大地上一条条长龙由东而下、自南而北,汇聚于邯郸周围。在邯郸稍作休整后,便从滏口陉出河东,进入上党。整个七月间,军事参谋总署和判官署联合组织,动员兵力超过两百个营,将上党燕军的总数一举扩大到二十万之众,初步具备了与诸侯联军正面争锋的实力。
从八月开始,更多的团营在向邯郸集中,他们将作为后备兵力,逐次进入上党,为大军的战损给予源源不断的补充。

第九十三章 决战上党(八)
()ps:
感谢铁人兄打赏;感谢denzi、书友1022、大头风的月票。
天佑二年七月,高平战场的作战双方正在努力调整着兵力配属、拼命囤积着作战物资,几十万大军的决战并没有立刻爆发,反而是北面非主力战场的襄垣地区拉开了大决战的序幕。
占据着上党盆地最北端武乡的三王联军,在观望了近两个月后,终于忍耐不住,举兵南下,他们的目标是燕军遮蔽潞州北面屏藩的襄垣。
实际上武乡已经不在上党盆地之内,它地跨太行、太岳两山之间,境内丘陵起伏、沟壑纵横、河流交错。从武乡向北,穿过太行、太岳两山交错的谷地,即可直通晋阳,是扼守上党至晋阳的咽喉要道。
自四月开始,郑王李嗣昭、晋王周德威和韩王李嗣源会兵攻打晋阳,直到将李存勖残部逐至上党,用时不过一个月,几乎已经算是取得了河东的统治权,整个河东只剩泽州的一半、潞州大部分地区还在燕军控制之下。
李嗣昭已经在晋州立国,周德威也在晋阳称王,只剩下李嗣源空挂着韩王的衔头,却没有自己的地盘。拿到了地盘的李嗣昭和周德威是不太情愿继续攻打潞州的,他们希望在武乡坐观燕军和诸侯联军的战事进展,只要诸侯联军在高平战场取得胜利,不用河东军卒出力,自然可以趁势南下,收复泽潞二州。
李嗣昭和周德威不急。但李嗣源却很着急,他也知道两位好友提出的坐视之策很有道理,但自己却无论如何都坐视不下去。李嗣源最大的担忧不在燕军,反而是诸侯联军。虽说东都会盟时就已经谈妥。泽潞二州是李嗣源的地盘,他将在这里建立韩国,但什么事情都怕万一,万一诸侯联军作战顺利,拿下了泽潞二州之后赖着不走怎么办?李嗣源明白,没有吃到嘴里的东西,就永远不是自己的,因此,他一直心急火燎的惦记着。
另外,李嗣源还担心。坐视高平大战虽然可以保全实力。但一点功劳也没有的话。到时候梁王看不过眼,以此为借口削减自己的封地,自己到哪里说理去?别看此刻李嗣昭和周德威信誓旦旦。说是要“三王共进退”,但真到了那个时候,已经拿到地盘的两人真的愿意为自己拼命么?
因此,李嗣源在武乡越待越心焦,等到七月份的时候,再也忍受不住了,又是套交情,又是以各种借口相威胁,软磨硬泡,终于说服了李嗣昭和周德威。让他们支持自己出兵的计划。
李嗣源向李嗣昭和周德威所说的计划,只是出兵襄垣的方案,也就是说,目标是襄垣。李嗣源说,他打算出兵试一试,如果燕军在襄垣的守卫力量并不雄厚的话,可以试着攻打襄垣,争取拿下这座潞州北面的屏藩。他认为诸侯联军主力压在高平一线,燕军不可能在北面的潞州战场保有重兵,至于潞州以北的襄垣,兵力应当更少才对。
如果能够拿下襄垣,就可以直接威胁到潞州,将来诸侯联军一旦在高平战场获胜,三王联军就可以迅速攻下潞州,将潞州置于己方控制之下,既能拿到战功,又有资格和诸侯联军谈条件。
经过思考,李嗣昭和周德威认为计划可行,愿意出兵试一试。毕竟三王都是河东军出身,自成一体,当此梁王独大之际,三王必须抱团才能具备自保的实力。
当下,李嗣昭和周德威各自拨出三千军士,归入李嗣源帐下节制,以李嗣源的“韩军”为主力,从武乡出发,南攻襄垣。
但一出武乡,李嗣源就迫不及待的露出了他的本意。作为没有地盘的“韩王”,李嗣源想要出兵南下,是必须得到李嗣昭和周德威支持的,因为现在三王联军的粮秣全部都是李嗣昭和周德威供应。李嗣源知道两个“好友”不同意现在就与燕军爆发大规模战斗,所以只是说要试着攻一攻襄垣,只要获得二人的首肯,得到大军出动的粮秣,李嗣源就心满意足了,其实他的目的很明确,不仅要拿下襄垣,还要攻打潞州。
至于得到李嗣昭和周德威共计六千兵力的支持,完全属于额外的甜头,这让李嗣源能够控制的兵马达到了两万人,他对拿下襄垣和潞州更添信心。
李嗣源本来是河东藩汉马步军总管,镇守潞州,潞州就是他的地盘,对于这片土地的山川走向非常清楚。从武乡向南,穿越武山进入上党盆地,这是抵达襄垣的主要通道,但并非唯一通道。
李嗣源分出六千步卒,委任横冲都牙将安重诲为主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