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唐新秩序-第4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属于李诚中难以真正把握的手下。
在他的盘算中,四个都头级别的军官里,姜苗应该是无条件支持自己的,可就算如此,也不过是二比二,他需要更多支持自己的声音出现在军议上,包括一直紧紧跟随自己脚步的王大郎、自己亲自征入军中的钟四郎、自己一手提拔起来的刘金厚。至于孟徐兴和焦成桥,在李诚中的估计下,应当是更偏向于跟随自己,毕竟在自己手上,对这哥俩可是一直重用的。另外他还预测赵大也有很大可能跟随自己,因为离开自己,赵大这个伙夫出身的伙长在别的都很难混下去。抛开以上几人不提,他还相信自己在伙长一级军官中已经初步建立起来的威信,他认为大部分伙长应该不至于反对自己的决定。
除了在军议上他准备以大多数人的支持来压制张兴重、周砍刀这两位老资格的军官外,他甚至做好了准备,这种准备是从无到有慢慢生发的,当军议召开,他说出上述那番话的时候,这个心里准备最终得以形成。这个准备就是,哪怕张兴重和周砍刀强烈反对,他也要坚持留下,哪怕这两位昔日的战友因此和他发生龌龉,最终离开,他也要坚持!
李诚中的眼神扫视全场,就见周砍刀咧着嘴起身了,他叉着腰开始大声嚷嚷起来:“都头,这话某早就想与你分说了,咱就扎在这里吧,这个地方是个天然的险关,比榆关都强!咱守在这里,只要契丹狗贼敢进来,某就替都头一个一个都宰了!”
没想到自己当初预料中的最大反对者竟然第一个站起来支持自己,李诚中不由一阵愕然,没等他回过神来,一向爱出风头的王大郎也紧跟着大声道:“说得好!咱在榆关能胜,到了这儿一样能胜!就不信那帮契丹狗贼能奈何得了咱们。”
王大郎的话语刚落,众军官也纷纷开口,一个赛着一个表示赞同,孟徐兴、焦成桥哥俩不必说了,钟四郎也跳着脚的支持,气氛之热烈沸腾,实在令李诚中始料不及,就连李诚中最铁杆的支持者姜苗都抢不上话头,甚至赵大都一改那副唯唯诺诺的模样,以连喊带嚷的语气扯出了他平生最高的嗓门。那感觉……李诚中怎么越看越像是这些人在一个个争先恐后的向他表决心呢………;
被大伙儿弄了个措手不及的李诚中将头转向张兴重,就见张兴重虽然没说话,但毫不犹豫的点头赞同,这位他手下最有分量的军官在表示支持的那一刻,他终于彻底松了口气。这次军议无论从过程还是到结果,都非常完美,完美得超出了李诚中的想象。这种完美在最后军议结束时终于超出了李诚中的可控范围,让他后背冒出很大一片冷汗。
当时张兴重提出了一个问题,即周兵马使和张刺史对驻扎在白狼山军寨事宜的看法,张兴重提醒李诚中,让他好好考虑对策。张兴重说完后,大伙儿都冷静了下来,这个问题确实比较挠头,谁都说不好那两位大人究竟会否同意,如果不同意,那今夜大伙儿在这里商议的事情,岂不全是无用功么?就在冷场的时候,读过书的姜苗冷不丁冒出一句话来:“将在外,军令有所不受……”军议上顿时一片鸦雀无声。
无论如何,军议上达成了完美的统一,这种高度的统一令李诚中有些摸不着头脑,军议之后,他有些心虚的开始找人谈话,谈话的过程则再次重复了军议上的一切,唯一不同的是,这些军官们在私下面对李诚中的时候,支持的言语更加火辣和热烈。当李诚中与周砍刀谈完之后,他终于明白原因到底出在哪儿了,当时周砍刀再次拍着胸脯表完态后,压低声音鬼鬼祟祟笑着对李诚中说:“都头,放心去做!咱们老酉都的弟兄终于立了山头了,大伙儿肯定支持你!”
天!原来他李诚中心里那点小算盘,早就被手下军官们看穿了!他终于明白了军议时大伙儿的表现为什么看上去像是在表决心,那哪儿是像啊,压根儿就是!
说起来,李诚中还是没有完全能够理解这个时代军人的思路,他认为应该藏着掖着不敢提及半个字的那点小心思,其实就是这个时代军人的惯例。通过魏州北撤、平州镇守、榆关奋战,他手下这些老弟兄早已经按照这个时代的惯例逐渐打上了他李诚中的烙印,成为了依附于他的势力。在这个藩镇林立的时代,在这个传承百年的老牌藩镇卢龙军中,同样存在大大小小的山头,他手下这些军官们对于李诚中立山头的作为表现出了极高的热情。他们将以他的前程为前程,以他的荣辱为荣辱。李诚中将来势力越大,他们的成就也就越高,李诚中将来若是没有起色,他们的前途则一样暗淡无光。这种关系就好像周知裕之于刘仁恭,他李诚中之于周知裕一样。
当然,这种“小山头”并不是那么容易就能立起来的,如果没有当时酉都同为战友的情分,没有北撤的一路艰难,没有平州出镇地方的那种抉择,没有榆关城头的浴血,这种小山头并不能最终形成。

第四十一章 白狼山水间(八)
因为一切都进展得很顺利,所以白狼山军寨的军议很短暂,军议的地点也很简陋,就是山壁上掏出来的一个窑洞,这个洞是军寨中原来用以存放粮食的仓库。但这次短暂而简陋的军议对于李诚中的人生来说,却是一个极为重要的。这次军议召开后,李诚中在统一了弟兄们思想的同时,正式作为一个小小的山头出现在了卢龙军这座庞大的军阀体系中。换句话说,他终于成为了一个事实上的小军阀,说白一点,他也成了卢龙军大大小小众多军头中的一员。
虽然李诚中这个军头很小,手下只有二十来个拥护他的低级军官,一共掌着不到两百个尚未真正形成战斗力的士兵,但他毕竟成为了事实上的军头。军头的感觉真的很好,当李诚中终于恍然明白了自己所扮演的角色的时候,他感觉很爽,真的很爽。
冯道似乎早就预料到了这般结果,军议结束没多久,他的两份札子就已经拟好了。按惯例,一份札子是以冯道的名义发刺史府的,另一份则以李诚中的名义发兵马使衙。在发给刺史府的札子中,冯道着重讲述了逃入白狼山的百姓们的困苦和艰难,他向刺史张在吉建议,由他本人留下,治理白狼山中的民事,帮助百姓在白狼山屯田。另一份递交兵马使周知裕的札子中,冯道重点描述了白狼山中的险要地形,提出了占据白狼山,以积极防御的姿态屏藩榆关,抵御契丹人的策略。“积极防御”这个概念是他平日里与李诚中聊天所得,对这一概念他非常喜欢,此时便写了进去。
写给张在吉的札子,李诚中没有过多干涉,但对于递交周知裕的札子,他却觉得有些不够。为了加重能够留下驻守的筹码,他咬着牙提出了一份五年恢复营州的攻略计划。这份计划的作战对象是占据了营州的契丹品部和乌隗部,作战目标是最终夺回失去了许多年的营州,而占据白狼山军寨,则是这个计划的第一步。李诚中拟定的作战计划可耻的抄袭了老人家“持久战”的战略思想,强调两年防御、两年相持、一年进攻的整体战略。因为作战计划时间跨度较大,而他能够思考推敲的时间又很仓促,这份计划就显得有些粗糙,但当冯道润色完毕后,眼神中仍然透出了一份惊异,叹了声:“李御侮大才!”
李诚中没法解释自己的盗版行为,他有些得意却又带着些羞愧的在札子上提笔画押,并对于冯道要亲自赶回平州当面详禀的决定表示支持。能否取得周知裕的支持,对于李诚中来说太重要了,派别的人回去他还真不放心。
对于留在白狼山军寨的事情,冯道显得非常关心。这种关心来源于他一展抱负、尽施所长的向往和期盼,哪怕面对的是一座破烂的军寨,一群逃难的村民,还有说不清的危险,冯道也渴望能够踏踏实实静下心来,将自己胸中所学尽情展露,这种勇于任事的作风,让李诚中由衷钦佩。
这个不到二十的年轻儒生与李诚中在后世电视剧中了解的读书人完全不一样,冯道态度温和,待人接物十分高明,让人有如沐春风的感觉,和李诚中印象中儒生的那种固执和酸腐完全是两个样子。除此之外,冯道做事很务实,相处的这段时间里,他没有任何高谈阔论,有的只是埋着头踏踏实实做事,并在李诚中遇到疑难的时候及时给予恰当的建议。冯道能吃苦,愿意干体力活,在榆关、在白狼山,他都亲身下场,或搬或扛,给李诚中留下了非常良好的印象。最令李诚中意外的是,冯道能骑马、能开弓、能舞剑!马虽为劣马、弓不到一石、剑也花哨,但已经让李诚中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