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唐新秩序-第42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来支援上东山的兵力不会高于一万人,具体多少,还要看安重诲所部的牵制力度,但上党行营不予高估。
原因无他,这次南向联合作战,河东军的主攻方向在晋州,主力都在向晋州集结,就连潞州李嗣源统帅的番汗内外马步军,也抽掉了一大半兵力支援晋州。留在潞州的河东军,统共只有五六千人,其中壶关安重诲所部,只有以五百横冲都为主力的千余人。以这点兵力而论,自保尚且困难,何况进攻?
但赵原平和斡麻里仍旧想要进攻,他们的依仗就是两点。手上八百名骑兵,以及三个后勤都!
四月二十五日,长平村内的后勤都将各式大型攻击器械打造完毕;四月二十八日,各类器械以大车运抵寺庄;四月二十九日,幽燕旅和骑兵营由寺庄南下,前出至宣武军上东山前寨西北二里外的箭头,将这座废弃的古窑口占据。
四月三十日,在幽燕旅和骑兵营的掩护下,后勤都箭头紧急修建了一处前进营地;五月初一,装载攻击器械的大车进驻箭头。后勤都开始彻夜组装。
五月初三,箭头至上东山间平整出三条临时道路;同日,宣武军上东山营寨驻兵出寨袭扰,为幽州旅击退,宣武军折损五十余人,幽州旅战殁二十九人、重伤十三人、轻伤八人。
五月初五,上党行营集中主力,兵分两路,由斡麻里率领八百骑兵南下至上东山后的山梁外。监视上东山后寨的宣武军,并寻机冲寨;赵原平率上党行营三个步卒营及李小喜所部八百人,由箭头出兵,在上东山前寨下列阵;应李都头的请求。河东军东阳都驻守箭头,适时提供支援。
无论是斡麻里的骑兵也好,亦或赵原平、李小喜的步卒也罢,都不是此战主力。真正的主力,则是三个后勤都。
两百步外,八架大型投石车沿着上东山前寨的缓坡外一字排开。巨大的臂杆套着皮囊,直指云天。随着后勤都军官的一声声命令,投石车的巨大臂杆在绞盘的绞动下,缓缓向后倒下,发出一阵“咯吱咯吱”的皮带摩擦声。
然后,猛然间,正中位置的投石车那根巨大的臂杆奋力扬起,皮囊中的石弹嗖的一声向前方抛射出去,砸在上东山前寨木栅前,将一架鹿角砸成粉碎。弹起的石弹向左前方撞过去,又将两外两架鹿角直接带飞出去。
指挥投石车的后勤都军官右臂平伸,竖起右拇指,左右眼分别闭合,目测之后,高声叫道:“各车校位!甲乙丙丁各车调高两转,方位不变——戊己庚辛各车调高四转,方位各自偏二——”
“首轮齐射——放!”
八枚石弹仿佛被天神巨手掷出一般,猛烈的向上东山前寨飞去。一片尘土飞扬,伴随着木屑横飞,以及偶尔传来的惨呼声,卢龙军的攻击正式拉开了序幕。
“次轮齐射——放!”
“三轮齐射——放!”
“各车校位,察阅车况——”
不到片刻工夫,上东山前寨内就经受了数十枚石弹的洗礼,卢龙军望楼的目测报告也飞快的传到了赵原平手上。
击毁箭楼一座、木舍五间、马厩一处,木栅被毁坏五处、鹿角十余处,人员伤亡不详……
上东山本来就很狭小,五六百人屯集其中,这座军寨必然就十分拥挤,有这样的毁伤效果,早在上党行营军官们意料之中。
李小喜头一次见识到卢龙军攻城器械的巨大威力,单论投石车而言,就让他感到深深震撼了。与他生平作战的见识相比,这些投石车投掷得更远、投的石弹更重、投的频次更快、准头更足,而且更不容易损坏。八架投石车,打出了外镇至少数十架投石车的效果,所用的人力却要少上数倍!一瞬间,李小喜看着这些投石车,自己都生起了一种无力感。
赵原平优哉游哉的接过亲卫递上来的茶盏,啜了一口,叹道:“不愧是明前的好茶,吴越商贾走海路贩到幽州的,总署后勤司特意拨付上党行营二十斤……老李,你也尝尝,别光愣在那儿了。”
李小喜“唔”了一声,仍然张着大嘴瞪视着阵前的大型投石车,手中的茶盏向嘴里塞了上去,却猛然被烫了舌头,“噗”的全数吐在地上。
赵原平摇了摇头,可惜道:“浪费啊……”(未完待续。。)

第六十章 两河轮战(六)
ps:  感谢头大的成群兄打赏,感谢土匪马、南营玉、oleia兄、云遮兄、无风而翔兄、gledenbull兄的月票鼓励。
驻守上东山前寨的宣武军早在卢龙军投石机推到阵前时,便已经做了相应的准备。他们将步卒主力向后撤离前方栅栏,退到军寨后方的营舍之中,只在栅栏前留了十多名观察岗哨。
但这番部署却是按照之前的经验来准备的,后撤的距离并不远,只与卢龙军投石机之间相隔三百多步而已。可惜经验主义害死人,这个距离在以前的情况下,确实可以避过投石机的石弹打击,但卢龙军的投石机却可以覆盖四百步之遥,刚好将宣武军屯集于后的主力纳入攻击范围。
要命的是,囿于上东山的狭小,军寨本身就不大,四五百宣武军全数堆集在一起,成为了最好的靶子。第一批次、第二批次的石弹攻击主要覆盖于军寨前沿,但后勤都的作战操典中,沿用的是李诚中剽窃自后世的“延伸射击”概念,自第三批次石弹攻击开始,便以每五十步的距离向后扩展。
第三批次石弹将本来还有些松散的宣武军继续向后赶,赶到军寨后方,堆集得更加密集,紧接着,第四批次石弹直接就落在了宣武军的头上。首次命中的是其中的两枚石弹,顿时砸出一片哭喊之声,声音之大,连山下卢龙军都听到了。
指挥投石机发射的后勤都军官立刻分辨出了其中的不同,连忙缩短每批次石弹的发射间隔,顿时将宣武军士卒砸得哭爹喊娘。直到喊叫声逐渐减弱,军官才意犹未尽的下令停止投掷,检查器械。
上东山下的卢龙军看不清军寨内的情形,包括望楼上的值星军士的视线也同样够不到军寨后方的情况,但驻守军寨的宣武军指挥却差点哭不出来了。数十具宣武军的尸体倒在后方军寨的栅栏前——他们曾经一度疯狂的想要继续后退,却被栅栏挡在了原地。还有数十名宣武军或多或少受了不同程度的伤势,几乎失去了战斗力。就这么短短的片刻工夫,军寨内的宣武军就折损了两成多!
这么守肯定是守不下去的,上东山前寨指挥咬着后槽牙下令剩余士卒集合,准备下山突击,目标自然是山下的那些投石机。为此,宣武军拟分为两部分,前面是三百名突击军士,后面是一百名辅助军士,突击的军士务必要杀到投石机前。辅助军士人人背着易燃的茅草和引火物,用以焚烧投石机。
从正面向下冲路程最短,却不可行。这片缓坡布满了鹿角、木砦和绊索,是用来防御敌军攻山的,如今却成了自己下山的阻碍,向下冲锋的难度太大。因此,前寨指挥决定从山后小道下山,这里也是通往后山山梁那座后寨的道路。
在宣武军的守寨方略中,前寨和后寨是遥相呼应的。前寨需要增援时,后寨便向前寨输送兵力。但现在前寨败得太快,按照卢龙军投石机的打击范围,前寨根本没法守。因此,前寨指挥没来得及竖起约好的信旗,而且也确实不能竖旗——把后寨士兵调上来继续挨揍么?
必须捣毁卢龙军的投石机,这是前寨指挥非常坚定的想法。否则前寨完全守不住。他几乎放弃了对前寨的防守,将所有兵力都集中在山后的小道上,然后竖起了信旗。希望后寨的士兵能够赶过来增援——不是增援军寨,而是加强兵力一起攻打卢龙军的投石机阵地。
后寨指挥看到了信旗,立刻点出三百军士前往增援。前寨与后寨并不连在一起,实际上是两座小山,都称作上东山。只不过前寨所居的小山丘更像山形,因此能够在山上驻兵,后寨所居的小山丘呈山梁形状,故此只能在山下驻兵。两寨之间必须通过一片四百步之遥的平地,才能将援兵送上去。
四百步的路并不远,同时又在两山之间,这里并不适宜排开军阵作战,更不适于骑兵袭扰,故此由后寨增援前寨不存在难度。斡麻里统领的八百卢龙骑兵也并非要阻隔两寨之间的联系,他们的目的是要防止后寨大举出动,从侧面袭扰攻打前寨的卢龙军本阵。
对于后寨的宣武军来说,只要不出击前方的卢龙军军阵,就不会受到卢龙军骑兵的威胁。至于卢龙军骑兵对后寨的攻击,这一点不需要考虑,双方统兵的军官谁都没有这种想法。
三百名军士增援到前寨下的后方小路时,才知道并非是要守寨,而是要出击,率领这波增援士卒的宣武军都头也非常干脆,立刻同意加入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