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唐新秩序-第34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崛起,成为可与李克用、杨行密、李茂贞等抗衡的天下强藩。
袁氏也借朱全忠之力,吞并了大量土地,成为天下一等一的豪强地主。几乎整个宋州及汴州的大半耕地,都在袁氏名下,良田山林何止万顷!
“粮食、布帛等等都可以给,唯铁石不行。另外,问问对面,若能提供马匹,咱们可以高价相购。”袁象先向幕僚道。
铁石虽然不是兵甲军械,却是打造兵甲军械的根本,属于重要的军事物资,袁象先虽然想做这笔生意,但却不敢拿自己的人头开玩笑。相比较而言,贩卖粮食也是资敌,但却没有贩卖铁石那么明显,袁氏本就是大地主、大粮商,做些粮食生意,袁象先还是有这个底气的。当然,袁象先更希望得到战马,如果能用粮食换到战马,那么他不仅无过,而且有功,这生意做得也就更加名正言顺了。
思考片刻,袁象先又追加道:“还有盐,互市之时,咱们还要提出来,卢龙产盐,这也是咱们急需的。”
盐分井盐、池盐和海盐,井盐多居于剑南,属于王建的辖地,池盐分布于河东、河北,海盐则在河北与淮东。卢龙之所以在天下藩镇中牢牢占据着天下强藩的地位,与辖内两大盐产地有着重要的关系,一为蓟州盐池,一位芦台盐场。
与卢龙相比,宣武军辖内基本上没什么大的产盐地,朱全忠之所以拼命攻打河东、河北,与这一点有很大关系。所以袁象先又追加提出了买盐这个条件,如果能从河北获得战马和食盐,袁象先除了得到巨额收益外,必然会受到东平王的嘉奖,再花钱运作一番,将来得个节度使的封号,也不是什么难事。
幕僚离开了魏州,带着袁象先的嘱咐前去商谈。这次的谈事地点就在深州,离魏州不到三百里,所以袁象先很快就得到了答复。
对面同意了袁象先的条件,除了在互市时售卖皮毛、老参、鹿茸等山货外,还可以适当贩卖一些马匹和食盐,但对方同时提出,马匹和食盐不好弄,数量不多,为了走通卢龙节度府的关节,需要袁象先提供人口来换取。成年男丁一人可搭配三名家人,二十人换一匹马或五十斤盐。
袁象先立刻答允了这个条件,并且授意幕僚和对方商谈细节。同时还将成德节度使王镕、魏博牙兵都指挥使皇甫峻召到招讨使行辕,亲自向他们交代开设互市的重大意义——尤其是马和盐的换取,要求他们配合行事,号召各镇商贾前往互市。
王镕对此无可无不可,在宣武军的强势下,他自然遵照袁象先的命令来做。皇甫峻却对此持反对态度,为了证明卢龙军“图谋不良”,他还举出沧州的例子,说有迹象表明,屯驻于沧州的卢龙军尽其内活动频繁,隐隐有南下之势。
袁象先满脑子都是这一桩总价值可能超过百万的大生意,哪有心思听皇甫峻啰嗦,当即反驳说,卢龙军想要购买大量粮食、铁石,还要换取丁口,说明对方眼下处境困难,缺粮、缺人、缺兵甲,怎么可能有余力南下?
而且袁象先还提醒皇甫峻,不要因为仇怨而影响了大局,若是破坏了宣武军获得战马和食盐的良机,必然要追究魏博的责任!
深州互市定于十月一日开设,每旬一次,槯场和货仓由卢龙商贾负责建设,由深州通往各镇的官道则由各镇自行修缮。袁象先所要做的,就是派人回宋州,调运所需互市的各类货物,并收集流民和乞丐,用这些人口来换取马匹和食盐。
为了以防万一,袁象先还向汴州行文,直递检校右仆射、太府卿敬翔。在文中,袁象先表示,如今河北诸镇四平八稳,对河东的“藩篱”严密坚固,根据他的精心打探,卢龙军缺粮缺衣,丁口稀少,武备不足,全镇萎靡,只待王爷回师之日,便可一举荡平卢龙小儿。同时,袁象先在公文中打了个埋伏,说自己已经通过秘密渠道,联络到卢龙军内部分对李家小儿不满的大军头,可以换到军马和食盐。
公文送出去后,袁象先急不可耐的抓紧各项布置,只等互市开设的那一天。(未完待续。。)

第七十章 非常规战争(七)
ps:  感谢denzi和羽化皇族的打赏,投月票的童鞋不少,老饭一并致意,谢谢兄弟们的支持!
卢龙军缺粮么?如果是正常情况下,卢龙军粮食并不是特别紧缺。
九月是收获的季节,源于东亚大地上的第三个温暖期,没有经历兵灾的卢龙各州获得了粮食丰产。当收割完毕之后,各州统计上来的粮食入仓量也相继报到了节度府。
按照卢龙节度府今年公布的税赋法令,营州、沧州、深州、瀛州、莫州处于农税减免期,征收农税的地方主要是幽州、檀州、蓟州、平州、妫州,收割的粮食征收五成,余下五成留给农户自用,这个征缴比例是大略低于其他藩镇的。尽管比例较低,但幽州和平州都是熟地,也是整个卢龙的粮食基地,所产粮食仍旧充满了仓廪。
平州征缴五十三万石、幽州征缴六十万石,其余各州总计三十万石,辽东平原同样传来丰产的喜讯,节度府在这里耗资购买了二十万石补充仓廪。这个秋天,卢龙节度府总计收粮麦粟一百一十万石、豆料五十余万石。此外,渤海国和新罗、熊津州解送的六十万石各类粮食还在络绎不绝的向幽州押送而来。
手握两百多万各种粮食,豢养六七万军士和官吏,这个数字是足够了,并且还能剩余不少,但别忘了,沧州、深州、莫州、瀛州和幽州西南部都饱受战乱之苦,近二十万百姓嗷嗷待哺,同时还要恢复上述各州的生产和生活,所以,卢龙缺粮!
好在营州小凌河、五股河流域的菜蔬和家禽产业也日渐成熟,医巫闾山旁的畜牧基地也搞得有声有色,大量的肉禽蛋蔬涌入关内,一定程度上弥补了部分缺口。尽管如此。经过节度府统算,要想平稳度过下一个年度,并且做好明年各州春耕的准备,还需要四十万石粮食,如果想要展开一次万人规模以下的战役,缺粮数将高达六十万石之巨。
所以,在深州设立互市,既是军事参谋总署撬动河北局势的关键,也是判官署必须着手启动的当务之急。
这个计划的制定,得益于调查统计局和统战处的联合行动。调查统计局负责查证袁象先的背景和偏好、河北诸镇的实际现状,统战处提出以互市、开路、筑桥、送贿等方式为手段的总体设想,目的是勾连河北诸镇、弥补粮食缺口、打通河东渠道、稳定河北形势。
自第一次深州互市开设后,至今共互市三日,在卢龙方面的巨额采购下,大量粮食进入深州仓库,沿滹沱水北上,经瀛州而上莫州,存放进设立于莫县以北的瓦桥仓。
“三次互市。高氏、李氏、王氏、赵氏等商号共收粮十三万石,节度府耗资八万七千贯,从各家商号手上接过了这批粮食。不出所料,袁氏是出粮大户。七成粮食来自袁氏,其余则来自成德、魏博等地的商贾。义武镇在互市上和咱们抢购粮食,大约购买了三万石,造成粮价的上涨。我们损失约一成。后勤司认为,应当采取必要措施,给予义武王处直一定压力。避免相互抬价。但某认为,这种观点是不合时宜的,有悖于勾连和整合河北诸镇的总体方略。”
韩延徽说到这里,抬头看了看李诚中,得到李诚中的肯定后,继续禀告:“在第三次互市上,出现了另一个大粮商的字号,商铺为蒋记。蒋记出手就是五千石粮食,同时购买了价值一万贯的关外出产,手笔相当惊人。统战处随后行文调查统计局,请高观察派员对蒋记进行调查,经核实,蒋记的后台是汴州兵马使蒋玄晖。”
在宣武军体系内,区区一州兵马使并不是高官,因为宣武军控制的地盘太大,领近百州十数节度,领兵重将们起步就是某某节度副使,比如现在围困河东南面的行军总管葛从周,头上就挂着一个泰宁军节度使的帽子,又比如在晋州统兵攻伐河东的朱友宁和氏叔琮,分别是建武军节度使和保大军节度使。
相较而言,蒋玄晖的品级说实话并不高,但没人敢小看这个汴州兵马使。东平王的大本营就在汴州,王府设于汴州城内的开封县(汴州州城有附廓两县,为浚仪和开封,朱全忠立大梁后,定都汴州,这才将汴州更名为开封府),蒋玄晖这个汴州兵马使掌汴州禁防,是个极为重要的关键位置,由此可以看出东平王对蒋玄晖有多信任!
李诚中听着这个名字有点耳熟,但他没有太过在意。卢龙是大唐重镇,到了他这个地步,以卢龙军节度使的身份,在天下人的心目中,已经快要和李克用、朱全忠、杨行密、钱镏、王建、李茂贞等人并立了,一个汴州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