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唐新秩序-第32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事务,其他的压根儿也不能过问,问了也白问。
李茂贞和韩全诲等人一离开,天子只感觉身上的压力一轻,重重出了口长气,仰头将盏中酒水饮完。喝了一会儿酒,天子朝座中众人挨个看去,怎么看怎么不顺眼。
此刻身边离得较近的有韦贻范和韩渥两人,多饮了几杯的天子头脑发晕,见韦贻范笑呵呵欣赏歌舞,似乎很悠然自得,于是忍不住了,目视韦贻范道:“韦侍郎好雅兴,这酒很好喝么?”
韦贻范笑了笑,回答:“今日歌舞美不胜收,难道陛下兴致不高么?”
天子气道:“你知朕何以巡幸至此吗?”
韦贻范当然知道天子在发脾气,当下只是笑,摇头道:“陛下决定驾临凤翔的时候,臣在外,不知其然。”
天子鄙视的追问他,你真的不知道还是假的不知道,韦贻范自顾自饮酒,装作没听见。
天子很生气。嘲讽说:“你怎么敢在朕面前胡说什么不知道?无论你这宰相之位是否得来正当,但既然入了政事堂,就应该秉公执政,如果你做得不好,小心朕依照旧例贬黜你!”天子这话属于气话,没有执行的可能性,所以韦贻范仍是不理他,天子被鄙视得羞怒交加,瞪视韦贻范,却拿对方无法。只是恶狠狠的小声道:“向你这样的人,就应该先杖责二十再说!”
韦贻范原为给事中,后依附李茂贞,由李茂贞举荐为工部侍郎兼同平章事,成为了如今在凤翔城内的百官之首。所以天子看他很不顺眼,所有怒火都冲他发泄过去。
天子又转过头来对翰林学士韩渥道:“你看,这样的人也能进政事堂,真是奸臣当道,忠良不行啊。”
韩渥是座中唯一偏向天子的大臣。但此刻“吾道孤行”,他也不敢随便搭腔。时至今日,天子连最后一块遮羞布都被人扯走了,可以毫无顾忌的发泄。但韩渥不敢,他要是乱说话,指不定哪天就被拉出去砍了。
韦贻范面对天子“奸臣”的指责,感到非常愤怒。于是不怀好意的端起大杯给天子斟酒,天子不喝,他就把酒杯一直端在天子面前不放下。一直抵在天子下巴上。
天子和韦贻范正互相置气,李茂贞和韩全诲等人开完小会回来了,见了这一幕,笑嘻嘻的让天子喝了,然后向天子禀告,说是有好消息传来。
却原来是幽州众将拥立李诚中为节度留后、告请天子敕封旌节、加节度的奏章到了。
李茂贞对李诚中不熟悉,但韩全诲却是大喜过望,要知道,上次朝廷敕封李诚中为营州都督的诏书可是他亲自送去柳城的!韩全诲自认和李诚中关系密切,且手下张茂安还是李诚中送到他身边的亲信,当即就将这层关系告知了李茂贞。
对于当前的天下形势而言,能够在朱全忠刚刚平定的河北掀起风浪,无疑对如今的京畿、关内局面是个绝大的利好!两人立刻商定,准备实授李诚中卢龙节度使,同时按照李诚中的提议,对所报上来的各幽州文武一一的升迁和任命全部照准!
凤翔城里既有天子,又有枢密使袁易简和周敬容,更有入了政事堂的韦贻范,还有给事中严龟,全套班子齐全,诏书立刻就能下,所以两人将事情说了,当即在宴会席上让韦贻范拟诏,袁易简替天子朱批。
张茂安掌管印鉴,他捧着天子玉玺上堂,天子麻木的取过玉玺用印,然后交给事中严龟核准,一份严格符合大唐程序的诏书写就。
授李诚中为中书令、卢龙节度使兼幽州刺史,晋正三品上冠军大将军;
授周知裕同平章事、卢龙节度副使兼营州都督;
授冯道礼部侍郎、卢龙节度判官;
授张兴重、姜苗、周坎各为牙门将,晋从四品上宣威将军;
授钟韶沧州防御使,晋正五品上定远将军;
授耶律解里怀远军城使,晋从五品上游骑将军;
授孟徐兴幽州防御使,晋从五品上游骑将军;
授焦成桥营州防御使,晋从五品上游骑将军;
授周小郎莫州防御使,晋从五品上游骑将军;
授王义簿幽州团练使,晋从五品下游击将军;
授刘金厚沧州团练使,晋从五品下游击将军;
授赵原平莫州团练使,晋从五品下游击将军;
授魏克明营州团练使,晋从五品下游击将军;
授章顺乾怀远守捉使,晋从五品下游击将军;
授赵弘德、高明博、韩延徽、萧哲元、秦月山、赵让等为节度府马、步军虞侯,晋从五品下游击将军……
一下子封出去一大批五品以上的将军,也只有在这个年代才毫不奇怪。
这是一份奇怪的官职任免,同一州出现防御使、团练使并存,且同一军城内军城使和守捉使并立,这样的任命相当罕见,令李茂贞和韩全诲十分不解。按照这个时代的习惯,李诚中入主幽州之后大封手下,这个毫无问题,但每人都会分封在不同的地方,一人占一块地盘,这才是分封的正道,可卢龙发来的名单上为何会出现那么多同存同立的现象呢?要知道卢龙可是还有很多州可以拿出来划分的。
最后韩全诲猜测,这样的任命可能出自李诚中“同城相制”的思路……
当然,这都是别人的“内政”,与朝廷无干,两人虽然奇怪,但还是照单全部任命了。
张茂安想要当传旨中使,回幽州见见“好朋友”李诚中,但他如今身为印监令,职责重大,更是韩全诲的得力手下,韩全诲须臾间离不得他,所以只能无奈放弃。
最后韩全诲推荐了下枢密使周敬容去幽州宣旨。
这个规格就太高、太隆重了!下院枢密使周敬容是北衙的二把手,相当于南司排名第二的宰相,由周敬容去幽州宣旨,代表着韩全诲对李诚中真心实意的交好。当然,也有韩全诲本人一点炫耀的心思在里边,韩全诲是左神策军中尉,按制由枢密管辖,但他却可以指挥得动两个枢密使,派枢密使给他跑腿,无异于告诉李诚中——咱家虽然不是枢密,但在内廷之中,却是咱家说了算!(未完待续。。)

第五十八章 河北新军阀(一)
ps:  感谢倚天行者和芙蓉的票票!
天复二年四月,幽州文武举办了一次盛大的郊迎仪式,李诚中携幽州文武出城十里,将宣旨使者周敬容接进了幽州。
与受封营州都督相比,如卢龙节度使这样的受封仪式就要隆重得太多了,毕竟像卢龙这样的大镇要远比一州都督尊贵。而且当年李诚中被敕封为营州都督,属于天子中旨,是政事堂不予承认的,在规矩和仪制上都要差上三分,而这次周敬容带来的圣旨上,政事堂、枢密院、天子、给事中都纷纷署名,完全合乎大唐法定程序。
更何况,来人是下枢密使周敬容,其官职和身份也要远远超过当年的韩全诲。即便周敬容不掌权,但下枢密使的官职也足以让幽州文武郊迎了。
在幽州城外校军场举办的隆重仪式足足进行了一整天,当着上百文武、数千军士的面,周敬容进行了宣旨、赐旌节、赏铜符印信、申节度权柄等等礼节,礼节走完之后,李诚中设宴款待这位名义上排序第二的内廷次相。席间歌舞炫丽、酒肉丰盛、谈笑不禁、宾主尽欢。
幽州城内老一辈军头中,但凡身负朝廷官职的,全数到场,很默契的继续扮演好装点盛世气象的角色。
周敬容来之前已经和韩全诲谈过,听韩全诲称赞李诚中“吾辈中官挚友”,早已经有所期待,可真正接触下来,却发现对方的态度之亲厚,仍然远远超过自家想象,不禁感慨良多,几次忍不住垂泪叹息。
“李帅待咱家太厚,咱家担当不起啊。”周敬容在李诚中的亲切邀约下再饮一盏,哆嗦着激动的嘴唇道。难怪周敬容情难自已。中官们早就没有了往日的强势,剩下的只是战战兢兢,面对地方军头,他们想要的无非活命而已。
李诚中对周敬容的接待仪程,就规模和尊厚而言,似乎只存在于几十年前。对于如今的中使们,出去宣旨——哪怕是加封节度使、赐封王爵的圣旨,也经常被地方军头们像狗一样随意打发了事。比如刘仁恭受封节度使的时候,因为一言不合,他就将宣旨中官的耳朵砍了下来。还把圣旨给扯得粉碎。所以到了后来,如无特殊必要,内廷一般不派中官出外差宣旨,这些工作全部交给政事堂来办,至少政事堂的那些读书人在表面上比较受地方军头们的尊重。
李诚中不是愤青,对于这些肢体残缺的阉人,他在意识中并没有选择将其一棒子打死,他还是那副观点:什么样的人群都良莠不全,有好有坏。你要说中官不好吧,那朝堂上的官员就全是良臣了?至少当年的程元振和鱼朝恩就对大唐有着定鼎之功,没有他们,大唐早就分崩离析了。就连十多年前的杨复恭。也曾经让中央朝堂面对敌方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