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唐新秩序-第22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十万贯!诸位同僚,某真的很头痛。”
大堂上又是一番嬉笑声。
崔和又道:“如果仅仅是这样的话,某的头痛还好一些,但是接下来,还有另一笔支出,所以某的头痛程度已经到了很严重的地步,需要到后勤处诊治院治疗一段日子。”
医务科诊治院来了一批渤海女娘,最近这段时间以来,很多军官都以各种疼痛为由前往问诊,所以崔和的玩笑引起了更大的哄笑。
教化司都教化使姜苗适时接过话题,道:“刚才崔录事所说的另一笔支出由某来解释。想必在座的诸位都认识步卒一营丙都左队队正罗源安,此人自榆关之时起便加入了咱们营州军的前身——原平州军前营甲都,其资历更早于在座的许多人。罗源安在榆关之战中立功受封为伍长,在白狼山军寨保卫战中再次立功而升伙长。但是,诸位都明白,在咱们营州军中担任军官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罗源安因文化教育不过关而被降为伍长。在随后的白狼山北麓会战中,罗伍长再次荣立大功而受封伙长,随后被抽调至白狼山军校,成为了军校第一批学员,但该学员在军校期间文化课成绩仍然极大拖了他的后腿。
勉强毕业之后,罗源安晋升队正一职,但其在文化课业上的短板仍然是个很大的问题。如果放在卢龙军其他军伍中,或许罗队正足以胜任其目前的军职而毫无问题,但在咱们营州军中,诸位都了解,想要很好的完成指挥和训练任务是非常依赖文化课业的,所以罗队正的队正一职担任得非常痛苦。在历次军演中,他的队考核名字都在末尾。引述罗队正的原话,‘天底下最痛苦的事情莫过于带兵’……”
堂上诸将再次哄笑。
姜妙续道:“因此,罗队正虽然作战勇敢,但带兵打仗却有些勉强,或者应该这么说,他在咱们营州军的体系中带兵打仗有些勉强,融入整个指挥体系的难度很大。所以,罗队正已经正式向教化司考功处提出了辞呈,他希望重新回去当兵。”
营州军对军官的文化课业要求很高,在指挥和训练中需要一定的文化功底作基础,比如看军令、写军报、拟定各种计划、进行战情分析、识别地形图和沙盘等等。姜苗所提到的罗源安并非是个特殊案例,在营州军各部中都存在着一定数量的这种老兵。这些老兵作战勇猛、经验丰富,属于军中的骨干,但因为文化课业或者其他原因,却无法很好的胜任营州军军官的职务,所以诸将都听的很仔细,想知道总部三司打算如何对待这些老兵。
“与罗源安类似的老兵还有不少,比如秦老根,这个人想必大伙儿也都有印象,前年夏天在平州城外应募从军,比罗源安的资历更早。秦老根听了罗源安刚才的那句话后,曾经很有感触的说,‘比带兵还要痛苦的事情莫过于听冯长史授课’……”
大堂上终于爆发出一片狂笑,大伙儿都深有感触,许多人与有同焉,此刻实在忍俊不禁。
等众将笑够了,姜苗又道:“这批老兵虽然因为种种原因而无法担任军职,但其本身在作战中的骨干作用是无法代替的。按照都督的说法,‘他们是营州军最宝贵的财富’,基于此,教化司根据都督的建议,决定在军中实行士官制度。所谓士官,即军中骨干,区别于普通军士,又不同于实职军官。战时,当军官失去指挥能力后,由士官接手指挥权,继续带领普通军士作战。平时,军士们有什么意见和建议,士官们可以转达其诉求。
士官制度共分八级,分别与军衔一一对应,八级士官授予培戎校尉军衔,七级士官授予仁勇校尉军衔,以此类推,最高为一级士官,授予昭武校尉军衔。各级士官分别享受该级军衔所应有的待遇,以最高级一级士官为例,其军饷为每月十六贯,相当于营级副职。同时,在军营之中,各级士官可享受本级军衔的军官相同之各项待遇,见本级军官可行平礼!”
姜苗说完后,李诚中总结道:“如果说军官是一支军队的魂魄,士兵是一支军队的血肉,那么老兵就是一支军队的骨头!只有骨头硬了,军队才硬,没有他们,我们的军队就只能是一支打不了硬仗的军队!”
在营州军的第一次士官任命中,以罗源安和秦老根为首的三十七名老兵被任命为不同级别的士官,其中罗源安被任命为四级士官,授予翊麾校尉军衔,秦老根被任命为五级士官,授予宣节校尉军衔,同时根据本人意愿,辞去所担任的具体军职。在作训司都参军使周坎的强烈要求下,作训司下属八名因伤无法重上战场而走上练兵岗位的优秀教官被任命为士官,享受到了相应军衔的各种待遇。

第一卷 燕赵多悲歌 第四十二章 春夏(八)
ps:感谢ligyootan和白雪幽灵的月票。ps:在意兄简直坑爹啊,四更会吐血的,老饭码字很慢,实在是看着更新票只能流口水了。
自五月起,营州都督李诚中开始了自己辖地内的第一次巡视,陪同他巡视地方的是长史冯道。李诚中曾经在白狼山向冯道许愿,尽量帮助他得到营州刺史的任命,本来这一许愿是很有希望达成的,但朝廷重建营州都督府的一纸诏书让冯道的愿望落空。可冯道虽然没有当上刺史,却有了更高的收获,由营州刺史府长史成为了营州都督府长史,官阶正六品。
营州都督府与普通州府和都督府不同的是,他有“都督关外诸军事”之责,虽然级别不高,但其实代行的是盛唐之时“安东大都护府”的职责,冯道的都督府长史权力更甚于普通刺史。尤其是李诚中对他的信赖,让他在营州干得十分惬意。
这种信赖表现在两个方面,首先是民事上的全权授予。李诚中平时只抓军事,民政上的事务则尽数托付给他,当然,重要的决策仍然由李诚中拍板,但这种拍板并不武断,更多的时候,各种决策是在两人共同商榷下做出的,如果冯道对李诚中的决策并不赞同,李诚中会陈述自己的道理,如果冯道仍然坚持不接受,那么李诚中宁愿将此事暂时搁置,也不强行推动。冯道曾在长史府议事时多次向官吏们表示,“都督是一个讲道理的上司”,这一点让长史府官吏们深有同感,并且为之折服,因为在这个时代,“讲道理”的武将真不多见。
对冯道的信赖所体现的另一方面则要实际得多,即在财物上的信赖。李诚中和冯道已经逐渐达成了默契,营州所得的一应收入,军事上占一半,“东事会”拿走一成。剩下的四成全部交给冯道,由长史府全权处理。这样的留成比例是天下间首屈一指的,单就卢龙来说,整个卢龙军全年的收入中,至少有八成用于军费开支上。在其他各镇。这项开支甚至高达九成以上。当然,听说西川的王建和淮东的杨行密比较重视民治,但其军事上的开支也应当不低于七成。
营州在光化三年的收入为八十余万贯,当年长史府可支配财物为三十余万贯。到了天复元年。营州更是获得了巨额战争赔偿,仅仅四月底,便从渤海国拿到了价值一百八十万贯的财物,从新罗的北原、松岳获得了三十万贯。按照《松岳新约》的规定,新罗国和熊津州都督府每年分别要向营州上缴三十万贯和十万贯。在已经可以确认下来的收入中,天复元年上半年将获得总计二百五十万贯!而长史府则可以分润其中的一百万贯!
一百万贯是什么概念?可以用一个数字来对比,李诚中穿越过来的光化二年,卢龙军最强盛的时期,全镇十三州上缴节度府的钱粮折价总计为一百三十万贯,其中一百万贯用于军费开支,节度判官刘知温真正能够掌握的只有三十万贯。
单单算一算手中可以使用的钱粮,以冯道为首的长史府官吏们便已经足够感到幸福了。
冯道已经不是第一次巡视地方,这次由他陪同李诚中。并向李诚中详细介绍一应情况,周小郎带领营州军老营护军左都两百名士兵随同保护。
第一站自然是柳城东山,这里有李诚中最为看重的东山铁矿。虽说李诚中最为看重这里,但他是第一次过来,说起来。他也很不好意思。他的这种“不好意思”是穿越人士所特有的,在东山铁矿的管事们眼中,身为都督的李诚中能够亲自前来,已经足以令人惊讶了。别说此刻,放眼大唐立国的两百多年。何曾见过一州都督巡视贱役?
知东山铁事宋瑛率数十名管事将李诚中和冯道一行迎入山中,宋瑛本来打算摆宴接风,却被李诚中拒绝,他直接要求前往矿山一看端倪,倒令宋瑛和众管事们面面相觑,心中忐忑不安,也不知是不是这位都督有什么不满意的地方。冯道好言安慰了宋瑛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