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唐新秩序-第13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李诚中淡淡一笑:“我不是个怕惹麻烦的人。就算契丹人不来找我,我也要去找他们。无论别人怎么做,有我营州军在这里一天,我就保你奚人一族无虞!”
望着李诚中眼里流露出来的真诚和自信,撒兰纳心中又莫名其妙生出一阵慌乱,忙低下头,轻声道:“谢谢。”
正在这时,却听砰的一声,房门被人强行踹开,就见一条壮硕的胡人大汉冲了进来,正是西契丹王子呼里,他身后跟着正在苦笑的李承约。
呼里踹门的时候一副怒气冲冲的样子,进来见李诚中和撒兰纳两人相对而坐、衣襟整束,只是谈论饮茶,于是面色稍霁,大步来到撒兰纳身边,问道:“阿撒妹子,没事吧?不少字”他这句话说的是汉话,说的时候眼光瞪视李诚中,充满了敌意,显然对李诚中十分不满,李诚中听后很是尴尬。…;
撒兰纳大羞,斥道:“你怎么如此无理!还不快向李将军赔罪!”
呼里哼哼哈哈之间含含糊糊的说了声“对不住”,撒兰纳也没法再待下去了,向李诚中告了声罪,和呼里出门而去。
李诚中尴尬之余对呼里踹门而入的行为也有些生气,他看出来呼里对撒兰纳一片痴情,于是使坏,向撒兰纳道:“咱俩的事情,公主千万要记在心上,别忘了。”
呼里脚步一滞,转身想要回头,却被撒兰纳强行拽走了。
李诚中微微一笑,估计这位呼里老兄今夜无法安稳入睡,心情大好。
李承约苦笑道:“自成兄,这事不怪某,呼里来找某谈事,听说你也住在此间,又见你房门紧闭,便误会了,某还没来得及拉住他……”
李诚中哼哼了两声,对李承约不理不睬。李承约充满好奇的问:“自成兄,你们在房中谈了这许久,到底如何了?银月公主是绝代佳人,你可不要暴殄天物啊,哈哈,哈哈。”
李诚中给了他一个白眼:“我忽然觉得张刺史家二郎真的比你要强很多……”
李承约无语,愤愤回房。
李诚中跟着李承约进到他房中,李承约气道:“跟来作甚?”
李诚中一笑:“一天到晚耽于男女私情,亏你还是一方军将。对了,德俭啊,跟我说说,你对赵敬议和之事怎么看?”
李承约气呼呼往口中灌了碗茶水,道:“你有了婉枝,如今又勾搭上草原第一美人,当然是饱汉不知饿汉饥。我对兰儿妹子的心思天意可表,什么叫‘耽于男女私情’?什么军将不军将的,只要能让某娶了兰儿,这军将不做也罢。”
李诚中拼命鼓掌:“看不出德俭是个重情义的好汉子,不爱江山爱美人。就冲你这句话,兰儿必须嫁给你!”
李承约听了这话,立马喜上眉梢。只听李诚中追问:“赶紧说啊,议和的事情你到底什么个意思?”
李承约道:“自成兄,不瞒你说,我倒认为这事可行。”
李诚中道:“契丹人为什么这个时候愿意议和?你想过么?为什么在咱们最虚弱的时候议和?”
李承约摇头道:“不知道,咱们多加防备就是。总之不管什么原因,能够避免南北同时开战,这都是最好的结果。”
李诚中叹了口气不再说什么了,他总觉得其中有什么隐情,可又想不出猜不透。现在连高行珪和李承约都对议和表示赞同,他知道这件事情不是自己一家能够挽回的。就其内心而言,李诚中自己都希望能够有一段缓冲的时间来稳固自家地盘,只是苦了奚人。
一切等到了军议之时再说罢。(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手机网(。)订阅,打赏,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
。,

第四十二章 蓟州(四)
(12点)
山后行营的行辕就设立在蓟州刺史府内,行营军议自然也就在刺史府大堂之上。大堂还是昨夜那个大堂,只不过今天却不是昨夜畅饮欢叙的场面,十多员军将齐聚一堂,门外站着横刀持枪的护军,显得庄严而肃然。
正堂屏风前摆着三张条案,正中端坐行营总管赵敬,两侧分别是行营副总管高行珪和行营都虞候李诚中。堂下是各处关隘的镇将军使,俱都凝视着端坐案后的三位行营大将,认真聆听训示。
李诚中心情十分之好,好得不能再好了。自己面前有条案,堂下军将则只有一个绣墩,自己条案上有茶水,堂下军将们什么都没有,只能将双手置于膝上。这就是差别,李诚中暗自得意。
赵敬不急不慢的给众将训话,老赵家最重读书,赵敬底蕴深厚,书卷气很浓,说起话来弯来绕去,不时旁征博引,说得诸将头晕不已。诸将偏偏还要凑趣,聚精会神的听着,在适当的时候较好喝彩。大多数人都仔细盯着雄武军使赵怀明和静塞军使赵让,这两位都是赵家嫡系子弟,饱读诗书,也就他们能够听得懂,知道什么时候该喝彩、什么时候该叫好。等他们较好喝彩的时候,大伙儿跟着就行。
赵敬回顾了一年来契丹人对边关各处的骚扰和劫掠,对各处关隘军将的战绩进行了口头嘉奖,鼓励众人再接再厉,为大帅南征扫除后顾之忧。接着,他话锋转到河北行营,严厉指出了宣武军的进犯的不良居心,对与宣武军联合北犯的魏博军加以抨击,直斥其“狼子野心”,同时预测了大帅刘仁恭得胜而归的必然结果。
一番铺垫之后,赵敬以沉重的语气分析了当前卢龙军的局势,对南北两个战场同时开战的弊端和不利一一进行了详述和说明,最后得出结论:南北同时开战极为不利,如果不对此加以改变,卢龙军甚至可能出现败亡的危险局面。因此,赵敬提出与契丹人议和,他认为,山后行营与契丹人达成议和是符合当前形势的,是卢龙军能够在当前严酷条件下延续下去的最终走向,是卢龙军积蓄后力以待将来的必然结果。
顿了顿,赵敬讲到他忍辱负重,背着骂名亲自与契丹来使反复争锋的精彩过程,在他的不懈努力下,终于达成了议和的初步协议,在他看来,这些议和条款是适度的,是可行的,在这里,他将议和条款抛出,征询诸将的意见。
与契丹人达成的初步协议中,最重要的款项是三条:一为息兵、二为开市、三为徙奚。
息兵就是指双方不再刀兵相向,契丹人由关墙后退二十里,今后不进关墙之内,卢龙军不得踏出关墙挑衅。
开市就是双方开设互市,互市设于蓟州雄武军,交换各自需要的物资。卢龙军方面主要提供粮食、瓷器、布帛、食盐等,契丹人提供牛羊、皮毛、山货等物。赵敬强调,他为此专门与契丹来使做过激烈辩驳和交锋,以大义微言最终驳斥得契丹来使哑口无言,没有让对方铁器输出这一项得逞。诸将同声喝彩,赵敬颌首谦逊。
徙奚就是让奚人退出饶乐水,从大牙口彻底退至大王镇,大王镇属于赵家控制的势力范围,赵敬拟在大王镇的洵河流域划出五十里草场,供西契丹人和奚人生存。赵敬指出,之所以加入这一条款,是为了避免两族之间再起纠纷,扰乱既定的议和策略。…;
作为山后行营邀请来参加军议的呼里和撒兰纳此时就坐在大堂之内,当赵敬谈到这一条款的时候,李诚中看向了撒兰纳,却见撒兰纳脸上满是失望和落寞,再看一旁的呼里,眼睛直瞪赵敬,眼神中全是怒火。
赵敬微微一笑,专门向呼里和撒兰纳解释道:“尔等两族内迁,也是某的一片好意,王子和公主千万莫要误解。以尔等两族数万丁口,想要在关外独立支撑下去,恐有灭族之祸。赵某特意挑选了一块水草丰美之地供尔等休憩,便算是个补偿吧。五十里草场虽然少了些,但赵某可调集农户教导尔等耕作之术,也可稍补缺憾。若是尔等愿意,赵某还可向节度府请命,封赐逐不鲁大王和扫剌大王以朝廷官爵。”
条款一宣布,李诚中原来大好的心情就变得糟糕之极。
息兵一条等于自己限制了卢龙军主动出击的可能性,将边墙外的大片土地送给了契丹人。虽说原本这些地方就在契丹人的兵锋控制之下,但通过条款来确定之后,便真正在名义上属于了契丹。以赵敬为首的卢龙军各将意识不到这一点,他却十分清楚。
互市一条虽说没有加入铁器的输出,但以李诚中所了解的情况来看,契丹人的铁器冶炼水平已经直追关内,赵敬以为自己控制了对方的命脉,其实在人家看来这根本不算什么。而且契丹人的输出货物中也没有战马一项,这才是卢龙军真正最需要的东西。
徙奚一条更为不堪,直接将西契丹人和奚人卖给了对方。作为卢龙军这几年来最为天然的盟友,西契丹人和奚人在与契丹人的交战中扮演了极为重要的牵制角色,他们的存在,是卢龙军能够稳住边关的重要力量,让他们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