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后宫琳妃传-第17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万明昱轻嗤一声,不欲多言,只转身离去。
迷蒙间,后脑的痛感依旧分明,一阵深、一阵浅地揪着内心,陈正则勉强睁开双目,只觉得日光有几许刺眼,待到稍稍适应、看清眼前的一切,不由大惊失色,一骨碌爬了起来。
“你醒了?”
陈正则惊惶转身,却是木棉正坐在一侧饮茶,不由奇道:“这是哪里?夫人为何也在这里?”
木棉悠然起身,弹一弹衣袖上飘落的几片尘埃:“这里是紫奥城的一处偏僻房舍,我昨日入宫看望太后娘娘,得太后娘娘恩准,留宿一日,谁知晚上难以入眠,便在紫奥城里闲逛,这一逛可不要紧,却在畅音阁外发现了形迹可疑之人。”
陈正则一惊,忽然想起了什么,下意识抬手去摸后脑勺,“嘶”的一声,禁不住呲牙咧嘴,惊异道:“昨晚偷袭我的人是你?”
“若你没有被我打晕过去,只怕你现在就在暴室里押着了。”木棉蹙眉道,“你得罪了什么人?抑或是简云然得罪了什么人?要这样设局害你们?你可知宫中女眷与外臣私通是什么罪过?”
陈正则急急截断道:“那简云然怎么样了?”
木棉横他一眼:“你如今处境危险,倒有功夫先关心别人?昨夜在畅音阁擒拿住两人,一人为通明殿的侍卫,业已引剑自杀,另一位为简云然,不过她身份特殊,不可用刑审问,且此案颇多疑点,只能将她暂且扣押在暴室。”见陈正则越发着急,木棉淡淡道,“我会向太后娘娘进言,简云然之所以出现在畅音阁,是帮我寻找白日里遗失的簪子。”
陈正则惊喜过望,再三叩首:“多谢夫人!只是……”陈正则微露疑惑之色,踟蹰着问道,“夫人为何要帮我?”
木棉幽幽一叹,眉宇间的怅惘如秋水一般,泛起的涟漪弥漫而开,几乎望不到终点:“以后若无事,不必时时入宫,以防有人再次针对你们二人。我救得了你一次,但也做不到回回都能护你周全。”
陈正则心中了然,再度叩首行礼:“夫人的恩德,正则无以为报,她日夫人若有所求,正则必定赴汤蹈火!”
木棉的叹息似绵长不绝的音律杳杳,几乎辨不清是在对陈正则还是对自己:“我做不到的事,希望你可以做到,我的不幸已无可挽回,你却还有机会。”
“夫人?”陈正则惊愕抬首,木棉浅缥色的裙裾已消失在门边。日色如金洒落,门外的几丛粉白色的雏菊那样淡然雅致,于这个金碧辉煌的紫奥城似乎格格不入。陈正则怔怔地看着那雏菊蓬勃的姿态,忽然觉得,自己明明离权力的中心那样接近,但一颗渴求自由与安稳的心,却越来越远了。
“哦?简云然深夜出现在畅音阁,原来是为着木棉你?”朱成璧搁下手中青花缠枝的茶盏,打量木棉几眼,“只是,这样的话,你为何不早一点禀告哀家?更何况,简云然被擒拿,也并未分辨,哀家实在是奇怪得很。”
“太后娘娘恕罪,臣妇昨日拜托简尚宫找寻的是端谨太妃娘娘与纯恪贵太嫔娘娘所赐的那支青玉滚彩银木棉簪子。”木棉跪在地上,眸光微垂,平静道,“这支簪子极为贵重,更是两位娘娘的一番心意,臣妇害怕太后娘娘责怪,故而私下里拜托了简尚宫不能声张。臣妇早上得知,简尚宫在畅音阁被擒,赶紧去了暴室探望,故而回禀太后娘娘晚了些。”
朱漆雕凤纹长窗外,微风拂过苍梧修竹,有沙沙的声响,宛若无数雨点落下,朱成璧被竹息扶着起身,踱步至木棉身前,凝视她沉静的容色,淡淡道:“木棉,你从来都不让哀家失望。”
木棉叩首而答:“木棉不敢欺瞒太后娘娘,但简尚宫确属无辜。”
朱成璧嗤的一笑,缓缓道:“先帝一朝的事情,你也知道不少,卓武若真与简云然毫无关系,那你觉得他为何要自尽?”
“只怕,卓武是想保住一个人。”
“是谁?”
“是谁都不要紧,要紧的是太后娘娘希望是谁。”
朱成璧微微一怔,旋即笑道:“到底是含章宫里出来的,百密而无一疏,合该用来形容你。”
一语未落,却是竹语打了帘子匆匆进来:“太后娘娘,不好了,举人们在京城里打起来了!”
朱成璧闻言大惊:“你说什么?”
原来,本届的参考的举人中,有两位考生,一个是常州的刘一鹏,一个是绍川的鲁子砚,在会试之前,曾无意间透露自己必中贡士,旁的举人将信将疑,以为他们只是仗着才学、颇为自负而已。孰知,放榜出来,两人果真位列前三甲,刘一鹏更是中了会元。有那不服者偷偷翻入二人所住的客栈,却在房中发现考卷,原来,此二人早已从考官那里贿得考题,自然一击而中。
愤怒的举人们立即告到礼部,出题的考官乃为左侍郎叶世进,听得消息意欲乔装溜走,却被举人们抓个正着,一顿殴打,差点丢了性命。
贿考,本就是十恶不赦之大罪,贿考的考生,轻者终身取消参考之资格,重者斩杀;泄题者,轻者流放,重者,亦是斩杀。
朱成璧面色凝重:“摄政王呢?”
竹语道:“摄政王已赶往礼部向众举人致歉,他方才紧急派成豫进宫,让奴婢转告太后娘娘,要严查贿考一案。”
朱成璧点一点头:“是要好好严查的。”
贿考一案,闹得满城风雨,紫奥城中的私通一案,亦草草了结,再无人谈论。
为了平息举人们的怒气,奕渮当众承诺会择日另开考试,此次成绩,一概作废。然而,举人们并不领情,非要等到朝廷将贿考一案查得水落石出才会参考。一时间,偌大朝廷,人人皆惶惶不可终日。
西亭党亦觉得这是一个绝佳的时机,纷纷挺身而出,为举人们造势,借机抨击朝纲,只可惜,他们向朝廷开的炮火,最终落到了自己身上。原因很简单,刘一鹏的老师是齐正言,而齐正言的老师与岳父正是前丞相徐孚敬。更要命的是,某种极隐秘的证据显示,徐孚敬与叶世进暗中有所联系。
乾元二年八月十二,江承宇率先弹劾徐孚敬,称徐孚敬曾数番在会试与殿试之中,利用职务之便,安排落选的考生入榜。
八月十三,苗从哲弹劾徐孚敬长子、次子占有良田万余亩,更曾垄断两淮、两浙、福建等省的盐运数年,牟取暴利,数额之大,占大周一年的国库收入达十分之三。
八月十四,甘循弹劾齐正言,称其在卸任之后仍旧参与朝中人事运转,更收取贿赂、为刘一鹏铺排前路。
乾元二年九月初六,徐孚敬与齐正言被秘密押回京城,自然,这是朱成璧的意思,理由是为照顾徐孚敬的颜面与老臣之心。随着卸职一年有余的徐孚敬再度回到京城,朝廷随之沸腾起来,弹劾谩骂者的奏折如雪花一般飞向了颐宁宫。“倒徐者”与“挺徐者”对峙,互不相让,日日在朝廷上争吵不休。
仪元殿外,端妃褪去了所有的首饰,头发披散开,只着一件无花纹的石竹色素服,在深秋的寒风中摇摇欲坠。从仪元殿出来的朱成璧徐步至她身侧:“端妃,你是为了你叔父么?”
端妃俯首叩拜:“求太后娘娘……”
“玉兰花开得这样好,只可惜皇帝早已忘了。”朱成璧淡淡道,“你希望皇帝顾念旧情,能帮你保住齐正言的性命,但眼下,事情的发展连哀家都措手不及,你再这样跪下去,只会连累到自己。”
端妃茫然地看着朱成璧清冷的容颜,几乎要沁出泪来:“太后娘娘,求求您,嫔妾宁愿一死,替叔父赎罪……”
“你这样的话,被有心之人听了去,你们齐氏一族,一个也活不成,回披香殿去,齐正言是死是活,只能看天命了。”
第七十四章山雨欲来风满楼(1)
第七十四章
山雨欲来风满楼(1)
烨烨朝堂,一众官员正吵得脸红脖子粗,御座之后,朱成璧霍然掀开珠帘,款步而出,沉声道:“江承宇!你屡次进言要斩杀徐孚敬以正朝纲!然而先帝一朝,徐孚敬在平定蜀中、陇右的叛乱中,运筹有度,更在太宗皇帝末年平息九子夺嫡的混乱,于社稷有功!即便有收受贿赂、垄断盐运的罪过,功过相抵,总不至于一死吧?”
江承宇执着象笏道:“太后娘娘明鉴,徐孚敬在太宗一朝、先帝一朝有所成就,不过是太宗皇帝与先帝英明,更何况,会试、殿试是朝廷择选能人的考试,考试有失公允,岂非让天下寒士寒心?”
苗从哲亦道:“太后娘娘,盐运乃是国之工商根本,两广总督郑海文在弹劾的奏章中称‘山深路远不通盐,蕉叶烧灰把菜腌’,徐孚敬暗中指使其长子、次子私贩盐价,大发横财,弄得民不聊生,长此以往,国将不国!眼下唯有斩杀徐孚敬及其二子,才能平息民怒!太后娘娘爱护老臣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