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重生如意-第18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是喜兆,预示着我大齐军必能大破敌寇,全胜而回。”皇帝用力地挥舞着拳头。
世子妃有喜,皇上将这拿来与出征胜负相系,虽有些过头,但没人会指出来。
大齐需要这场胜利发泄怒火,皇帝也需要这场胜利平息伤痛。
太后将大长公主递上来的折子放到皇帝的手中:“皇上安心荡寇,哀家会好好看顾着后宫,不让你在前头有丝毫挂心。”
皇帝打开折子翻了翻,点了点头道:“母后,姑姑说的是,现在这样的时候,就让沈氏在宣王府里安胎。成器在前头冒着风险,我不能让他后宅里头出事。”
“风险?”太后并不知道李晟离京的目的,听了皇帝不小心露出的口风已是吓了一跳。
她只有皇帝和宣王这两个儿子,李晟自幼失怙,因被卢国公太夫人带去茂平,长大之后才回来,所以太后与这个孙子的感情并不如与太子和二皇子那样深厚。但那也是她小儿子唯一的嫡子,她嫡亲的孙子,她对李晟的关爱并不比别的孙子要少。
“皇上你让他去做了什么?”皇家的子弟,有哪个不是养尊处优的?李晟从前就是好读书,性情安宁,不爱往人群里扎堆儿,这样与世无争却又并不颓靡胡闹的性情格外得她喜欢。可是李晟这才刚被皇上放到政事堂做事就险些丢了性命。太后心里有些添堵又特别心疼。
“啊,不是不是。”皇上这时才意识到自己失言,连忙说,“他只是去了北方稽查粮账。不过近日北方不太安稳,常有盗匪出没,所以朕是有些担心。”
“这样的事派哪个人不能去做,非要让成器过去?”太后蹙起了眉尖,“他并不是皇子,宗室子弟只要别太不像样子就成,若是你想让他历练,在京里帮着处置些事务也就是了。北方现在还是天寒地冻着,家里媳妇儿又有了身孕,皇上还是早些让他回来的好。”
皇帝点了点头道:“母后您说的是,朕会让人叫他早些回来。”
太后想想还是不放心,打算在身边挑个老成稳重的嬷嬷去宣王府里照看。
挑来挑去,最后还是挑了与沈氏相熟的季嬷嬷和孙嬷嬷两个。
还想着再加几个人手,季嬷嬷劝太后说:“世子妃有咱们两个过去看着就足够了,宣王府里什么样的丫鬟婆子没有,还要打从宫里头带?到底人手不熟,咱们也不能保证这儿出去的人绝对不会出什么差错。”
季嬷嬷的意思太后明白。
万寿宫里服侍的人虽然多,也都是跟了她多年的老人,但这里头到底有没有被人收卖,不是完全跟她一条心的人?
有!当然有!
否则她自己宫里出了什么事儿,她今日的心情是好是坏,什么时候来请安求告不会让她心里不痛快,那些个后宫的妃嫔如何能知道得清楚?
就连她做皇妃之时,在当时太后的宫里,也有几个收买来的眼线。
大家都这么做,她心知肚明,只要别太过份,她也就睁只眼闭只眼这么算了。
无非是打探消息,并不会有人敢做什么小动作。
但季嬷嬷的话提醒了她,这种时候,还是小心为上。
她不想皇帝在前方打仗,后宫给她生出事端来。
皇帝既然将沈氏肚子里的孩子视为吉兆,那她就要务必看紧了,绝不能让吉兆变了凶兆。
于是燕然居一大早,便迎来了两拨人马。
太后宫里来的季嬷嬷和孙嬷嬷,和大长公主府里过来的李嬷嬷加三个年轻媳妇。
李嬷嬷早年间便是在宫里伺候大长公主的,与季嬷嬷和孙嬷嬷可算是老相识。
跟着大长公主出嫁之后,因大长公主进宫次数越来越少,这些年几人见面的机会也少得可怜。
这次能在宣王府里遇上,三人都是又惊又喜。
互相问了好,三个人有说有笑携手进了燕然居。
原本还担心两下里都来人会不会处着有矛盾,这下子一看,蕙如先放了一大半的心。
早早儿清出来的一个院子是给李嬷嬷和她带来的人备下的,谁也没料到太后会突然又指了季嬷嬷和孙嬷嬷来。蕙如忙又叫人捡离正院儿最近的地方又收拾出一个朝南亮堂的院子给她们住。
李嬷嬷笑着说:“那院儿要是地方够大,让奴婢也一起挤过去吧。这好些时候没见,想着老姐妹们住在一块儿还可以时常亲近呢。”
孙季二人也连连点头。
蕙如笑着说:“您三位要是想住在一块儿那敢情好,不过请各位嬷嬷别再自称奴婢,您三位都是有品级的女官,又都是服侍太后和大长公主的老人,论年纪跟我祖母也差不多,以后咱们就当一家人处着,就你啊我啊地叫着,听起来亲切,心里也轻快。”
“那可不成。”孙嬷嬷一向古板,视规矩为天,听她这么说连连摇手说,“主仆有别,再大的品级在世子妃跟前都是个奴婢,可不敢混淆了。”
李嬷嬷笑着说:“就你讲规矩,既然都说了主仆有别,世子妃说的话你还敢不听?咱们在主子跟前儿伺候那么多年,也算是有头有脸的。世子妃尊敬咱们,那是看着主子们的面儿上,咱们也得遂了她孝敬祖母们的心思不是?”
蕙如抿着嘴笑:“还是李妈妈说得透彻。”
范妈妈领着三位嬷嬷看了收拾出来的院子。
简洁大方,纤尘不染。房屋不怎么宽大,但有一个日照特别好的院子,种了些花草,很是舒坦。
“世子妃真是费心了。”三位嬷嬷看了极为满意,各自挑了间屋子安置。
到了晌午,蕙如让人架了铜火炉子打围炉,大家围在暖炕上吃了顿热乎的火锅子。
不是旁人家里精刀细炖的山珍海味,却也是有鱼有肉有绿菜,红红火火,热热闹闹的。
只不过火锅子味道大了些,蕙如只挑了几筷子鱼圆子和茼蒿叶子,便早早回屋里歇着去了,留下范妈妈和紫微四个大丫鬟陪着三位嬷嬷并几个媳妇用饭。
大家伙儿吃得身上心里都暖意融融,一宿睡得安稳不提。
第二日,燕然居得了宫里的明旨,正式将院门子封了不见客。
有些消息灵通的夫人小姐想着要来给世子妃道喜,结果都被拦在府门外头。
没人会说世子妃不通人情世故,到底人家是得了太后的旨意在家里静养着的,这样闹腾了三四天,京里也就慢慢平静下来。
蕙如也不出门,害喜害得厉害,越到后来越是没气力,最后喝口水也要吐,倒在床上直接就爬不起来了。
三位嬷嬷定了细细的规矩,从衣着饮食到房间陈设无一不查验仔细。虽说小厨房里一天五六顿换着花样做可口的饭菜,可是世子妃就是半点吃不进去。眼见着蕙如一天天瘦下去,连睁眼睛的力气也没有,三位嬷嬷急得火上房了一样,便商议着要请宫里的太医来看看。
“总这样不吃不喝的哪受得住!”季嬷嬷说,“寻常妇人有孕吐也不至于吐成这样。世子妃本来就瘦弱,再这样吐下去,别出个好歹,对肚里的孩子也不好。”
“太医院里治妇人病最厉害的是庞先生。”孙嬷嬷说,“可是,庞先生一直是给皇后请平安脉的……”
她们都知道皇后与世子妃近日的纠葛,太子妃到底是为着世子妃被废的,要说皇后心中对世子妃没有怨恨谁也不会相信。这时候要请了与皇后走得相近的太医来是不是妥当?
“不如还是请上回子给世子妃诊出喜脉的白老先生吧。”李嬷嬷自告奋勇,“我回去跟大长公主说说,白老先生医术高超。”
“为什么不叫小孙大夫来呢?”在一旁静静听着的竹香突然插了嘴,“以前小孙大夫常来,世子也常说小孙大夫医术人品都好呢!”
小孙大夫是谁?三位嬷嬷面面相觑,没一个人听过。
“就是治好了世子病症的那位小孙大夫。”竹香一脸的崇拜,“那么多大夫都治不好世子的病,他过来扎了几天针,又教世子一套什么把戏,世子就好了呢!”
小丫头这么一说,她们倒想起来了,太医院好像是有这么一个人,还是院正大人的亲孙子。
年纪轻轻,喜欢捣鼓些歪门斜道的,宫里的妃嫔没人敢叫他诊病。
“术有专攻的,那小孙大夫能治得了世子,不一定能看得了妇人。”季嬷嬷摇头。
“不过请来看看也好。”孙嬷嬷想了想,“听说那位小孙大夫喜欢研究各种毒物,让他来给燕然居看上一圈,这里头有没有什么犯冲的花木衣食,咱们也好安心。”
商定了之后,李嬷嬷便回大长公主府求请白老先生,季嬷嬷则是让人拿了宣王世子妃的贴子,上太医院去请小孙大夫。
到底是大长公主府的马车速度快,等小孙大夫自己拎着大药箱晃晃荡荡地踏进燕然居时,白老先生已经坐在外间开药方了。
见他进来,白老头儿哈哈大笑:“臭小子,居然这么大了,也不说来给太爷爷见礼。”
见是这位老人家,小孙大夫摸摸鼻子,嘻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