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花开满园-第17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邵大掌柜听到这话,脸上顿时笑出了好几道褶子,赶紧把那对镯子拿过来递给王冬梅:“这一对手镯每一个都有四两,两个镯子凑一起有四四如意的意思在里头,拿它来给杨丫头当嫁妆那是再吉利不过了。”
王冬梅撇撇嘴,对于邵大掌柜的话不置可否。
倒是杨二丫给吓了一跳,光是这两样加起来就要是把两银子了,这也太贵了。于是赶紧偷偷拉扯了一下小丫头的衣袖,然后低声说道:“这东西太贵了,咱还是走吧。”这么贵重的东西估计她戴着心里都不踏实,成亲那天人那么多,还要你推我搡的闹洞房,天知道会不会被哪个缺德鬼给路撸了去?
王冬梅却不以为意:“你总共也就嫁这么一次,我给你置办点好的怎么了?再说了,这东西以后你要是嫌弃样式旧了,还可以让人重新融了打制成别的东西,这重量小了怎么行?而且啊,这个以后就是你的私房钱了,谁都动不了,懂不。”
王冬梅说着,又选了几样首饰,金银都有,然后就不顾杨二丫的阻止直接让邵大掌柜给包了起来,她怕杨二丫心里有负担,索性说道:“其实你也不用心里有负担,三姐(王冬雪)出嫁的时候我就给她置办了东西,你出嫁我肯定也要准备一份的,总不能厚此薄彼。至于你出嫁之后,自然有姐夫帮你置办这些,就不归我管了。”
其实她还有一句话没有说出来,就是像吴家那样小有资产的人家,杨二丫的嫁妆要是少了或者不值钱会让人家看不起,以后肯定要受委屈。再说了,这自己手里有钱了,说话做事都硬气,都不用看人家的脸色,自己想买什么就直接买了,不用为了那么点零花钱去看夫家人的脸色。
吴大城原本还想凑到跟前跟杨二丫打招呼的,然后借此来个美好的邂逅什么的,多美好啊。结果看到未来小姨子替自己媳妇儿置办嫁妆,这一出手就是百把两银子的甩出来,不由得咋舌不已。心想,这小丫头还真是大方啊。然后又听到小丫头说杨二丫婚后的首饰由他来操心,顿时就热血沸腾了,刚要冲过去跟未婚妻打包票,结果一掏自己的荷包,里面才三两银子。最后搜遍了全身,值钱的东西加一块儿也就十来两银子…于是,吴大城彻底郁卒了。
再看看小丫头出手那么大方,自己只有这么点钱,刚才沸腾的热血顿时“嗤”的一声全部被无情的现实给浇熄了。他也不好再走过去丢人现眼了,只得在趁着人不注意没发现他的时候满心郁卒的先闪了。
回家拿了钱再回来!
其实王冬梅早就注意到吴大城这个未来表姐夫了,那眼角的余光一直关注着他呢,结果看到他偷偷搜遍了全身才只搜出价值十来两银子的钱物来,那跟吃了苍蝇似的满脸的膈应与郁卒的表情就让她忍不住直想笑。
她心里暗自点点头,看来这个未来表姐夫也蛮可爱的嘛,虽然看着感觉二了点,但是却也是真性情,杨二丫以后跟着他过日子也挺不错的。
这样想着,王冬梅又瞅了杨二丫一眼,一时没忍住“噗嗤”一声笑出了声,直笑的杨二丫云里雾里不得要领:“你笑啥呢?”
“没啥,哈哈。”王冬梅摆摆手,等出了首饰铺子终于忍不住大笑起来,结果引来那些赶集的路人指点指点,才终于忍住了笑。

163 王冬雪的来信

杨二丫的婚期定在了腊月初八,日子是吴家特意找了镇上比较有声望的老人看的,对方翻了黄历,左右合计之后说这个日子最好,占着一个八和一个六,是再适合嫁娶的好日子不过了。
这边的规矩,新娘子占六,新郎占一个八字,如果成亲那日这两个数正好都占着的话就代表这是一桩天作之合的婚姻,小两口将来日子不但会越过越红火,还会旺家旺运。
王冬梅其实很不能理解这种说法,这两个人过日子完全是要靠双方的努力经营才行,哪可能选了个这样的日子结婚就能一辈子恩恩爱爱的白头偕老的?不过她也知道这是当地的习俗,所以也不好说什么。甚至她有时候还会在心里忍不住调侃的想:是不是现代那么多夫妻离婚都是因为没有挑个黄道吉日结婚的结果?
当然了,这个想法也就是她一时无聊想出来的,要是搁现代一准会被别人笑话死,估计大家都会在心里:这哪个犄角旮旯里冒出来的傻缺,太二了有木有,说2B都是在侮辱人家的铅笔…
王冬梅一边在心里调侃着,一边又忍不住一个人在那儿笑的二不愣登的,果然是怎么看怎么二。其实这也是小丫头实在无聊了,尤其是她给王冬雪写信告诉她杨二丫的婚期的时候,不止一次的感慨:真的好多年了啊,自从小学三年级语文课上学过写信并且当作文一样的交过一篇信稿给语文老师交作业的。但那也只是一篇类似于语文课老师交代的作文作业而已,不是夸张的说,这绝对是她长这么大以来第一次写信寄给别人。
尤其是到后头科技越来越发达。有了手机,有了QQ这些通讯软件,谁还一本正经的写信啊,有什么事儿直接一个电话或者短信过去事情就全解决了。要实在想念对方的话直接视频聊天,可比写信直接多了。这也导致现在大家都没有那么多的心思去静下心来给好友家人写信,以前王冬梅还羡慕自己的父母他们的。觉得他们的生活才是最富有情调的。
想想吧,给对方写信,多含蓄啊,多值得怀念啊。但是她这个想法以前愣是没人能理解,跟室友说的时候,人家直接就很不淑女的赏了她一个大白眼,附带一句“我看你就是闲的蛋疼。有时间没出花。”精简成一句话就是“纯属无聊”。以前为这个她还“明媚的忧伤”来着,结果真到了通讯极度落后的古代,她终于体会到了这种通讯方式有多么的让人牙疼了。
明明一个电话就能解决的事情,偏偏只能写在纸上寄出去,而且十天半个月的能收到都算是速度快的。这样耗时,只说一些家长里短还好,要真有什么急事,等对方收到自己的来信估计黄花菜都凉了。
王冬梅这样的想法尤其是在收到王冬雪的来信时最深。
王冬雪在心里先是说了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都是些生活琐事,无非就是他们平安到县里了,又在洪少荣那武举人的朋友帮忙下很快就租了个小院子,王冬晚和万开过的如何,再来就是县里的风土人情之类的。不过她在后头却说了一件重要的事情。那就是洪少荣运气好既然拜了当朝的工部尚书为老师,官职品阶为从一品。
王冬梅看到这里的时候眼皮都神经质的跳了跳,好家伙,她这个堂姐夫还真是不鸣则已一鸣惊人啊,才到县里没几天居然就勾搭,不对。是拜了个尚书当老师,这运气好的简直能闪瞎了人的眼。要不是洪少荣的确是土生土长的原住民,她甚至都怀疑这位是不是也是穿过来的,要不然他身上咋能有这种传说中小说主角才有的好运气?
王冬梅压下心里的那一丝感慨,继续往下看。
原来洪少荣会被那位工部尚书看上眼,收了当弟子还是因为那位尚书的老娘对洪少荣看顺眼了,拉着他的手不放一个劲儿的说要认他当孙子。还说家里没一个孩子长得顺眼的,就是最小的孙子都胡子拉碴的,老太太看着就嫌弃。合着弄了半天这老太太还是位外貌协会的。
说来也是洪少荣的运气好,那天去县学里报到过后就请王冬晨的师傅(那位武举人)吃饭,本来是打算请他去大酒楼吃饭的,不过王冬晨的那位师傅却说大酒楼的饭菜贵不说味道还不地道,既然要吃就应该找本地的特色小吃。又说这里他熟,然后就带着洪少荣他们拐进了一家老字号的小面馆里面。根据王冬晨的师傅介绍这家店有上百年的历史了,别看店面不起眼,但是这里面的老汤绝对地道。那汤头打从开店以来就用文火在那儿熬着了,一直到现在就没断过,可见那汤的味道有多地道。
可以说,到了吴州县不来这家陈记小面馆里吃上一碗面那简直就是白来了,也可以从中看出这家小面馆隐约已经成了县里的特色小吃。而正好那个工部尚书带着老娘回来省亲,路过吴州县听到当地官员介绍就来了这家陈记面馆吃面,然后就遇到了洪少荣,那老太太当时一看到洪少荣就打心眼儿里喜欢,再加上年纪大了就喜欢本着自己的心意来行事,所以当时就拉着洪少荣的手一个劲儿的嚷着要认他当干孙子。
老太太还拉着洪少荣的手对自己的儿子说:“你们长得都丑,还是我干孙子长得好看,看着就让人心情愉快。”不怪老太太会这么说,主要是老太太都八十的人了,这位做尚书的儿子都六十多岁的年纪,最小的孙子年纪都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