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穿越之大唐太子妃-第14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太子殿下很是识时务地亲自带着儿子去了外间,尽管心中像是有无数只猫咪在挠,却也知道自己乖乖地在外边等着,才是最好选择。
郑国公会对父皇说什么,他不知道。但是之后朝堂的变动,还是叫他揣测出那日的对话。
贞观十七年,太子太师,知门下省事……………魏征卒,享年六十四。
这事对李二陛下绝对是个大打击。“夫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朕常保此三镜,以防己过。今魏征殂逝,遂亡一镜矣。”
李二陛下在魏征逝世后小病了一场,朝堂上也是阴郁了许多。这接连有老臣去世,实在让人提不起心情。
不久,李二陛下命人画长孙无忌、李靖等勋臣二十四人于凌烟阁,史称凌烟阁二十四功臣。
没多久,太子妃为太子殿下再添一子的好消息,可算是让这阴云弥漫的朝前朝后都有了些喜色。
这小子落地呱呱有力,李家三代都喜不自禁。
李二陛下:孙子很给力啊!
太子殿下:果然像我,哭都不落人后!
皇孙李澈:总算有弟弟可以欺负了!
嘿,这就是传说中的新城代谢啊。
太子殿下次子,生于贞观十七年十一月二十八日,赐名象。用李二陛下的话说,这小子来的是时候,我大唐后继有人,怕你高句丽个P!
这番话,缘起这般。
新罗遣派使者入朝,述说百济攻占其四十余城,并与高句丽图谋断绝其唐朝的通路。一句话,狮子头上捋毛了!
在一系列沟通未果后,大唐果断对高句丽用兵。
贞观十八年十一月,刑部尚书张亮为平壤道行军大总管,太子詹事、左卫率李绩为辽东道行军大总管,率水陆大军分道进击高丽。

“承乾,朕打算御驾亲征,这长安,便是交给你了。”李二陛下双手按住儿子的肩膀,眼睛直视已近而立之年的太子。这不仅是一位父亲对儿子的嘱托,也是一代帝皇,所能做出的最大的信任。
“儿臣定不负父皇所托!”
十九年二月,李二陛下率六军从洛阳出发,御驾亲征,太子承乾监国,尚书左仆射:房玄龄、尚书右仆射高士廉、中书令岑文本、马周,侍中刘洎等辅国。

“歇息下吧,我让人备了参汤,你喝点吧。”太子妃走进明德殿,接过烟云手中的食盒,款款行到桌前,盛了一碗碗,递至他面前,温声道:“歇歇吧,这些日子,你日夜不停,纵是有房丞相他们几位帮着,你也是够累的了。”
太子殿下放下文书,接过妻子手中参汤,淡淡露了个笑脸,太上皇丧期他已经主持过国务了,这回倒不像上次那般生手,只是父皇没在京中,他心中稍有不安罢了。
“澈儿他们呢?”累了一天,确实需要松下筋骨。起身走走也好:“陪我去园子里走走吧。”
“恩,澈儿从崇文馆下了学,就去武场了,早上去立政殿问安后,芸儿就让母后留下了,象儿,奶娘带着呢,就知道呼呼睡。”一边走着,太子妃一边说着几个孩子的事,虽都是小事,太子殿下听着,心中却觉温暖。
“你三叔和二哥都跟着父皇去了,澈儿可一直吵着要跟舅舅一道去战场,我怎么觉着你二哥不知不觉就把咱们儿子给拐走了?”太子殿下心情舒畅不少,不知不觉,已经牵起妻子的手,侧过身子看着她,竟是说起了笑。
太子妃随着他的步子,放眼这满园的春色,感受到握着她手的大掌下粗糙的老茧,红晕爬上脸颊,口中却不服输:“说什么呢!澈儿不好好在宫里带着嘛!”
太子殿下看了看她泛红的圆润耳垂,眼中笑意更甚:“你不知道我花了多少功夫才叫他忘记这事?这前阵子,澈儿可是每天都背着他的小弓箭嚷着要和皇祖父一道杀敌扬我大唐国威了~~”
“那……那也没说错啊,他如今习射箭骑马,习兵书阵法,可不是为了日后扬我大唐国威?”
“是是是,娘子说是就是~”夕阳下,太子殿下不过浅笑,那双眼里的温柔,却叫人不敢直视。
“浑说什么!澈儿和芸儿也该回来了,象儿醒了也该找我了~我,我先回玉华殿了。你……晚间注意些,别熬得太晚,我让陈富给你准备了宵夜,你要记得吃。还有,若是累了,就别硬撑……”太子妃话还没说完,却似听到周围轻笑声,想着自己的举止,面上再是藏不住绯红。
“好了,关照这么些,我也记不住,陈富这记性,也是一日比一日差。不如……”太子殿下话风一转:“陈富,将公文都拿到玉华殿书房去,今日孤歇在那。”顿了顿,对上太子妃:“如此,便劳烦娘子亲自陪同了~~”
这红袖添香,美人相伴,苦中之乐啊~~
……
“儿臣参见父王。”李澈如今已经不是那个会和妹妹争宠吃醋的奶黄包了,进退有理,谦逊聪颖,那是满朝文武对皇孙的评断。
“恩,今日都学了点什么?”太子殿下对长子的教育很是看重,无论是文史之道、治国之策,还是骑射武功、用兵之谋,皆是用心栽培。而李二陛下对这嫡长孙也是倾尽所能,满朝最德高望重的老功臣,都是这娃娃的师傅。
“今日孔祭酒教了《礼记。礼运篇》,卫国公今日未教骑射,教了兵法。”
太子殿下看着虽然年少却已经偏偏如玉的儿子,心中满意,只嘴上还是要叮嘱几句:“切不可骄傲。用心揣摩其中深意,方有所获。”
李澈自是拱手应下,待到太子殿下叫他退下之前,李澈却像是想起什么似的,睁着一双明亮大眼,朗声请求道:“父王,澈儿若是跟着卫国公将骑射和兵法都学好了,是不是就能跟着皇祖父亲征了?”
这小子!刚还夸他呢!“咳咳,这得等你皇祖父回来再说~”
“是……儿臣告退……”皇祖父,您快点回来~~澈儿等着您带我上战场呢~~澈儿一定好好跟着卫国公学,就跟您出发前说的一样,澈儿一定不会让您失望~
至贞观十九年九月,唐军攻占辽东等十城,获七万余户,斩杀高丽兵4万余人,唐军阵亡数千人,战马损失十之七八,时近深秋,草枯水冻,士马难以久留,李二陛下班师回朝。
没能一次将高句丽征服,李二陛下甚为遗憾,但是有这群不怕闯祸就怕没祸闯的老爷子在,什么招数都能想的来的。
自李二陛下回朝不久,守边战士便接到命令:对高句丽派偏师进袭骚扰,怎么让人烦怎么来,最好闹得他们连吃饭生孩子的时间都没有。
这,无赖是无赖了点,但是效果还是不错的。
贞观二十年,高句丽王遣其子高任武入唐谢罪。一同来的,还有献给大唐的,高句丽公主。
朝堂上的事太子妃从来不主动过问,这回她却不得不过问。
二哥托信来说,这位高句丽公主,名义上说是献给大唐,实际上目的却是往东宫来的。也就是说,这位‘尊贵’的公主,要‘纡尊降贵’,与她共侍一夫了!
许是过惯了一家人的平淡日子,太子妃眼里的东宫,是他,她和三个孩子的家,就是比她先进东宫的白氏和王氏,这么些年,也明白安于一偶,安生度日了,这个时候却来了个高句丽公主?还是关系到国家外交?
二哥这回随军护送高句丽王子和公主入长安,途中快马加鞭让人送了消息,可是就算提前知道了消息,她能怎么办?
“太子妃……您……”烟云欲说还休,看着面前眼眶红红的人儿,实在不知道该怎么安慰。
“太子妃,这么些年,太子殿下对您,谁都看在眼里。若真如二公子所言,您也看开些,太子殿下不会薄待您的……再说,您还有澈儿和象儿呢……”
“烟云,我知道的,去叫人准备晚膳吧,太子殿下喜(霸…提供下载)欢那个清羹汤,你记得叫人准备了。”再抬头,太子妃已经是笑意妍妍,只那双眼睛还能看出些端倪。
“是,烟云记得了。”
…………………………………………………………………………………………………………
高句丽王子入唐请罪,一向以大度容人形象示人的李二陛下自是要设宴款待。而这日,太子妃也是见到了传说中甚是貌美的高句丽公主。
十三四岁的年纪,一双大眼睛甚是灵巧,要说多么倾城倾国倒也不见得,却胜在个青春靓丽上,这花朵儿般的年纪,再平凡的丫头,也是水嫩诱人的。
“母妃母妃,您瞧什么呢?”芸儿喊了两声也没见母妃睬她,有些急了,忙扯了扯母妃的袖子。
“怎么了,芸儿?”太子妃低头微笑问道。
“芸儿想和哥哥去玩,可不可以啊?”
看着女儿渴望的眼神,再瞧瞧端坐于父王身旁、看似认真欣赏歌舞实际已经有些不耐的儿子,太子妃柔柔一笑,轻声道:“去吧,不过别吵到别人。”
芸儿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