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穿越之大唐太子妃-第1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我是勤劳的注解分割线
【注1】传说,以前拐卖小孩儿的人会一种绝活儿,用手一拍小孩儿的脑门儿(也有说是用一种迷药粉一吹的),小孩儿就神魂颠倒了,眼睛就〃花〃了,左面右面和后面全是狮子老虎和山涧,只有前面这个人那有路,因此就只会跟着这个人走,于是就被拐走了。
【注2】国清寺创建于隋开皇十八年,晋王杨广命司马王弘按智顗遗意建造,按传老僧定光曾对智顗说〃寺若成,国即清〃,隋大业元年,隋炀帝亲赐寺额,遂名国清寺。天台山国清寺总面积7。3万平方米,建筑面积2万余平方米,600多间屋宇的大型建筑群
【注3】天台宗,汉传佛教十三宗之一,发源地为浙江省台州市天台县国清寺。因其创始人智顗常驻浙江天台山说法,故称天台宗,天台山国清寺是天台宗的祖庭。天台宗是中国佛教最早创立的一个宗派,并于9世纪初被日本僧人最澄传到日本。
【图】方丈和道长(捉虫)
晃晃悠悠到天台山的时候,太阳已经升得老高了。现在是四月的天,已经有些闷热。(农历四月,比现代公历四月要晚些。)苏子佩坐在马车里万分难受,怪不得古人都活不长了,就这交通工具都能把人颠死啊!好想念她的小电驴啊!好想念动车啊!额,貌似有点危险……
与苏子佩所熟知的一些古刹相比,如杭州灵隐寺、嵩山少林寺,国清寺明显地显得有些另类。其余古刹貌似都是坐落于三面环山的谷地,而国清寺却坐落于四面环山的〃五峰层叠郁苕绕,双涧回环锁佛寮〃世外桃源式的地理环境之中。
出了城关三五里,已经能见到〃雁塔高排出青嶂〃,高耸的隋塔已然是忽隐忽现。但是,却要一直到国清寺〃南大门〃木鱼山下,才能窥塔身全貌,而主角国清寺仍是〃养在深闺人未识〃。
下了马车,随着师傅拾级而上。如果是秋天,苏子佩定然会生出〃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的感慨。虽然天台山上不全是枫树,但是漫山遍野的树还是会让她有种心胸开阔、怡然自得的感觉。
转过寒拾亭,只见〃隋代古刹〃一照壁,古刹山门却不知开于何处。
刘怡昇一边在前边走着,一边介绍着国清寺的历史。原来国清寺是佛教宗派天台宗的发源地,始建于隋开皇十八年(598年),初名天台寺,后取〃寺若成,国即清〃之意,改名为国清寺。这寺庙的建成,和一个人还脱不了关系。而这个人,苏子佩还是知道的。杨广啊!隋炀帝!京杭大运河知道不?就是他开的。原来他不只是喜(霸…提供下载)欢挖河,还喜(霸…提供下载)欢建寺庙。苏子佩摸摸下巴,也许生在现代,杨广说不定是个很杰出的城市规划者呢!
等过丰干桥,向东数步,方见古刹山门。原来国清寺山门一反常规,朝东开而不朝南开。这点倒是让苏子佩大吃了一惊。她还以为中国人传统意识里,都是注重坐北朝南的呢。不过这种处理方法倒是显得独具匠心。因为这样一变化;便给古寺增添了无限生趣。连苏子佩这样因为爬阶梯已然累得气喘吁吁的人都不觉心神一奋。
进山门转直弯,甬道两旁浓荫蔽日,修竹夹道,平添了深幽神秘的气氛。
应该是阿耶已经和嗔广大师交代过了,所以一进寺庙,就有小和尚前来领路。转过好几个大殿,小和尚带着他们到了后堂。
国清寺确实担得起这个名。面积广不说,环境还特别好。寺内参天古树林立,修竹夹道,清幽又不失禅意。
小和尚领着他们进了一间后院,繁茂的古树撑起天然的大伞,让爬山爬得一身汗的苏子佩顿时感受到扑面的清凉。
〃好凉快啊……〃苏子佩惊喜道。这寺里果然内有乾坤,怪不得她阿耶每年夏天都喜(霸…提供下载)欢来这里避暑,果真是清凉又舒爽。怪不得大和尚都活得久,这么好的自然环境,吸日月之精华,能不活得久么!
〃我可热死了!〃刘怡昇道,一点不讲形象地拉起袖子扇风。
苏子佩鄙夷地瞧了他一眼,这师傅,什么时候能有点师傅样啊!人家的师傅都是德高望重一板一眼
的,怎么她的师傅就是如此脱线呢?
〃心静自然凉。〃苏子佩忍不住拿话噎他。
不想,身后却突然传来一阵笑声。〃小施主此语颇富禅意啊。〃
苏子佩转身。
噶?这不是和尚庙么?怎么会有牛鼻子老道?只只见一位白须老僧和一位花白头发的道士立于院子门口,皆笑意盈盈地看着她。
苏子佩面上一红,她只是随口说了一句罢了,哪里算得上禅意,这在现代,三岁小孩都会说吧。
刘怡昇却好似不知她的尴尬,颇为自得地跟老僧和道士介绍道:〃嗔广大师,孙道长,这位就是我新收的徒弟了,不错吧?〃说着还洋洋得意地揉了揉苏子佩的头顶。
苏子佩怒,不能欺负我人矮啊!
老僧淡定地笑了,苏子佩顿时有种不详的预感。
果然。
〃不知小施主刚才所言,是何道理呢?〃
苏子佩:……
啥道理?我哪知道啊!俺就是小时候夏天一热就开始闹,俺娘毫不留情就一巴掌拍俺屁股上,怒道:心静自然凉!这个答案不知道大和尚您满意否?
当然,苏子佩不可能把这个如此真实如此血泪的事实告诉大和尚……(苏子佩:老妈,你要是早知道你闺女会穿,你当年还那么虐待我不!)
〃师父说笑了,子佩只是随口说说罢了。〃确实不懂,我又不是峨眉派的小尼姑。
〃小施主不必谦虚,能让芝山收做弟子的,可不会是普通人啊。〃老和尚笑得慈眉善目。
哦,这里提一下,芝山是她师傅的字。在古代,不熟悉的人,你要是喊他名,那就跟骂他全家差不多性质恶劣。名是给亲近的人和自己自谦的时候用的。一般人相交,都是喊字的。
那道士也摸摸自己的山羊胡,微微点头。
刘怡昇笑道:〃我这小徒弟可好玩了,可不就记得带来给嗔广大师和孙道长瞧瞧么……〃
那被叫做孙道长的道士头发和胡子已经花白,精神头却瞧着甚好。苏子佩不禁心道,难不成出家人都是长寿的?瞧这大和尚和这道长,都是身板硬朗、精神矍铄啊。
道长开口:〃芝山,这次怎么就你一人来了?元宰没和你一起来么?〃
刘怡昇笑笑:〃元宰一州之长,怎么可能和我这个闲云野鹤般的人一样自在?我说啊,还是大师和道长最逍遥,天台山如此美景,错过岂不可惜!〃
嗔广双手合十阿弥陀佛道:〃孙道长一心研究医理,天台山上倒是真有不少药材。孙道长心怀众生,老衲自愧不如。〃
道长呵呵笑道:〃嗔广大师您不必过于自谦,大师医术了得,贫道这才不远千里前来讨教。且大师每月都布医施斋,这等慈悲之心,又岂是贫道可以相比的。〃
刘怡昇看不得两人你夸我我夸你的,不由道:〃大师,道长,你们也不用自谦了。大师普度众生,道长您的医方更是惠及万民,只有怡昇最不济,只有带带小徒弟混混日子哎、〃
苏子佩翻翻白眼,那是带么?您怎么不说是拿我寻开心顺便笑一笑十年少啊?
〃大师,今日怡昇带小徒是来讨杯茶喝的。〃刘怡昇拱手道。
嗔广大师呵呵乐了几声,忙把大家迎到树下的石桌处。
不再多说,石桌上早已准备好煮茶的工具。看来这也是大和尚平时的一大爱好。
苏子佩作为一个很不高雅的穿越人士,其实对喝茶实在没什么太大兴趣。在她看来,能解渴的都是好东西,何必管是碧螺春还是龙井呢?就是一杯白水,在真的渴的时候,也是甘甜的呀。
但是看这仨老男人都一副兴致勃勃的样子,她也不好意思作出我觉得很无聊我想睡觉的表情,只好安静垂手站在一旁。(悲催,俺是徒弟!师傅坐着俺站着!)
可是……
可是等她看到老和尚所谓的煮茶的时候,苏子佩真的风中无限凌乱了啊!
这是神马东西!盐啊!白花花的盐啊!尼玛!喝茶还放盐的啊!
您是不是觉得这么着煮出来的茶水根本没法喝?嗯,显然这么想的不止您一个人,比如后来有一个叫陆羽的家伙明显跟您是一条道上的,他指不定会对着〃煮茶〃跺脚大骂:〃这泥马嘛玩意啊!这玩意儿只配倒阴沟里冲马桶啊啊啊!!!老子我呸呸呸!!!〃
我是知识小讲座的分割线
嗯咳咳咳,这里普及一下知识啊。在唐代陆羽的《茶经》出来以前,基本上你在唐朝是喝不到原味的茶的。其实,加盐还是客气的呢!那还是因为煮茶的那位是和尚,淡口味!
嘛?您问要是重口味是怎么样?也没啥,就是平时您老妈做菜能想到的往菜里加的东西它都能往茶里加就是了!
啥子个喝出个大枣、苏桂的甜香味,桔皮薄荷的清凉味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