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子不语-第12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我或许不会死,但是你必须活着,这也是你的责任。”
“皇爷爷!”南怀瑾揪住他衣袖,泪水涌出,万俟兰洛摸摸她的脑袋,半晌挑着眉笑道:“我好不容易正经严肃一次,可是你这声皇爷爷真的叫的我很不'炫'舒'书'服'网'啊,我哪里有那么老啊!”
城楼楼梯拐弯处众侍卫官员正焦灼等候,两道身影缓缓出现在台阶边,万俟兰洛走下来,站定一抖下摆单膝跪下,众人齐刷刷双膝跪倒,少年的君王被拢在灯火的阴影中,清瘦单薄的背影被拉长变得高耸巨大,南怀瑾望着远处黑压压的房子和脚下灼灼的目光,沉声道:“暮江王万俟兰洛代朕御驾亲征,誓灭契丹于千里之外,保我大周万里之疆!拟旨,着封暮江王万俟兰洛为辅帝,封号——轩辕王!”
万俟兰洛霍然抬头,视线尽头是少年模糊柔软的面容,请你,一定要回来!
万俟兰洛喉头哽咽,叩谢皇恩,银甲加身,跃上骏马,拔剑指天,卫队齐喝一声,声震乌重,策马狂奔而去。南怀瑾站在城头,久久凝视远方,直到东方泛起一丝灰白,她负手转身,被秋风吹干的眼眶带着帝王的深沉的血红,沉声道:“传文武百官进殿,上朝!”

狼烟起

这一夜分外漫长,兰州的狼烟如索命的黑执棒直冲天际,大周的勇士们倾巢而出横刀北上,少年的帝王独守京师绷紧了她柔弱的肩膀来迎接她帝王业中的第一个浪头。东方玄锡在天□亮时收到了军情,披衣而起急召上朝,众官匆忙进宫得知消息后各个摩拳擦掌甚是兴奋,敬翔站在殿侧看着金座上陛下的神色,若有所思不与众人掺和。
“陛下,此次契丹突袭大周,看样子是动真格的了,往日里契丹人纵马来去抢了就走,大周的守军足足可以对付,如今狼烟都燃起来了,铁定是一场恶战!”一个铁塔般的汉子声若洪钟,此言一出顿时得到不少呼应。
东方玄锡不动声色,高高的坐在上面,底下众人看不清他的神色,议论的越发激动起来。
“陛下,据兵部历年情报所得,契丹每至秋冬便大肆往周边掠夺,自明臻元年开始,我渤海国和大周都是他的掠夺对象,这期间我渤海国受损最为严重,大周自诩为天朝上国,而契丹虚与委蛇受封为大周藩国,所以大周对此并未追究。陛下自登基来还未向大周呈交文牒,延续藩主仪式,故微臣担心此次契丹与大周的战事有诈,恐为声东击西,暗度陈仓之计。”一个文臣上前奏道,敬翔也赞同的点点头,而东方玄锡仍未有所反应。
“陛下!”又一个武将出列道:“我渤海国日益强大,何必要在大周膝下称臣,不如就此与大周决裂,趁其京师空虚,直捣黄龙!大周人少地广,正好拿来为我渤海国子孙繁衍生息!”众武将热血沸腾,齐声叫好。
“陛下,陈将军此言万万不可!”一个文官大步迈出呼道:“陛下,常言有云,瘦死的骆驼比马大。大周就算内外交迫其实力仍不可小觑,大周十军威名远播海外,且我渤海国先祖曾受过大周恩惠,两国结为睦邻已有数百年历史,若今日一念之差,毁百年好合,恐日后反遭敌视战乱之苦,更要落下落井下石的骂名啊!”
“那秦爱卿可有何良策?”喧嚣中,沉思的帝王忽然出声问道。
那姓秦的文官上前道:“陛下,依微臣所见,契丹此次敢大举进攻大周,必定是有周密计划的,正如曹大人所言,或许契丹之意不在大周而在我渤海也不无可能。所以微臣奏请陛下增强与契丹交界的兵力驻守,并向大周轩辕怀瑾陛下呈交睦邻和好的仪书,以示我渤海国坦荡之心。”
“秦大人这样爱戴大周,却不知大周根本就未将我渤海国视为平等友邦,历代渤海王子都要在大周做质子,这样的耻辱我们已经受了几百年,秦大人还没受够吗!”一个方脸的武官怒声喝道,朝堂登时分为两方,阵营明显,各自怒目相视。
敬翔见此,急忙出声道:“各位大人莫要动气,无论怎样我们商议的不过是外人的事,何必伤了自家和气。陛下急召众位大人前来,便是希望我们为臣子的能审时度势,在混乱中为渤海国争取最好的位置和机会,陛下初登大宝国内形势尚不稳定,若贸然参与战事恐劳民伤财,引起民怨。各位切莫忘记了,海东王爷的余党尚未清除,若他们死灰复燃,趁战时挑起事端,那我渤海国也会陷入大周那样内忧外患的窘境。”敬翔为东方玄锡最得力的臂膀,他此言既出,无人不买他三分面子,剑拔弩张的气氛登时缓和了下来。
敬翔四面行了个礼又道:“然而目前局势微妙,我渤海国若完全中立也不太可能,翔揣测秦大人言外之意,似乎尚有未说完的话……”
秦大人感激的行了一礼道:“敬大人所言甚是,下官身为渤海国子民如何不想让渤海国如日中天,称雄天下,然而此时时机实非成熟妥当,我等不得不谨思慎行才能使渤海国避开隐患,牢固万年大业。时下大周暮江王亲征着实出乎下官意料,他此举虽能使逼宫篡位的谣言不攻自破,消除了内患却也将自己置身于危险境地。轩辕怀瑾陛下尚未进行登基大典,且年幼稚嫩,若他在京师的安排有一丝差错,那暮江王就会万劫不复,下官此刻担心的就是,暮江王亲征是否是大周新帝的故意之举,若他是故意铲除暮江王这个隐患,那我们出兵助大周反而会与新帝生出龌龊;若非故意而为之,我们便要考虑如何出兵协助才会分得最大的一份羹了。”
众人默默品味他言中之意,慢慢的朝堂之上浮出一种压抑沉稳的狂热,东方玄锡抬手示意他继续,秦大人道:“大周与契丹交战,大周必胜,只不过此次的代价恐会沉重,两败俱伤会是最后结果。我国若想坐等渔翁之利,往南不能动大周,往西契丹民风彪悍,若激起困兽之斗拼死一搏只会得不偿失。依微臣之见,如今情势尚不分明,不宜轻举妄动,只需在契丹边界增强兵力,既可向契丹施压,又可向大周示好。若此后战事分明,我们也不需对契丹出兵,以言乱之,瓦解阿史那的统治,契丹自然不攻而破。”
那方脸的武官两眼放光,抱拳道:“秦大人不愧为我渤海国的智囊,下官刚才鲁莽了,请秦大人包涵。只是,这样一来,就算契丹溃败了,我们又如何正大光明的分最大的一份羹呢?”
秦大人微微一笑,狡黠的神色跃然浮现:“您别忘了,我们的王后娘娘是谁啊!”
众人】恍【书】然【网】大悟,思及契丹和渤海国形成连横之势后那广阔无垠的疆土,各个满面红光,敬翔看向殿上,东方玄锡的双眸熠熠生辉,可是面上却波澜不兴,似乎并不全如他意。敬翔行礼道:“陛下意下如何?”
众臣都安静了下来,众目灼灼的盯着明黄龙袍的男子,东方玄锡长身而起,迎着殷切的目光,缓缓溢出一丝微笑,朗声道:“渤海国有众位,海东盛国指日可待!此事就交予秦爱卿部署,兵部众将协从,渤海国开疆辟土就看尔等今朝!”
“诺!”众臣轰然跪应,突然方脸的武将忍不住放声大笑,众人一愣,却听见陛下也笑了起来,一时热情如浪,澎湃不可抑制,大殿上众人纵情长笑,不分文武官员俱是豪情万丈,此刻,无君臣上下之分,这只是一群男人,迎接属于他们的热血时代!
退朝后,东方玄锡照例先往沉香殿去,那殿宇空寂如常,而消失其中的穆莳依仍在不可见不可知的虚幻处,自那日谈话后,国师便陷入静思中,日日来看总是佛陀般盘膝坐着,银白的长发如同一匹光环,使得他生出许多难以亲近的冷肃。东方玄锡并不与他交谈,未央偶尔会出来与他打招呼,如今两天三夜已过去,三人谁也不说默默的站着时却都感觉到了那难以捉摸的焦躁。
大周、契丹、渤海,这三者本是同根,如何让他抉择帮助这个灭掉那个?国土不能割让,国人也不能驱逐,这两者相依相生,舍弃了就再也回不来了,但愿自己所为可使三者黏合永不分离罢。东方玄锡在七彩的菊坛中静坐了片刻,鼻端浮动着秋菊冷香,心头的烦闷退去不少,缓缓往自己的寝宫走去。穿过拱门便听见小孩儿的娇憨笑声,东方玄锡不由自主的溢出抹笑意,举步过去。
“父王!”小人儿眼尖的扑了过来,东方玄锡抱起他,抬头迎上张惠温柔的眼眸,顿了顿道:“用膳吧,我有些饿了。”
内侍急忙吩咐传膳,张惠上前伸手道:“不败,到娘……母后这儿来,让你父王休息会。”手搂住孩儿的小身子,一揽却未揽动,一只温暖的大手覆上她的手背,继而将她搂入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