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凤栖朱明-第14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笔迹,与往日奏章中的笔迹完全相符,已是信了多半。
蒋瓛见蓝玉眼中放光,似有意动,趁热打铁道:“太孙次妃,太孙嫔皆是空悬,只待太孙妃诞下嫡子,就可择女入宫。凉国公,此等良机可一而不可再,稍纵即逝。”
蓝玉心中暗暗叹息,太孙已是羽翼渐丰,他踌躇了片刻问道:“可需要老夫作何事?”这便已是应下了。蒋瓛心下一松,笑道:“也不需凉国公刻意多做什么,您与马侍郎可都是殿下的肱骨之臣。太孙只需您记住一件事儿,朝堂上下能抬举蓝家的,惟有他一人而已。”
夜幕降临,紫禁城春和殿的厢房内满室春…色,娇喘呻…吟声此起彼伏。“婉婉,婉婉,永远不准离开我,不准离开我……”沉闷的更声敲响,穿透深深的宫墙,传入深宫内殿,一群乌鸦扑扇着翅膀掠起,凄厉的哀鸣声划破了夜色长空。

中秋宴传言纷扰

皇太孙大婚后不久,洪武帝又病了,这一场病来势汹汹,缠绵反复,直拖了两月方才痊愈。明宫中自马皇后薨逝后再未举行过大型宫宴,或许是畏惧老年迟暮,或许是大明外敌尽肃,洪武廿六年的中秋,洪武帝一反常态,大悖其清俭作风,下令中秋设宴,遍邀四品以上的群臣和外命妇进宫赏月。
八月十四日起,宫内宫外,公侯驸马伯,京中文武,各地在京长吏,各国使臣就陆续收到了宫中颁赐的瓜果月饼。与往年不同的是,今年宫中赐下的月饼是太孙妃亲自和面,亲守在御厨督制而成的,上下皆赞太孙妃贤德。而到得十四十五两日,紫禁城内外已是一派吉祥如意、喜庆祥和。
素来勤政,一年仅歇息三日的洪武帝更是破天荒的下旨,在八月半那天休沐庆贺,并选派武大臣在宫中赏月宴后,于人定时分(晚九点至十一点)代天子亲自前往南京城西城门外的月坛迎月出,并以天子车驾亲祭。
缀有无数织金云凤的深青色翟衣,厚重的纹九翚四凤冠,描金云凤纹的玉革带,无一不彰显着主人的身份。一身庄重的皇太孙妃冠服上身,婉儿被压得有些喘不过气来去。而一想着今晚的宴席,她更是几近窒息,不由自主将衣领往下拉了拉。这是她大婚后第一次以主人身份主持宫宴。
张嬷嬷替婉儿在腰间挂上凤纹玉佩,绕着她上下里外打量了番,直到没有丝毫纰漏方才满意的点了点头,正要转身出门,却被婉儿一把拉住:“嬷嬷,你要去哪儿?”张嬷嬷只觉她手心已是隐隐冒汗,有些微的颤抖,她满脸依赖的看着自己,茫然中带着丝惶恐,似是又变成了多年前初见时那个小女孩。
张嬷嬷拍了拍婉儿的肩膀,紧紧握着她的手正容道:“殿下,你是紫禁城的女主人,现在是,将来也是。不久的将来,你还会成为大明帝国最尊贵的女子。拿出你的气势来。嬷嬷会陪在你身边的。”婉儿看了看眼前这个在宫中侍奉了几十年的忠心耿耿的老仆,心中一暖,她握了握拳头,深吸了几口气,已是渐渐放松了下来。
往日的宫宴大多都设在紫禁城西北角的内花园,而今年的宫宴因扩大了规模,却挪到了东北角的飞龙殿举办,飞龙殿以乾清宫、坤宁宫为中轴线与内花园遥遥相对。飞龙殿前有一个大大的庭院,被望江楼分成南北两苑,八月十五的宫宴就在这个庭院举行。北苑由洪武帝带着皇太孙设宴,款待勋贵外戚,文武众臣;而郭惠妃与皇太孙妃则在南苑设宴,款待京中命妇。
到了八月十五这天,南北两苑内摆满了鲜花、大石榴以及其他时鲜。南苑的前方置了条紫檀木长几,精雕有细刻花草鱼木如意凤纹,上置月饼,四周缀满糕点和瓜果。长几左右各放了一镶金凤椅,司膳尚宫、司壶、尚酒、尚食等众宫人静立两旁,正是郭惠妃与皇太孙妃的凤座。
申时四刻,飞龙殿南北两苑同时鼓乐齐鸣。南苑内,后宫嫔妃、在京亲王妃、公主、及四品以上诰命等内外命妇们从东西两边鱼贯而入,依序就坐。除了那入京述职的外省大员女眷,其余人或是亲眷,或是熟识,或是丈夫在朝j□j事,三个五个坐成一堆,不多时已是七嘴八舌,议论纷纷。
“今日中秋宴,据说是太孙妃主持,你们有谁见过太孙妃?”
“太孙妃幼年就已入宫,养在孝慈高皇后身边,我在洪武十六年朝见先皇后时见过,那时还只是个五六岁的小姑娘。”
“我在太孙大婚朝贺宴上曾远远见过。”
“如何?据说其极其肖似孝慈高皇后?”
“太孙妃少有美名,若单论容色,却是较先皇后更甚几分。若论气度,那日所见,嗬,真真吓我一跳,竟是恍若孝慈皇后再世。”
“没听说民间流传的歌谣吗?濠州朱,宿州马,龙凤呈祥凤阳出。”
“唉,连出两代皇后,皇太孙与太孙妃还是青梅竹马,这马家如今可真是……啧啧”
“哼,孝慈高皇后当不用提,现在这位可是不好说,青梅竹马又如何?你们难道没听说那传闻吗?”
“什么传闻?”
“太孙次妃与太孙嫔之位迄今还虚悬,东宫属臣已频频上折,奏请皇太孙再择贤淑女子入宫,听说太孙殿下早已应了。”
“这消息倒是有所耳闻,却是与你所说不大一样,皇太孙殿下哪里是应下了,只是未一口推辞而已,只道在太孙妃诞下嫡子后再议。”
“皇上如今着急抱重孙呢,万一这位肚子不争气,难不成还让皇太孙一直等下去?”
“哟,你这般着急作甚?我说你家那姑娘今年及笄,不紧不慢的,也不急于定亲,赶情是打着这个主意。”
“你……你,胡说八道。”
“不是有这心思,干嘛这般上心?”
“你?……”
“嘘,你们小声些,那边正坐着马侍郎的夫人呢。”
宋氏在婉儿册为太孙妃时,已由三品淑人进封为二品夫人,今日一进宫,就被侄媳永嘉公主拉着同坐,正巧与那群命妇比邻,她们的议论自是入了耳。开始还好,可愈听愈觉不对劲,脸色愈来愈难看,到得最后,已是阴沉的可怕。
永嘉性子急,脸色青一阵,白一阵,听到后来已是怒不可遏道:“这群乱嚼舌根的,也不撒泡尿照照镜子。”边说边要愤然起身。“永嘉,这等浑话也是你该说的,你给我坐下,跟他们计较,也不嫌失了你的身份。”坐于一旁的宁国公主老成持重,见势不好,连忙拉住永嘉斥道。
宁国公主有些担忧的看了眼宋氏,心中暗叹了口气,却是婉转劝道:“表嫂,在宫中,这也是迟早的事儿,你还得找机会好好跟婉儿说说,让她心里也有个准备。”
宋氏此时已是心乱如麻,想起婉儿的倔强,她就坐立不安。她踌躇了半饷,勉强挤出个笑容,问宁国公主道:“公主,太孙和婉儿都是你看着长大的,你说,太孙殿下真的有这个意思吗?”宁国眉头微蹙,叹道:“允炆这两年行事,愈发让人琢磨不透,我真的不知道他到底打何主意。”两人正说话间,只听鸣鞭声起,拜月宴已是正式开始了。
皇太孙妃与宫中品级最高的郭惠妃相携入了宴席,升入了凤座。祭月、设供、上香、行礼、赏月,婉儿最初的紧张早已烟消云散,应付起来已是泰然自若,游刃有余。整个宴席近两个时辰中,太孙妃行事落落大方,仪礼丝毫未差,待郭惠妃等后宫诸妃亦是谦让恭谨。这般云淡风轻,波澜不兴,让所有想看笑话的人俱是大失所望。
在宴席上坐下就食之时,今日的任务已算是完成了大半,婉儿正要长舒口气,却只觉得从旁边的桌上传来一道若有似无而又有些犀利的目光。以她如今的身份,却是无人敢这般肆无忌惮的打量,她微微蹙眉,往那方向扫去,却是正对上一张熟悉的面容。
婉儿看了看走至面前的代王妃徐妙容,心情颇为复杂。这是大明第一个能真正懂她,欣赏她,赞同她的女子。她们惺惺相惜,本可以成为难得的挚友,而出身与姓氏犹如鸿沟般,将她们划作了两个阵营,让两人的友谊变成了不可实现的奢望。
想到这里,婉儿眼中有些黯然,她带着丝惆怅对妙容笑道:“按理我该叫你声婶婶,却觉有些别扭,还是叫你妙容亲切些。你这两年可还好?”徐妙容脸上也闪过莫名的伤感,她勉强笑了笑道:“我马上就要随代王去大同就藩了,这次一别,不知何时才能相见。”
两人说话时,婉儿又感受到了那犀利的目光,她转过眼睛,这次却是发现了,这目光来自徐妙容身后的女子。那女子比婉儿稍大,十七八岁年纪,容色倒也称得上艳丽,只是脸颊轮廓硬朗,眉毛浓黑,生生的减了几分女子的秀雅。
那女子一直在偷偷打量婉儿,待她看去时,立马垂下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