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小户人家文安意-第2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田兴不知道田老爷子的意思,“呵呵,这周家的大少爷说什么还不急着成家,周家夫人急得到了宝灵寺去找了明大师,了明大师说周家的大少爷姻缘未到。周夫人问什么时候姻缘才到,了明大师说是在昌县的南边就可以遇到,只是昌县的南边那么大,谁知道在哪。”田兴摇了摇头,“不过周家的二少爷已是定亲了,要等到三年后的乡试,才成婚。”
田老爷子心里听了更是疑惑,但也没说什么,此时已是申时末了,天又冷,晚得也快,“老二和老三你们都回去吧,明天早咱们去祠堂,明天老二要去镇上送豆芽就不用来了,回吧。”
众人也就回去了,田兴一家就在田老爷子家里住一晚。第二天,田父早早的就出了门,田孙氏早学会了生豆芽,生豆芽的事就由她负责,田青忙着做早饭,田红和田田就忙着收拾房子和喂猪喂鸡,吃过早饭,田孙氏就提着菜篮装上豆芽带着田田到村东老宅去了。
田孙氏和田田到村东的时候,田庆一家还没到,田老爷子刚吃完早饭,田老爷子问到,“用过早饭了?”
田孙氏点头称是,田老爷子点头,刚好田庆来了,就带着两个儿子、田兴一家人以及懒着去祠堂的田田小朋友一枚,一群人就浩浩荡荡的想祠堂走去。
田长擎昨晚就知道田兴一家已是回来了,还派人给他和长老们送了礼,便一大早就到了祠堂,到祠堂的时候五位长老也都在,打过招呼就坐了下来,闲聊着。
田老爷子一家到的时候,已是一刻钟之后了,田老爷子带着田兴一家想族长和长老们认识,“这是田家的族长,孩子,来见过族长。”田老爷子看着田长擎对田兴说到。
田兴忙走过去,对着田长擎深深一鞠躬,“族长好,不孝族人田兴见过族长。”田长擎点了点头,“恩,给各位长老打个照面。”
田兴转过身去,田老爷子看着大长老田江,“这是大长老田江,你可以称他为大长老,也可以称他江伯。”
田兴对着大长老田江鞠了个躬,“田兴见过大长老”,田江笑着点点头,道了一句“回来就好”,田老爷子一一向田兴介绍,田兴一一鞠躬问候。
等田兴问候之后,田子恭才上前同样给族长和五位长老请安,才开始商量拜祭事宜。田长擎开口道:“田兴回宗族之事,各为长老已是同意,等选个好日子就开始拜礼。”捐银子建祠堂之事是不用当着明面说出来的,想他堂叔也会私底下同他说过。
田兴闻言也是知道该怎么做,昨晚堂叔私下里已是将昨天宗族会议的事告诉了他,“田兴在此谢过族长和各位长老了,田兴已是在外多年,如今能回到宗族也是族长和长老们的帮忙,田兴在外虽没有什么大作为,但是也想为族里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因此想给族里捐两百两银子修建祠堂,也算是田兴的一点心意。”
田家五位长老满意了,昨晚又收到人家的礼,人家也没犯错,再说了要是没有姚氏插一脚,或许根本就不用花银子就回到田家了。田长擎笑着点头道:“你是个孝敬的,一会儿去拜拜你娘吧。”
田兴忙说是,接着就商量什么时候在祠堂里拜礼,这事得由田老爷子出面商讨,因他是田兴的长辈。田田刚刚听到堂伯说要捐两百两银子给族里建祠堂,也知道如爷爷所说的这是孝敬,便轻轻的走到田兴的旁边,凑嘴巴到他的耳朵里说着悄悄话,田兴边听眼睛越来越亮,笑着点了下头。
田老爷子他们商量完之后,已是一个时辰之后了,田兴站了起来,说:“刚刚我和田侄女商量了一下,有件事和族长长老们说一下。”
田长擎愣了一下,笑到:“说吧,田丫头的鬼主意多着呢。”
田田吐了吐舌头,田兴回到,“我准备在昌县开一家作坊,制豆酱油,豆酱油可以使刚做出的菜变得美味,豆酱油的原料是大豆,这豆酱油的秘方是田丫头出的。我俩刚刚商量着,这豆酱制作的时间得需四个月,过几天回去开始建作坊买器具,收购大豆就开始制作,这四个月的时间得抓紧时间收购大豆,田丫头说可以向村里的族人收购,家家户户都有,到十一月中旬就可以收获了,这样对族人都有帮助,以店铺多三文钱的价格收,若是以后族里每年都种大豆,我都会想村里收购。”
田长擎愣了一下,满脸笑容,“这个主意好,对族里的人以后也多条赚家用的路。”
田兴想了想,“这大豆需求甚大,以后定是会固定向族里收购。”田田闻言点点头,“还有,生豆芽也需要大豆,若是有大豆的但是不多可以到我家去卖,我家会生豆芽到镇上去卖。”
田家的五位长老俱是高兴,田老爷子满脸笑容,得意的看着长老们,这可是我的孙女,不禁想起那和尚说过的话。
------题外话------
今天是中秋节,祝大家中秋快乐,幸福美满。
 


☆、第三十五章 去昌县

商量好拜礼之事后,田兴带着田江氏回了昌县,说是准备作坊之事,留下田子恭在田家村整修老宅。田兴回到昌县就派人到田家村整修老宅,田老爷子就在一旁指导田子恭如何处理宗族之事,一边指导老宅整修需要注意什么。
田兴派来整修房子的工人,伙食都是由田家田李氏和两个儿媳妇整治的,田富的两个儿子都已成家,这几天忙着事,也就没帮上田子恭的忙。田田没事的时候就跑到祠堂的书房里看书去了,家里生豆芽的事有田孙氏,大姐田青每天都在家里绣嫁衣,二姐田红忙活菜园里的菜,田父每天早早的就送豆芽去,也不在散卖豆芽,毕竟没有那么多的时间,送完豆芽回家和二女儿到菜园里收菜,送到族里有族里统一拿出去卖。
田父不在镇上散卖豆芽,可是苦了镇长家的采买小厮了,每天天一亮就早早的在摆摊旁等着,这天终于看见田父赶着驴车,忙走了过去,“大叔,你家咋的没卖豆芽了?”
田父认得他,停下驴车,“这些日子忙得很,每天早上只给满香楼送去。”那采买小厮一听,“大叔,要不你以后没阁一天就给镇长家的送上十斤,就按十二文钱一斤算,您看行不行?”
田父一听,心里一乐,送上来的生意哪有不接的道理,“这,你得等两天,我们家生豆芽的量就只够供给满香楼,后天我给你们送去。”
采买小厮一听,想着夫人应该能理解的,也就同意点头,“好,你后天这时候就送过去,送到了自会有人给你银子。”
田父给满香楼送完豆芽,心情愉悦的赶着驴车回田家村。田父回到家的时候,只有田青一人在家里,进了厨房喝了碗水,带上簸箕就去了菜园。
这些时日,田田几乎一整天都呆在书房里,家里的活儿也不需要她做,索性就在书房里看书。书房有四排书架,分成四类,第一排是关于哲学与文学类的书籍,第二排是关于天文地理方面的书籍,第三排是关于农业医学的书籍,第三四排是关于兵书谋略类的书籍,藏书不多但是种类齐全。
田田直接走到第二排的书架开始找书,得好好的理解这个架空朝代的人文地里,随手拿了本《李生游学记》看了起来,这本书阐述的是一个叫李生的秀才到各地游学的所见所闻,每个地方的民族风情,节日的由来特点等。田田津津有味的看了起来,不知不觉已是到了午餐的时间,田田不舍得放下,便决定拿回去看。起身走到书架找几本书回去看看,在第二排找了本《九州志》便往第三排的书架走去,第三排的书架藏书是最多的,田家本来就世代为农,自是收藏大量关于农业方面的书籍,田田大概看了一下,《经世民事录》、《四民月令》、《神农》、《野老》、《齐民要术》等类的书真是数不胜数,粗略的看了一下也就放下了,田田眼睛一亮,竟然看到了医书,不细心看不知道,原来里面有这么多的医书,比如《新修本草》、《圣济总录》、《古今医统大全》、《温疫论》、《诸病源候论》、《脾胃论》、《脉经》等,总类齐全,田田没想到在这个小书房里看到这么多的医书,欣喜的拿了几本回去看。
田田想着既然来了书房得给赤子带几本书,也好让他高兴,就往回走到第一排书架找了起来,这类书籍挺多的,但比不上农业方面的书多。田田找了一会儿,拿了四本书,《全史诗词》、《绝妙好词》、《道德经》、《论语》也就回去了。
田田拿回去的书果然看到赤子眼中的痴迷,田赤从五岁开始启蒙,学的不过是一些简单的《三字经》、《千字文》之类的书,还是自己借书抄下来的,哪里见过这么多的书,于是如获至宝的捧在手里,欣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