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冠盖满京华-第27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江氏见张惠心虽已经是**打扮,言谈间却仍不乏少女娇憨,不禁也笑了起来,又看着陈澜关切地说道:“三小姐,郡主和戴夫人说的是,今天既出了来,就好好歇歇松乏松乏,毕竟是难能的机会。出城踏青从前往往都是在双塔寺那些城内的地方,走一趟远郊难得。”
义母这么说,义姊这么说,将来的婆婆也这么说,陈澜自是点了点头,心里不免想起杨进周昨天亲自上门送了重阳节礼,又送了自己一串精致的黄杨木珠手串。品尝了一杯香茗之后,及至上暖轿时,她方才得知下一处去的是龙泉庵,不禁挑了挑眉。
竟是八大处中她从前用轮椅推着病弱的弟弟唯一游全的龙泉庵么?
想当初那位太祖林长辉,还真是一个有趣的人。据那日记所说,几乎后世北京有的那些地方,楚朝建立之初,他把有的都大力修缮了一番,没有的一座座都依照记忆造了出来,仿佛有了这些就能追忆那个再也见不着的时代,既是大手笔,也是小意气。
从这一点来说,史书上雄才伟略的楚太祖,民间传言中紫微星下凡的神人,其实也不过是一个寻寻常常忘不了过去的普通人而已。这一座座庙宇建筑,别人也许会觉得这是太祖信神佛,可究其根本,却是为了忘不了的过去。然而她呢?午夜梦回,仅仅半年,她对于那个时代的记忆仿佛已经不剩下多少了……
PS:五月头几天更新不太稳定,抱歉……接下来会努力弥补的,以上
第一卷 京华侯门 第二百五十章 寻秘龙泉庵(上)
第二百五十章 寻秘龙泉庵(上)
西山八大处不但在后世的北京闻名遐迩,而且在如今的楚朝,也一直是上至达官显贵下至贩夫走卒最爱游玩的地方。这儿四季风景如画,眼下这深秋季节,秋霜过后层林尽染满山红丹,恰是赏心悦目,行走其间更是心旷神怡。因而哪怕是这些平日最讲规矩的贵妇们,也忍不住把轿子的窗帘拉开一条缝,尽情欣赏着这秋日胜景。
等到了龙泉庵前下轿,站在那青石匾额前,陈澜不禁一阵失神,恍惚间仿佛又穿越了数百年的时光,回到了从前自己带着年幼弟弟站在这山门前的时候。
“妹妹,别愣着了,赶紧进去啊”
陈澜被张惠心的一阵嚷嚷声惊醒,这才觉察到人家用力拖着自己往里头拽。身不由己地进入了寺门,她就一下子看到了那一座雕栏方池。就只见那座方池以青石围砌池壁,潺潺水流至西边池壁的石龙口流出,涓涓细流掉入清澈可鉴的池水中,激起了好些水花。尽管这儿没有满池的硬币,泉水亦是清澈,她却再一次陷入了微微的失神。
“这是太祖爷敕建的龙泉庵,这水池名曰龙泉池,是昔日楚国公亲笔画下图案,由工部请了巧匠,从龙王殿下的石洞中引出的活水。”宜兴郡主徐徐走上前来,并不避讳那个已经湮没在历史中的名字,“落成之日,太祖爷和楚国公曾经一同莅临,据说还在大雄殿和龙王堂中先后上了香,楚国公一时兴起,提笔题了一首《甜水歌》。”
说完这话,宜兴郡主就转头对侍立在侧的庵主问道:“那石刻据说是太祖御命还留着,可当年的真迹我翻阅过典籍,记得也是龙泉庵收着,如今可还在?”
那庵主是个四十出头的中年尼姑,衣着朴素眉眼清秀,唯有右手的手腕上套着一只铁环,闻声她双掌合十念了一声佛,这才低着头说:“郡主恕罪,贫尼掌龙泉庵多年,只听说过那《甜水歌》是太祖爷让工部刻石留念,却不曾听说过和楚国公有关,庵中也并没有什么真迹。至于那首《甜水歌》的石刻,早就在几十年前被天雷劈了,因是御命之物,上报了之后也没人敢挪动……喏,就在那儿。”
陈澜早在听宜兴郡主说起昔年旧事时就异常留心,及至甜水歌三个字出口,她那思绪就如同潮水一般喷涌而出。西山八大处风景优美,她却只推着轮椅载着病弱的弟弟完完整整游过五处龙泉庵,记得还在角落里得过一个青年的赠书,那扉页上头就题着锄月老人的这首《甜水歌》。她于诗词上并不热衷,但这首却逐字念给弟弟听,因而那份记忆刻骨铭心。
此时此刻,她懵懵懂懂跟着宜兴郡主来到那焦黑一片的石刻前,见宜兴郡主蹲下身子,随手用一块洁白的绢帕逝去了上头的浮灰,又一个个字地念了起来,她不禁紧紧抓住了张惠心的胳膊,心中也默默跟着念了起来。
“我来翠微陟其颠,上有佛刹名龙泉。松柏郁郁布浓荫,千尺百尺森参天。苍皮黛色四十围,虬枝盘曲生风烟……咦,这后头的字难以辨别,是被雷劈的?”
“四时不放日光入,盛暑不热风冷然。谁凿石罅泄石髓,涓涓泊泊流清泉。蓄以方池承以石,跳珠嘠嘎名琴弦。”陈澜几乎是本能地接了上去,随即也仿若没注意到别人的目光,自顾自地轻轻吟着,“汲来煮茶香且冽,调羹炊黍味弥鲜。或曰炊之令人寿,揆之于理宜有焉。笑我饮此嗜且贪,自夏俎秋常流连。轻尘十丈风怒吼,京师苦水鬻论斗。安能移此一勺泉,甘美芳馨润众口。”
一首古风《甜水歌》念完,陈澜只觉得整个人一激灵,一下子惊觉了过来,却发现宜兴郡主和张惠心都在满脸奇怪地打量着自己,倒是旁边的永乐县主和几位勋贵夫人不明所以,永乐县主更是笑说道:“陈家妹妹果然是博览群书,这份记性更是难得。”
醒觉到自己刚刚就仿佛是梦游一般,竟忘了藏拙和低调,陈澜不禁心中苦笑。只是,站在这曾经呆过整整一日的地方,她很快就平静了下来,因笑道:“那些名家诗词我都未必记得,只在那些话本笔记之类的杂书上看过这么一首,因和龙泉庵有关就记下了,刚刚一时忘乎所以……这龙泉水固然好,可咱们是不是先进了龙王堂上香,待会再好好品茗?”
她这么一说,别人自是笑着答应,一时间一众人便往龙王堂行去。然而,刚刚带路的那位庵主此时却落在了后头,她若有所思地瞧了一眼那下半截一片黑漆漆的石刻,随即不动声色地跟了上去。
一众贵妇在龙王堂中烧过香之后,天色便已经很不早了。说是重阳节来这八大处上香,但谁都知道一日之间要游遍这八大处绝不可能,因而原就是初九初十两天,这日晚上便是定下宿在这龙泉庵,而随行的一众锦衣卫则驻扎在山脚下,以免扰了这庵堂清净。
龙泉庵在八大处中素来以幽雅清静著称,如今涌进来这么好些尊贵的客人,自然是有些难以分派。只宜兴郡主之前就使人打过招呼,一应夫人小姐不论平日如何,这一回都是三三两两住在一块。陈澜和张惠心便住在大雄殿与文昌阁之间的听泉水榭。张惠心初来乍到看什么都是新奇的,而只有陈澜才知道,这座龙泉庵虽说与后世那座颇有相似,但地方格局却更大些,就连这听泉水榭也比她的印象中不同。
晚上的斋饭过后,陈澜终究是难以放下心头那纷乱的思绪,便对宜兴郡主提出想到外头转一转消食。因外间锦衣卫提早净过山,庵堂四周也有自己府里调来的女兵看护,宜兴郡主便笑着点点头说道:“也罢,今晚好歹还有些月亮,不过,你还是带上长镝和红缨在身边,以免万一有事……惠心,你不和阿澜一块去?”
“不去了,在轿子里颠簸了一整天,我都困死了”早先好几处寺庙转下来还生龙活虎的张惠心,此时此刻却呵欠连天,伸了一个懒腰就歉意地看着陈澜说,“妹妹,我就不陪着你了,你自个小心些……尤其是别一个失神栽进龙泉池里去”
“姐姐又拿我开玩笑我先出去了,走几步消消食”
陈澜横了张惠心一眼,便带着长镝和红缨出了门。直到站在了那青石铺地的院子里,身上撒着那半轮月亮的皎洁光辉,她才褪去了人前的笑脸,露出了怔忡而恍惚的表情。好在她还记得身后跟着两个侍女,很快就缓步往外走去。不知不觉间,她又走到了龙泉池的跟前,绕着池子走了半圈,竟是鬼使神差又在那石刻前停住了。
她孤零零地来到这陌生的时代,虽然逐渐收获了亲情友情,不久之后也许能有相濡以沫的爱情,可是,骨子里那种寂寥孤独和格格不入,却是谁都没有办法体会的,也是不能向任何人倾诉的。可是,太祖林长辉和楚国公这一对来自同一个地方,又一起戎马一生打下天下的人,明明是那样的相得相知,为什么到最后却偏偏到了那一步?
“可以共患难,不可以共富贵么?”
“阿弥陀佛。”
陈澜用极低的声音呢喃了一句,可身侧突然响起的佛号却让她吓了一大跳,几乎本能地往旁边闪了一步,这才看到身穿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