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冠盖满京华-第19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客。”
陈澜本以为张惠心说摆酒,也就是请些亲朋好友热闹热闹算完,可这会儿看见宜兴郡主和朱氏商量商量着,就叫了她在一旁拿纸笔记下——什么隆佑长公主,安吉长公主,晋阳公主,汝阳公主,清远郡主……公主郡主便有六七位,除此之外的诰命夫人更是足足十几个,和宜兴郡主平素的低调完全是两回事。那名单罗列到最后,她终于忍不住开口说了一句。
“郡主,老太太,这是不是……太声势浩大了些?就算是百日后,那时皇后娘娘的国丧毕竟才刚过去。”
“皇后娘娘泉下有知,必然会觉得欣慰。”
宜兴郡主头也不回就把陈澜的顾虑打了回去,随即又兴致勃勃地和朱氏商量起了哪几家酒楼饭庄的席面正宗,预备到时候把厨子请到家里来,又说定了请韩国公夫人出面接待那些诰命,由宜兴郡主亲自应付那些公主郡主。而一旁的绿萼和玉芍见这地位尊贵的两人越说越起劲,又见陈澜只得认命地低头记,全都悄悄笑了起来。
好久不见老太太这么高兴,这么有精神了
议定了宾客,朱氏又满口答应宜兴郡主,说是自己届时只要身子差不多,必然亲自前去观礼,事情就算定了下来。既然正事说完,宜兴郡主少不得又展开话题说了些别的,倒是陈澜对于先头三次大捷很是好奇,当即就探问了起来。
“沙城大捷是怎么回事,你们都应当知道了。晋王殿下闯出来的祸事,阳宁侯不得不善后,于是就出此下策。虽说他是不得已为之,偏生如今官场民间都知道得差不多了,朝廷又丢不起那个脸,于是暂时也只能就这么罢了。至于应昌大捷和落马河大捷……”
宜兴郡主顿了一顿,脸上笑意就深了些:“应昌紧邻答剌海子,东边是兀良哈和原本的鞑子本部,而西边就是那位阿勒汗的后卫,这一回威国公率大军前去,随行偏将对周边情形早就打探了清楚,还有兀良哈和本部那边的人拖后腿,所以可谓是抄了他的底。至于落马河大捷,则是偏师截住了阿勒汗长子的一支精锐,大战之后斩首八百级,鞑子四散奔逃。都说败敌容易斩首难,而这次除却斩首,俘获的战马亦是可观,甚至有两支蒙人小部愿意内附,也打出了威风来。对了,你们知道这偏师是谁带的么?”
朱氏闻言立时沉吟了起来,而陈澜听了先是一愣,随即脑海中就立时蹦出了一个名字来,立时忍不住说道:“莫非是天策卫杨指挥使?”
“阿澜你倒是一猜一个准”宜兴郡主立时笑了起来,又点点头说,“想来你也猜到了。所谓的天策卫至京营操练,便是一个幌子。须知天策卫原本就是从神机营和锐骑营中精选了一千人,哪里还用得着回营合练。趁着喜峰口例行派军到会州卫换防的机会,一应人等顺顺当当就出去了,兀良哈人原本有人里通阿勒汗,兀良哈原本只是报一声,结果我军却先往那边虚晃一枪,顺手剪除了之后,便打算过落马河与威国公合师,谁知道竟然能正好撞上这么一拨,也是他的运气。”
国朝以来,军功最大莫过于开疆,但天下太平久了,北边只是小打小闹,反而南疆是一打再打,所以威国公罗明远以平缅以及平蛮这开疆和安抚两项功勋平步青云,北边的宣大和宁夏甘肃辽东等地反而战事不多——自然,这也有楚太祖初年把蒙古打得太狠,寻了个借口把女真打得几近灭族有关。所以,斩首八百级的大功,放在如今自然是非同小可。当然,相比威国公的应昌大捷,落马河之役就要差一些了。
朱氏听着这三次大捷,眉头先是舒展,旋即就皱成了一个大疙瘩,末了就深深吸了一口气,决定索性问个明白。她先是念了一句佛,又感慨了一回这大胜仗,这才对宜兴郡主问道:“郡主,有句话我憋在心里很久了,这杨指挥使……可是和汝宁伯府……”
“他是那一位的儿子。可当年的事情已经过去了,他回来之后,就没打算和汝宁伯府扯上关系。”宜兴郡主轻轻巧巧岔开了话题,只见朱氏还有些不放心,她就实实在在地说道,“汝宁伯府败落的因子归根结底在老伯爷身上……自己不成器,便疑忌军功显赫的长子,最后还真是给他逮着了那么个机会。也是皇上即位之初百废待兴,一时来不及理论,到后来想理论也已经晚了,去年正好觅着了杨进周,自然而然就带回来大用。只他像极了他那父亲,母亲又教导得好,要是换个人,这心里也不知道会存下多少怨愤”
听宜兴郡主丝毫没提到当年汝宁伯府的争袭官司,朱氏松了一口气,心想自己虽受了现任汝宁伯一注浮财,可终究那最要命的事情是前任汝宁伯自己造的孽,和她无关,因而就放下了心。而陈澜毕竟不是这两个经历过那事情的人,只隐隐约约听明白了一小半,不禁油然而生狐疑,但心底思来想去,暗叹杨家母子不易的同时,又陡然想起了罗家的声势骤涨。
在阳宁侯府逗留了将近两个时辰,宜兴郡主方才告辞离去。陈澜亲自把人送了出去,路上又问起宜兴郡主如今可还在西苑住,结果就只见这位爽朗一如男子的郡主摇了摇头。
“京城里该下狱的都下了狱,该查的事情有人查,外头该赢的仗也都赢了,我还赖在那里干什么?这次的事情一过,御马监亲兵少不了要换一批人了,不管皇上先头如何倚重,如今都留不得这些曾经哗变过的在身边防戍,虽不至于真的流放戍边,但也多半会打发到南边去,我不过是弹压一时罢了。再说,我再不回去,惠心只怕真要恼了。”
宜兴郡主说着就停下了步子,轻轻伸手替陈澜捋了捋耳畔落下的一缕头发,随即轻声说:“虽说做晚辈的都只能依照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但那也未必是一定的事。我当年如此,你也是如此。国丧百日,如今已经过去了快三分之一,那许多紧要关头都被你一一跨过,如今事情都已经过去了,你也该好好思量你自己将来的事。”
这话里头有深深的暗示意味,陈澜只觉一颗心猛地跳动了两下,待到用征询的目光再看宜兴郡主时,就只见这一位已经露出了若无其事的表情,仿佛什么话都没说。接下来便是一路无话,当她将宜兴郡主送到二门外,眼见这位皱着眉头无奈地登上了那辆马车时,一个念头猛然跃上心头。
纵使飒爽如男子,宜兴郡主还是不能每一刻都像之前那样佩剑骑马高声谈笑,而且从前未必就真的是全凭心意择选丈夫……难道宜兴郡主想告诉自己的就是这个?而且,百日丧期之后,官宦人家便可以重提嫁娶之事,莫非宜兴郡主提醒她好好留心自己的婚事?
第一卷 京华侯门 第一百七十八章 异境同心,姊妹之情
第一百七十八章 异境同心,姊妹之情
如果说头一次沙城大捷因为朝堂消息没法完全捂住,民间很是慌乱了一阵,那之后的应昌大捷和落马河大捷就彻底让不久前才骚乱过一阵的京师平静了下来。酒楼饭庄里头的说书人抓住商机,很是现编了几个打仗的段子;家有军将的人家则是少不得上庙里拜拜菩萨,指望当家的平安归来加官进爵;至于真正的高官显贵们,要考虑的问题就多多了。
威国公已经是世袭的国公,此次再有如此大捷,偏生皇后又恰巧崩逝了,这中宫无主,储位虚悬,莫非最后成全的竟是罗家?
阳宁侯府中路的庆禧居住的素来都是历代阳宁侯,只前任陈玖忙活了多年,结果到头来丢了爵位,反而便宜了三房。如今,徐夫人占了那七间七架的大正房,罗姨娘自也不用像刚回来时那样低调,因而先前从翠柳居后罩房中搬出来之后,她就搬进了正房北边的小跨院,名正言顺地和陈汐住在了一起。这一回,当得知威国公罗明远率师在应昌大捷之后,她那脸上的笑容就不曾断过。
尽管罗姨娘是自己的生身母亲,但陈汐如今实在是对她有些吃不消。此时见其一件件地从箱笼中找出那些色彩鲜艳的衣裳,她忍不住说道:“姨娘,就算威国公大胜回朝,可有威国公夫人在,您何必一直揪着那桩婚事不放?强扭的瓜不甜,威国公世子他……”
“你这是什么话”罗姨娘一把丢下手中的衣裳,没好气地瞪着陈汐道,“父母之命媒妁之言,这是你爹和你舅舅一块定下的,你表哥不过是被他娘怂恿的,哪里就是真的不愿意?你这样的品貌,谁能把你娶回家去那是天大的福分至于你舅母……我知道她对我有心结,可男子汉大丈夫,三妻四妾也没什么打紧,你爹在云南还不是一样?如今你舅舅打了胜仗,宫中皇后又殁了,这回你姨妈决计是水涨船高。让她做和事老,我就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