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千古中医故事-第3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李时珍接下来的医学之路是一帆风顺的吗?他又是怎么会发愿编纂《本草纲目》的呢?请看下一讲。
【二 立志修本草】
李时珍在与瘟疫的较量中成了一位名医,他对穷人免费施医施药,对梦想长生不老的权贵们,却不卑不亢地巧妙捉弄,所以李时珍在民间有很好的口碑,但令李时珍名垂青史的,是他修定的《本草纲目》,那么是什么样的机缘激发了李时珍重修本草的伟大理想呢?
经过短短的三年多时间,李时珍已经成为一个有独立行医能力的医生,当然了,当年没有像今天这么严格,人们一定要考取某种资格或者权威部门颁发的某种证书才能当医生,当时当然不重要,只要大家信仰你,只要你的确医得好人,在老百姓当中有口碑,大家就认可你为一名合格的医生。所以李时珍很快就成了当地的名医,而且名声越来越大。他的名声已经不再是地域性的,而是全国性的。也就是说李时珍很快在30岁左右的时候基本上已经是个闻名全国的名医了。这么说有什么例子没有,有什么证据没有?有,我就给大家举其中的一个。
1556年,在楚王的封地湖北,楚王的世子(能够继承王位的这个儿子叫世子,能够继承皇位的叫太子),也就是他非常重要的一个儿子,突然得了一种病,什么病呢?说白了就是抽风,找了好多医生都治不好。楚王很着急,慕名请来了李时珍,李时珍给楚王世子开了一贴药,服完了李时珍开的药,世子不抽风了,为了报答李时珍,楚王就委任李时珍一个官,这个官的职务就是主管王府里面的祭祀,七品官,比他父亲的从九品高多了。七品是跟县令平级的官,李时珍是个医生,为什么楚王让他去管祭祀呢?楚王很聪明,他给李时珍一个官衔,一份俸禄,让李时珍安心在王府上班,实际上他派给李时珍的真正工作是管理良医所,也就是说,希望李时珍拿着七品官的俸禄,能够作为王府的专用的医生。那么李时珍是怎么做的呢?他一来不愿意和外界隔绝;二来,,王府里面也在炼丹,楚王也想成仙,这让李时珍很看不惯。所以,李时珍经常外出为人看病,去问和尚,去问游方郎中,问普通的百姓,打听各种各样的药,打听各种各样的偏方。
三年以后,1559年,北京的皇帝突然要招揽天下名医。楚王就将李时珍推荐入太医院,1559年,李时珍也像他的父亲一样进入了太医院。
但是李时珍在太医院里面没有名目,不像他父亲还是个吏目,还是一个小官,李时珍是七品的身份,但他这个七品官是楚王府的,并不是太医院的。按照常理,这是任何一个医生的职业巅峰,进入太医院,在老百姓的眼里就是御医了,皇帝的医生。然而,京城里边求仙炼丹的风气比起楚王府里毫无疑问有过之而无不及。此外,太医院是个衙门,官腔十足,李时珍人微言轻,根本没人把他当回事,所以一年以后李时珍找了个借口辞官回家了,不是回楚王府,干脆直接回自己家了。这样的声誉,加上进入太医院这么一种经历,并没有使李时珍感到快乐,我们这么说有证据吗?有,李时珍的儿子为李时珍立碑的时候,压根儿就不提这个茬,不提这一段,按道理说,作为医生,怎么能不提成为御医这一段呢?所以看来李时珍本人和李时珍的后代,都没有把这一年的太医院的经历当回事。至于我们有好多学者讲,或者民间传说,李时珍还当过太医院的院长,那更是子虚乌有的事情,没有这回事。
李时珍对那些有真才实学的官员是尊重的,这个我们后面会讲到。可惜这样的官员并不多。至于对那些庸劣不堪,装腔作势的官员,李时珍是有风骨的,丝毫不给面子,这一点当然在正史史料里看不出来,因为正史史料是尽量回避这些问题的。
但是,有两个民间传说很有说服力,民间传说怎么讲的呢?有一年的除夕之夜,李时珍从外地采药归来,刚回到家里门外就有人敲门,大呼小叫,很不礼貌,李时珍开门一看,是州里面的一个参议叫马三在门口敲门,这个州官名声很坏,而这个马三也是狗仗人势的一个人,所以才那么没礼貌。李时珍就问他了,马大人,有何指教啊?马三一看,你看见我你还问,我是谁啊?我是州官眼前的人,当然是州太爷叫你去一趟了。李时珍就问,难道州官得病了?马三怎么回答?马三很有意思,说啊呸,老爷身体康泰,永远健康,怎么会得病呢?那奇怪了,你没得病你找我这个大夫干什么?李时珍很聪明,一想就想明白了,哦,到除夕了是吧,那是打算让我开一个保养的方子,开一个能够长寿的方子,是吧?马三说,正是正是,快走快走快走,老爷今年的心病就是这个,这个时候要拿不到方子,年过不好。李时珍也没兴趣理他,但是也不愿意得罪他,就跟他说,马大人,现在是除夕,谁家不过年啊?不就是开个方子吗?我开给你,你带回去带给州太爷不就可以交差了吗?马三一想也是,就兴冲冲的拿了李时珍的方子回去了。
州官一看,上面是叫“千年长寿方”,乍一看挺高兴,再仔细一看,差点没当场背过气去。李时珍这个方子怎么开的呢?“千年陈谷酒,万载不老姜,隔河杨搭柳,六月瓦上霜,连服三万七千年”。这个方子里的几样东西都找不到,千年陈谷酿的酒,哪里有这种谷子,谷子怎么能放到变成千年陈谷?万载不老姜,过了一万年还没有老的这个姜,还得是一个很嫩的姜。隔河杨搭柳,杨柳都是垂下的,怎么可能隔着这个河还能让杨柳搭上了呢?还得在六月从瓦上刮点霜下来。就算你做成这味药还得连服三万七千年,这是一个故事,就说明李时珍对这些恶官他是不当回事的。
另外还有一个故事,叫“巧治狗县官”。有一个县官,请李时珍看病,这次李时珍去了,李时珍稍微的一把脉,就说,大人的脉象一切正常,只不过您太胖了,别的病没什么。但肥胖将来恐怕随时会导致出问题。这个县官当然吓着了,那要请李大夫赶快想想办法,给我解决这个问题,钱好说,诊金好说,要多少都行。李时珍不接这个茬,就对着县官讲,钱慢慢再说,只不过你得答应我一个要求,狗县官一听到这个份儿上当然什么都得答应,就问李时珍你有什么要求啊?李时珍说我的要求是你一定要严格按照我的方子抓药、服药。县官一听原来是这么一个要求,这很正常,赶快就答应。李时珍接着还讲,我这个方子一不用服药,二不用扎针。县官一听太棒了,还有这等好事,赶快答应。李时珍接着说,这方子还不用写,我说出来你记住就行。那县官一想,这更好了。李时珍提出,第一,不吃鱼、不吃肉。县官一想,这能答应,我也太胖了,也吃够了,我答应。第二,每天步行30里,到民间走30里。县官一想这我也能答应,这没什么,我坚持。第三,要收购,你要去买东西,买什么呢?农夫、渔夫、轿夫的破毡帽,把这几类人的破毡帽你去买来,把它烧成灰,和着蜂蜜做成一种药,叫明芝明膏,光明的明,灵芝的芝,光明的明,膏药的膏,谐音就是民脂民膏,每天服用。县官听到这里气得几乎把命都丢了,气都气死了。所以这两个故事就说明,李时珍不畏权贵这种性格在当时就在民间流传。
李时珍不仅医术高超,而且不畏权贵,所以在民间有很好的口碑。但真正使他名垂青史的,还是他所修定的《本草纲目》。那么是什么样的机缘,使李时珍萌生了重修本草的伟大理想呢?
李时珍发现,古代的本草着作里边有大量的错误,有的是将几种药物混为一种,不予区分,比如人参、党参,这完全疗效不一样的东西,被混为一种;有的是将一种误分为几种,比如枸杞子这种东西,也许不同产地的枸杞子外观可能相差比较大,被误为几种不同的药;要么就是对药物的疗效描述不准确;要么就是图文背离,中国过去的本草也是有图的,比如这个图上画的是这个,实际上药物的内容却对不上,这当然就很麻烦了。这种情况如果不加以改变,随时会产生严重的后果,病人会得不到恰当的医疗,严重的话会付出生命的代价。于是,一个伟大的念想就在李时珍的内心深处迸发出来了,那就是不惜一切代价重修本草,相当于重修中国的药典。终于,到1552年,李时珍35岁那一年,也就是行医十一到十二年以后,断然决定,不再以开业行医为主,而是集中主要精力服务于重修本草这么一个伟大的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