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沧浪歌-第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正想着,一回头才发现自己座上也有一幅字联,是“红楼梦”里的名句:世事洞察皆学问,人情炼达即文章。这是他的至理名言,专请一位书法名流题写的。几十年来,他就凭借这一句话,从个县城教师走到了今天这般,对这句话的深刻含议,他置信不疑。问题就出在这,将两幅字联一比较,就感觉到它两个不大对脸,大大不对脸。至于不对脸在哪,他一时半会没弄清楚,搞不清楚不罢休,搞不清楚反倒吊起了胃口。
刘主任深信,办公室内存在着各种斗争,其中一种,即领导和下属之间的斗争,这是主要的,是压倒一切的战线。别看他们表面上,这样那样,都是些现象,实质就隐藏在现象下面,可杨灵涵的实质是什么?
这一次不能再糊涂了,以前就是被现象所迷惑,才麻痹了行动,以至于输得很惨。谪迁是,还有那个女人,也是个现象,竟也被她迷惑了。最可恨的就是这个女人,说句公道话,天地良心,自己像有外遇的人吗?床上那些话,连自己都不知道是怎说出来的,偏这个女人就认真了,死拿着不放。还有,大街上那些小流氓,天天搞女人也没事,偏我一搞就出事了。
不过现在看来,自己是在错误的时间,错误的地点,和个错误的对手,打了场错误的战争。但与杨灵涵比较起来,优势就明显了,一个在暗,一个在明,一个是上级,一个是下级。他有什么优势呢?年轻人的优势,是初出牛犊不怕虎,然而,这正是他们的弱点!
经过一番琢磨,总算把杨灵涵摸了个大概。
刘培彦首先认为,杨灵涵没有野心,但是很有个性,表面上的没有个性,其实是一种强有力的个性。
毛主席说,凡是有人群的地方,就有左、中、右之分。杨灵涵看似中立,实际上是不可能的,世界上不存在完全中立的人,他早晚都会划向某个立场,这就叫“实事求是”。他有可能划向谁呢,首先是总编,总编是他师叔,他们是一帮人,可就算总编再看得起他,也不会委任他做编辑部主任,他还嫩着哪!在编辑部,能胜任主任一职的,除自己之外就是梁树人。他老早就窥视这个位职了,在自己没来之前,他就是临时主任,他没能当成这个位置,心里一定不服气。什么正人君子、笔君子,都不过是“各利”前的面具,这个人有野心!
可麻烦就在这,杨灵涵现在跟着他干,尽管对他不卑不亢的,可毕竟在一块干事,“事业”会把俩人拴在一起,形成“二人帮”,一荣俱荣,一损俱损。杨灵涵是“新生”的力量,因为他和总编的关系,他向谁,谁的优势就多些。只有把这股力量,从梁树人身过拔开,为自己所用,才能彻底摧毁梁树人的阴谋。想到这,刘主任瞥了一眼梁树人和杨灵涵。
他发现,这两个人正亲密无间地研究版面,这多少让他揪心,而且是越想越不对劲。但心里却念叨了两声,凡事不要自乱阵脚,一切只不过都是现象。他念叨这两句时,双肘平撑在桌面上,同时脸随着眼神,从右边移到左边,又从左边歪回了右边 。这时常是开会时,他不认同了别人的观点,才会表现出来的神态,那是做给别人看的,现在他是做给自己看的。他想来想去,决定先下手为强。
下班后,杨灵涵一出报社,前面的刘主任就止了脚步。
刘主任先左右看了一下,仿佛在看马路上的车,见杨灵涵走到了跟前,就转头笑着说,小杨,在哪吃饭?
杨灵涵回答说,我回学校吃。
刘培彦就说,今天陪我吃顿便饭!
杨灵涵也懒得去,就说,谢主任了,我回去吃。
主任一听,故意变了脸,说,怎么,不给面子?跟领导交流一下工作情况也不行?!
杨灵涵见他这么一说,也就不作声了。工作嘛,主任天天在会上讲,要主动与领导沟通,现在是人家主动,你还有什么理由不好好配合。不在其位,不谋其政,做一天和尚,你就要认真去撞钟,没得说。
捌进马路边的小吃巷,进了一家叫“萍聚”的餐馆。
刘主任叫杨灵涵随便点几个,杨灵涵说,还是主任点吧。刘主任就挺直了胸膛点,旁边的服务员记。那些服务员一边记,一边大声吆喝,一个干炸里肌,一个麻辣豆腐,一个凉拌金针,一个拌三丝。杨灵涵不想喝酒,主任也不勉强,就自己来了一小瓶“全兴”。主任说,酒能成事,也能败事,少喝点好!说着自己抿了一小口,就让着杨灵涵夹菜。
放下筷子,主任说,小杨啊,你刚来报社,感觉工作还行吧?
杨灵涵说,挺好,大家都挺好的。
主任问杨灵涵答,如许谈了半个钟头,主任就喝得有些上脸了,捻了把下巴说,小杨啊,客观的说,据我这几天观察,你是个很不错的小伙,是个可塑之才,但记住要学会把握人生的各种机遇。你现在的不足,是年轻,社会阅历浅,这点是没法改变的。不过正因为年轻,前程才不可估量,关键是看自己怎么把握了。接着,主任就把他一生的几个重要转折,详细给杨灵涵讲解了一番。
最后,主任像系圈套一样,在空中打着各种手势,对杨灵涵总结般说,小杨啊!《红楼梦》你应该读过吧?这是一部大大的人生哲学,人的起点往往差不多,关键是在这过程中会不会借势,所谓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你现在正处于人生的起点,这就是个关键,只要留心把握,把有利的和不利的,加以区分对待,你才能最终获得成功!
顿了下,又语重心长地说,千万不要是非不分,盲目跟从。比如在咱们报社,我和总编都会支持你、培养你,至于其他人,哪怕是你身边最亲密的人,你都要小心被他所利用,千万别走错了路,铸成了大错,到时后悔莫及啊!
杨灵涵一点不傻,主任是在暗示他,在这个报社,真正对他有利的是总编和主任,企图利用他的是梁树人,主任叫自己防着他。
杨灵涵转心又一想,主任这样做有什么目的,是真的赏识自己么,要不是自己和总编有点关系,他会这样么。其实自己和总编一点关系也没有,在一见面的那一刻起,就都意识到了,俩人不会走得太近。什么好风,什么青云,对于现在的他来说,还有什么意义,几年前他就不想这些玩艺了!
第二天早上,刘主任一见到杨灵涵,就笑呵呵的,像见了自己人一般。
杨灵涵还是像往常一样,跟他打招呼。可这时,刘主任就感觉到,杨灵涵顺眼多了。老梁来了,杨灵涵也照样和他打招呼,可刘主任瞥了一眼后,就感觉到这招呼里,分明多了虚伪的成份。刘主任觉得,杨灵涵的确是个可塑之才,自己的心机没有白费,且是一箭双雕,既损了对手,还利了自己。
他禁不住仰回头,看了一眼墙壁上的字联:事事洞察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
杨灵涵一坐下,陈寅格的名言就映入了他的眼帘: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他愣了半天,脑子杂乱,觉得该把它扔到外面去,又一想是朋友的心意,算了。
张婉萍回来了,她急匆匆的上楼梯,屁股腰枝扭着,两条小腿往两边摆,那样儿,活象被赶着上堤的鸭子。这是心情好时才会有的样儿,平时是有气无力的,一登一登往上迈。
她没有理由不快乐,三天的采访顺利结束了,陕南的美食名胜,也吃遍了玩遍了,而且一分钱不用掏。越穷的地方越尊重公家人,这几天是她做记者以来,最受用的日子,真是出尽了风头,游尽了兴致。至于采访稿,在上火车前就写得八九不离十了,稍为改一下就可以用,真是美太太了!
想到采访稿,张婉萍在楼道口顿了一下脚,只一瞥,她就看到评奖栏里,自己有篇稿子被评了优。再一看别的栏目,杨灵涵和老梁编的周刊,又被评为了最佳版面,奖金300元。这下心里有数了。回到社会新闻部,见大家都外出采访了,就转身来到了编辑部。主任和老梁都不在,只有杨灵涵和两个小编辑,杨灵涵在校稿,那两个在画版。
张婉萍一屁股坐到了老梁的位置上,杨灵涵抬了下眼,见是张婉萍,不紧不慢地说了声,回来了!
张婉萍双手托着两腮,睁着水灵灵的大眼睛,瞪着杨灵涵,挑衅般问,混得不错啊!
杨灵涵一抬头,见了张婉萍那神态,故作平静地说,一般一般,全国第三。
张婉萍笑着说,哼,一点也不谦虚!
杨灵涵也笑着说,我有则么个萍妹妹,我能谦虚吗,骄傲还来不及呢!我要谦虚,我就是和你过不去;我要谦虚,我就是有眼无珠;我要谦虚……
张婉萍得意地说,行拉,就你嘴甜!
杨灵涵不屑地说,怎么,嘴舔也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