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有所思-第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正文
1
    1
赵昶初次见到许璟的那个时候,他还只是闻郡太守。
接到拜帖时赵昶正在核对才送来的岁报,下人把拜帖递上后草草掠过两眼就搁在一边,也不做声,而是继续手边的工作。下人在旁边等了一会儿没等到吩咐,认定来客并不重要,随便打发也就是了,正欲悄声退去,忽听到赵昶的声音:‘请客人进来,来者是贵客,不要怠慢了。‘ 
下人应诺着退下,赵昶拿起刚才搁置一旁的拜帖,再看了一遍,字体严谨,笔意流畅,字句无可摘指,连选的纸张和用的墨都妥帖无比。又看了看拜帖最下方的两个名字,许琏是早有耳闻的,扶央许家第一个少年入仕的子弟,那时官位虽低,风头却一时无两;虽不曾结交,但是想也是一等一的人才,不然不至于才出缺补吏就被威武侯刘邵请去奉为上宾。难怪月前恩师来信说近日会有贤才来访,没想到竟会是许家人,只是这个许璟。。。。。。 
此时走廊一头脚步声响起,赵昶即刻放下手中书简,整理衣冠,大步迎向厅外,正好赶在来客之前迎在门口,他微笑,拱手致礼:‘不曾远迎,万请海涵。‘
扶央许家,声名自数百年前流传至今,本朝历代格外礼遇的名流大儒中,从不曾缺了许家人的身影。许家名声虽大,却不见什么人入仕,大多是待到年纪大了,领个品位安闲养老,也不知是许家本身人丁单薄不愿在宦海沉浮劳累还是家训本就如此。尽管许家只出学者,但一代一代的许家子弟,无论在何处,皆是焦点所在扶央有童谣传唱百年,‘许家儿郎,布衣卿相,若得许家郎,莫求缁衣相。‘ 
赵昶虽然早知许琏年纪不大,但是真的相见,还是不免惊了一惊站在他面前的两个人,看上去皆在弱冠之龄,从面孔上能很轻易地看出二人的血缘联系。他缓缓打量静静站着的两人,看见他们的考量神色,发觉他们都没有开口的意思,仿佛在等他来辨认。 
赵昶并不着急,不动声色继续估量,很快他的嘴角牵出一丝笑,只见他对着右边的年轻人说:‘早闻许文允大名,今日得见,实是赵某之幸。‘
那个容貌昳丽、俊秀非常的年轻人噗嗤一笑,先是扭头冲他身边另一人说道:‘阿兄又胜了一局。‘ 
言罢才换上端正神色,回礼,答话,言行无懈可击,与刚才说笑的样子真是判若两人。二人寒暄一番,赵昶的目光方转到一直保持沉默的另一个人身上,高而瘦的年轻人,一双眼睛湛然有神。 
‘许璟见过赵大人。‘
日后人们谈论起许璟对赵昶第一次拜访的情形,总是说得精彩异常神乎其神,但基本上离不开英雄相惜,一见便引为知己的套路,可事实上这二人的第一次见面实在平淡得很,比起光彩夺目的许琏,许璟在赵昶的第一印象中,只能用‘平常‘二字来形容。 
一番客套,宾主落座。尽管早知二人的来意,赵昶还是问道:‘不知二位来有何贵干,听家师说许大人辞别刘公,又是为何?‘
这话问得并不高明,若来客是旁人,赵昶定不会把话说得这样直白,但既然这次拜访的目的彼此心照不宣而他的确一半心思始终还在那对不上数的岁报上,话也顾及不得那么多了。
许琏闻言一笑,也是一付意料中的神情:‘临别时刘公嘱托我问候太守大人,说数月不见,想念得很,希望能再聚上一聚。‘
赵昶也笑:‘刘公这般牵挂,赵某如何敢当。我这太守之位亦是蒙他举荐,怎敢不殚精竭虑,以报刘公举荐之恩。‘ 
‘大人过谦,在丰州常听刘公提起大人,每每提起,皆说大人是当世难得人才,允文允武,天下英雄虽多,却难有出其右者。‘
正要接着客套,忽然觉得有一道目光扫到他身上。赵昶直觉地冲那个方向看去,只见许璟托着茶盏,正好收回目光。他的面色平静,嘴角的笑尚未隐去,眼里甚至有着不愿掩饰的极淡的嘲讽,他明知赵昶正在看他,但只当无所觉察。 
赵昶心里一凛,收住即将出口的客气话,也和许家那两兄弟一样,不紧不慢地喝起茶来。
沉默只维持了一会儿,许琏再度开口:‘太守对天下势如何看?‘ 
这话问得太直接,直接到赵昶都忍不住愣住,只是下座问话的人神色无畏而坦然,漂亮狭长的眼睛盯着他,好像可以望进他心里去。 
平朝皇权旁落早非一日之功,连续几代的儿皇帝无可避免的加大了外戚的势力,连年天灾又让全国各地人口极度失平衡;外戚的横行使本就握有一地兵权财权的驻守各地的太守和一州长官找到了‘养兵拥君‘的借口,一日一日,天子越弱,州府越强。
赵昶直视那逼人的目光,貌若轻松地说:‘在下只是一郡长官,唯刘公命是从,如今天下虽算不得煌煌盛世,但有刘公,定能清除奸邪,重整大平纲纪。‘ 
‘那赵大人平定异族南侵后,何必拒绝刘公美意,宁来闻郡作太守,而非加封骠骑校尉,在刘公身侧继续为之效力?‘ 
说话的人口气平淡,也不要赵昶回答,而是自己说下去:‘有兵权虽好,但欲逐鹿天下,怎能无立身之地。‘
赵昶眼角一跳,无意中双眼内已有寒光掠过,他沉默地打量说完寥寥数语后又端起茶盏来的那个消瘦的年轻人,好半晌,淡淡吐出一句:‘许家子弟,好得很啊。‘
那边许琏又是一笑,才凝重起来的气氛顿时松懈下去一些,赵昶收回投在许璟身上的目光,许琏还是在笑,可口中说出的话却和轻松的笑截然相反:‘刘公拥天下过半兵粮,与天子几可平起平坐,此时虽强,但日后恐怕难成大事。‘ 
‘何解。‘ 
许琏看一眼许璟,复言道:‘大人怕是比我更了解刘公为人,御军迟缓,优柔寡断,法令不立,着眼之处都在琐碎小事,心中抱负诚然大,但凡事都只见首不见尾,是故大人取太守位而避之。‘ 
这话说得赵昶又是一阵沉默,心中却是思绪万千,纷纷乱乱摸不出个头绪,但此时一个主意早已定下,心思一定,话要出口,偏偏有下人进来通禀:‘大人,冯主簿说他把岁报又算了一遍,不曾出错。‘ 
‘不曾出错?‘赵昶皱眉,‘数字是没错。。。。。。‘ 
‘大人若不介意,岁报可否借我一观?‘ 
听到许璟的声音,赵昶点了点头,既然话已到此,也没什么需要顾忌的。于是把岁报交给了许璟,哪里知道他才看了几眼,就指着一处,指出症结所在,一县谎报了岁入,两边数目看上去齐平,但实际上少记不少。 
这一出让赵昶又惊又喜,口头上称赞不说,心里更是决定定要留住这两人。喝退下人后,赵昶又说:‘世人所言非虚,若得许家郎,不求缁衣相,昶何其有幸。‘ 赵昶以名自称,结交之意,显然可见,许琏二人又如何会不知,双双离座,一揖后,许琏道:‘大人志向,不言自明;兄长与我愿助大人得偿所愿。‘ 
不料赵昶忽说:‘许家代代皆有大儒,以君德才,何不辅佐天子,成就太平呢。‘ 
许琏想也不想顺口答道:‘病如膏肓,想救也救不得了。何况。。。。。。‘ 
停顿片刻,一瞬竟似乎露出个苦笑:‘我向来顽劣,第一步都踏出去了。。。。。。‘ 
他的声音越来越小,最后消失,赵昶也不勉强,而是吩咐下人为二人收拾房屋院落,又约定时间接风,就让车马劳顿的二人先去休息。临去前许璟交给赵昶一封信,‘谢夫子托我等转交。‘ 
赵昶拆信,果然是恩师笔迹,信中大赞许家二人的才华,并有推荐之意。 
合起信,赵昶叫住正欲离去的二人,笑问:‘既然有夫子的信,为何现在才拿出。‘ 
‘谢夫子交信时说是叙旧的平常书信,却叮嘱我见到大人就即刻呈上,若不是举荐之用,何必如此着急。我兄弟二人若是凭夫子的信得大人赏识,而大人也只凭夫子的信留下我们,也枉费方才一番言语。‘ 
许璟说完,气定神闲地驻足静立,第一次在赵昶面前显出笑意。赵昶只觉得心里有什么被刺中一下,但更大的相惜相敬之情油然而生。 
‘是我冒昧了。‘他诚挚地说道。 
许璟微微点头,不说好也不说不好,只与许琏离去。 
目送二人的背影走远,赵昶的笑渐渐凝固,直至彻底消失。这两个人的来访,说的一番话,还有刚才那封信里他没有对任何人说起的谢夫子对他提到的内容,奇异地在一刹那,让他心中某颗已经发芽的种子,更快地成长起来。
2
    2 
平朝庆宥元年,对赵昶而言,不能不说是一个特殊的年份。很多年之后他回抚往昔,惊觉他后半生的大半荣华坎坷,竟皆滥觞于此。 
其实直到那一年八月,年号还是
返回目录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