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十周岁-第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就是这样的,她一上舞台就成了另外一个人,跳起舞来更是婀娜多姿,美若天仙。这样一个人,你拿她能有什么办法呢?唐冬青痛苦地想,其实砸她一沙包根本就没多大用,伤不着她一根毫毛的,倒是自己白白地对她下了那样的毒手,弄得心里这么不自在。唐冬青双眼紧盯着翩跹起舞的陈伊琴,她跳得那样好,她的动作自己永远学不会,她的舞姿自己永远练不会,她实在是太优越了,自己永远都没法跟她比。唐冬青的眼泪流下来,她躲在侧幕后面偷偷地不出声地哭起来。唐冬青砸了陈伊琴一沙包,陈伊琴并没有记她仇,平常经常一起玩的,谁没有个失手的时候?只有唐冬青自己心里清楚这一沙包扔出去她是有意的,根本就不是失手。陈伊琴再没有提过这件事,别人也没有提过这件事,但是唐冬青却一天也没有忘记这件事。有的时候她的心里会突然地有一阵懊悔和愧疚袭上来,有的时候她良心发现,处处都对陈伊琴特别好。陈伊琴不知是没感觉还是故意假装不知道,她对唐冬青还跟以前差不多。
唐冬青不知道就在她忍受着内心的煎熬的时候,她和陈伊琴的相处就要结束了。有一天扬剧团来学校招演员,他们千挑万选,最后只选中了陈伊琴。陈老师对他们说:“她是我们最好的苗子。”她又说:“你们真有眼光啊!”
全校上下的羡慕可想而知。在当时,中学毕业后绝大多数人都要上山下乡,留城的机会非常少,能进剧团自然是一条极好的出路,更何况对陈伊琴这么一个天生的艺术人才来说,不去剧团去哪儿都可惜了。陈伊琴略做准备就跟着他们去了扬州。临行匆忙,她也没来得及到学校来和唐冬青告别,陈老师是去陈伊琴家里给她送的行。
陈老师回来说,原来一直以为陈伊琴家住在淮剧团宿舍,她父母肯定是演员,其实她爸爸是淮剧团的电工,妈妈是淮剧团的会计,两个人和文艺都沾不上一点边。陈老师由衷地说,陈伊琴这孩子生来就是个演员的坯子,她就是为舞台而生的,这样的人才好几年也难得遇到一个啊。
陈伊琴走了陈老师很寂寞,有一段时间连排演新节目的兴头都没有了,宣传队活动的次数也减少了。陈伊琴走了唐冬青也很寂寞,不过她的寂寞是在心里的。她常常想起陈伊琴,想起陈伊琴随即就会想起自己狠狠地朝她脸上砸过去的一沙包。她真后悔自己那么做,她觉得自己一生中最对不起的人就是陈伊琴。

十周岁4(1)

在唐冬青眼里
蔡大妈就是苦难的化身,
她苦大仇深,
受尽了旧社会的折磨和凌辱。
陈伊琴走了不久,蔡大妈就来了。
蔡大妈跟陈伊琴没有什么关系,她跟向阳小学也没有什么关系。蔡大妈是城郊的一个菜农,年轻时嫁过一个男人,男人不知是走了还是死了,剩下她一个人孤苦伶仃拉扯着一个儿子过日子。儿子又是个不学好的,长大之后成天游手好闲,一件正经事不做,蔡大妈也管不住他。蔡大妈的生计全靠她自己,种菜、卖菜,儿子只会伸手向她要钱花。蔡大妈不过五十来岁年纪,但脸上已经爬满了皱纹,牙齿也掉了半口,黝黑的脸颊瘪进去,显得很老相。只要她出来见人,总是两眼无光,一脸苦相,一看就是一个苦命人。
蔡大妈每天都挑了担子进城卖菜。她有一个特点,卖菜之外喜欢和买菜的闲聊。慢慢地人头都熟了,蔡大妈干脆挑起担子走街串巷送菜上门。蔡大妈的菜新鲜,斤两又给得足,大家都乐得买她的,渐渐地她在城里有了许多固定的顾客。蔡大妈的长期客户中有不少是家庭主妇,一边挑菜一边和蔡大妈攀谈。女人们的话题通常无外乎家长里短,但蔡大妈除了家长里短之外还能说点别的。她最喜欢对人诉苦,一开口便是:“我们乡下人苦啊,跟你们城里人没法子比,一大老早就下地了,太阳晒,皮都脱光了,做得没得歇,一辈子啊,想想都要淌眼泪!”蔡大妈尽管说话颠三倒四,没头没脑,但她表达的意思却是清楚的。
一般诉苦的话很容易遭人讨厌,但是蔡大妈就有本事把这个话题说得叫人爱听。她最喜欢说的是她自己,自己从小受的苦,嫁了男人受的苦,没有了男人受的苦,年纪大了还是在受苦。她一说起受苦的事情眉眼就皱起来,脸上很凄苦,整个人极富感染力。买她菜的主妇听了都被她打动,个个都很同情她。有时候蔡大妈讲着讲着掉眼泪,她们也跟着眼圈红红的。
一个农村的老太太,一天书没读过,大字不识一个,嘴却极能说,天底下受苦的人那么多,可大家记住的都是她蔡大妈受的苦,也实在是很难得。城里越来越多的人认得了蔡大妈,越来越多的人知道了蔡大妈的故事,越来越多的人买蔡大妈的菜,蔡大妈应该很高兴了吧,可是她还是苦着一张脸,逢人便苦叽叽地说:“没钱日子难过啊,儿子不成器,我没得办法想,我这个人生下来命就苦,什么苦都吃过,一辈子也苦不出个头!”
几句话一说她就又扯到了自己的身世上,从小受的苦,嫁了男人受的苦,没有了男人受的苦,年纪这么大了还是在受苦。她的身世不少人都听过许多遍了,但是她一开口,他们还是忍不住要站下来听。蔡大妈一诉起苦来整个人就沉浸在苦难里,絮絮叨叨滔滔不绝,话头特别密,那些陈年旧事,经她一说都活灵活现的,好像发生在眼前。
比如她讲到下雪天出门拾柴火被地主老财家的狗咬了,撩起裤腿让大家看她小腿上一块白亮的伤疤,谁都觉得那块伤疤还在隐隐作痛。而且蔡大妈每次讲她受的苦难都会多多少少加进一点新内容,有的时候一段老故事突然多出了一些新情节,记性好的小孩子听了忍不住要刨根问底,大人们却从来不计较,他们喜欢她添油加醋,喜欢她喋喋不休,一半当故事听,一半也是当热闹看。有一天一个女人半真半假啧啧赞叹道:“老奶奶口才这么好,怎么不去学校里给学生讲讲呀?”不久蔡大妈就果真被向阳小学请去了,给学生们作忆苦思甜报告。
唐冬青第一次听蔡大妈作报告就被深深吸引住了。在唐冬青眼里蔡大妈就是苦难的化身,她苦大仇深,受尽了旧社会的折磨和凌辱。每次蔡大妈来忆苦思甜唐冬青都听得格外专心,一条手帕哭得湿淋淋的。蔡大妈诉苦的内容每次都不重样,除了讲自己,她还讲自己活活饿死的爹娘,卖给人贩子的弟弟和妹妹,给地主扛长活累断了腰的小叔叔,被抓了壮丁的舅舅,给人家做童养媳的小姨娘,还有被恶霸强奸的亲嫂子……讲起来真是字字血,声声泪。蔡大妈忆苦的时候自己很少流眼泪,她说呀说的,把台下的人都说哭了为止。小操场上横竖成排低垂着头坐着的师生们擦眼泪擤鼻涕,唏嘘一片。
学校老师一致评价,蔡大妈是请到学校里来开门办学的人当中讲得最好的一个,也是最感染人的一个。向阳小学一而再、再而三地请她去,不仅向阳小学,别的学校同样也一而再、再而三地请她去,蔡大妈很快就成了一个非常出名的人物。
听了蔡大妈忆苦思甜报告之后,各学校各年级各班还要组织讨论,讨论之外老师们还布置学生写作文,为的是更好地消化吸收,将阶级仇、民族恨转化为上进的动力。三(1)班把这篇作文留作了家庭作业,题目就是《听蔡大妈讲苦难》。从星期六到星期天,唐冬青一直埋头哗哗写。蔡大妈讲过的事情实在太多了,她写了一页又一页,还是有许许多多的内容没有记下来。一边写她一边哭,想想一个人受过那么多的苦,真就像蔡大妈自己说的,她是黄连掉在了苦胆里——苦透了!她替不幸的蔡大妈流下了许多许多的眼泪。
星期一去上学时唐冬青两个眼睛还是肿肿的,人也变得沉默寡言。她心里装满了蔡大妈的苦难,没有什么能让她快乐得起来。陆老师看了她交上来的作文,当着全班同学表扬她:“唐冬青同学这篇作文,很下功夫,写得也是不错的。”下课陆老师看到唐冬青,对她说:“写作文要学会抓住重点,用不着什么都写到。”陆老师把唐冬青写的作文发还她,厚厚一沓子,一共十六页,每页四百字。一个三年级的小学生,字还没有认全呢,背后用了多少功夫啊!陆老师真的有点心疼她。回到家里唐冬青把发下来的作文又重新写了一遍。她记住了陆老师说的“写作文要学会抓住重点”,把那些无关紧要的话统统都去掉了。她把蔡大妈讲过的事情一件件串起来,连忘掉的也都重新回想了起来。她写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