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在疼痛中奔跑-第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芊芊“不明白为何自己的世界已经崩溃,别人却都这样若无其事、兴高采烈”,就是这样一种心态的反应。疼痛也是一种情感体验,因此抚平一个人的心理疼痛的最好方式就是情感的抚慰。从这一角度盾,小说中的三位女性之所以要在疼痛中奔跑,就因为她们的生活中缺少温暖的情感抚慰。我们处在一个高扬物质利益的社会,无穷的欲望吸干了我们生活中的水分,于是人的情感日益沙化。在三位女性的生活里,几乎看不到亲情、爱情和友情带给她们的欢乐。哪怕这三位女性是很好的朋友,但她们之间传达出的友情仍缺乏足够的真诚,在很大程度上只是她们需要这种联盟来摆脱内心的孤独感。因此她们本身也存在着问题。她们是自恋的、被宠爱的一代人,不善于以一种宽容之心去接受他人的情感。裴裴自小在上海的爷爷奶奶和家乡的父母两家之间生活,她最强烈的感受是被遗弃感,但从字里行间仍能感到爷爷奶奶对孙女儿的亲情,这种亲情却被裴裴的遗弃感所遮蔽。裴裴在谈到她与弟弟的关系时说:“可再怎么恨他,讨厌他,出了事我还得管。这就是‘亲情’这就是‘血缘’。”这说明亲情在当今只剩下了“亲”,而剔除了“情”,尤其是真情。这本身就是一种情感沙化的表现。 
我很看重这部小说的心理真实性,它真实地表现了年轻一代的内心世界,我由此而能够穿越代际的联碍,对她们姣好面容后面复杂深沉的内心世界多了一层理解。这种理解同时也应该是对作者的理解。但我也感到不满足。高尔基在回答为什么他在童年的苦难经历中没有堕落成一个坏人时是这样说的:“因为天使一直伴随着我成长”。我觉得《在疼痛中奔跑》中缺少的正是这样的“天使”。 
贺绍俊:沈阳师大中国文化研究所教授、文学评论家   
张炯:评《在疼痛中奔跑》   
评《在疼痛中奔跑》 
张炯 
《在疼痛中奔跑》已是汪洋继《暗香》和《与“郎”共舞》后的第三部长篇小说。在《后记》中作者说,“曾经做过一档关于女性的谈话类节目,探寻她们的故事和心灵。在那些不能成眠的夜里,这些女性的面孔一个个浮现眼前、美丽、妖媚、轻灵,令我感动。她们是纯真的,柔弱的,被侮辱与被损害的,她们又是独立的、坚韧的,不肯向命运和男人屈服与妥协的。她们没有在逆境里沉沦和毁灭,而是在灰色中寻找亮点。她们以昂扬的姿态在疼痛中奔跑,化为涅磐的凤凰。我试图诠释女性间的友谊,试图演绎人间最为宝贵的亲情大爱,而男人只是底色和陪衬,他们的面目是暧昧的,迷离的,模糊不清的。” 可以说,这已把这部小说的题旨以及它的优点和弱点都和盘托出。是的,这是关于三个女性,即芊芊、裴裴、美瑜的不幸命运和他们奋斗成功的故事。在改革开放的新时期,有成千上万来自内地小城乃至农村的青年女性,她们在社会的波涛中浮沉、拼搏,从而脱离原来的生活轨道,迈上新的光明而广阔的前路。芊芊、裴裴、美瑜的具体人生经历虽然很特殊,她们的不幸和痛苦多是非常个人性的,但她们的机遇正富于时代的特征,她们的行为的动机,正是从特定的历史潮流中吸取来的。因而,她们的艺术形象便赋有相当普遍的现实意义。类似人物和故事,在世纪前后的我国文学中,已有作品描写过。但文学作品的价值不仅在于写什么,更在于怎么写。一个优秀的作品,总要以充沛的激情,以来自生活的深刻的观察和体验,以独具创意的艺术视角和构思,以鲜活生动的人物形象的刻画,以富于个性和特色的文学语言,去赋予自己的作品以强烈感人的美的魅力。我以为,《在疼痛中奔跑》正是这样的一部比较优秀的作品。 
作者以三个第一人称去交错地描写三个女性的生活经历和心路历程,这就使作品具有让读者觉得如听当事人倾诉心曲的亲切感,也使作品具有可能从多种视角去烛照生活的宽广的包容度。“我”的叙述既便于表达自己丰富复杂的思想情感及其演变,从而也更方便“自我形象”的塑造;又能从“女友”的视角、从“他者”的立场去关照其他两个女友的生活经历和情感波折。这种构思和表现视角虽非独创,却很适合于作者所选择的题材。而小说富于灵性的鲜丽、明快的现代话语中恰到好处地不时点缀传统语言,包括文学名句、历史成语和民间谚语,更容易以多姿多彩的笔墨来传达充满激情和诗意的细腻而敏锐的艺术感觉和如怨如诉、丝丝入扣的心声。这样的语言由于运用得巧,常常让人感到妙语连珠,才华闪烁,极富表现的张力,让读者产生赏心悦目的阅读快感,正是艺术构思和表现方面的上述综合效应,使小说所刻画的三个女性,便连同她们的不同性格、不同外表和内心,不同命运和遭遇,都生动地展现在我们面前,真实而可信,血肉丰满而感情丰沛。芊芊美丽而奔放,先是父故,又遇人不淑,未了生个女孩还“脑瘫”,可谓打击一个接着一个,经受精神上的残酷的磨练和考验,而在极度的艰难和痛苦中竟能坚忍不拔地挺下来,最后取得事业的成功,成了作家,这自然得益于她始终有着人生理想的追求。作为小说的主要人物,她的形象尤为突出。而性格内向,少言寡语,出身于底层,一度自卑的裴裴,有个照顾她物质生活的好丈夫,她还想再有个满足她精神生活的好情人,在不可两得中她也感到痛苦,但她能于对生活的反思中省悟,回到丈夫身边,终于当了收入很丰的广告部主任;而当过选美冠军的顾美瑜却不幸因糖尿病失明,又遇到既想偷情又自私的怯懦男人许雷,差点送了命。但在友情的帮助下也站了真起来,成为成功的企业家。三个女性的友谊写得很动人。他们的爱情都有过曲折和不幸,甚至影响到彼此的友情,但最后随着事业的成功,也各有美满的结局。这自然符合中国人希望大团圆结局的传统审美心理,也突出地表现了人人都应自强不息,奋发进取的人生理想精神。 
小说里着墨较多的几个男性形象,也给人印象颇深。像芊芊的首任丈夫桑,表面上很“爱”她,实际上充满占有欲,自私透顶;裴裴为之痴狂的“白马王子”凌逆,则是对漂亮女人都“花心”的“花花公子”;美瑜所沉迷的情人许雷更是自私而懦弱的小男人,既惧内,又想偷情,又不敢负任何责任。即如被裴裴认为“好丈夫”的工人沈浩,却只会忙活家务而精神生活贫瘠。裴裴的弟弟更是吸毒、浪荡的角色。只有用墨很少的芊芊的父亲和她最后找到的新任丈夫,那个美籍华人才像个“好男子汉”。无疑,小说所写的那种委琐自私的不同男性在现实生活中是存在的,作家加以鞭挞也应该。没有真切的观察和体验,决计写不出这么真实的形象。沈浩为救人而耽误了为妻子过结婚纪念日一节描写,使这个有缺憾的人物终于发出耀眼的思想光辉!可谓是精彩的神来之笔。但整部小说里坏男人多,好男人少,不免让男性读者感到心理失衡!感到作家偏于从女性主义的视点去写男人。当然,小说这样写,自与它的题旨相关。 
汪洋是从贵州移居美国洛山矶的作家。从世界华文文学的几大板块看,北美新移民文学的崛起是世纪之交相当引人注目的现象。而且其中我国大陆新移民的女性作家特别红火。从严歌苓到张翎,到现在这本小说的作者汪洋,她们虽然身在美国,却来回于美国与中国大陆之间,写作的题材多半也是国内的或跨国的。这种现象理应为我国文坛所关注。我们大家研讨《在疼痛中奔跑》,便说明国内评论界对北美新移民文学的重视。这里,我祝愿汪洋女士的创作继续获得新的成就,也祝愿北美新移民文学有更大的繁荣和发展。(张炯:中国作协副主席、文学评论家)   
白烨:女性“成长”的感人诉说   
女性“成长”的感人诉说 
——读《在疼痛中奔跑》 
白 烨 
在大致了解了女作家汪洋的有些风光又有些传奇的经历之后,再来读她的长篇新作《在疼痛中奔跑》(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2006年6月版),那种特有的人世沧桑书写和女性命运诉说,使我都颇感意外。 
一般说来,漂亮的女性忌说没有光亮的过去,成功的人士讳言吃苦受难的经历。但这两样都兼备了的比较漂亮又比较成功的汪洋却不是这样,她一直在用写作的方式去倾诉,这次又由凝聚了诸多生活感受与才情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