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一个不甘失败的人-第2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当时我想,我要为此努力,我始终是充沛和旺盛的。假定自己还是个文学的小学生吧!学它十年、二十年,总该有收获。只要不忘记辛勤劳动,成熟的一天定会到来,不能丰收也有小仓,重要的是不能丢掉一个人的信念,一回生二回熟,慢慢总会好起来。记得有一年除夕,祖父叫我写春联。我犹豫了好久,自愧笔迹难看,但家里再没有能写的人了,叔叔们在外地工作还没有回来,我只得自己动笔。第一字琢磨了好半天,写出来仍十分怯懦,可总算打破面子,胆子也壮起来。最后虽写得不象样,在实践中终归是迈出了可喜的一步,同时有了体会。知道毛笔字要写得苍劲有力,写得“活”起来,显出一定特色,就应该按自己的笔法练下去。老是模仿别人,东学一点,西习一撇,就失去自己的精神和风格。心想干其它事,比如写文章,何尝不是这样。照自己的想法闯出一条路,才真正是属于自己的,事情也还要这样迫出来。
朋友对我的想法不以为然,他们说:“青年人总有远大的理想嘛!”认为我过高估计自己的才能。在他们看来,象我这样一个默默无闻的人,没有突出的才干,理想是空有其名,随着年岁增大,一定会成为泡影。我冷静考虑他们的意见,也许他们是有道理的,也许我当真是太看重自己,象我以前的几次努力,终归还要失败。但是,我仔细检查一下,自己绝无夸张,对自己的缺点跟对优点一样清楚。我也从不隐瞒,无论是好是坏,我都愿意如实反映。我能做到的,就一定争取,我力所不及的,就坦白承认。我不时告诫自己,辛勤耕耘,细心照料,不能幻想眼前会突然出现一片金黄色的谷穗。第一次收成,也许不好,要靠第二次,第三次……因此我觉得自己同他们是不完全一样的。再说,没有经过努力就轻意放弃,将来一定要后悔。奋斗而达不到,我心甘情愿,那时就理直气壮地说,“我只能如此,得五十分吧!这就是我的真实才干。”我会格外看重和珍惜这得之不易的成绩。我不会因为过低的评价耿耿于怀,也不因为过高的声誉羞愧难当。献出我所有的能量给人民,这就是我理想的所在。我敢说,我的选择不是一时的冲动,或权宜之计。我的理想还负有心灵上的使命,它一定要实现,在我身上,在我子女肩上,或在他人那里。
我不否认兴许还会失败,但失败并不可怕,人类社会不就是从无数次失败中发展进步起来的吗?只要没有失掉竞争的力量,我还照样要撞下去。我不相信命运有一天会从天而降,给我带来意外的恩赐。在人生岔道口,我几经周折找到这条路,我不会也不应该再改变方向。为自己的目标奋斗终身,是我赖于生存的信条。就这样我开始下意识读了不少古散文,学习古人锤炼文字的功夫,也纠正自己不求甚解,过于浮躁的读书习惯。在读到刘勰的《文心雕龙》时,我还从他的经历中得到启发。刘勰用毕生的精力写成这部经典著作,在当时却不被人所重视,唯有他自己知道这部书的价值,深信它是有用的。带着自己的力作,刘勰象和氏献璞那样,终于得到重视,使他的著作能千古流芳。可见有才能还得有毅力有胆略。要是刘勰对自己的成果缺乏信心,要是他没有勇气冲破人们的偏见,恐怕他的书就不会被世人所知了。
回想起来,当年虽走过不少弯路,却很值得。没有这一过程也许找不到今天的出路。当然,能一帆风顺到达彼岸,或沿着别人指明的方向顺利走到底也不错。可惜这种人并不多。那些在人生岔道口经历过一番痛苦的徘徊选择,甚至是盲撞的人,如能锲而不舍,最终发现自己正确的目标,往往会有可喜的成果。
九、发配“边疆”
    ”
1964年7月16日,正当我醉心于为自己的新理想而努力时,忽然接到通知:下学期调我到本县一间偏远的小学任教。原因很清楚:县文教科说我“自恃才高,几次闹着考大学,不安心工作”,因此“好意”把我发配到“边疆”去“充军”。事实是我虽积极准备参加“高考”,并没有耽误工作。就在这一年我还被评为县优秀少先队辅导员,我担任的班级被评为县“少先队优秀中队”,队员们的先进事迹,由团县委拍照送到省里展览。只因为想考大学,竟被看成是一个“另类”。听说还放出话来:如果我不去报到,就叫我“滚蛋”。我感到莫名其妙,但我不在乎工作地点,这不会影响我实现自己的理想。别人也许会风言冷语,说长道短。我不把它放在心上。困难、挫折、讥笑、侮辱都可能使一个人更坚强起来,更坚定地去追寻既定的目标。改变一下环境说不定还会有新的生路,我是个喜欢不断变革的人,对这种不公正的现实,心理上能平静地接受。
学生们得知我被调走,纷纷向校长提出请求。有的急得哭出来,天真地说要跟我一道走。我只得反过来安慰他们,讲了一套服从分配的大道理。当然,我何倘愿意离开,我了解他们每个人的个性爱好,对今后的工作正有一肚子打算,那时要中途交给别人,我心里真有点不放心。几位同事也深表同情,个个露出惋惜的样子,好象调动的已是他们,而不是我了。
乘此机会,无牵无挂,我准备作一次小小的旅行。几年的“窗前勤苦读”,我感到自己有点“遗老”、“遗少”的味道,对外界的先进事物全然不知,如此闭塞怎能会有新的进步。我决计花掉几年的储蓄,出去走一走,呼吸外面的新鲜空气,对我下一步人生应该有所裨益。
7月30日我从家里出发,第一站到石狮,看望一位祖叔父,过去他对我很不错的,同时想看看这久闻大名的侨区。下了车,我迫不及待地到街上蹓一圈。觉得街区不大,成井字型的街道不一会就走到尽头,然而到处都有热闹。街道两旁排满各种小货摊,发出阵阵叫卖声,诱惑着一群群游客在那里争先选购货物,比里头挂社会主义招牌的国营商店兴旺多了。我不禁觉得这里赚钱的机会很多,许多相互依存的生意应运而生。那时正是夏天,大街小巷光是卖冰棍,售茶水的孩子,走几步便可碰见。路上行人的穿戴也显得特别,花里胡哨,在那些保守的人眼里,恐怕连他们走路的姿势也是“进口”的南洋货。要不是墙上还刷着“千万不要忘记阶级斗争”的标语,会以为到了另一种国度。
我正怀疑距离不远的那一片农田是些什么样的人在耕种时,找到了祖叔父的住处。原来在繁华热闹的场所背后,竟是一些破旧的农舍,那里人与牲畜在一块乘凉。祖叔父几个孙子光着上身正在地上作游戏。很难相信,差别这么大的生活,怎么能“和平共处”。
住了一天,我就辞别祖叔父到厦门去了。一路上没有新奇的东西引起我的注意,公路两旁稀稀疏疏错落着熟悉的村庄,跟在家乡看到的并无两样。直到汽车驶进集美镇,耳目才为之一新。迎面而来是两排高大的木麻黄,间隔着丛丛开红花的夹竹桃,象是一队男女相间的队伍在夹道欢迎。从车窗里眺望,远处高楼大厦临海耸立,那图样又跟在电影上看到的一样。而这里就要经过全国闻名的厦门海堤,我不禁站起身来,朝车窗外仔细观察,希望能再看到如同图上所画的那样壮观美丽。可是当汽车载着我的热望驶离海堤时,我忽然感到若有所失。它是这样的平常朴素,一点也不宏伟。也许是我坐在汽车里罢了,也许是我先前从图上看到的过于美好,我又回过头去看了一会。一望无际的大海,竟然被一条坦坦荡荡的长堤隔成两边。心想,人们要扼住这有千米长,几十米深的一段海域,确实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再一想,那汹涌咆哮的海浪是怎样被制服了,怎样疲惫不堪地躺在长堤下,也就不能不感叹人们移山填海的力量是多么伟大。
进入厦门市区,我有点不自在起来,那些栉比鳞次的大楼房,纵横交错的大马路,披绿戴红的凤凰木,还有太多太杂的人群车队,处处显示一个“大”字。平生第一次看到如此繁华的场面,我极力抑制自己,不露出惊讶的神色,我不想让人知道自己是个初进城的“乡巴佬”,一走出车站,就立即叫辆三轮车直奔厦大。
大学里还是大,好容易在几幢洋不洋,古不古的芙蓉楼里找到钊人的宿舍。一问,他不在,他的一位同事十分好客地把我领到他的房间,又是请烟,又是请茶,还有兴趣要同我交谈,问我一路辛苦吗?说些出门不容易的话。我无所适从,应付不了这种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