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梦浮华录-第14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地望着那小童道。  “刚刚在门外碰到的那个黄老爷爷说,我长大了会做皇帝,可以规则天地,那么就能号令百花在冬日开放了!所以,从现在起,我的名字就是武则天!则天拜见潇夫子!”  “你果真想随我习文么?”子衣扶起小女孩,温和地道。  “想!我要做皇帝,学会如何号令万物,则天规地!”  “那好,只要你答应我一件事,我就收你为学生。”  “可我只有六岁,我能为夫子做何事?”  “等你将来长大以后修史的时候,删去一些无关紧要的字即可,比如‘潇子衣’这几个字。”
  “为什么呢?”  “等你长大了,你就知道,这世上总有些事是不适合写进书里面的,我会慢慢告诉你。”
  “好,我答应夫子!”幼小的武则天望着子衣,认真地允诺道。    很多年过去了,民间一直流传说,李世民的开科取士是照着当年丽正书院的科目分门别类的,为的就是将丽正书院的那些学生重新招纳起来为国效力,后来才发现科举是很好的选拔人才的制度,便一直保留了下来。而坊间也流传着一些毫无根据的说法,言说浑天仪和地动仪的真品早已被偷运回南阳,与医圣张仲景当年的手稿一起,被埋在了卧龙岗下的机关内,留在洛阳天文馆内的,只是复制品而已;而卧龙岗的机关是根据黄家世代相传的女娲阵法创制。  唐太宗驾崩后,子衣的学生武则天逐渐攫取唐朝军政大权,贵为天后,并最终登基为帝,是为千古第一女皇。坊间流传说,女皇长期居于东都洛阳,是为了方便随时接见几位高人,并为实现她当日的夙愿,果真令百花在冬日开放,并怒火冲天地将唯一不肯听令的牡丹仙子强行发配于洛阳牡丹巷。
  洛阳城里尽人皆知,牡丹巷一直住着几位神仙似的人物,而且个个都长寿。尤其潇府的潇神仙寿终九十五岁,去世时神态安详,其夫人卓氏,时年九十高寿,二人一直夫妻恩爱,潇神仙去世之时,卓氏一直与其双手紧握,相约来生再续,不到一个时辰便也阖然长逝,相随而去。两人去世后,由学生钱林及二人收养的二子一女送终,合葬于洛阳白马寺附近,立碑一块,上书:“生同衾,死同穴,幸甚!”  下葬之日,女皇以敬爱长者之名亲派钦差风光厚葬,并于洛阳城内大赦。直到今天,白马寺一带的乡村仍然流传着一个故事,据说在午夜醒来时,或许能听到有人在月下弹琴,如果你出门察看,有时会看到一辆宽敞的大马车驶过,车上坐着两位神仙样的人物。  而则天女皇向为严谨,常于史官修书处勘验垂询,到了唐玄宗年间,丽正书院被朝廷重新开放,设科分类招收学生。后来,唐朝发生安史之乱,洛阳及长安相继失守,叛军放火烧城,大量文史资料及地方记载被毁。自此之后千余年来,洛阳再不复当日繁华景象,至后世官方的文字记录已再无“潇子衣”三个字,清修《四库全书》时,有人曾献地方野史笔记于朝,却因被附会其中有大不敬之语,书籍被焚,自此之后相关史记终于彻底湮灭于尘埃中。    与此同时,有两本故事小册子亦在民间广为传诵,一为《女子警世录》,无有署名,书内俱为一名为张生的男子的求偶书信,然此人最终始乱终弃,忘恩负义,据说作者望能以此来警示天下女子;另一为《大梦浮华录》,乃好事者为一名叫潇子衣的人所作的个人传记,其情节之离奇曲折令人匪夷所思,仿佛是一场春秋大梦,遂在民间作为神鬼怪谈流传,其作者亦不可考。
  此二书在岁月的流逝中均渐渐失散,书中内容大部已失传,惟《女子警世录》的故事在后人所著《莺莺传》中尚保有一些影子,而《大梦浮华录》则只余下乡野村夫一些口耳相传的只字片语。千余年后,又有好事者将民间流传的片段拼凑起来,编著成书,亦名《大梦浮华录》。
    21世纪,峨眉山某处,寺庙外。  “卖全本《大梦浮华录》啦!”一个摆地摊的老汉起劲地叫卖着。  年轻的姑娘停在小摊前,摘下了墨镜,犹豫着道:“大爷,是完整版的吗?”
  “当然是!这位小姐,您买一本吧,很好看的!”  梅轻吁了口气,有些紧张地看了看封面,点头道:“我买一本。”一年前的那天,她看完子衣留下的信竟禁不住哭得泪人一般,只心里回响着一个声音:找到子衣!于是,她昏头昏脑地赶去了机场,不顾一切地飞到了峨眉山,照着记忆里子衣描述的地方去寻找那无名寺庙,却终是晚到一步,只来得及眼睁睁看着子衣跨进小屋门内,刹那间子衣身后一片白光,身影亦渐渐消失在光芒之中,她听到自己撕心裂肺般呼喊了一声“子衣,不要——”待梅醒来时,发现已是第二日的午时,而自己就躺在这小镇上的家里,此前的一切只仿佛是做梦而已。梅疯了似的到处寻找,却是一无所获,就连那庙外摆滩的老汉也再不见人影。一年后的今天,梅再次来到这里,果然见到了那老汉!
  梅付了钱,迟疑地问道:“她还好吗?”  老汉一笑,拍了拍书:“不都在这里面嘛。”  梅接过书正要翻看,却突然涌过来一群人将她挤在一边。一人道:“老刘啊,这书还有多少本?再给我几本吧,俺那里公厕都用完了。”  另一人道:“就是,你看看,我管的那片儿公厕也没纸了,我们大家伙都等着你呢。”
  梅怔了怔,却见又有人挤过来大声道:“不行,你这书可不能再给他们放公厕里当纸了!你们几个都给我走,都是你们害的!好好的书拿到公厕里去招揽游客,影响了咱镇的经济知道不?最近来镇里旅游的客人也不去景点了,一个个都蹲在厕所里看这本《大梦浮华录》呢,都没人出来花钱消费了!”  梅强忍住笑,奋力从人堆中挤出来,翻开最后一页看了看,终于卸下了千斤重担般长舒一口气,许久以来的担忧亦化作清风消失得无影无踪,只轻轻笑道:“臭家伙,原来你真的得到幸福了,还好没被人耍了去,亏我为你担心这么久。”  这最后一页乃是一幅插图,图上有一男一女,画中两人甚是情深意浓。那女子肤色白皙,清丽绝伦,仿佛一尘不染的仙子降落凡间,此刻正紧紧依偎在绝世佳公子怀里,晶莹秀丽的双眸深情地凝望着心爱的人儿,那似羞还嗔的俏容上溢满幸福的欢喜。而那佳公子明眉朗目,风华绝代,面容丰神俊秀,浑身散发着安逸柔和的气息,衬着玉冠明袍更显得衣袖风流,轩昂君子,只温情脉脉地拥望着怀中的仙子,眉梢眼角里满是浓浓的缠绵,这不是子衣是谁?插图下只有三字:全剧终!
沉鱼落雁 闭月羞花 美得无处藏
人在身旁 如沐春光 宁死也无憾
国色天香 任由纠缠 那怕人生短
你情我愿 你来我往 何等有幸配成双
啊~让我拱手河山讨你欢  
万众齐声高歌千古传
你看远山含笑水流长  
生生世世 海枯石烂
啊~今朝有你今朝醉呀  
爱不释手你的美呀
莫等闲白了发才后悔
啊~今朝有你今朝醉呀  
爱不释手你的美呀
让我抱得美人归 
                  后记
  写本文的初衷,是想向这个社会证明,世界上还有一个对感情认真负责的人。现在大梦已经结文,感谢所有朋友的支持和帮助,在下也该离开这里了。  在下在2006年8月偶然踏足这个世界,现在是时候离开了。愿美梦伴随你我同行。
     
子夜四时歌:系六朝的乐府中吴声歌曲;亦是华夏之正音。相传是晋代一名叫子夜的女子创制,多写哀怨眷恋之情,分春、夏、秋、冬四季。本歌曲为谷建芬所谱,用吴地方言演唱,是真正的吴侬软语。 
                  




返回目录 上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