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逼良为妃-第9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原来顾女史是担心这个。”顾沅眉头紧蹙,一副忧心忡忡的模样,元礼心底愈加得意,极力收敛脸上的喜色,故作沉吟,“不瞒大人,逍遥散确实价比黄金,只是此物精炼之极,每次所用不多,一个月三四两便绰绰有余,只是我府上一时也找不出许多——这样吧,”他做了个手势,身后内侍立时心领神会,不多时用铜盘捧回一个寸许长的小玉盒,元礼点了点头,笑吟吟示意内侍送到顾沅身边,“这些约有十两,顾女史且用着,后头我再派人制一些给顾女史送去,总不让顾女史为难就是——虽说市面上洋货行里也有,可一则精炼不足,二则杂质太多,不如自制的干净——顾女史也不必太过顾虑,虽说宗室与外臣不宜交往过多,可顾女史与我恭王府,日后说不定便是长远相处的情分,就是陛下也想着该多亲近些,不然怎么会三番五次指定顾女史来探望母妃?”他长身而起,向着顾沅正色一揖,“元礼别无他求,只求顾女史看在母妃的面上,日后在京里多照拂些,也就是了,不知顾女史可愿答应?”
    “当日陛下口谕,世子归藩,京中自有宫里照拂,不必担心。”顾沅起身让在一边,脸色缓和了些,却依旧没有一丝喜色,望着元礼道,“府里既然能自制这逍遥散,想必对福寿膏也熟悉万分——听世子的口气,对崔大人的折子也有耳闻,难道就不担心陛下一道旨意禁了这福寿膏?还是说世子早有谋算,要顾沅对陛下进言一二?”
    即使用了逍遥散,依旧这么头脑清明咄咄逼人——元礼吃了一惊,有那么一瞬间,几乎后悔自己下的剂量太少了些,面上却依旧一派正色:“清者自清,崔严的折子全无道理,我何必担心?见过福寿膏的大有人在,远非我恭王府一家之事,是非自有公论,陛下虽然年少,却英明洞察,我有什么好担心的?顾女史又何必多心?”
    “是下官失言了。”顾沅紧紧抿着唇,垂目沉思许久,才伸手掀起玉盒盖子,只看了一眼便放下,向着元礼深深一躬,“既然如此,世子厚赐,下官便却之不恭了。只是此物价值,日后下官必定奉上,还请世子不要推辞,不然,下官就不敢受了。”
    果然还是书生清高撇清关系的那一套,只是顾沅此时纵然再有戒心,只要离不了这逍遥散,又怎么能出了自己的手掌心?元礼微微含笑还礼,语气不愠不火,更显得温文尔雅之极:“君子爱人以德,成人之美,顾女史高节,我自然不会推辞。”
    说到这个份上,就是端茶送客的火候到了。元礼吩咐掌事许全亲送顾沅出门,自己回了书房,照例令小厮展纸,平心静气地构思了一番,却觉得心思怎么也不能从顾沅身上离开,不由得心浮气躁起来,睁开眼睛刚要开口,却见许全正毕恭毕敬候在门口,才松了一口气道:“怎么样?”
    “倒是不见有什么特别,也看不出有什么怨气。只是,”许全踌躇道,“只是倘若陛下知道——”
    “知道?知道了又能怎么样?”元礼冷冷一笑,“便是世宗和先帝,也未把福寿膏列为禁物,她敢违背祖宗家法?既然未禁,顾沅生死就都不关咱们恭王府的事,有大齐律法在,你担心什么?倒是母妃那边,要小心些,别露了口风。”
    “可是——”
    “可是什么?!”元礼有些不耐烦了,“与其在这里战战兢兢胡思乱想,不如直接派个人跟着她,看看她做了什么,不就可以安心了么!”
    “小的已经派小三子跟着了。”许全的腰哈得更低了些,“顾女史先是去了西边一家洋货行,没多少时候就出来了,又拐到玉带街,想来应该是去洋货总行——只是路上却被人拦住,进了福庆楼,听小三子说,远远看着那人身形相貌,很像程贵。”
    “程贵?”元礼讶然的同时,不知不觉松了一口气,“程先生出手了?那就万无一失了!”
    “好歹你也曾是我的学生,总不能看着你碰壁走弯路。”程素举杯一饮而尽,看着面前沉着脸的顾沅,笑容更大了些,“怎么?担心了?放心,这些饭菜是干净的,一则是逍遥散难得,不能随便糟蹋,二则是你药力未过——记住,一日一次,一次最多不可超过一钱半,不可多服,多了,三钱以内,言语举动只怕难以自控,再多,就要丧命了。”
    顾沅紧紧咬着唇,极力自控,半晌才不动声色地抬起眼睛:“谢先生关怀,我还有事在身——”
    “那几家洋货行没什么要紧。这逍遥散也分几等几级,外行人看不出来,内行人却是一见便知。京里十三家洋货行,没有一家精纯过恭王府所藏,你何必白费力气?想要打探相克之物?也不必了,如今就是西洋人自己,也没有应对之术——这一条也可省了。”
    她摆出一副谆谆教诲的架势,细细叮嘱顾沅,眼见顾沅脸色越来越白,眼睛里的厌恶痛恨也再遮掩不住,才停下来,替自己又斟了一杯酒:“小阿沅,我早说过的——事不过三,你已违逆了我三回,这一次,你总归是无计可施了吧?”
    “不错,事不过三,”顾沅抬起眼睛,“我也想知道,先生几次三番纠缠不休,到底是为了什么?”
    “为了什么?”程素畅然一笑,“人生在世不过百年,自要行事随心,我想这么做,便做了,何必定要寻出什么理由来?”
    “先生自是随心,”顾沅咬牙道,“可是就连天理良心都不顾了么?”
    “天理良心?”程素大笑,“小阿沅,你早教过你,行事不可太过拘泥于法度,何况我大齐并未禁过福寿膏和逍遥散,我行事不违律条,不就是顺了天理良心么?”
    “眼下不违律条,日后却未必。”
    “你想劝陛下禁了福寿膏?”顾沅的语气笃定得仿佛金科玉律,程素不由自主地心底一沉,不动声色地自斟自饮了一杯,撂了酒杯仔细打量顾沅——脸色还是那么苍白,微微咬着的唇上没有一丝血色,却显得眉眼愈黑,那股让她怎么都不顺眼的倔强清正之气愈发突出,让她只想把眼前人摧折到底,“小阿沅,你怎么还是这么不经世事?我不说京里有多少宗亲勋贵,天下有多少小民暗地里都离不得福寿膏,要拦着你,也不说朝政内阁诸位大人恪守祖制肯不肯答应,就是让你禁,你可有现成的法子?倘若严了,那些离不得福寿膏的人送了命,岂不是被你所害?倘若松了,旁人难保不从中沾染,名不副实,岂不乱了我朝律法令行禁止之意?我再退一步,这些你都做得了,逍遥散精纯远过福寿膏,戒者不废即死,你自己又该如何自处?花了大力气,心心念念要把你送上凤位的鸾仪司,又该如何?一心要与你双宿双栖的那一位,又该如何?小阿沅,你只顾着自己,难道这许多人,就都不顾了么?”
    “怎么,不说话?也罢,一日为师终生为师,我便再教你一课。”程素笑了笑,令程贵将酒菜收到邻桌,又送了一壶茶并几个茶盏上来,将六个空茶盏摆在茶盘中央,拿起茶壶亲手斟了一杯,“阿沅,你可还记得我对你说过,做事要顺大势而为,才能事半功倍,你要禁了这福寿膏,可有算过这天下大势?第一便是民意,此物虽然害人不浅,但声名不彰,沾染上的人虽然离不得,可毕竟是如人饮水冷暖自知,就是家财耗尽,也是自食自果,不到长久时候,也看不出害处,这一样,最多有四分。”
    她斟了半盏茶,又拿过三个茶盏摆在面前:“崔严虽然在清流里名声甚好,但资历人望还不足,好在他是梧州御史,做事也算实心任事,虽然说了些大话狂话,根子倒还是占在理上,也能把那些个翰林御史们哄住,这一条,我算你七分。但是此人从未经手过地方政务,言语操切,上的条陈也不切实际,只怕六部和各州布政司都看不上眼,更何况祖制家法上并没有禁福寿膏这一条,内阁里那些重臣们就是同意,也不会太放在心上,这一条,最多给你二分。至于宗亲勋贵,”她注视着第三个茶盏摇了摇头,“墙头草一样的人,只能锦上添花,不能雪中送炭,更何况有恭王在——这一条,你必定是指不上了。”
    “最后两个,也是最关键的,鸾仪司和当今陛下。”程素微微一笑,却将茶壶放在了一边,“鸾仪司我且不去说,小阿沅,按理说,你与陛下相处,比我这样的微末小臣亲近得多,你说说看,咱们这位陛下,可会支持你?”
    顾沅咬紧了牙,垂着眼睛一声不响。程素轻轻叹了口气:“我教过你,以文观人,以行观人。我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