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九毒 完结全本-第21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皇爷爷,这燕城啊不比名州,春寒当真渗得慌……”少年走近书案,一面麻利地整理案上散乱的奏折,一面滔滔不绝,似乎跟墨台鹰有说不完的话,“孙儿的文武功课在皇爷爷和三公六卿的督促下大有长进,已可协助皇爷爷初理朝政,如今大鼎天下朝纲稳固,国泰民安,孙儿由衷开怀,只是皇爷爷的身子对燕城的气候终究无法适应,孙儿心中甚是担忧,若是能将大鼎皇都迁至名州,皇爷爷的湿咳症定会痊愈……”

    “熙儿……”墨台鹰忽然开口,轻声打断了少年的话,“你……到朕身边来……”

    墨台熙一愣,遂放下手中的奏折,笑着向墨台鹰走去,贴着他身边儿坐了下来。

    墨台鹰伸手轻轻抚上墨台熙的头发,心中竟是无限感慨——在大鼎千万百姓眼中,墨台鹰无疑是一位令人又敬又畏的开国帝王,然而,臣民遍天下,知己无一人,他唯有在这亲生皇侄孙的眼中,才能抛弃一切,做回平凡而慈祥的皇祖父。在墨台熙的身上,墨台鹰依稀可见另一个孩儿的影子,多年以前,那个孩儿亦是像墨台熙这般承欢膝下,受尽他的宠溺。墨台鹰思念着他,哪怕,他曾与他恩断义绝,哪怕,他已离开他三年了。

    “咦?”墨台熙目光一亮,忽然发现墨台鹰身边的软褥上,竟搁着一道破旧的圣旨,那圣旨被白蜡密封,从未拆看过,但自个儿的皇爷爷却似乎极其珍视,墨台熙不禁问道:“皇爷爷,这里为何有道未拆的圣旨?”

    墨台鹰涩然一叹,幽幽道:“这是你夙太傅在三年前,引咎归还于朕的东西,你且看罢……”

    墨台熙好奇地伸手取过,撕开白蜡,翻阅开来,缓缓念道:“奉天承运,皇帝诏曰,大鼎曦和元年正月初二,原天风旗旗座沈犹枫与大宗皇族余孽九毒于蓬壶塔私逃,忤逆之罪当诛,然朕奉大行,感念亲德,特命天影旗旗座夙砂影将其召回,赦免二人死罪,故兹诏示,钦此……”墨台熙一顿,颇为茫然,喃喃问道:“沈犹枫……九毒……乃何人?为何孙儿从未听宫中之人说起过?”他心中好奇,直言追问:“皇爷爷既要赦免他们,为何夙太傅未将圣旨拆封,反而还给了皇爷爷?”说着蓦地一惊,黯然叫道:“难道他们……已死了么?”

    墨台鹰默而不答,苍老的面容上漫过深深的憾然和不舍,他疼爱地将墨台熙揽于怀中,眼神显得意味深长,正色道:“熙儿,云将军曾授过你一句话,你可是记得?”

    “恩!”墨台熙重重点头,朗声道:“在朝为官,须心如明镜;在位治国,尚仁者无敌!”

    墨台鹰莞尔点头,叹道:“你要谨记此言,我大鼎江山,必会千秋万代。”言罢,他取回圣旨,翻手阖上,一转身,竟将那圣旨投入旁侧燃烧的香炉之中。

    “皇爷爷……”墨台熙怔住,那圣旨遇火骤燃,很快便化成了灰烬。

    墨台鹰抱着孙儿,转眼望向殿外温暖的春光,霎时间,他那染尽沧桑的老眼之中翻滚起泊泊热泪,释然一笑:“名州……”

    *********

    大鼎曦和四年暖春,墨台鹰改年号曦和为仁治,大赦天下,迁都名州一事正式提上朝呈。墨台熙奉墨台鹰亲命,以钦差身份微服南巡。时任大鼎神武将军的李云蓦、大司马唐青羽和太傅夙砂影作为辅弼官随驾。

    车马从平州经宣州,刚入城,便受到宣州官宦和百姓的热情恭迎,场面颇为壮观。唐青羽率先被当地百姓认出,他入朝为官后,此番乃首次回到家乡,未想到自个儿因政绩显著,竟受到当地百姓如此爱戴,不禁甚为感怀。

    “哈哈哈哈!好!好啊!”李云蓦骑马与唐青羽并肩前行,一路兴高采烈地朝众人招手和飞吻,神色尤为得意,心中亦是欣慰不已。

    夙砂影独自骑马落在车辇的最后,始终沉默地看着前方热闹的众人,依然面无表情,脸上却再无鬼面。

    车马沿着宣州城笔直的大道缓缓前行,芙蓉楼上一群少女笑面如花,前挤后扑地涌向阑干边观望,唧唧喳喳,闹个不休。

    “你们瞧瞧!那神武大将军,真是又俊又潇洒!”

    “这有什么!大司马唐大人才叫文武双全!”

    “姐姐,那宰相府可不容易入呀!”

    “死妹妹!休要拿我打趣,你倒说说,你中意谁!”

    “我只好奇那车辇中坐着的少年钦差是啥模样!听说是皇族呐!”

    “嘻嘻!你莫不是还想入宫不成!”

    众女你一言我一语,嬉笑怒骂甚是开怀,车马离芙蓉楼越行越近,眨眼已至楼下,众女依然争论不休,最后回头看向坐在窗边,径自小酌的青年男子,齐齐问道:“这位公子,你给评评理!那钦差一行人,究竟谁最夺眼!”

    青年面色微醺地举着酒杯,悠悠然道:“行在最末的那位……”话音刚落,众女不禁哄堂大笑。

    “那个?不是哑巴么?”

    “是呀!风骨生得这般俊美,可惜冷冰冰的跟个僵尸似的,与咱们神武大将军和唐大司马一比呀,简直了无情趣!”

    “呵……”那青年温和地一笑,也不辩解,兀自喝酒,他左耳上的坠子在阳光照耀下甚是扎眼。

    “就算是副棺材脸,人家也看不上你们这帮庸脂俗粉!”说话间,楼梯上传来一阵脚步声,众女转眼一瞧,只见一名十二三岁的白衣少年摇着扇子,背上背着宝剑,落落大方地走进厢房。

    “切,一个小鬼头,你懂什么!”众女不悦地一嗔,回身继续观望。

    那少年毫不在意,径自走到青年所在的桌边坐下,似乎和他率先有约,异常熟络,俏皮地笑道:“师叔,今儿个这鱼你尽管吃,帐全算到我头上!”

    那青年见到这少年,俊美的面容上笑意绚烂,不禁裂嘴调侃:“你别跟我充东道!我每年来宣州,你都在我吃鱼的时候出现,不就是几斤豆腐么,能吃天门多少银子!”

    “唉哟哟!师叔,你可冤枉死小独啦!我山上不还有两个师叔供着,脱不开身嘛!你也知道,一个呐,成天上赶着让我练武,我这厢练得累趴下,他却兴致勃勃地逗绿咬雀玩!还有一个呐,又懒又贪吃,只会盯着我背药谱,我都能倒背如流了,他还不罢手,硬要让我默写,说是学一手临摹技艺,日后甚有用处!你说说,我这一代掌门,摊上这么俩师叔,当真命苦不!”

    那青年噗嗤一声,酒水喷口而出,忍不住放声大笑,差点没背过气儿去。

    “吁——”车马突然停下,云羽二人听闻笑声,不禁浑身一震,双双抬首,怔怔地看向头顶的芙蓉楼。

    “呆师叔!你是不晓得,我除了忍受那俩师叔的折腾,还要统领百余门徒,炼制新药新毒,陪几十个老头打坐,为师祖和爷爷扫墓……好不容易抽身下山请你吃顿鱼,你却这般损我!”小独嘟着嘴笑嗔,顺手拎起桌上酒壶,指间耀眼一闪,他拇指上竟戴着一枚晶莹剔透的玉斑指。

    青年摇头笑道:“你可别跟我比,我只是个浪客……”

    “你终究是要做王的,浪不了多少日子啦!”小独坏笑着一挑眉,待将那青年的酒杯再次灌满,他蓦地安静下来,幽然看向窗外,思绪飘向远处,喃喃叹道:“大小师父隐于闹市……而今也不知道云游至何处了……”

    那青年将杯中之酒一饮而尽,握着手中那柄花纹奇异的宝剑站起身来,朗声笑道:“红尘路上,自有归处!”

    “刷刷——”云羽二人再也按捺不住,立时齐齐纵起,寻着二楼厢房的笑声直跃而入,骇得阑干边的众少女又惊又羞,措手不及,连忙掩面退开。

    云羽二人冲入厢房,只见桌上的酒菜还冒着热气,杯中美酒却已饮干,厢房内空无一人,哪里还有说笑者的影子!二人心中砰砰直跳,四下查探,却意外地在东墙的花几上发现了两件遗留物,二人至前一看,刹那间百感交集,惊喜难抑——那案几上的遗留物,竟是一把通体玄黑的宝剑和一把白玉清骨的扇子,两件宝贝静静地平放,等待着它们新的主人。

    李云蓦颤抖着伸出手掌,神色复杂地抚上还残留着余温的湛卢剑鞘,突然间,他一把将宝剑紧紧握住,含泪抱在怀中,竟是久久地说不出话来。

    唐青羽热泪盈眶地拾起那把扇子,爱惜地将扇面打开,两行墨字徐徐映入眼帘,只见洁白的扇面上,竟行云流水地题着两行潇洒绢狂的诗句:笑随青云剑翩舞,歌尽桃花扇影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