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琢玉成华-第5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果然是军旅生活。
  放下包裹奔最近的一处篝火而去,十几个人坐着烧烤,里面有两个正坐在一块说话的齐齐抬起头来对我笑,定襄王,顾文古。
  我上去拱手拜见,喜笑颜开。
  “王爷,没想到我手气这么好,能抽到一支上上签。”
  来的路上听说去年的自由狩猎头名是定襄王,想不到我分到有他的东营,胜券在握,看来这次的田猎奖品是无虞了。
  “苏学士也这样说,寒碜本王哪。”定襄王笑着往边上挪了挪,挤出一块地来。
  立刻有人附和道,“王爷千斤膂力百步穿杨,明日必拔头筹。”
  “抽签的时候还真没想到今年能和定襄王同营,赢定了。”
  “我等就等着定襄王的鹿角作杯饮酒了。”
  “……”
  “……”
  ……
  “真不知道你们哪来的自信,”景元胜耐着性子听完一圈说话,摊开双手,作无奈状,“到时候到手的要是兔子,各位可别嫌弃,也要给本王欢欢喜喜,拿回去煨汤。”
  众人都笑起来。
  景元觉继位后定下的冬狩规矩,田猎起,以四营争胜负,得出优胜排序不以甲乙丙丁排序,而是大家所笑称的“鹿牛羊兔”——此称呼也好理解,源于田猎结束颁奖时的奖品,四营头名得鹿角,营众犒赏鹿肉;次名得牛角,营众犒赏牛肉……依此类推,末名者得兔尾,自然就是拎着兔子回家。
  “我倒宁愿王爷真猎几只兔子,体恤一下我们这些手无缚鸡之力的勤务,”我笑道,“好叫料理时一撸到底,方便。”
  “哈哈哈……”
  武官们都大笑,隔壁的顾文古脸色顿白。
  勤务之司,源于景元觉订的另一条无聊规矩。他命令朝臣全员参与冬狩后,随行的文官中,有些人出身世家子弟从小学过狩猎,对参与田猎并不排斥。但其他出身寒门的,或是年高体弱的,甚至个别出生南方,根本鄙夷北人打马挽弓茹毛饮血的文臣跟来围场之后,往往无所事事,便把冬狩当成聚众聊天社交的茶会一般散漫度日。然后据说三年前,今上终于看不下去,就下了这么一道命令,大量削减了围场服务亲兵人数,然后……
  因为种种原因实在不愿参加狩猎的人,比如我和顾文古之流,除了与本营狩猎队一荣俱荣一损俱损外,要处理营中一应后勤事务,甚至兼顾搭伙煮饭之职。
  所以我那一句话,估计让顾大人不幸联想到了后几日内,将要面临的庖厨之苦,拔皮解畜之惨状。
  “说起来至今还不甘心,”想及此处,对面正好有人接口说话,“有一年,我那营有在京的武大将军,武大将军神威,猎得头小山猪……溜黑溜黑的小山猪啊,皮紧肉酥,肥美流油,绝对难得的珍味,就是在这戊羊陂如今也不多见。可结果,屠宰的时候摊上几位文史馆的老大人,那小山猪眼睛眨啊眨啊,他们拿着刀手抖啊抖啊,抖着抖着就一个于心不忍给放跑了,唉……我们那个馋的啊!”
  众人响起一阵哄笑。顾文古听到“山猪”两字脸色更白,往这边凑了凑。“定襄王,营务名单定了没?”
  “在我这里,正准备一会人到齐了再问问。”景元胜越过我后背和他说话,“顾大人又想参加狩猎了?”
  “不是,是营务……不知怎样安排,我能不能负责挑水?”
  景元胜从怀里掏出安排名录对着火光看了看,沉吟半天说道:“顾大人,本营善炊之人实在不够啊。不过顾大人是南方人又是第一次参加,本王也知道这条规矩,嗯,是有点强人所难,要实在不适应,本王亦可……”
  “不不,王爷不必多虑,”顾文古这人实诚,听到这里忙不迭道,“文古虽是南人,亦不敢忘高祖出身猎户,皇上这条规矩理当遵从,理当遵从。”
  呵……
  景元觉当年定规矩时,据说扣下的就是一顶高高大大的“四体不勤五谷不分者数典忘祖”的大帽子,效果那叫一个立竿见影。付老爷子曾跟我念叨过,那年田猎颁布这条规矩时他所谓“那些假清高”的南方酸儒反应之惨烈,据其得意的明示,只能用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来形容。
  顾文古说完,低头坐在一边,神情郁郁。
  “文古兄,其实没什么好担心的,”我凑过去,同情的拍拍这位文弱书生的肩膀,“苏某有一条私下秘诀传授于你,保你到时候安稳无虞。”
  顾文古提了几分兴致,“什么秘诀?”
  定襄王也来了兴趣,凑头过来听。
  “也简单。”我一本正经的摆起师尊过来人的面孔,“根据我的经验,不论你眼前是何物,只要你在心中念上一声阿弥陀佛善哉善哉——再一闭眼,一跺脚,‘哗’一刀这么下去,‘刺啦’这么一声响起——那该滚的滚一边,该留的留下来,就结了!”
  顾文古目瞪口呆,偏偏旁边的定襄王又递了块不知道是什么动物的肉过来,“顾大人用啊,颈头肉,还嫩得很。”
  顾大人于是捧着那块油腻腻黑亮亮的肉,脸色忽青忽白,快吐了。
  我不理解啊,我说的,那明明是劈柴啊,但是……
  和定襄王对视一眼,两人纷纷撇过头,得逞的笑。
  寻常冬狩'二'  暄仁三年腊月初九,御猎戊羊陂。
  当日平旦而起,四队按序集结谷口,白雪皑皑,营旗猎猎。日出,御林军士开笼放红狐,奔一里,上金翎发中。
  冬狩始。
  以上是国史记载这次冬狩时的开篇文字。当时我并不知道史官笔下的这段文字,也不知道他们下文中对这次狩猎展开的深刻刨析,我只知道就我亲眼目睹的冬狩开篇,史文所载,并无差错。
  可惜文字,并不能描绘出亲身经历的人心中的那种澎湃。
  那天早晨天还没亮,一声哨呼响彻山谷,谷中一顶顶的帐篷随之点亮,各营准备出发狩猎的人闻声而起,早早开始准备。就是我们不参与狩猎的人,因为要看当天的冬狩开幕,也跟着起来打水洗漱。一座黑暗中的山谷在明明灭灭的篝火照耀下,井然有序的忙碌着。
  如此盛事,我早就决定要找个好位子再找个熟悉的人解说,以便达到最佳观赏的效果。
  本想去找德高望重待遇一流的付老爷子,可昨晚刚到东营就遇到也不参加狩猎的顾文古,跟他约好了几日内一起行动,再去找付老爷子,就有些不妥。
  冬狩时间,莫谈政事。
  于是想来想去,就想到了陈荀风。
  陈荀风不参加田猎。事实上最近几年冬狩,年年都拜托陈大人负责描绘一幅叫做“冬景御狩图”的画入宫收藏,陈大人因此没空参加狩猎盛事。
  今冬御猎时,旌满戊羊陂。
  想知道戊羊陂此时此地,何处观景最佳?
  我一大早起来弃定襄王带领的东营猎队于不顾,第一件事,就是带着这个问题去拜访看守围场的青麟卫。
  据我得到的可靠答案是,清溪河谷地主帐后的小山坡,由陈大人占领。
  月黑风高,黎明之前,趁着朦胧的夜色,借着隐约的星光,我拉着顾文古穿过一队队整装待发的猎手,蹿到陈大人的一隅山头。
  陈大人独宿的小山坡,实际是一个高十丈左右的小土包,位置在主帐之后,离河谷出口不远。站在那个山坡上,近可俯望整个山谷宿营地,远可遥望出谷几里之外到丛丛山林之前的一片白雪平川。
  爬上去的时候我借着曙光回头一望,很想感慨一声,风水宝地啊……
  不过没空去感慨了。
  匆匆赶在日出前,跑过三里山谷再爬上山头到得陈大人帐篷书案,进门,就只能扶桌气喘如牛。
  “望借陈大人……宝地一观。”
  顾文古在我后面冲进来,他也喘,但比我有礼貌,“打……打扰了。”
  “……好说。”
  陈大人不愧是极有风度之人,两个不速之客趁夜闯入,仅仅稍有惊异,镇定之后,还能客气的问,“呃,要水吗?”
  ……
  事实证明,我拉着顾文古拼命奔来的决定是极其正确的。
  少顷之后,晨光刚刚放好,金钟鸣起,鼓声隆隆,一曲《烈祖》四面回响,东西南北营猎队近千人之众,集合在谷口。
  而我们站在陈大人帐篷外的山坡上,将这一切,尽收眼底。
  鼓声止,主帐前空地红毯铺就处,桌案空空。有一褚衣太监带领两名随侍太监,自内鱼贯而出,待到主帐前不远处的案台前,取出一道黄帛,翁声宣念圣旨。
  相隔太远,听不分清他到底说些什么,应该是些歌功颂德的场面话,好在没过多久,他就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