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绥水殇作者:师承重黎-第1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李然站起来,单手压着郭笑天肩膀,让他坐了下来,笑着说:“瓦里西没把你摔够哪,一紧张东北话就出来了!”
  郭笑天呵呵笑了几声,李然也不再跟他东拉西扯,两人开始专心教学。
  李然所料不错,杨诚的客串炮兵教官没当多久,就接到了命令,部队开拔前往张家口,目标:威慑并剿灭冯玉祥的抗日同盟军!
  日本人在东北鸠占鹊巢,政府不去收复,却拉着部队去灭抗日的同盟军!威慑?有这个功夫排兵威慑,为什么不能与日本决战?接到命令之后,杨诚只觉得透心的凉。
  察哈尔省的中央军防线上,杨诚举着望远镜,看着前方。据说,同盟军里有不少原东北军的弟兄们,他们的想法其实很简单,仅仅是为了回家!故土沦入敌手,部队分崩离析,这样的漂泊岁月,还要多久?
  杨诚已经这么看了不下一个小时了,孟七忍不住了,小心翼翼地喊了一声:“团座?”
  杨诚没有任何响应的表示,孟七提高了嗓子,又喊了一声:“团座!”
  杨诚放下望远镜,侧过头看着孟七。
  孟七看着杨诚阴晴不明的脸,心头一阵乱颤,团长自从离开北平,就这个阴死阳活的样子。难道团长在北平有了相好的,部队开拔,跟相好的散伙了?
  谁是团长的相好呢?常来的那个女校的大学生?短发的那个记者?孟七正在神游,杨诚忽然开口:“什么事?”
  孟七一个激灵回了神:“呃,团座,没事,我就是叫叫你。”
  杨诚的眼光似乎带着冷风,缓缓的扫过孟七的脸。不会吧?团长失恋了,于是想揍自己?就团长的身手,一拳下来,自己就要掉几颗门牙……
  没有理会孟七哭丧一团的小脸蛋,杨诚举起望远镜,继续看向前方。
  杨诚的部队按照上峰指示,继续向同盟军逼近,所有大炮和枪支都武器上了膛,静候着上峰的命令。
  8月5日,冯玉祥顶不住“反党叛国”的压力,通电撤销抗日同盟军总部,辞去了同盟军总司令一职,离开了张家口。抗日同盟军的大部,被前来的中央军收编。
  方振武、吉鸿昌带着其余队伍一路转移,方振武出任代总司令,公开表示拒不接受国民政府的改编。
  很快,这支部队就发生了内部分裂,吉鸿昌响应中共的号召,打算带着部队去河北省中部建立苏区和红军,实现红军第一个在北方的武装割据势力。
  吉鸿昌被国军一路拦截后,苏区无法建立,不得以只得回去找方振武,一同进攻北平。9月,抗日同盟军改为“讨蒋联军”,他们提出了“八月十五打到北平吃月饼”的口号。
  之前,杨诚等部虽然在察哈尔省附近集结,但是都是以威慑为主,杨诚等人一直没有接到上峰开火的命令。
  但是,对于吉鸿昌等人公然试图攻陷北平的举措,南京国民政府和中央是断断不会容忍的!
  杨诚接到命令:歼灭叛军,绝不留情!
  吉鸿昌等部明显不是中央军的对手,杨诚等人一路追击,一直打到北平城郊昌平,“讨蒋联军”死的死、伤的伤、逃的逃、降的降,仅仅一个月不到的时间,联军只剩下一千来人。
  兵败如山倒,在中央有关人士的出面调解下,吉鸿昌、方振武被迫接受招安,投降中央。
  前后5个月的时间,轰轰烈烈的抗日同盟军就这样落下了帷幕。
  当年10月,日本故技重施,指使内蒙德穆楚克栋鲁普亲王在察哈尔、绥远两省境内建立了傀儡政权“蒙疆联合自治政府”,妄图实现“满蒙独立、以华制华”的罪恶目标。
  面对日本频繁的动作,南京国民政府却置若罔闻,全心全意开展着“攘内”的大计。
  从昌平战场撤回的杨诚,接到命令,前往庐山参加由委员长蒋介石亲自操刀的“庐山军官训练团”的培训。
  邹东在电话里告诉杨诚,这个“庐山军官训练团”可不是那么容易进的,进了这个训练团就打上了铁杆委员长派系的标签,前途无量。
  杨诚已经听说了,这个训练团是以专门剿灭共匪为目标的,今天剿灭这个、明天剿灭那个,到底要等到哪一天才能去剿灭日本人!
  杨诚懒洋洋的收拾着行李,觉得浑身上下什么劲头也没有。当初,自己发了疯一样的要上前线、要进中央军,是为了夺回东北、和日军血战的。早知道过得是这样的日子,还不如听虎子哥的话,在学校当文职人员算了。
  想到南京,杨诚不可避免的想到了舅妈,想到她一直记挂着的“跋山涉水前来的心上人”。杨诚自嘲的扯出了一个没有笑意的笑容,国如斯,家何在?                    
  作者有话要说:  小美女说:郭笑天怎么还没有遇见杨诚,好着急哦。
  我:(狡辩)这个,要根据情节发展的!
  小美女:情节不是你编的么?
  我:(讨好状)我已经先写好他们滚床单的章节了,要不你先看看?
  小美女一掌掴来……
    
    ☆、第六章(下)

  旅部的驾驶员开着车把杨诚送到了火车站,杨诚搭上了去江西九江的火车。四人一节车厢的卧铺,杨诚不出意外的和王卫武是上下铺。
  杨诚对这次培训本来就提不起兴趣,进了车厢以后连话都懒得说,手脚并用,先爬上了上铺,仰头躺在了床上。
  王卫武笑眯眯的坐在下铺床沿上,跟对面两个人打招呼。
  对面下铺是李先奎,也是中央军的一个团长,参加过前几次剿匪。对面上铺是汤毓文,长得眉清目秀,一副知识分子的文人模样。
  王卫武问了半天,汤毓文才介绍自己从南京来,是军政部兵工总署的,具体番号和职务保密。
  杨诚扫了他一眼,心里腹诽,大不了是某个情报系统来的,有必要搞成这样么?
  杨诚一直躺在床上装睡,王卫武是个闲不住的人,拉着李先奎和汤毓文东拉西扯。
  汤毓文表面上一副文弱的样子,一拉开话闸子竟然和孟七有一拼,是个“包打听”。一来二去之后,就变成了大家听汤毓文一个人说话。
  汤毓文眉飞色舞的说起了庐山军官训练团的历史:
  说到庐山军官训练团,就不能不提到一个传奇人物——被委员长称为“当代卧龙”的杨永泰。杨永泰是珠江两岸闻名的名士,早年曾经追随孙中山先生,投身民主革命运动。
  1928年,才华横溢的杨永泰通过熊式辉的引荐,结识了委员长。仿佛时光倒流、历史重演,象那一年南阳草庐的“隆中对”,杨永泰一出山,就给委员长献了一个“削藩计”。
  杨永泰针对军阀割据的局面,给委员长出谋划策:以经济方法瓦解冯玉祥的第二集团军,以政治方法解决阎锡山的第三集团军,以军事方法解决李宗仁的第四集团军,以远交方法对付张学良的东北军。
  委员长一直深感头疼的军阀问题,被杨永泰数语道破。顿时心明眼亮,对杨永泰肃然起敬,任命杨永泰为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参议。杨永泰由一个草居在野的政客,一跃而入蒋总司令的“卧榻之侧”,成了委员长的“首席智囊”。
  汤毓文说的摇头晃脑、神采飞扬,一副艳羡的语气。见他这个样子,杨诚噗嗤一声笑了出来。
  王卫武站了起来,用粗粗的手指头戳着杨诚搭在床沿边的腿,说:“穆白兄,我看你装睡到几时!”
  杨诚于是坐了起来,和大家打了个招呼后,一个纵身从上铺轻巧的跃下,坐到了王卫武身旁。
  李先奎愣了一下,笑着说:“哎呀,杨兄好利落的身手啊!”
  王卫武摇着小香肠一样的手指头,一脸骄傲的说:“我们穆白曾经留学日本,是经过特种兵训练的!”说完得瑟的用满是肥肉的胳膊碰碰杨诚。
  汤毓文正说得陶醉,本来很不满杨诚嗤笑自己,被三个人这样一打岔,不由开始细细打量杨诚,倒忘了刚才的事情了。
  杨诚对汤毓文说:“毓文兄见谅,你接着说。”
  汤毓文看着杨诚俊秀的脸庞,对杨诚刚才的不满忽然淡了许多。汤毓文看着等着自己下文的三人,清了清嗓子,接着说了起来:
  中原大战之后,委员长的军阀对手或被击败或被降伏,共产党领导的红军成了目前委员长的最大敌人,于是委员长开始一心一意地对付红军。
  由于没有意识到红军与军阀武装的不同,国军仍沿用过去对付军阀的老办法来对付红军,结果连续三次围剿都被红军击败,进剿部队简直成了给红军运送人员和武器的运输队。
  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