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1937血色谎言-第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1928年开始,世界范围爆发了严重的经济危机。但是唐帝国在扩大内需,加强基础建设的政策指导之下,成功的保持了自身经济的高速增长,成为了整个世界唯一的一个保持着经济繁荣的国家。到了1933年,唐帝国的生产总值达到了五千亿美元,比1920番了四番。世界上其他国家的人来到唐帝国,就宛如进入了梦乡中的天堂一样。
  白敏中同他的前任赵子义一样,重视帝国海军的发展。在这一时期,帝国海军舰艇的数量大大增加,数种新型战舰加入了现役,使得帝国海军的实力猛增,成为了世界上最为强大的海军力量。
  由于世界性的经济危机,导致世界大多数国家经济衰退,尤其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战败国德国,国内大量的工人失业,社会矛盾激化,在这个时期,纳粹党开始抬头,并得到了德国国内大多数人的支持。1933年,纳粹党党魁希特勒竞选德国总理成功,标志着纳粹党完全的掌握了德国的国家机器。希特勒对内采取极端的民族主义政策,对外则敌视第一次世界大战的主要战胜国,鼓吹德国之所以会陷入危机,与各大战胜国对德国的压制有关,拒不承认凡尔赛和约。
  英、美等国家此时也已经认识到了希特勒的危险,但是他们想将纳粹这股洪流引向世界上唯一的社会主义国家苏联。所以在对待希特勒的法西斯德国问题上,采取绥靖政策,听任希特勒发展违反凡尔赛和约规定的各种军事力量。
  在东方,另一个国家也走上了军国主义道路,那就是日本。日本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前还是唐帝国的一个属国,每年要向唐帝国进献一定的贡品。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当中,日本在关键的时刻投向了协约国的怀抱,导致唐帝国陆军精锐主力的覆灭。由于这段历史原因,使得两国在战后邦交一直没有能够正常化。
  同时日本也是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当中,从唐帝国捞取好处最多的国家。通过战争不但是它自己摆脱了唐帝国属国的地位,同时它还占领了唐帝国的另一个从属国高丽,以及唐帝国的琉球群岛。
  由于特殊的地理位置可以起到封锁唐帝国海军的作用,所以在凡尔赛和约和之后的各国海军协定上面,英、美等国家都给与了日本相当的照顾,使得日本的海军力量迅速的发展起来,成为了东太平洋上一支强大的海上力量。其联合舰队的规模甚至可以与美国太平洋舰队相提并论。
  白敏中敏锐的看到了这一切,他知道这个世界的秩序是十分的脆弱,一旦微妙的平衡被打破,肯定还会有另一场世界大战发生,其规模较之前一次有过之而无不及。战事一旦发生,唐帝国就不可能置身事外,一定要在世界范围内寻找盟友。
  对于英美等国,白敏中是不抱任何幻想的,这些国家在上一次战争当中都是帝国的敌人,只有德国曾经是帝国可以依赖的朋友。所以1934年,白敏中秘密的派出了特使黄布雷,赴德国会见了德国外长李宾特洛普,就双方结成战略同盟进行正式磋商。1935年1月,希特勒亲自率代表团访问唐帝国,双方就进一步合作签订了一系列的协议,唐帝国与德国的战略同盟正式形成。
  对于与德国的战略同盟,帝国内部也有许多不同的声音,主要原因集中在希特勒的法西斯政策和对待犹太人的问题方面。许多大臣认为希特勒是一个狂人,一旦让他得势,对于整个的世界将会是一场灾难。对此白敏中也有同感,但是,遍观世界列强,只有德国的国家利益与帝国相近,所以双方的结盟也是一种无奈之举。希特勒在国内镇压犹太人,不少的犹太人通过各种渠道逃离德国,对此白敏中持积极的收容态度,犹太人当中的许多精英都来到了唐帝国定居,其中就包括著名的物理学家阿尔伯特。爱因斯坦。
  希特勒对帝国的这种政策颇有微词,曾经数次通过外长李宾特洛普传来信息,表达自己的不满。但是白敏中对此却无动于衷,最后此事通过由帝国为德国建造两艘超级战列舰的协议的签订而烟消云散。希特勒虽然还是不满帝国的做法,但是对于重新组建的德国海军,能得到这两艘超级战列舰是十分重要的,希特勒也只有暂时将此事放下了。
  对于唐德两国的战略同盟,英、美等国家在戒备的同时也都暗暗地欣喜,毕竟这两个国家一东一西,夹击这苏联这个红色巨人。所以他们不遗余力的进行着活动,希望将未来的战火引向苏联,让这三个国家打得两败俱伤,它们好从中得利。
  日本也同时抱有这样的想法,但是它深深的知道,唐帝国与它之间的仇恨有多深,所以,在唐帝国与德国结成战略同盟之后,日本也将其全部的国力投了进去,疯狂地进行备战。
  整个的世界就如同绑上了一架巨大的战争机器,飞快地运转着,战争的阴影越来越浓了,敏感的人已经闻到了硝烟的味道。
  就在这样的环境之下,两年的时间匆匆地过去了。随着1937年的到来,一件震惊世界的事件成为了一切矛盾激化的导火索。
  1937年4月,白敏中第四次竞选成功,连任了唐帝国的总理大臣。4月14日,白敏中乘专机飞抵上海,检阅帝国新近下水的帝玄号战列舰。就在白敏中的车队途经虹口体育馆的时候,预先埋伏在这里的杀手向车队投掷炸弹,白敏中所乘坐的防弹车被炸弹炸坏,就在白敏中被侍卫救出汽车的时候同时遭到从三个方向上的狙击手的枪击。两名侍卫当场死亡,白敏中身受重伤,之后在上海海军总医院逝世。
  这一事件在世界上引起了轩然大波,三名刺客当场被击毙,经过核查他们来自日本支持下的高丽极端组织复兴社。这一消息一经公布,日本政府立即否认,两国的关系迅速下降到了冰点。
  所有这些事情在王隼鹰的脑海中一一闪过,他手中的香烟再次燃尽,将他的思绪从回忆当中拉回了现实。他的目光停留在了面前的写字台上,在那上面放着厚厚的一份文件,文件的封页上用朱笔赫然提着六个大字“复兴一号计划”。
  
  
  
  

第二章 决心 上

  
  “报告。”清脆而响亮声音自门外传了进来。王隼鹰收回了眼神,缓缓地说道:“进来。”房门一开,总理侍从室主任杨显章中将快步走了进来。
  王隼鹰看了看这位自己亲点的将军,问道:“都准备好了么?”
  杨显章双脚一并,皮靴发出了清脆的碰撞声,行了一个标准的军礼,道:“报告总理,各位将军都已经到达西山元帅府。”
  王隼鹰点了点头,道:“我们走吧。”
  夜色之下,黑色的红旗车队驶出了中南海,上了长安街,向着城西急速行驶。
  唐帝国的都城在长安,但是自从赵子义担任首相之后,帝国的行政中心就已经迁移到了北京,中央政府机构几乎全部集中在这里。
  王隼鹰坐在专车之上,再次陷入了沉思。
  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时候,他还只是帝国的地方报纸——沅江评论的一名小小的编辑。因为写了一篇有关当时战局的分析,得到了海军大臣赵子义的赏识,进入了帝国海军,成为了一名文职军人,实际身份就是赵子义的幕僚。在这个位子上,他敏锐的洞察力和卓越的军事才能得以发挥。在一战后期帝国的几次海战当中,背后都有他的策划。
  一战结束后,赵子义就任了帝国总理,将他直接带入了总理府,担任总理的私人秘书,在这个位置上一干就是五年。许多施政方针都是由他来策划,得到赵子义同意之后颁布施行的。他和白敏中一文一武,被称为赵子义的左膀右臂。
  1925年春天,赵子义病重,为了给唐帝国今后的发展打下基础,任命当时只有二十九岁的王隼鹰担任了国务秘书,帮助自己处理日常的政务。赵子义病逝之后,白敏中任帝国总理,由于两人的信仰不同,在工作当中出现摩擦,他辞去了国务秘书的职务。白敏中知道他的才能,随即任命他为海军副大臣,那一年他才刚刚三十岁。
  十二年来,他历任海军副大臣,海军大臣,将自己全部的心血都投入了海军的建设当中,使得帝国海军不但跟上了世界海军发展的步伐,而且走在了其它国家的前面。
  王隼鹰回想起了与白敏中最后一次见面的情景,那是白敏中遇刺之后在海军总医院的抢救室中。他当时是在陪同白敏中一起视察吴淞海军基地的,白敏中遇刺后第一时间就赶到了医院。在病床上,白敏中从昏迷中醒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