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活法-第3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王 志:现在可能所有人回答你这个问题的时候,都会说足够了,成龙。为什么还要继续?
  成 龙:我觉得什么叫够真的很难讲,人一定是盖棺定论,我继续做下去,做到我不能做为止。
    真心英雄
  张 磊
  成龙是我来《面对面》栏目做的第一个节目,也是我对人物专访节目的第一次尝试。
  确立这个选题,还是我准备来《面对面》工作的时候,有一次和王志、耿志民一起聊天,谈到《面对面》的选题,也谈到即将举行的2004年“感动中国”的颁奖晚会,入选“感动中国”的人物中有大多数都是《面对面》栏目报道过的,但成龙《面对面》栏目还没有报道过,他又是知名度很高的一个人物,当时我们也想通过采访一些名人来提升栏目的收视率和影响力,于是大家认为成龙值得一做。
  我开始跟英皇公司驻北京办事处联系,但是对方的态度并不积极,因为成龙很少接受媒体的采访,而且他也无法安排采访时间,还用《艺术人生》作为例子来说明,说《艺术人生》都联系两年了还没有给他们确定的答复。好在对方并没有直接拒绝我,我强调了谈话的内容以成龙的慈善事业为主,这也是他入选“感动中国”的原因之一,而且采访可以在“感动中国”颁奖晚会的现场进行,采访时间也只需要一个小时左右。此外,我还提到了2004年“感动中国”的大部分人物都曾接受过《面对面》的访问,这也是为什么《面对面》邀请成龙的原因。
  经过多次的沟通,采访的事情基本上确定下来,但是对方要求采访只谈成龙的电影和慈善,不能涉及个人生活方面的内容。英皇公司还给我提供了一个关于成龙做慈善的五分钟短片,我拿着编辑带把这个短片转下来,准备作为资料备用,转这个短片的时候,我看着看着眼泪就忍不住流下来了,成龙在世界各地进行的慈善事业都浓缩到了这个短片中,片子制作得也非常精美,但是我无法确定究竟是什么让我流泪,当我事后再跟同事说起,他们都很惊讶,问我究竟是因为什么流泪,我说就是感动。
  在为采访做策划案的时候,我和王志、耿志民进行了沟通,如果只谈电影和慈善,节目也能做出来,是一个80分的节目,如果能在访谈的内容中涉及到成龙的个人、家庭等,这样人物的形象将更加立体、生动,制作出来可能是一个90分的节目,但是这个加分的过程,我们无法掌握,如果成龙能够主动涉及到这些话题最好。这是我在做策划案时的想法,没想到在采访的过程中,成龙主动谈起了自己的成长、家庭等,这让我们在场拍摄的人都喜出望外,因为这也是成龙第一次面对一个主流媒体谈论自己个人的事情。
  采访结束之后,面对一堆节目素材,我开始在节目的编排结构上花费心思,电影和慈善都可以成为这期节目的主要内容,人们是因为电影而熟悉了成龙,又是因为慈善,成龙才得以成为感动中国人物,如果偏重其中的某一个,而忽视了另一个,都会导致节目精彩度的下降。如果将二者并重,我考虑应该要设计一个主线和副线,以慈善为主线,以电影为副线,而且两根线又有相互交叉的地方,成龙是因为电影而成为名人,成名之后开始做慈善,慈善又会提升成龙的知名度,进而开拓电影市场。
  这样叙述是为了让节目的结构更加清晰,但我并不是指成龙是这样在电影和慈善之间进行运作,如果有的话,那也只是最初,那时他的实力还不够强大,只能听从公司的安排,为了电影去做慈善,而现在,他完全可以按照自己的意愿去做慈善,真心诚意,发自内心的。
  在做节目的时候,有一个小制作颇费时间,为了把成龙的电影事业做一个介绍,我在网络上找了成龙拍摄的所有电影的海报,然后把这些海报经过技术的处理,制作成一个一个的小封面,在谈到成龙电影的时候,这些封面一个接一个地在屏幕上显现,让观众对成龙的电影有一个最直观的了解,但是这个技术活耗掉了我和后期技术制作人员几个小时的时间。
  书包 网 。 想看书来

成龙:我是谁(5)
节目播出之后,收视率很好,还有不少观众打电话来,想得到成龙慈善基金会的帮助,但是那时成龙还没有在内地设立基金会,不过采访的时候,成龙就说要在内地设立慈善基金会,而半年以后,他履行了自己的承诺。
  欧阳询整理
   txt小说上传分享

周星驰:我是一个演员(1)
周星弛,电影演员。
  1962年生于香港。
  上世纪80年代初开始从事电影表演。
  拍摄了40余部喜剧影片。
  曾获香港电影金像奖、香港电影学会金紫荆奖等奖项。
  作为演员从影20年的周星驰不仅赢得了一大批忠实影迷;他本人还被赋予了另一种意味。上世纪90年代初开始,周星驰的喜剧电影开始在内地,特别是大学校园里风靡,一些评论人士开始用后现代主义、解构主义等学术名词来定义周星驰的类型影片。近两年,周星驰更是被一些大学聘为兼职教授,对周星驰的追捧成为世纪之交中国社会一种独特的文化现象。
  王 志:在香港是不是可以轻松一点?
  周星驰:如果是工作时候就不会很轻松了,但是如果没有工作就非常轻松。
  王 志:那在香港观众对你来说是不是也像内地这么热情?
  周星驰:在香港其实我是非常轻松的,在街上也会跑,骑单车,也到处去吃东西。因为基本上是跟普通人没有什么分别,但是有时候也有好处的,比如在吃东西的地方人家会给我一个位置,说你不用等了,你先吃。
  王 志:不会有人围观你吗?
  周星驰:没有,很少,很少。
  王 志:就是我们很好奇,为什么会有那么大的反差呢?您自己看到过内地这种现象吗?
  周星驰:当然因为我是拍电影的嘛,拍电影的当然就是有很多观众会认识。
  王 志:尤其是青年学生,那么喜欢你,把你电影里的台词都能背下来,受到这种拥戴,您自己觉得意不意外?
  周星驰:我没有想到会有那么多,当然我们拍电影的也会希望拍出来的电影会有人喜欢看。有人喜欢看就会开心,但是有时候你也希望它成绩会好一点,但是有时候电影的成绩会超出你的意料之外。
  周星驰创造了一种“无厘头”喜剧电影模式,他扮演的角色有时弱小、有时狡猾,也有时悲凉,但总是不畏权贵、嘲弄权威,虽然情节设计荒诞离奇,台词却体现出机敏和智慧。
  在过去的十几年中,周星驰的每部影片都吸引了媒体的极大关注。他的出演就是影片票房的保证。这在新人辈出、竞争激烈的香港影坛并不多见。
  我自己没有去想过跟其他演员有什么不一样,但确实是不一样的。想的东西不一样,所以拍出来的东西也不一样。制作过程本身也要有很多好的人才去帮忙,所以我是比较幸运,因为我有一个很好的制作班子,当然还有一个创作班子。常常别人都只知道是我因为我是演员,我是幕前的,大家都认识我,但是很多幕后的人其实非常非常重要的,他们都不知道。
  王 志:哪些工作是由你来组织或者由你来完成的?比方说剧本,是您自己写吗?
  周星驰:剧本是我自己写,但是我一个人也不能想那么多,很多时候,我们有一个编剧的团队,我是一个,还有其他几个人帮忙。
  王 志:在我们想像中间周先生您不需要做什么,你说一说他们去做好了,事实上是不是这样?
  周星驰:我很希望是这样的。在一个电影里面导演是最后决定的人,很多事情都是他想出来,也是由他去决定要用这个还是不用那个。
  王 志:故事情节呢?也是由你来编吗?
  周星驰:当然最后的决定还是我自己。
  在周星驰拍摄的许多影片中,他扮演角色总是社会底层的小人物,这些人物天性善良,但也带点狡诈和自私的毛病,在电影的开头他们总是被人歧视,屡遭挫折,但是在经历种种磨难之后却也总能获得成功。有人说这和周星驰的个人出身背景有很大关系。
  王 志:为什么在你的电影里面,大多数的主角都是小人物?
  周星驰:可能是我自己比较熟悉小人物。我小时候就是在一个很普通的家庭,跟其他大众家庭一样。但是很早的时候我爸妈都分开了,所以我有时候跟妈妈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