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开国大阅兵-第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刘伯承,时任第二野战军司令员兼###南京市委书记、南京市市长,正在北京参加中央军委召开的作战会议,即将率部进军大西南。
  足智多谋的刘伯承被誉为是“天才军事家”,早年留学苏联,还曾在川军任职,军事理论更是造诣精深,深受毛泽东的器重。
  长征时,刘伯承被任命为中央军委总参谋长兼军委纵队司令,参加长征的指挥工作。此间,毛泽东多次委托刘伯承指挥关键战斗,突破乌江、智取遵义、四渡赤水、巧渡金沙江、强渡大渡河等著名战役,就是毛泽东和刘伯承亲自组织和指挥的。
  红军渡过金沙江后,毛泽东曾风趣地对周恩来和朱德说:“前几天,我们一些同志还担心,怕我们渡不过江去,被人家挤上绝路,当时我就对恩来、朱德同志讲,没关系,四川人说刘伯承是条龙下凡,江水怎么挡得住龙呢?他会把我们带过去的。”轻松笑话中,传递着信任、欣赏刘伯承的信息。
  遵义会议后,毛泽东力主红军北上,而张国焘却坚持南下。两方相争之时,刘伯承对张国焘的错误行为进行了不屈不挠的斗争。以党内老资格自居的张国焘非常恼恨,几次威胁刘伯承说:“不念你是南昌起义的参谋长,我就杀了你。”刘伯承毫不示弱:“你杀了我,我也拥护中央决议和毛泽东的路线。”
  抗日战争时期,刘伯承任八路军第129师师长,与###一起挺进太行山,先后取得了七亘村、神头岭、响堂铺等战役的胜利,创建了以太行山为依托的晋冀豫根据地,完成了###中央的重托。
  刘伯承对毛泽东的战争方略总能心领神会。
  毛泽东赴重庆谈判期间,刘伯承成功地指挥了上党战役、平汉战役,极大地配合了毛泽东在重庆的谈判。对此,毛泽东评价很高,认为“争得很好,干得很好!”
  全面内战爆发后,刘伯承挥师中原、千里跃进大别山,实现了毛泽东的战略设想——站稳脚跟,创建巩固的根据地。1948年7月,刘伯承等组织指挥了被朱德总司令誉为“小型模范战役”的襄樊战役。战后,由周恩来亲自起草、毛泽东亲笔修改的贺电说:“庆祝你们在襄樊战役中歼敌两万余人,解放襄樊、老河口等七个城市,并活捉蒋匪法西斯特务头子康泽的伟大胜利。” 。 想看书来

博学多才的刘伯承、陈毅对杨成武面授“机宜”(2)
刘伯承对杨成武谈了许多有关阅兵方面的细节及要注意的问题,之后通俗而又极具概括性地说:“阅兵无非就是展示一种特定内容的仪礼、一种形式。这种形式搞好了,目的也就达到了。归根到底一句话,马粪蛋外面光!”诙谐的比喻,让满屋的人笑弯了腰。
  刘伯承还给杨成武讲了这么一个故事。
  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希特勒百万大军兵临莫斯科城下时,斯大林还是下达了在十月革命胜利日这天在红场举行隆重阅兵的命令。希特勒听到这个消息后,暴跳如雷。他深知,战时状态下的红场阅兵无异于一颗精神原子弹,对正在前线殊死抗战的苏联红军将士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
  后来的战事也证明,苏联战局从此扭转,红军不断从胜利走向胜利,而红场阅兵则是一个转折点。
  杨成武又去拜访了陈毅。
  时任第三野战军司令员兼上海市长的陈毅同样是“老资格”,履历丰富,博学多才,个性鲜明,是唯一没有参加过长征、而周恩来又坚持授予元帅军衔的开国元帅。
  1928年,井冈山。
  毛泽东与陈毅相顾嗟叹:“相见恨晚,相慰平生,希遇事相商。”从此,陈毅便在毛泽东的直接领导下,开始了他叱咤风云的革命生涯。
  为请毛泽东复出,陈毅去上海中央“自铸”“尚方宝剑”,回苏区“三顾茅庐”。1929年12月下旬,毛泽东在福建省上杭县古田村主持召开了红四军“九大”,会上一致通过了著名的《古田会议决议》,奠定了人民解放军“党指挥枪”的政治建军路线。
  1931年6月,在中央苏区第三次反“围剿”之前,毛泽东带着两个铁箱子找到陈毅,郑重地交给由他保管。
  陈毅欣然受命,组织人员日夜看护。
  11月,陈毅前往瑞金在出席“一苏大会”时,把两个铁箱子原封不动地交还给毛泽东。毛泽东很高兴,说:“我现在就靠你这铁箱子里的20万大洋,来扩充红军。”
  1933年5月,中央政治局在江西军区开会,陈毅是军区司令员,作为东道主列席会议。一天,陈毅练写毛笔字,项英看后说:“你这个人不仅政治上、军事上迷信毛泽东,为他吹嘘,连写字都学他,还挺像的。”陈毅拍案而起:“你说我迷信毛泽东,那你为什么迷信博古呀。你们就是排斥毛泽东,动辄就说不佩服你们,就是反国际。”
  皖南事变后,毛泽东委以陈毅重任,任命他为新四军代军长,重建新四军军部。
  解放战争时期,毛泽东派陈毅赴山东,任华东野战军司令员。陈毅先后指挥了宿北战役、鲁南战役、莱芜战役和孟良崮战役,成为当时歼敌最多的野战军司令员,受到了毛泽东的通电表扬。
  1947年夏,陈毅率部进军豫苏皖,配合刘邓大军挺进中原。
  1948年11月,陈毅参与领导了淮海战役。
  ###中央机关进驻北平后,陈毅就任上海市长。
  此时,陈毅来中央军委参加作战会议和新政协第一次全体会议。
  杨成武提起阅兵事,陈毅立马豪气干云,用极富鼓动性的话语说:“没有什么了不起。多少大仗都打胜了,还愁搞不好一次阅兵?不就是队列嘛!就当成是一次队列会操。通过队列,把我们的军威显示出来,让老百姓看看,这就是自己的军队,这就是新中国的军队。”
  的确,这是阅兵的主旨所在。
  杨成武还访问了原国民党政府东北军的几位老将军,了解他们以往阅兵的一些做法,弄清楚必须要注意哪些问题。
  当时在中国的苏联顾问,也给阅兵的组织工作提出了一些很好的建议。
  通过走访,杨成武增加了对阅兵的认识,对完成阅兵任务心里有了底数,信心也更足了。他说:“举行阅兵式对当时的人民解放军来说,是一个全新的课题,虽然不像在硝烟弥漫的战场上那样紧张、激烈,但作为几百万解放军的代表,要在一定的时间和空间里表现出一往无前的英雄气概,以振奋民族精神,同样也是很不容易的。”
  距离开国阅兵的时间已经屈指可数,杨成武一刻也不敢怠慢,开始了忙碌而又紧张的阅兵准备工作。
  依据批准后的《阅兵典礼方案》,杨成武从华北军区、平津卫戍部队和有关军兵种部队中,抽调相关人员组成阅兵指挥所,使阅兵部队的指挥和协调机构高效有序地运转了起来。
  同时,阅兵指挥所确定下了参加阅兵分列式的部队——
  陆军受阅部队主要来自华北军区第20兵团及平津卫戍部队。
  海军和空军的受阅部队,由其军种首长指定抽调。
  总计不超过万人。
  受阅部队序列——
  一、海军代表部队:由(东北)安东海军学校与华东军区海军各一个排编成,一个方队,计155人。
  二、陆军代表部队:由步兵第199师、炮兵第4师、战车第3师、骑兵第3师和独立团及步兵第207师第619团编成。其中,战车师辖摩托化步兵团、装甲车团、坦克车团,骑兵师军马1979匹。
  三、空军代表部队:由华北军区航空处负责落实,报中央军委批准后实施。
  1949年7月底开始,陆军受阅部队陆续到位,分别集结于北平郊区北苑、丰台等地,进行受阅前的针对性训练。
  书 包 网 txt小说上传分享

阅兵师长李水清和他的步兵第199师(1)
步兵第199师在前往秦皇岛驻防的路上,接到了组建参加开国大典阅兵受阅步兵方队的任务。
  这一年,师长李水清32岁,政治委员李布德30岁。李水清、李布德做梦也没有想到有幸成为第一批走过天安门的师级指挥员。
  1955年9月,李水清、李布德同时被授予少将军衔。
  李水清,江西吉水县人,11岁出任村儿童团团长,12岁参加中国工农红军,是红军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的亲历者之一。新中国成立后,曾任第一机械工业部部长,南京军区第一副司令员,第二炮兵司令员等职。
  李布德,四川省营山县人,13岁参加游击队,14岁参加营山独立团。1944年10月,李布德任晋察冀军区第13分区第20团政治委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